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苦並快樂著 馬大立聊老爺車收藏與保養

[汽車之家 精彩汽車生活] 在做這個選題的前一個晚上, 馬大立先生給我發來一條資訊:“如果明天下雨, 可不可以改天再拍。 ”所幸天公“賞臉”, 當天在我們完成選題素材的採集後, 大雨才開始下。 後來馬大立先生告訴我們, 雨天會把老車淋濕, 行駛時如果路面上的泥濘打進車內會比較麻煩。 作為一名資深老爺車珍藏家, 馬大立先生接觸過的經典老車數不勝數, 我們之前分享過的布加迪Type 13賽車、1940年Kettenkrad以及1935年勞斯萊斯20/25 HP等都是他的珍藏品, 長期關注汽車之家經典名車頻道的朋友一定會有印象。 這次我們再次來到香港,

非常榮幸能邀請馬大立先生跟大家分享自己保養老爺車的心得, 以及如何判斷一款老車是否具有收藏的價值。

馬大立認為, 日常的代步車是服務我們, 用來平時上下班、遠途出行, 而老車就不一樣了, 是我們服務它。 很多人之所以收藏一款老車,

是因為它在大家心目中不只是普通的交通工具, 而是個人品味以及身份的象徵, 甚至代表著一份回憶。 每個車迷都會有一些自己在不同年代的喜愛, 但偏偏在那個時候因為種種原因不能擁有它。 而如今有能力擁有當年的心地好時, 想必會倍感珍惜和愛護。

相比日常用車, 大部分老爺車都會被視作珍藏品好好放著, 一般都是不開動的。 可千萬別以為擺著不動, 對車輛就越好。 據馬大立介紹, 老爺車長期放著不動更容易壞, 例如汽油是化學合成物, 時間長了會產生膠質沉澱物, 導致燃油管道堵塞。

馬大立建議, 這些上了歲數的老傢伙每兩到三個月必須到外面跑上一會, 好好“舒展筋骨”。 當然, 如果能一個月保持一次那就最好了。

曾經有一輛老爺車放著大概三年都沒有動過, 而在經過馬大立把機油、汽油、相關濾清器、蓄電池更換以及清理油管、化油器後,

又可以重新啟動車輛。 相比之下, 馬大立認為現在的車要是放著兩三年不動, 出的問題或許會更多, 因為現在生產的車許多配件都大量採用了橡膠。

“買車容易,養車難”相信只要有車的朋友都會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尤其是一輛上了年紀的老車,不同于一手車,即使買回來也必須再進行一番翻新。而不同年代的老車,翻新的難度也截然不一樣,後期的維護同樣如此,這主要涉及到車內配件,花在尋找零部件的時間往往要多於維護的時間。

據馬大立介紹,平時如果不是為了出去參加外展或者配合媒體拍攝,他都很少洗車,一年下來大概也就五六次左右。一般情況下,只要定期擦拭灰塵就足夠了。他特別強調雨天千萬別開車出去,特別是南方的雨水是偏酸性的,所以很容易會傷到原廠車漆。如果途中遇上下雨,最好先找個地下停車場把車停好,等雨停、地面幹了再開走。

老爺車和日常用車不一樣,可能十年都開不了5000公里,因此它的機油需要注意更換週期,馬大立建議最好一年換一次。舊機油含有汽車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也就是酸和水汽等物質,這些物質如果較長時間留在發動機內,會對發動機產生侵蝕。所以,建議老爺車內最好始終保持使用乾淨的機油。至於機油的選擇也有講究,老車有老車用的機油,車主切記查閱相關手冊。

上了年紀的老爺車即使平時保養得再好,也始終逃避不了老化的問題,畢竟歲月不饒人。在每輛老爺車放置大概八年或者十年後,馬大立都會把它完全拆散,包括發動機、變速箱以及底盤等,對車身部件進行逐一檢查,看是否生銹發黴。這個工程非常大,需要耗費的精力和時間更是不用多說。 

 

整車拆解對大部分朋友來說,難度都太大了,未必有那樣的費用、時間成本以及精力,更多時候是發現哪壞了就修哪。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盡可能延長它的壽命。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遇上零部件損壞了,該怎麼去找呢?

