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建三:百花湖,明建文帝佛教遺蹤浮出水面

朱允炆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 明朝第二位皇帝, 漢族, 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 年號建文, 故後世稱建文帝, 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 序——

這個夏天, 我們在百花湖鄉尋找建文帝遺蹤

2016年夏天, 受觀山湖區政府的委託, 一個由《貴陽文史》雜誌社組成的專家團隊, 在觀山湖區的百花湖鄉展開考察, 尋找明朝第二個皇帝建文帝的遺蹤。 這幾年, 百花湖畔的靈永寺發現一塊碑, 據說是有“建文帝在此避難”的字跡。

靈永寺大殿內的碑

《貴陽文史》的執行總編馬曉麟是課題召集人兼策劃, 專家團隊的主要成員如下:

成建三, 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 貴州省委經濟決策諮詢專家, 研究方向是區域新興產業規劃。

徐新建, 來頭比較大, 四川大學教授、文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委託)專案首席專家、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主要研究方向是比較文化、文化人類學。

梁太鶴, 曾經擔任貴州省博物館副館長、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 國內知名考古專家, 2000年主持發掘的赫章可樂夜郎時期墓葬被評為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王六二, 原中國社科院宗教研究所研究員, 研究方向是宗教神秘主義。

陣容可謂強大。 不過有意思的是, 這個團隊主要的幾位成員, 多年以來都是《貴陽文史》在省外的特約撰稿人, 而且相互之間有著很深的交情。

我後來才意識到, 馬總召集我們這個團隊, 相互熟悉, 交情深厚, 而且每個人都很專業, 這對於完成這個課題非常重要。

我們團隊在中十村與老人座談

一、背景:一個600年的謎團, 年輕皇帝下落不明

一切都是朱元璋安排失敗

建文帝朱允炆的命運, 還得從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說起。 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 他出生于貧農, 從小放牛, 在皇覺寺出家當和尚, 還當過要飯的乞丐四處漂泊。

後來, 參加郭子興的起義軍反抗元朝, 英勇善戰, 打下了大明的江山。

明朝的第二個皇帝是誰, 很多人都不知道。 接下來的永樂皇帝朱棣, 知道的人就很多了。 朱棣做過許多大事情, 鄭和下西洋、遷都北京、編《永樂大典》。 這些大事情都是從之前的一件事情開始的——從他的侄兒朱允炆的身上強奪了皇帝這個位置。

中國王朝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制, 朱允炆的父親朱標還沒有等到繼位就去世了, 朱允炆自然成了皇帝的接班人。 這一年是1398年, 他22歲。

朱元璋為朱允炆安排了三個助手, 第一個是方孝孺, 第二個是齊泰, 第三個是黃子澄。 這三個人都是文人, 飽讀詩書, 都有遠大的正統儒家理想。

方孝孺的故事是中國文化人的痛心事。 方孝孺是明朝初期著名的學者、文學家、思想家,年幼時勤奮好學,據說每天讀書超過一寸厚,人稱“小韓愈”。他的老師是著名學者宋濂,從老師那裡,方孝孺學到最多的是“仁義治天下之道、以達到時世太平為己任”。洪武十五年(1382年),他被朱元璋召見。朱元璋十分欣賞他,對皇太子朱標說,這是一個品行端莊的人才,你應當一直用他到老。

朱允炆即位,馬上徵召方孝孺任翰林侍講,第二年又升調他做侍講學士,成為皇帝的貼身老師和智囊。凡有國家大事,建文帝都要向他詢問。朝廷議定討伐詔令、檄文皆出自于方孝孺的手筆。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帝不知去向

朱允炆登基後年號建文。建文帝聽從幾位主要謀臣的意見“削藩”,就是削減朱元璋九個藩王(九個兒子)的軍事力量和地盤。九個藩王中,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朱元璋四子)的勢力最大。朱棣早有做皇帝之心,“削藩”迫使他起兵造反。

1399年,朱棣以“清君側”、“誅奸臣”(黃子澄、齊泰)為名,自稱“奉天靖難”,起兵反叛,史稱“靖難之役”。1402年8月,燕軍入南京。其時宮中大火沖天,建文帝不見蹤影,去向不明。

從此建文帝的下落,載沉載浮,模糊不清。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在宮中大火中“焚亡”,一是向西南地區“逃亡”。

朱棣終於做了皇帝(年號永樂),開始對建文帝舊部進行大清算。朱棣首先找到方孝孺,要求他起草詔書,利用他名滿天下的聲譽,去安撫天下人心。方孝孺居然寫下“燕賊篡位”四字,激怒了朱棣,於是有了史書上著名的一次對話。朱棣問道:你不寫,不怕我滅你九族嗎?方孝孺回答:誅我十族又如何!方孝孺的最終結局是:淩遲處死滅十族,家族、學生被殺人數達873人。

齊泰和黃子澄先後被抓,並被處死,寧死不屈。建文帝舊部、宮人、女官、太監被殺人數達1.4萬多人。

二、建文帝遺蹤之靈永寺

◆ 靈永寺建文帝遺蹤引人關注

靈永寺

靈永寺,位於百花湖西南岸三屯村中十村民組,距貴陽市中心22公里、觀山湖區中心13公里,距百花湖鄉政府駐地約4公里。靈永寺前眺百花湖,背靠雲歸山,湖光山色,美景如畫。

從靈永寺看百花湖

《清鎮縣誌》記載:靈永寺始建于明初。2003年,靈永寺被列為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靈永寺正殿供奉佛祖釋迦摩尼像,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各居一邊。沒有左廂房,右邊廂房為木質兩層樓。

成建三在黔西採訪楊同華

據三屯村老人楊同華回憶,靈永寺一直是佛家的廟,在清朝時候被火燒毀了,後來變成了道家的廟。上世紀40年代,上殿供奉的是北極鎮天真武祖師,下殿供奉的是韋陀菩薩。1964年,靈永寺本來要被拆除,修建糧管所的倉庫,楊同華用400斤原木、400塊錢,從糧管所買來產權。1982年寺廟糧倉拆了,寺廟又空了。楊同華組織大家來復興,開始重新供奉。

◆靈永寺的3塊碑

靈永寺現有不是1塊碑,而是有3塊碑。考察工作由太鶴進場開始了,要將3塊碑的內容展示出來。

第一塊碑,記述“建文帝避難”行跡碑,立於寺廟大殿內東側牆邊,殘損嚴重,拼接後仍有一部分缺失。

第二塊碑,立於第一級院落東牆邊,緊靠第二級院落石堡坎,基本完整。

寺內還收集有殘碎碑石10餘小塊,明顯不屬建文帝避難行跡碑上的殘片,姑且叫第三塊碑。

經過一番專業功夫,破譯碑文的工作大功告成。其中,第一塊碑透露出重要的歷史資訊。

就是這塊碑

◆ 嘉慶二十二年碑透露的歷史資訊

第一塊碑序文雖殘,但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歷史資訊,序文大意為:清代中十墨石堡,明初建文帝來此避過難,建文帝曾賜地名叫墨石。為保地方風水,康熙二十二年,墨石的鄉人修建了寺廟。嘉慶二十年修復祖師上殿,並取名靈永寺。

