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英媒稱C919首飛是中國航空業里程碑 取得適航證有挑戰

英媒稱, 中國自製大型客機C919於5月5日首飛成功。 專家表示, 這是中國航空業的里程碑, 但取得歐美日的適航證可能不易, 要改變國際航空製造業的格局為時尚早。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5月5日報導稱, C919首飛成功關乎中國的民族自信心, 中國媒體報導C919著重在“中國百年飛天夢的實現”, “與空中客車和波音競逐藍天”及“尚未首飛已獲得全球23家公司570架訂單”。

這次在上海浦東機場完成首飛的是C919型首架原型機, 編號101, 其他同型的原型試飛機還有5架。 其中, 102架機已在總裝階段, 預計今年9月30日交付試飛。

負責執行這項專案的中國商用飛機公司表示,

預計每年完成2架試飛, 6架原型機全部完成試飛後就會進入量產, 所以最快也要到2019或2020年才會量產。

報導稱, 目前, C919並非完全中國製造, 而是標榜“中國設計, 全球招標”, 發動機等核心的精密零元件仍是向國外公司購買。 飛機實際上採用了CFM國際生產的噴氣發動機——CFM國際是美國通用電氣(GE)與法國斯奈克瑪(Snecma)的合資企業。

《中國科學報》曾引述北京航空航太大學教授黃俊說, C919“估計首飛時國產化率約50%, 2025年後超過90%”。

報導稱, 黃俊教授解釋說, C919的機身、機翼、尾翼等機體部件已經完全國產, 動力裝置、機載系統和設備則先採用引進產品, 然後逐步實現國產, 最終全部國產化。

《福布斯》雜誌最近也指出, 中國在最新一份五年計劃中把強化本國航空企業提上首要位置,

這尤其在於大型商用飛機、支線噴氣飛機和像公務機、直升機等一般民用飛機。

就國內市場來看, 待C919進入量產後, 會漸漸開始威脅空客和波音在中國的市場。 這兩家飛機裝配公司生產的飛機是中國民航機的主流。

報導稱, 5月的試飛要是一切順利, 將對其取得適航證有明顯幫助。 飛機要能在國際上飛行, 必須取得適航證。 儘管中國民航有自己的適航證, 但國際普遍認可美國的FAA和歐洲的EASA。

路透社指出, 雖然歐盟已經同意承認中國所執行的一些檢查項目, 但預料歐盟仍將堅持自行執行一些檢測, 才會給C919發出適航證明。

知名行業雜誌《航空週刊》的中國空軍專家布蘭德裡·帕瑞特也指出,

要是C919不能取得西方機構發出的適航證, “這架飛機將很難、甚至不可能賣給發達經濟體及許多發展中經濟體”。

《福布斯》也認為, 即便C919能取得FAA適航證, 但客機的油耗效率與全球供應鏈能否匹敵波音與空客, 都足以影響其行情, 哪怕只談中國國內市場。

報導還認為, 窄體大飛機C919一旦成功投入運營, 下一步中國無疑將向雙通道寬體客機邁進。

中國商飛去年11月在廣東珠海舉行的中國航展上發佈其寬體客機模型, 初步稱為“中俄遠端寬體客機”。

之所以有此稱號, 是因為中國商飛與俄羅斯聯合航空製造集團(UAC)合作研製這款飛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