老爺車的零部件通常只能在國外買,如果買錯了就非常麻煩。另外,由於沒見到實物,也很容易買到品質差的甚至假貨,這些都是難以避免的問題。馬大立建議大家多查閱資料、多對比,如果是真貨,價格高點也沒關係。

對老爺車珍藏家來說,最害怕聽到的一句話莫過於:“先生,我們已經沒有這種零件了。”有的玩家花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在網上搜尋,踏遍各大汽配城,可能就是為了尋找那個稀缺的零件完成最後的修補。而這快小小的零件往往還決定它是一輛有生命的經典豪車,還是一輛無法挪動的“擺設”。在這裡,我們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品牌能重視老爺車,盡可能提供維護服務或者零部件,讓這些老傢伙的榮耀得到延續。

實際上,翻新一輛老車所用的費用遠比車價多。可為什麼要用兩倍的費用去修復一輛上世紀60年代的菲亞特500呢?馬大立認為新的菲亞特500是商品,一點都不可愛,太大了……早已沒了以前的味道。下方視頻是馬大立先生關於老爺車保養方面的經驗分享,大家可以點擊觀看。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頻道

文章前面部分是分享給已經擁有老車的朋友,而接下來這部分內容很有趣,如果您未來也想收藏一款喜歡的老車,那更不容錯過。言歸正傳,隨著汽車的普及和快速發展,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越來越多40歲以下的青年也開始“玩”老車,這裡說的老車不一定真的非常老,也包括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平民車和跑車。馬大立認為這是非常好的現象,踏出了這一步,大家往後才會在汽車中得到更多學問,一步步走近珍藏品。

馬大立先生曾經遇到一個年輕人來找他幫忙修車,實際上他要修的這輛車並沒有任何收藏保留的價值,可年輕人告訴他,這輛車是他家裡第一輛車。聽到這,馬大立先生二話沒說就答應幫他修,因為這輛車無法用金錢去衡量,對男生而言,或許就是一份美好的童年回憶。那麼,除了感情因素,是不是每一輛舊的汽車都能成為珍藏的經典呢?如果不是的話,又有什麼標準?

大多數的經典珍藏車在面世時都會廣受車迷青睞,它們不是車身造型十分特別,就是在機械設計上有獨特之處;既在性能上能超越其他同級車型,又在當時車壇具有巨大影響力。如果日後證明該車輛可靠又耐用,並且在比賽中有彪悍的戰績,再加上產量不多的話,那就具備收藏的基本條件。這些車不僅保值,而且未來還有非常大的升值空間。

馬大立表示同樣的理論可以在近代的車型上得到印證,正如保時捷911 C2以及GT2。兩款車的外觀儘管相差不多,但GT2是專門為賽車設計,數量要比C2少得多,將來的價值肯定相差不止一倍。另外,保時捷之所以製造自動擋911車型,主要是為了迎合那些不會開手動擋跑車的中產。從他的過往經驗來看,這些為迎合市場而生的車型都不會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早期法拉利308配備了四個Weber化油器,發動機的聲音非常動聽,最大功率也能達到225馬力。但到了80年代初,為了應付環保排放條例,它搭載的V8發動機加入了EF1電噴技術,但功率卻被無情地減去了11馬力。儘管後期車型改成每個活塞四氣門設計,讓最大功率達到240馬力,但收藏家們普遍都更傾向於早期信號,因為那才是原汁原味的308。