嘉慶二十二年碑,是目前傳說貴州有關建文帝避難涉足地中,唯一保存在世、明確記載建文帝避難來此的歷史文物。但是此碑鐫刻已在靖難之役發生之後400餘年,記載未明告來源。因此,該碑對此問題真正確切的歷史價值,僅在於證實了清代前期當地非常流行並篤信建文帝曾到此避難的傳說。至於建文帝是否真正避難到此,不能視為直接證據。

梁太鶴在工作中

◆ 水月山寺遺址和老鷹岩屯堡遺址

黃志老人帶領課題組考察了靈永寺對面湖中的水月山寺遺址和老鷹岩屯堡遺址。

徐新建與中十村居民黃志交談

中間小島就是水月山(左邊是老鷹岩)

被毀盜的原水月山寺僧人墓(和尚塔)

水月山寺遺址在中十村對面湖中的小島上,乘船10多分鐘可達。小島就是原來的水月山,水淹以後露出湖面約10米。山頂水月山寺遺址只留下石砌的建築物基礎。在山腰有一處墓葬,當地人稱為和尚墳。墓葬為石砌,有被盜墓的跡象。墓前發現一塊倒下殘破為兩截的墓碑,碑文尚清晰可見,有“傳臨濟正宗上陶下寔第三十一世大和尚郭公之墓”字樣,墓碑年代為乾隆己巳年(1749年),據此,墓葬主人可確定為當時水月山寺的住持。

老鷹岩

老鷹岩保合屯遺留的石牆

老鷹岩屯堡遺址位於水月山旁,約5分鐘船程。老鷹岩是一座陡峭的山崖,是這一帶的制高點。上山的道路已經荒蕪,荊棘密佈,雜草叢生。

保合屯碑

山腰處有一處平臺,崖壁上有篆刻“保和屯”的文字,文字為丁鶴仙書,文字內容顯示“此屯二十三戶自捐修碑,蓋聞建築營壘,原所以保護人民以避敵人之鋒刃也。古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名曰保和。原望其和睦以共處,是為序。今將各姓芳名開列于左”。篆刻時間為“中華黃帝四千六百九年辛亥冬月三日”,顯然是民國初年的事情。

◆ 平堡的古廟遺址後屯堡遺址

平堡是百花湖鄉“五堡”之一,距靈永寺所在的三屯村2公里,原有的平堡在百花湖建成後已經淹沒在水下,據說水下還有屯堡遺址。

平堡寺廟遺址

平堡的屯堡遺址隱藏在島上密集的山林之中,一條古代的石階蜿蜒而上。半山處有一座完整的堡門,門為拱形,寬約1.6米,高約2米,堡門兩旁是大石塊砌成的圍牆,圍牆高的地方有三四米,綿延數百米,可以推測當年工程規模很大。

山頂上是一塊可容納數百人的平地,林木茂盛,視野寬闊。站在山頂,可以360度俯瞰百花湖全景,視覺效果十分壯觀。山上古道上,有許多人工或者自然的景點,如水井、供台、山洞等。古道上可以隨地撿到古代瓷碗的碎片。

◆ 茶飯村和清代古營盤

茶飯村古石牆

在朱昌百花一帶,茶飯村因建文帝而出名。《貴陽府志》記載:“茶飯寨,原名仡佬,俗傳因供建文茶飯,更今名。”《烏當區地名志》記載:“當地傳說,明建文帝途經此小憩,百姓敬以茶飯,帝食後說:‘好茶飯!’寨因此得名。”茶飯村前有參天古柏樹一株,據傳是建文帝親手栽種。

茶飯村青龍寺

村裡有一座青龍寺,現有若干居士和信眾在此居住供佛。相傳建文帝在此講經開法會。經考察,青龍寺建於清朝光緒五年(1879年),正殿大樑上刻有“重新立屋架”字樣,應是重建或修復。

殘存的城牆還有雉堞的輪廓影子

古營盤在茶飯村外的一座孤山上,光緒年間建造,背靠百花湖,三面環水,總占地面積3000餘平方米。營盤分為外堡和內堡。外堡牆高約3米,用天然的岩石塊砌成。營盤內有10餘處房間,應為營房和倉庫。營盤內的一處碑刻,記載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清軍與號軍和苗民義軍之間的數次戰鬥。據村民介紹,聽老人講,當時一次戰鬥,戰死者的屍體在營盤內堆起來有一人多高。

古營盤城牆遺址

◆ 三屯:明朝的“屯堡人”

村名稱中十、中七和中九,或“三屯”,有其歷史淵源。洪武四年開始,貴州設立24衛和兩個直隸各戶所,實行屯兵制。先後進入貴州衛所的官兵總數在20萬人以上。這20多萬衛所軍人實際上就是20多萬個家庭,每戶家庭以4口人計算,當時的軍事移民就有80萬人。因他們大多居住在屯堡之中,世稱“屯堡人”。屯堡是軍事單位,一個堡設3個屯兵場。百花湖鄉向有三屯五堡四哨之說,所謂三屯,指舊稱的中七、中九、中十3個地方,顯然來源於明代威清衛中千戶所的3個百戶所。現三屯村之名即與此相關。

現三屯村是一個行政村,現有人口1412人,400多戶。黎姓為當地最大家族,第二大姓為黃姓,黎黃二姓加起來超過了一半多。村民祖籍江西,明朝初期來到貴州,黎姓是從畢節先搬來此地,黃姓稍晚,是從朱昌過來的。在朱昌,黃氏至今保留了從明朝初期就有的22塊石碑,完整地記載了黃氏家族的歷史。

◆ 百花湖鄉關於建文帝的傳說

在百花湖地區流傳大量關於建文帝的傳說,主要收錄在鄉政府編輯的《百花記憶系列叢書》中。在此輯錄民謠一首,可見當時儒佛道三教活動的景況。

老道洞中講學忙,李姓門額福字揚。

五顯廟裡香火旺,中七朝拜觀音堂。

茅棚寺廟鐵梅藏,儒佛兩教德宣揚。

中九屯糧有主帥,建文隱居中十寨。

三、建文帝的下落:撲朔迷離的歷史記載

◆ 建文帝下落何以成為明朝最大的歷史之謎

明史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毛佩琦認為,明建文帝的蹤跡之謎,自明成祖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眾說紛紜。幾百年來多少學者殫精竭慮,踏遍鐵鞋,也沒能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或說至今還沒有一個結論足以說服大家,可以被大部分人認可。建文帝下落之所以成謎,有3個原因,一是它確實是個謎,歷史記載就是相互矛盾的。第二,對於不清楚的事,人們用自己的想像,填補了一個個空白,編織了一大篇故事,建文帝出亡說因此廣為流傳。第三,在沒有新的材料發現時,它永遠是個謎。

毛佩琦教授認為,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失敗了,歷史把他推到了弱者的位子上,人們出於對弱者的同情,對他給了更多的關注。但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是人們支持他的政策,希望出現一個明君治理天下,對他的失敗感到惋惜。建文帝執政,是在洪武年間的霜鋒雪劍的嚴酷之後,如同陽春煦日溫暖人間。因此,建文4年的統治,被明代人形容為“四載寬政解嚴霜”,對之稱頌有加。建文年間,社會安定,民風淳厚,一時士大夫崇尚禮義,百姓安于生業,家給人足,外戶不闔,路不拾遺,很少有人犯法。

因此,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入南京:“燕師至日,哭聲震天,而諸臣或死或遁,幾空朝署。蓋不幸自古失國者,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矣。”

一個國君的失敗,舉國哀號,京城空遁,足見民心依歸之所在。

◆ 歷史文獻透露的資訊

據明清官方史書觀點,關於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兩種說法:“焚亡”說和“逃亡”說。在各種“逃亡”說中,流傳最多的是“逃亡西南”說,即建文帝與隨從喬扮成和尚,趁夜逃出南京,逃亡西南地區,經歷了40年的流亡生活。

萬曆二十三年(1599年),詔複建文年號。關於建文帝出亡的禁忌被打破,建文帝出亡的民間傳說大量流傳。

明代佚名的《大遜記》記載,英宗朱祁鎮正統五年(1440)十月,廣西思恩知州岑瑛出外巡行,有一僧當道坐,隨從呵叱他也不起身,他對岑瑛說:我是建文皇帝。自蜀曆滇南,今游方至此。老矣,欲送骸骨歸故鄉。岑瑛大吃一驚,立即把此事報告在南寧的巡按禦史,禦史令他將老僧送過去。只見老僧長身巨鼻,聲如洪鐘,他對禦史說:我是朱允炆。禦史詰問:老和尚,事情真偽未可知,即使是真的,但如今天下事已定,你到此,想幹什麼?老僧回答:天下大定,我還能怎樣?只是我老了,此一把骸骨,應當付諸何地?我欲歸葬父祖陵旁。禦史將這事向朝廷奏報了,朝廷令他將老僧驛送赴北京。

從此,人們稱為老佛,讓他住在大興隆寺。京城內外僧拜謁無虛日,都說他是海外高僧。大臣們擔心他擾亂人心,請求將他關進牢房。但英宗終不忍心,叫人把老僧送入西內(皇宮西部),不知所終。有人說他以壽終,葬在北京西山,不封不樹。

◆ 史仲彬的《致身錄》裡建文帝的逃亡經歷

以史仲彬《致身錄》等為代表的“稗官野史”相繼出現,建文帝逃亡的故事越來越詳細、越來越完整,情節也越來越離奇,其中的相互矛盾之處也十分明顯。《致身錄》關於建文帝與隨從京城出亡一段描述詳細而又離奇:

建文帝得知金川門失守,燕兵入城,宮中火起,知道大勢已去,準備拔刀自盡。眾大臣力勸,翰林院編修程濟說:我們還是逃跑吧。此時太監王鉞在側,急忙伏地奏道;陛下萬萬不可輕生,從前高皇駕崩前,留下一個紅色的鐵皮箱子,交給掌宮太監,藏在奉先殿左側,並遺囑道:子孫若有難,可開箱一看,自有方法。群臣一起說:趕緊拿出來。一會兒,幾個太監抬著一個外包鐵皮的紅色箱子進來,程濟取了鐵錘砸開。眾人看見箱子裡面有度牒(僧人證)3張,一名應文,一名應能,一名應賢。袈裟、僧帽、僧鞋等物,無不具備,並有剃刀一柄、白銀十錠、紅紙書信一封,信中寫著:應文從鬼門出行,餘人從禦溝出行,黃昏時候會集神樂觀西房。建文帝看過,仰天長歎:命該如此,朕還有什麼可說的呢?當時,程濟為建文帝剃髮。吳王教授楊應能、監察禦史葉希賢二人說:我們的名字符合太祖的遺旨,願與帝削髮一起逃亡。三人也把發剃去,換上袈裟,藏好度牒。還有五六十位隨從,都伏地痛哭,願隨建文帝出走。建文帝說:人多不便,還有妻兒牽掛,你們各人逃生去吧。

建文帝一行人先到吳縣史仲彬家,從黃溪出來,乘船先到京口,然後過六合,棄船取道從陸路到達襄陽。永樂元年(1403年)春正月十三日,建文帝一行到達了雲南永嘉寺(昆明五華寺)。

四、建文帝在貴州:貴州史家怎麼說

◆ 貴州史家的記述

明清以來,貴州史家關於建文帝的記述不多,值得重視的有明朝郭子章的《黔記》。《黔記卷三十二帝王事紀》中記載:建文君自遜國後,即祝發為僧。之蜀,未幾入滇,常往來廣西、貴州諸寺中。一日,至貴州金築長官司羅永庵,嘗題詩壁間。已,由貴州之粵。天順中,出自粵西。呼寺僧曰:我建文皇帝也。寺僧大懼,白宮府,迎至藩堂。南面趺足坐地,自稱朱允墳。曰:胡濙名訪張邋遢,實為我。眾皆竦然,聞於朝,乘傳之京師。有司皆以王禮見,比至,入居大內。以壽終,葬西山,不封不樹。

郭子章做貴州巡撫10年,所著《黔記》洋洋130萬字,為研究明代貴州最重要的文獻。其中關於建文帝在貴州的記述具有較高的真實性。以上文字指明了有關建文帝避難貴州的幾件事情,一是建文帝避難,祝發為僧入滇,常往來廣西、貴州諸寺中,曾經在貴州金築長官司羅永庵(長順白雲山白雲寺),題詩在壁上。二是他專門派定番州守王應昌訪白雲寺瞭解情況,證實有建文帝掘的水井,種植的杉樹數株,修煉的白雲洞以及龍潛、金剛二寺。三是他曾經住宿威清衛,在劉氏書房玩略(易)堂,看見建文帝寫下的字跡“禦墨猶存”。

◆ 當代史學家的觀點

在當代史家中,有王路平教授的研究十分深入,他著有《貴州佛教史》,其中“建文帝與貴州佛教”專章討論此事。

在對明清以來的正史、地方史以及黔中佛教名山大刹考察後,他研究的主要結論是:“建文帝確實削髮為僧,流亡西南諸省。其間曾在黔中開山建寺,其離黔後,其所建所住之山寺,皆多成為黔中佛教名山大刹,故建文帝與明代貴州佛教關係實尤大焉。”“由此諸種史料和考證說明,建文帝曾入黔為僧應無疑義。”

貴州著名歷史學家范同壽著有專論《建文帝遺蹤》,他認為 “靖難”後,建文帝的去向,極有可能在雲貴。雲貴駐軍多系洪武年間的南征部隊和從湖廣等地徵調而來的屯軍,與駐守北方的燕軍沒有絲毫瓜葛,這是建文帝能夠放心前往的原因之一。加上繼位之後的建文帝,如祖父朱元璋一樣,對雲貴事務給予了特別關注,這為他後來遊歷貴州時的安全,奠定了基礎。