馬大立認為寶馬時期的Mini很難成為經典,除了品牌轉手外,它的車身尺寸已不能再稱為Mini,車價也不再是平民價,更不用說它在同時代的影響力和賽車歷史了。早期的Mini雖然車身短小,但車內空間卻很大,車輛跑起來不僅快而且省油。即使後來推出四速自動擋車型,仍然是售價最低的平民車。反觀現在的Mini,為了市場做出太多妥協,很難讓收藏家提起興趣。

談到現在有望成為未來經典的車型,馬大立心中有自己的疑問,這些車型的電子配件可以保存一百年嗎?八十年代以前的車沒有這方面的擔心,他手下的1924年Vauxhall LM14/40 Toure以及1935年勞斯萊斯20/25木制旅行轎車現在仍然十分可靠,即使車速提到100km/h也完全沒問題。相比之下,眾多電子配件集成的現代車型未來面臨的問題會更多。

對於這個問題,馬大立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如今是互聯網時代,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把車放到網上,誰都可以找到你。車價主要看車款、出廠日期、原裝程度、車身及大樑是否大修過、檔案是否齊全、現存量等因素。如果該車有賽車歷史,又或車主是名人也會對價格有影響,經典汽車的原廠車更是極品,頂尖的汽車博物館都想擁有,很多人即使有錢也未必能買到。”

在2003年的時候,馬大立參與的珍藏車車隊路過廣州一家飯店,當時店裡放著一輛1907年福特Model T,這車十分可愛,介紹文字更寫道它十分少且價值過千萬。可馬大立卻不這樣認為,懂車的人都知道Model T是世界上第一款用流水線作業出產的平民車,車價甚至不到當時許多歐洲車的十分之一。由於當年產量太大,如今保留下來的數量更是數以萬計。對入門的收藏家來說,它絕對是不錯的選擇,但它的實際價值並不高。

馬大立認為在落後貧窮的國家,汽車對他們來說只是代步工具,天天使用,維修也不會用原裝零件,或者把二手其它配件裝上去,只要可以開就行了。他發現香港不少人會在泰國、印尼等國家找車,因為那裡的車價比日本、英國低了近一半以上。雖然車買回來後看起來不錯,但運回來才發現車身已經翻修過無數次,大部分配件都不是原裝的,最後只能送給別人,自己再去日本或者英國找。不僅浪費錢,而且浪費精力。關於馬大立先生對於老車的收藏心得,大家也可以觀看下方的視頻進一步瞭解。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頻道

全文總結:

馬大立寫過一篇文章《珍藏經典車品味樂趣》,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對車子沒有要求的人,基本上不能稱之為一個車迷。”相信每個人都自己心中的Dream car,一輛我們從孩童時就渴望擁有的車,亦或是一輛在我們長大成人之後還能驚豔我們的車。也許未能擁有,但也深深埋藏在心中,小時候是嚮往,長大後是回憶。這一期我們請來了老朋友馬大立先生,讓他分享老爺車收藏以及保養心得,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擁有一輛老爺車很容易,但想它永葆青春卻很難,當中的苦與樂想必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最後,如果大家有更多想瞭解的東西,也可以到我的博客留言,進一步交流。 

“買車容易,養車難”相信只要有車的朋友都會對這句話深有體會,尤其是一輛上了年紀的老車,不同于一手車,即使買回來也必須再進行一番翻新。而不同年代的老車,翻新的難度也截然不一樣,後期的維護同樣如此,這主要涉及到車內配件,花在尋找零部件的時間往往要多於維護的時間。

據馬大立介紹,平時如果不是為了出去參加外展或者配合媒體拍攝,他都很少洗車,一年下來大概也就五六次左右。一般情況下,只要定期擦拭灰塵就足夠了。他特別強調雨天千萬別開車出去,特別是南方的雨水是偏酸性的,所以很容易會傷到原廠車漆。如果途中遇上下雨,最好先找個地下停車場把車停好,等雨停、地面幹了再開走。