著名歷史學家侯紹莊有不同的意見,對於建文帝出亡,他沒有異議。但是,對於選擇逃往雲貴比較安全的說法,他並不同意。他寫了《關於建文帝在貴州的傳說》一文,認為朱元璋舊部在黔中腹地一帶,建文帝自會得到衛所將士的暗中保護,這一說法並不成立。文中說:而當時對所謂建文帝逃往貴州更為不利的是,顧成被朱棣再次派往貴州鎮守。顧成與建文帝有殺子之恨,說建文帝逃往貴州最為安全,真不知從何說起。

◆ 近年來史學界的研究

近年來關於建文帝的研究是史學界一個熱點,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有關研究成果中,影響較大的是3本書的出版和一項考古發現。3本書是《史仲彬與建文帝》、《破解600年第一謎案——建文帝最終出亡福建寧德?!》和《建文帝之謎》。

《史仲彬與建文帝》,作者史洪祿是史仲彬的後人,通過多年考證史氏族譜100多部,理清了與建文帝相關的史實,證實了《致身錄》記述的真實性。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史全生在為此書所作的序中認為:書中所述隨同建文帝出逃的人,都是真實的人,這些真實的人物是不可偽造的。《致身錄》所載建文帝雲遊滇、黔、巴、蜀等各寺廟,而各寺廟所在地的地方誌中也都有關於建文帝雲遊活動的記載,可見《致身錄》之所記不誣。

《破解600年第一謎案》的作者馬渭源是明史專家,歷史暢銷書作家。書中的觀點認為,有確切的材料證明:建文帝最終的出亡地在福建寧德。

《建文帝之謎》,作者何歌勁,他經過長期研究家譜,發現他的先祖,湖南湘潭錦石何氏始祖何必華(字汝川),就是失蹤了600年的明建文帝。

近年來在湖南永州 發現大規模的疑似與建文帝有關遺址——古堡及寺廟遺址碑刻。一批國內明史專家認為永州的有關材料值得重視,建文帝的下落出現了新的“永州說”。

一批新的考古和研究成果,使得建文帝的避難史正在逼近歷史的真實,600年來明史第一謎案終於有可能被揭開那一層層神秘的面紗。

五、建文帝在貴州避難的行蹤推測

◆ 建文帝多次途經貴州並在黔中寺廟逗留

建文帝從南京出逃後避難的行蹤,有兩份資料記載得比較清楚,一份是清人劉廷鑾的《建文遜國之際月表》;一份是在《史仲彬與建文帝》一書中,史洪祿製作的《明惠帝年表》,兩份年表基本上將建文帝出亡的行蹤整理出一個大致的線索。

根據兩份年表,建文帝避難到雲南後,一直以雲南為據點,為逃避朱棣的追拿,他居無定所,行蹤飄忽。在開始的10多年時間裡,他多次長途跋涉,去往吳縣史仲彬及襄陽廖平等人家中,去接收藏匿在他們家中的錢財等後勤物資。大概在永樂十三年(1415年),建文帝第一次遊歷衡山,之後便開始遍遊南方名山大川。無論去往江蘇河南還是遍遊各地名山大川,幾乎每次出行都要途經貴州。根據兩份年表,建文帝一行人途經貴州有10多次,並多次逗留在黔中寺廟中。

建文帝第一次到貴州是建文四年(1402年),他與一行人從南京逃出,經吳江、襄陽、重慶,經過貴州,於永樂一年(1403)正月到雲南永嘉寺。永樂十六年(1418年)三月,建文帝從衡山還黔,這一次是留在了貴州兩年多,流連在黔中的寺廟中。

白雲寺全貌 王海攝

據劉廷鑾(清)《建文遜國之際月表》,永樂十六年四月,建文帝來到到金築安撫司(治所在今長順縣長順鎮)羅永庵(白雲寺),這座寺廟傳說是建文帝早年親手所建,但是具體建寺時間已不可考。

白雲寺天子洞 王海攝

白雲寺跪井 王海攝

建文帝白雲寺留詩之一,至今讀來令人悲切。

流落西南四十秋,蕭蕭白髮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收。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他在寺廟壁上題了兩首詩,掘了一口井,親手在井旁植杉。

平壩高峰山萬華禪院

永樂十七年(1419年)正月,建文帝來到到平壩的高峰山,居住在萬華禪院。永樂四年(1406年)七月,建文帝曾經到過高峰山萬華禪院,與第一代住持秀峰和尚有所交往。此時高峰山由第二代住持本體和尚掌管,兩人在一起參禪打坐,探討佛理,很是投緣。建文帝在此系統閱讀佛經,並且注釋《楞嚴經》和《法華經》這兩部重要的佛教經典,他在注釋上署名文和尚。

建文帝在禪院後面的石崖上題寫了“西來面璧”4個大字。這個璧是璧玉的璧,不同于禪宗達摩祖師的“西來面壁”。這個區別顯然是有所意味的。這一年建文帝42歲。

◆ 建文帝與百花湖鄉的淵源

建文帝第一次到貴州是建文四年(1402年),大約是在秋天,建文帝從四川過來,去雲南避難,途徑貴州。建文帝一行人經過貴陽府、朱昌堡,從百花湖鄉(三屯)匆匆而過,經過威清衛去往平壩衛。並不是當地傳說中,九龍山是建文帝避難的目的地。但是,在百花湖鄉傳說中關於建文帝一行人渡過烏江和貓跳河發生的一些故事,應該還是有一些依據的。

此後,建文帝一行永樂二年(1404年)正月離開雲南去江蘇吳縣史仲彬家,後返回雲南;永樂七年(1409年)離開雲南去襄陽廖平家,再返回雲南,都要經過百花湖鄉。

建文帝一行永樂十三年(1415年)離開雲南,第一次遊衡山然後返回雲南,經過百花湖鄉。根據《貴州通史》的記載,建文帝在威清衛城外的中十、中九、中七村的寺廟居住過一段時間。據推測,應該是在永樂十六年(1418年),建文帝一行第二次游衡山,得知雲南的白龍庵為官府所毀,因此回來便留在了黔中的寺廟中。

建文帝一行回黔中的第一站,很可能就是在三屯。百花湖鄉傳說中建文帝攜香妃、送香妃的傳說很可能因此而起。

楊同華告訴我們,在老人們的傳說中,建文帝從湖南過來,是帶了一個妃子的。後來妃子還懷了建文帝的骨肉。因為建文帝是出家人的身份,身邊有女人小孩不方便,與眾人商議之後,將妃子送回了湖南。這種說法,聽起來相當離奇。但是近年來在湖南出版《建文帝之謎》一書,作者何歌勁長期研究家譜,發現他的先祖,湖南湘潭錦石何氏始祖何必華(字汝川),就是失蹤了600年的明建文帝。在永州發現大規模的疑似建文帝文物遺址。這些發現在一定程度上印證建文帝娶妻並有後代。