老爺車和日常用車不一樣,可能十年都開不了5000公里,因此它的機油需要注意更換週期,馬大立建議最好一年換一次。舊機油含有汽車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也就是酸和水汽等物質,這些物質如果較長時間留在發動機內,會對發動機產生侵蝕。所以,建議老爺車內最好始終保持使用乾淨的機油。至於機油的選擇也有講究,老車有老車用的機油,車主切記查閱相關手冊。

上了年紀的老爺車即使平時保養得再好,也始終逃避不了老化的問題,畢竟歲月不饒人。在每輛老爺車放置大概八年或者十年後,馬大立都會把它完全拆散,包括發動機、變速箱以及底盤等,對車身部件進行逐一檢查,看是否生銹發黴。這個工程非常大,需要耗費的精力和時間更是不用多說。 

 

整車拆解對大部分朋友來說,難度都太大了,未必有那樣的費用、時間成本以及精力,更多時候是發現哪壞了就修哪。在自己的能力範圍之內,盡可能延長它的壽命。那麼問題來了,如果遇上零部件損壞了,該怎麼去找呢?

老爺車的零部件通常只能在國外買,如果買錯了就非常麻煩。另外,由於沒見到實物,也很容易買到品質差的甚至假貨,這些都是難以避免的問題。馬大立建議大家多查閱資料、多對比,如果是真貨,價格高點也沒關係。

對老爺車珍藏家來說,最害怕聽到的一句話莫過於:“先生,我們已經沒有這種零件了。”有的玩家花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在網上搜尋,踏遍各大汽配城,可能就是為了尋找那個稀缺的零件完成最後的修補。而這快小小的零件往往還決定它是一輛有生命的經典豪車,還是一輛無法挪動的“擺設”。在這裡,我們也希望能夠有更多的品牌能重視老爺車,盡可能提供維護服務或者零部件,讓這些老傢伙的榮耀得到延續。

實際上,翻新一輛老車所用的費用遠比車價多。可為什麼要用兩倍的費用去修復一輛上世紀60年代的菲亞特500呢?馬大立認為新的菲亞特500是商品,一點都不可愛,太大了……早已沒了以前的味道。下方視頻是馬大立先生關於老爺車保養方面的經驗分享,大家可以點擊觀看。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頻道

文章前面部分是分享給已經擁有老車的朋友,而接下來這部分內容很有趣,如果您未來也想收藏一款喜歡的老車,那更不容錯過。言歸正傳,隨著汽車的普及和快速發展,無論是香港還是內地,越來越多40歲以下的青年也開始“玩”老車,這裡說的老車不一定真的非常老,也包括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的平民車和跑車。馬大立認為這是非常好的現象,踏出了這一步,大家往後才會在汽車中得到更多學問,一步步走近珍藏品。

馬大立先生曾經遇到一個年輕人來找他幫忙修車,實際上他要修的這輛車並沒有任何收藏保留的價值,可年輕人告訴他,這輛車是他家裡第一輛車。聽到這,馬大立先生二話沒說就答應幫他修,因為這輛車無法用金錢去衡量,對男生而言,或許就是一份美好的童年回憶。那麼,除了感情因素,是不是每一輛舊的汽車都能成為珍藏的經典呢?如果不是的話,又有什麼標準?

大多數的經典珍藏車在面世時都會廣受車迷青睞,它們不是車身造型十分特別,就是在機械設計上有獨特之處;既在性能上能超越其他同級車型,又在當時車壇具有巨大影響力。如果日後證明該車輛可靠又耐用,並且在比賽中有彪悍的戰績,再加上產量不多的話,那就具備收藏的基本條件。這些車不僅保值,而且未來還有非常大的升值空間。

馬大立表示同樣的理論可以在近代的車型上得到印證,正如保時捷911 C2以及GT2。兩款車的外觀儘管相差不多,但GT2是專門為賽車設計,數量要比C2少得多,將來的價值肯定相差不止一倍。另外,保時捷之所以製造自動擋911車型,主要是為了迎合那些不會開手動擋跑車的中產。從他的過往經驗來看,這些為迎合市場而生的車型都不會有很高的收藏價值。