成建三採訪楊同華

六、歷史的機遇:百花湖開發明建文帝佛教遺址公園

觀山湖區政府將以靈永寺為中心,開發明建文帝佛教遺址文化公園,人文歷史將融入自然山水,重現600年前的黔中秀美山河。建文帝遺存所代表的文化,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建文帝一生悲情,避難佛門,600年來,他不僅受到文人學者的推崇,更受到普通民眾的同情,在他的身上和經歷中,彙集了儒釋道三教的精華。文化公園的建成,將為貴陽人民、貴州人民創建一個美好的心靈家園。

通過土地整理和鄉村改造,三屯村一帶沿湖濱水地區,將在此打造世界上最美麗的佛教禪宗文化聖地和黔中山水小鎮。

(本文原載《貴陽文史》2017年第1期,文有刪節)

李勇(左)與成建三(右)

成 建 三: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珠江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貴州省委經濟決策諮詢專家,長期從事宏觀經濟、區域經濟、城市經濟、產業經濟、農村經濟研究。參與、主持深圳建設國際城市、珠江三角洲產業規劃等多項研究。

|編輯:伊文

方孝孺是明朝初期著名的學者、文學家、思想家,年幼時勤奮好學,據說每天讀書超過一寸厚,人稱“小韓愈”。他的老師是著名學者宋濂,從老師那裡,方孝孺學到最多的是“仁義治天下之道、以達到時世太平為己任”。洪武十五年(1382年),他被朱元璋召見。朱元璋十分欣賞他,對皇太子朱標說,這是一個品行端莊的人才,你應當一直用他到老。

朱允炆即位,馬上徵召方孝孺任翰林侍講,第二年又升調他做侍講學士,成為皇帝的貼身老師和智囊。凡有國家大事,建文帝都要向他詢問。朝廷議定討伐詔令、檄文皆出自于方孝孺的手筆。

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建文帝不知去向

朱允炆登基後年號建文。建文帝聽從幾位主要謀臣的意見“削藩”,就是削減朱元璋九個藩王(九個兒子)的軍事力量和地盤。九個藩王中,駐守北平的燕王朱棣(朱元璋四子)的勢力最大。朱棣早有做皇帝之心,“削藩”迫使他起兵造反。

1399年,朱棣以“清君側”、“誅奸臣”(黃子澄、齊泰)為名,自稱“奉天靖難”,起兵反叛,史稱“靖難之役”。1402年8月,燕軍入南京。其時宮中大火沖天,建文帝不見蹤影,去向不明。

從此建文帝的下落,載沉載浮,模糊不清。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在宮中大火中“焚亡”,一是向西南地區“逃亡”。

朱棣終於做了皇帝(年號永樂),開始對建文帝舊部進行大清算。朱棣首先找到方孝孺,要求他起草詔書,利用他名滿天下的聲譽,去安撫天下人心。方孝孺居然寫下“燕賊篡位”四字,激怒了朱棣,於是有了史書上著名的一次對話。朱棣問道:你不寫,不怕我滅你九族嗎?方孝孺回答:誅我十族又如何!方孝孺的最終結局是:淩遲處死滅十族,家族、學生被殺人數達873人。

齊泰和黃子澄先後被抓,並被處死,寧死不屈。建文帝舊部、宮人、女官、太監被殺人數達1.4萬多人。

二、建文帝遺蹤之靈永寺

◆ 靈永寺建文帝遺蹤引人關注

靈永寺

靈永寺,位於百花湖西南岸三屯村中十村民組,距貴陽市中心22公里、觀山湖區中心13公里,距百花湖鄉政府駐地約4公里。靈永寺前眺百花湖,背靠雲歸山,湖光山色,美景如畫。

從靈永寺看百花湖

《清鎮縣誌》記載:靈永寺始建于明初。2003年,靈永寺被列為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靈永寺正殿供奉佛祖釋迦摩尼像,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各居一邊。沒有左廂房,右邊廂房為木質兩層樓。

成建三在黔西採訪楊同華

據三屯村老人楊同華回憶,靈永寺一直是佛家的廟,在清朝時候被火燒毀了,後來變成了道家的廟。上世紀40年代,上殿供奉的是北極鎮天真武祖師,下殿供奉的是韋陀菩薩。1964年,靈永寺本來要被拆除,修建糧管所的倉庫,楊同華用400斤原木、400塊錢,從糧管所買來產權。1982年寺廟糧倉拆了,寺廟又空了。楊同華組織大家來復興,開始重新供奉。

◆靈永寺的3塊碑

靈永寺現有不是1塊碑,而是有3塊碑。考察工作由太鶴進場開始了,要將3塊碑的內容展示出來。

第一塊碑,記述“建文帝避難”行跡碑,立於寺廟大殿內東側牆邊,殘損嚴重,拼接後仍有一部分缺失。

第二塊碑,立於第一級院落東牆邊,緊靠第二級院落石堡坎,基本完整。

寺內還收集有殘碎碑石10餘小塊,明顯不屬建文帝避難行跡碑上的殘片,姑且叫第三塊碑。

經過一番專業功夫,破譯碑文的工作大功告成。其中,第一塊碑透露出重要的歷史資訊。

就是這塊碑

◆ 嘉慶二十二年碑透露的歷史資訊

第一塊碑序文雖殘,但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歷史資訊,序文大意為:清代中十墨石堡,明初建文帝來此避過難,建文帝曾賜地名叫墨石。為保地方風水,康熙二十二年,墨石的鄉人修建了寺廟。嘉慶二十年修復祖師上殿,並取名靈永寺。

嘉慶二十二年碑,是目前傳說貴州有關建文帝避難涉足地中,唯一保存在世、明確記載建文帝避難來此的歷史文物。但是此碑鐫刻已在靖難之役發生之後400餘年,記載未明告來源。因此,該碑對此問題真正確切的歷史價值,僅在於證實了清代前期當地非常流行並篤信建文帝曾到此避難的傳說。至於建文帝是否真正避難到此,不能視為直接證據。

梁太鶴在工作中

◆ 水月山寺遺址和老鷹岩屯堡遺址

黃志老人帶領課題組考察了靈永寺對面湖中的水月山寺遺址和老鷹岩屯堡遺址。

徐新建與中十村居民黃志交談

中間小島就是水月山(左邊是老鷹岩)

被毀盜的原水月山寺僧人墓(和尚塔)

水月山寺遺址在中十村對面湖中的小島上,乘船10多分鐘可達。小島就是原來的水月山,水淹以後露出湖面約10米。山頂水月山寺遺址只留下石砌的建築物基礎。在山腰有一處墓葬,當地人稱為和尚墳。墓葬為石砌,有被盜墓的跡象。墓前發現一塊倒下殘破為兩截的墓碑,碑文尚清晰可見,有“傳臨濟正宗上陶下寔第三十一世大和尚郭公之墓”字樣,墓碑年代為乾隆己巳年(1749年),據此,墓葬主人可確定為當時水月山寺的住持。

老鷹岩

老鷹岩保合屯遺留的石牆

老鷹岩屯堡遺址位於水月山旁,約5分鐘船程。老鷹岩是一座陡峭的山崖,是這一帶的制高點。上山的道路已經荒蕪,荊棘密佈,雜草叢生。

保合屯碑

山腰處有一處平臺,崖壁上有篆刻“保和屯”的文字,文字為丁鶴仙書,文字內容顯示“此屯二十三戶自捐修碑,蓋聞建築營壘,原所以保護人民以避敵人之鋒刃也。古雲: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故名曰保和。原望其和睦以共處,是為序。今將各姓芳名開列于左”。篆刻時間為“中華黃帝四千六百九年辛亥冬月三日”,顯然是民國初年的事情。

◆ 平堡的古廟遺址後屯堡遺址

平堡是百花湖鄉“五堡”之一,距靈永寺所在的三屯村2公里,原有的平堡在百花湖建成後已經淹沒在水下,據說水下還有屯堡遺址。

平堡寺廟遺址

平堡的屯堡遺址隱藏在島上密集的山林之中,一條古代的石階蜿蜒而上。半山處有一座完整的堡門,門為拱形,寬約1.6米,高約2米,堡門兩旁是大石塊砌成的圍牆,圍牆高的地方有三四米,綿延數百米,可以推測當年工程規模很大。

山頂上是一塊可容納數百人的平地,林木茂盛,視野寬闊。站在山頂,可以360度俯瞰百花湖全景,視覺效果十分壯觀。山上古道上,有許多人工或者自然的景點,如水井、供台、山洞等。古道上可以隨地撿到古代瓷碗的碎片。

◆ 茶飯村和清代古營盤

茶飯村古石牆

在朱昌百花一帶,茶飯村因建文帝而出名。《貴陽府志》記載:“茶飯寨,原名仡佬,俗傳因供建文茶飯,更今名。”《烏當區地名志》記載:“當地傳說,明建文帝途經此小憩,百姓敬以茶飯,帝食後說:‘好茶飯!’寨因此得名。”茶飯村前有參天古柏樹一株,據傳是建文帝親手栽種。

茶飯村青龍寺

村裡有一座青龍寺,現有若干居士和信眾在此居住供佛。相傳建文帝在此講經開法會。經考察,青龍寺建於清朝光緒五年(1879年),正殿大樑上刻有“重新立屋架”字樣,應是重建或修復。

殘存的城牆還有雉堞的輪廓影子

古營盤在茶飯村外的一座孤山上,光緒年間建造,背靠百花湖,三面環水,總占地面積3000餘平方米。營盤分為外堡和內堡。外堡牆高約3米,用天然的岩石塊砌成。營盤內有10餘處房間,應為營房和倉庫。營盤內的一處碑刻,記載清朝咸豐、同治年間,清軍與號軍和苗民義軍之間的數次戰鬥。據村民介紹,聽老人講,當時一次戰鬥,戰死者的屍體在營盤內堆起來有一人多高。

古營盤城牆遺址

◆ 三屯:明朝的“屯堡人”

村名稱中十、中七和中九,或“三屯”,有其歷史淵源。洪武四年開始,貴州設立24衛和兩個直隸各戶所,實行屯兵制。先後進入貴州衛所的官兵總數在20萬人以上。這20多萬衛所軍人實際上就是20多萬個家庭,每戶家庭以4口人計算,當時的軍事移民就有80萬人。因他們大多居住在屯堡之中,世稱“屯堡人”。屯堡是軍事單位,一個堡設3個屯兵場。百花湖鄉向有三屯五堡四哨之說,所謂三屯,指舊稱的中七、中九、中十3個地方,顯然來源於明代威清衛中千戶所的3個百戶所。現三屯村之名即與此相關。

現三屯村是一個行政村,現有人口1412人,400多戶。黎姓為當地最大家族,第二大姓為黃姓,黎黃二姓加起來超過了一半多。村民祖籍江西,明朝初期來到貴州,黎姓是從畢節先搬來此地,黃姓稍晚,是從朱昌過來的。在朱昌,黃氏至今保留了從明朝初期就有的22塊石碑,完整地記載了黃氏家族的歷史。

◆ 百花湖鄉關於建文帝的傳說

在百花湖地區流傳大量關於建文帝的傳說,主要收錄在鄉政府編輯的《百花記憶系列叢書》中。在此輯錄民謠一首,可見當時儒佛道三教活動的景況。

老道洞中講學忙,李姓門額福字揚。

五顯廟裡香火旺,中七朝拜觀音堂。

茅棚寺廟鐵梅藏,儒佛兩教德宣揚。

中九屯糧有主帥,建文隱居中十寨。

三、建文帝的下落:撲朔迷離的歷史記載

◆ 建文帝下落何以成為明朝最大的歷史之謎

明史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教授毛佩琦認為,明建文帝的蹤跡之謎,自明成祖登上皇位的那一天起就一直眾說紛紜。幾百年來多少學者殫精竭慮,踏遍鐵鞋,也沒能把這個問題搞清楚,或說至今還沒有一個結論足以說服大家,可以被大部分人認可。建文帝下落之所以成謎,有3個原因,一是它確實是個謎,歷史記載就是相互矛盾的。第二,對於不清楚的事,人們用自己的想像,填補了一個個空白,編織了一大篇故事,建文帝出亡說因此廣為流傳。第三,在沒有新的材料發現時,它永遠是個謎。

毛佩琦教授認為,建文帝在靖難之役中失敗了,歷史把他推到了弱者的位子上,人們出於對弱者的同情,對他給了更多的關注。但更重要的是,我認為是人們支持他的政策,希望出現一個明君治理天下,對他的失敗感到惋惜。建文帝執政,是在洪武年間的霜鋒雪劍的嚴酷之後,如同陽春煦日溫暖人間。因此,建文4年的統治,被明代人形容為“四載寬政解嚴霜”,對之稱頌有加。建文年間,社會安定,民風淳厚,一時士大夫崇尚禮義,百姓安于生業,家給人足,外戶不闔,路不拾遺,很少有人犯法。

因此,朱棣發動“靖難之役”,攻入南京:“燕師至日,哭聲震天,而諸臣或死或遁,幾空朝署。蓋不幸自古失國者,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矣。”

一個國君的失敗,舉國哀號,京城空遁,足見民心依歸之所在。

◆ 歷史文獻透露的資訊

據明清官方史書觀點,關於建文帝的下落主要有兩種說法:“焚亡”說和“逃亡”說。在各種“逃亡”說中,流傳最多的是“逃亡西南”說,即建文帝與隨從喬扮成和尚,趁夜逃出南京,逃亡西南地區,經歷了40年的流亡生活。