早期法拉利308配備了四個Weber化油器,發動機的聲音非常動聽,最大功率也能達到225馬力。但到了80年代初,為了應付環保排放條例,它搭載的V8發動機加入了EF1電噴技術,但功率卻被無情地減去了11馬力。儘管後期車型改成每個活塞四氣門設計,讓最大功率達到240馬力,但收藏家們普遍都更傾向於早期信號,因為那才是原汁原味的308。

馬大立認為寶馬時期的Mini很難成為經典,除了品牌轉手外,它的車身尺寸已不能再稱為Mini,車價也不再是平民價,更不用說它在同時代的影響力和賽車歷史了。早期的Mini雖然車身短小,但車內空間卻很大,車輛跑起來不僅快而且省油。即使後來推出四速自動擋車型,仍然是售價最低的平民車。反觀現在的Mini,為了市場做出太多妥協,很難讓收藏家提起興趣。

談到現在有望成為未來經典的車型,馬大立心中有自己的疑問,這些車型的電子配件可以保存一百年嗎?八十年代以前的車沒有這方面的擔心,他手下的1924年Vauxhall LM14/40 Toure以及1935年勞斯萊斯20/25木制旅行轎車現在仍然十分可靠,即使車速提到100km/h也完全沒問題。相比之下,眾多電子配件集成的現代車型未來面臨的問題會更多。

對於這個問題,馬大立給出了自己的答案:“如今是互聯網時代,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把車放到網上,誰都可以找到你。車價主要看車款、出廠日期、原裝程度、車身及大樑是否大修過、檔案是否齊全、現存量等因素。如果該車有賽車歷史,又或車主是名人也會對價格有影響,經典汽車的原廠車更是極品,頂尖的汽車博物館都想擁有,很多人即使有錢也未必能買到。”

在2003年的時候,馬大立參與的珍藏車車隊路過廣州一家飯店,當時店裡放著一輛1907年福特Model T,這車十分可愛,介紹文字更寫道它十分少且價值過千萬。可馬大立卻不這樣認為,懂車的人都知道Model T是世界上第一款用流水線作業出產的平民車,車價甚至不到當時許多歐洲車的十分之一。由於當年產量太大,如今保留下來的數量更是數以萬計。對入門的收藏家來說,它絕對是不錯的選擇,但它的實際價值並不高。

馬大立認為在落後貧窮的國家,汽車對他們來說只是代步工具,天天使用,維修也不會用原裝零件,或者把二手其它配件裝上去,只要可以開就行了。他發現香港不少人會在泰國、印尼等國家找車,因為那裡的車價比日本、英國低了近一半以上。雖然車買回來後看起來不錯,但運回來才發現車身已經翻修過無數次,大部分配件都不是原裝的,最後只能送給別人,自己再去日本或者英國找。不僅浪費錢,而且浪費精力。關於馬大立先生對於老車的收藏心得,大家也可以觀看下方的視頻進一步瞭解。


更多精彩視頻,盡在汽車之家視頻頻道

全文總結:

馬大立寫過一篇文章《珍藏經典車品味樂趣》,裡面有這樣一句話:“對車子沒有要求的人,基本上不能稱之為一個車迷。”相信每個人都自己心中的Dream car,一輛我們從孩童時就渴望擁有的車,亦或是一輛在我們長大成人之後還能驚豔我們的車。也許未能擁有,但也深深埋藏在心中,小時候是嚮往,長大後是回憶。這一期我們請來了老朋友馬大立先生,讓他分享老爺車收藏以及保養心得,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擁有一輛老爺車很容易,但想它永葆青春卻很難,當中的苦與樂想必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體會。最後,如果大家有更多想瞭解的東西,也可以到我的博客留言,進一步交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