萬曆二十三年(1599年),詔複建文年號。關於建文帝出亡的禁忌被打破,建文帝出亡的民間傳說大量流傳。

明代佚名的《大遜記》記載,英宗朱祁鎮正統五年(1440)十月,廣西思恩知州岑瑛出外巡行,有一僧當道坐,隨從呵叱他也不起身,他對岑瑛說:我是建文皇帝。自蜀曆滇南,今游方至此。老矣,欲送骸骨歸故鄉。岑瑛大吃一驚,立即把此事報告在南寧的巡按禦史,禦史令他將老僧送過去。只見老僧長身巨鼻,聲如洪鐘,他對禦史說:我是朱允炆。禦史詰問:老和尚,事情真偽未可知,即使是真的,但如今天下事已定,你到此,想幹什麼?老僧回答:天下大定,我還能怎樣?只是我老了,此一把骸骨,應當付諸何地?我欲歸葬父祖陵旁。禦史將這事向朝廷奏報了,朝廷令他將老僧驛送赴北京。

從此,人們稱為老佛,讓他住在大興隆寺。京城內外僧拜謁無虛日,都說他是海外高僧。大臣們擔心他擾亂人心,請求將他關進牢房。但英宗終不忍心,叫人把老僧送入西內(皇宮西部),不知所終。有人說他以壽終,葬在北京西山,不封不樹。

◆ 史仲彬的《致身錄》裡建文帝的逃亡經歷

以史仲彬《致身錄》等為代表的“稗官野史”相繼出現,建文帝逃亡的故事越來越詳細、越來越完整,情節也越來越離奇,其中的相互矛盾之處也十分明顯。《致身錄》關於建文帝與隨從京城出亡一段描述詳細而又離奇:

建文帝得知金川門失守,燕兵入城,宮中火起,知道大勢已去,準備拔刀自盡。眾大臣力勸,翰林院編修程濟說:我們還是逃跑吧。此時太監王鉞在側,急忙伏地奏道;陛下萬萬不可輕生,從前高皇駕崩前,留下一個紅色的鐵皮箱子,交給掌宮太監,藏在奉先殿左側,並遺囑道:子孫若有難,可開箱一看,自有方法。群臣一起說:趕緊拿出來。一會兒,幾個太監抬著一個外包鐵皮的紅色箱子進來,程濟取了鐵錘砸開。眾人看見箱子裡面有度牒(僧人證)3張,一名應文,一名應能,一名應賢。袈裟、僧帽、僧鞋等物,無不具備,並有剃刀一柄、白銀十錠、紅紙書信一封,信中寫著:應文從鬼門出行,餘人從禦溝出行,黃昏時候會集神樂觀西房。建文帝看過,仰天長歎:命該如此,朕還有什麼可說的呢?當時,程濟為建文帝剃髮。吳王教授楊應能、監察禦史葉希賢二人說:我們的名字符合太祖的遺旨,願與帝削髮一起逃亡。三人也把發剃去,換上袈裟,藏好度牒。還有五六十位隨從,都伏地痛哭,願隨建文帝出走。建文帝說:人多不便,還有妻兒牽掛,你們各人逃生去吧。

建文帝一行人先到吳縣史仲彬家,從黃溪出來,乘船先到京口,然後過六合,棄船取道從陸路到達襄陽。永樂元年(1403年)春正月十三日,建文帝一行到達了雲南永嘉寺(昆明五華寺)。

四、建文帝在貴州:貴州史家怎麼說

◆ 貴州史家的記述

明清以來,貴州史家關於建文帝的記述不多,值得重視的有明朝郭子章的《黔記》。《黔記卷三十二帝王事紀》中記載:建文君自遜國後,即祝發為僧。之蜀,未幾入滇,常往來廣西、貴州諸寺中。一日,至貴州金築長官司羅永庵,嘗題詩壁間。已,由貴州之粵。天順中,出自粵西。呼寺僧曰:我建文皇帝也。寺僧大懼,白宮府,迎至藩堂。南面趺足坐地,自稱朱允墳。曰:胡濙名訪張邋遢,實為我。眾皆竦然,聞於朝,乘傳之京師。有司皆以王禮見,比至,入居大內。以壽終,葬西山,不封不樹。

郭子章做貴州巡撫10年,所著《黔記》洋洋130萬字,為研究明代貴州最重要的文獻。其中關於建文帝在貴州的記述具有較高的真實性。以上文字指明了有關建文帝避難貴州的幾件事情,一是建文帝避難,祝發為僧入滇,常往來廣西、貴州諸寺中,曾經在貴州金築長官司羅永庵(長順白雲山白雲寺),題詩在壁上。二是他專門派定番州守王應昌訪白雲寺瞭解情況,證實有建文帝掘的水井,種植的杉樹數株,修煉的白雲洞以及龍潛、金剛二寺。三是他曾經住宿威清衛,在劉氏書房玩略(易)堂,看見建文帝寫下的字跡“禦墨猶存”。

◆ 當代史學家的觀點

在當代史家中,有王路平教授的研究十分深入,他著有《貴州佛教史》,其中“建文帝與貴州佛教”專章討論此事。

在對明清以來的正史、地方史以及黔中佛教名山大刹考察後,他研究的主要結論是:“建文帝確實削髮為僧,流亡西南諸省。其間曾在黔中開山建寺,其離黔後,其所建所住之山寺,皆多成為黔中佛教名山大刹,故建文帝與明代貴州佛教關係實尤大焉。”“由此諸種史料和考證說明,建文帝曾入黔為僧應無疑義。”

貴州著名歷史學家范同壽著有專論《建文帝遺蹤》,他認為 “靖難”後,建文帝的去向,極有可能在雲貴。雲貴駐軍多系洪武年間的南征部隊和從湖廣等地徵調而來的屯軍,與駐守北方的燕軍沒有絲毫瓜葛,這是建文帝能夠放心前往的原因之一。加上繼位之後的建文帝,如祖父朱元璋一樣,對雲貴事務給予了特別關注,這為他後來遊歷貴州時的安全,奠定了基礎。

著名歷史學家侯紹莊有不同的意見,對於建文帝出亡,他沒有異議。但是,對於選擇逃往雲貴比較安全的說法,他並不同意。他寫了《關於建文帝在貴州的傳說》一文,認為朱元璋舊部在黔中腹地一帶,建文帝自會得到衛所將士的暗中保護,這一說法並不成立。文中說:而當時對所謂建文帝逃往貴州更為不利的是,顧成被朱棣再次派往貴州鎮守。顧成與建文帝有殺子之恨,說建文帝逃往貴州最為安全,真不知從何說起。

◆ 近年來史學界的研究

近年來關於建文帝的研究是史學界一個熱點,並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有關研究成果中,影響較大的是3本書的出版和一項考古發現。3本書是《史仲彬與建文帝》、《破解600年第一謎案——建文帝最終出亡福建寧德?!》和《建文帝之謎》。

《史仲彬與建文帝》,作者史洪祿是史仲彬的後人,通過多年考證史氏族譜100多部,理清了與建文帝相關的史實,證實了《致身錄》記述的真實性。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史全生在為此書所作的序中認為:書中所述隨同建文帝出逃的人,都是真實的人,這些真實的人物是不可偽造的。《致身錄》所載建文帝雲遊滇、黔、巴、蜀等各寺廟,而各寺廟所在地的地方誌中也都有關於建文帝雲遊活動的記載,可見《致身錄》之所記不誣。

《破解600年第一謎案》的作者馬渭源是明史專家,歷史暢銷書作家。書中的觀點認為,有確切的材料證明:建文帝最終的出亡地在福建寧德。

《建文帝之謎》,作者何歌勁,他經過長期研究家譜,發現他的先祖,湖南湘潭錦石何氏始祖何必華(字汝川),就是失蹤了600年的明建文帝。

近年來在湖南永州 發現大規模的疑似與建文帝有關遺址——古堡及寺廟遺址碑刻。一批國內明史專家認為永州的有關材料值得重視,建文帝的下落出現了新的“永州說”。

一批新的考古和研究成果,使得建文帝的避難史正在逼近歷史的真實,600年來明史第一謎案終於有可能被揭開那一層層神秘的面紗。

五、建文帝在貴州避難的行蹤推測

◆ 建文帝多次途經貴州並在黔中寺廟逗留

建文帝從南京出逃後避難的行蹤,有兩份資料記載得比較清楚,一份是清人劉廷鑾的《建文遜國之際月表》;一份是在《史仲彬與建文帝》一書中,史洪祿製作的《明惠帝年表》,兩份年表基本上將建文帝出亡的行蹤整理出一個大致的線索。

根據兩份年表,建文帝避難到雲南後,一直以雲南為據點,為逃避朱棣的追拿,他居無定所,行蹤飄忽。在開始的10多年時間裡,他多次長途跋涉,去往吳縣史仲彬及襄陽廖平等人家中,去接收藏匿在他們家中的錢財等後勤物資。大概在永樂十三年(1415年),建文帝第一次遊歷衡山,之後便開始遍遊南方名山大川。無論去往江蘇河南還是遍遊各地名山大川,幾乎每次出行都要途經貴州。根據兩份年表,建文帝一行人途經貴州有10多次,並多次逗留在黔中寺廟中。

建文帝第一次到貴州是建文四年(1402年),他與一行人從南京逃出,經吳江、襄陽、重慶,經過貴州,於永樂一年(1403)正月到雲南永嘉寺。永樂十六年(1418年)三月,建文帝從衡山還黔,這一次是留在了貴州兩年多,流連在黔中的寺廟中。

白雲寺全貌 王海攝

據劉廷鑾(清)《建文遜國之際月表》,永樂十六年四月,建文帝來到到金築安撫司(治所在今長順縣長順鎮)羅永庵(白雲寺),這座寺廟傳說是建文帝早年親手所建,但是具體建寺時間已不可考。

白雲寺天子洞 王海攝

白雲寺跪井 王海攝

建文帝白雲寺留詩之一,至今讀來令人悲切。

流落西南四十秋,蕭蕭白髮已盈頭。

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漢無情水自流。

長樂宮中雲氣散,朝元閣上雨聲收。

新蒲細柳年年綠,野老吞聲哭未休。

他在寺廟壁上題了兩首詩,掘了一口井,親手在井旁植杉。

平壩高峰山萬華禪院

永樂十七年(1419年)正月,建文帝來到到平壩的高峰山,居住在萬華禪院。永樂四年(1406年)七月,建文帝曾經到過高峰山萬華禪院,與第一代住持秀峰和尚有所交往。此時高峰山由第二代住持本體和尚掌管,兩人在一起參禪打坐,探討佛理,很是投緣。建文帝在此系統閱讀佛經,並且注釋《楞嚴經》和《法華經》這兩部重要的佛教經典,他在注釋上署名文和尚。

建文帝在禪院後面的石崖上題寫了“西來面璧”4個大字。這個璧是璧玉的璧,不同于禪宗達摩祖師的“西來面壁”。這個區別顯然是有所意味的。這一年建文帝42歲。

◆ 建文帝與百花湖鄉的淵源

建文帝第一次到貴州是建文四年(1402年),大約是在秋天,建文帝從四川過來,去雲南避難,途徑貴州。建文帝一行人經過貴陽府、朱昌堡,從百花湖鄉(三屯)匆匆而過,經過威清衛去往平壩衛。並不是當地傳說中,九龍山是建文帝避難的目的地。但是,在百花湖鄉傳說中關於建文帝一行人渡過烏江和貓跳河發生的一些故事,應該還是有一些依據的。

此後,建文帝一行永樂二年(1404年)正月離開雲南去江蘇吳縣史仲彬家,後返回雲南;永樂七年(1409年)離開雲南去襄陽廖平家,再返回雲南,都要經過百花湖鄉。

建文帝一行永樂十三年(1415年)離開雲南,第一次遊衡山然後返回雲南,經過百花湖鄉。根據《貴州通史》的記載,建文帝在威清衛城外的中十、中九、中七村的寺廟居住過一段時間。據推測,應該是在永樂十六年(1418年),建文帝一行第二次游衡山,得知雲南的白龍庵為官府所毀,因此回來便留在了黔中的寺廟中。

建文帝一行回黔中的第一站,很可能就是在三屯。百花湖鄉傳說中建文帝攜香妃、送香妃的傳說很可能因此而起。

楊同華告訴我們,在老人們的傳說中,建文帝從湖南過來,是帶了一個妃子的。後來妃子還懷了建文帝的骨肉。因為建文帝是出家人的身份,身邊有女人小孩不方便,與眾人商議之後,將妃子送回了湖南。這種說法,聽起來相當離奇。但是近年來在湖南出版《建文帝之謎》一書,作者何歌勁長期研究家譜,發現他的先祖,湖南湘潭錦石何氏始祖何必華(字汝川),就是失蹤了600年的明建文帝。在永州發現大規模的疑似建文帝文物遺址。這些發現在一定程度上印證建文帝娶妻並有後代。

成建三採訪楊同華

六、歷史的機遇:百花湖開發明建文帝佛教遺址公園

觀山湖區政府將以靈永寺為中心,開發明建文帝佛教遺址文化公園,人文歷史將融入自然山水,重現600年前的黔中秀美山河。建文帝遺存所代表的文化,是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建文帝一生悲情,避難佛門,600年來,他不僅受到文人學者的推崇,更受到普通民眾的同情,在他的身上和經歷中,彙集了儒釋道三教的精華。文化公園的建成,將為貴陽人民、貴州人民創建一個美好的心靈家園。

通過土地整理和鄉村改造,三屯村一帶沿湖濱水地區,將在此打造世界上最美麗的佛教禪宗文化聖地和黔中山水小鎮。

(本文原載《貴陽文史》2017年第1期,文有刪節)

李勇(左)與成建三(右)

成 建 三:原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珠江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貴州省委經濟決策諮詢專家,長期從事宏觀經濟、區域經濟、城市經濟、產業經濟、農村經濟研究。參與、主持深圳建設國際城市、珠江三角洲產業規劃等多項研究。

|編輯:伊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