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蘇聯上將:如何與美軍打沒有硝煙的戰爭,“克裡米亞”號學了美軍

近期, 俄羅斯《為祖國服務》軍報等媒體披露了曾任蘇聯太平洋艦隊司令的赫瓦托夫海軍上將的撰文, 回顧了蘇聯特種偵察艦隊的歷史, 以大量關於蘇聯偵察艦執行任務的資料, 揭開了當年冷戰的一些內幕。

蘇聯海軍情報部門在輔助艦船的基礎上建造的偵察艦, 1970年新年前兩天, 一艘排水量4000噸、設計代號“394”的首艘專業偵察艦建造完成。 艦上升起了國旗, 該艦被命名為“克裡米亞”號, 隨後被編人蘇聯海軍黑海艦隊。 之後, “高加索”號、“濱海”號、“貝加爾湖”號等專業偵察艦也陸續加入了蘇聯海軍編制。 其中, “高加索”號留在了黑海艦隊, “濱海”號和“貝加爾湖”號分給了太平洋艦隊。

挪威Marjata電子偵察船

就這樣, 蘇聯海軍翻開了海上電子情報行動的新篇章。 與上個世紀60年代末發生的美國偵察艦“普韋布洛”號事件也有一些關係。 “普韋布洛”號是當時美國海軍的七艘間諜艦中的一艘, 艦長53米, 裝備兩門12毫米口徑機關炮和大功率天線, 機關炮安置在艦船的上層建築上, 並被精心偽裝。

1968年1月23日, 偽裝成“海洋調查船”的“普韋布洛”號侵入朝鮮領海, 對朝鮮的軍事設施進行偵察活動, 被朝鮮海軍的艦艇捕獲。 “普韋布洛”號被朝鮮扣留後, 蘇聯立即派出兩個專家小組去了朝鮮。 1968年2月初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派出情報總局的幾名軍官, 布甯上校、基裡洛夫中校和羅季切夫少校去朝鮮平壤停留了10天, 對“普韋布洛”號船上的技術設備, 如解碼裝置、編碼解碼組合和答錄機等進行了研究。

後來, 一批來自蘇聯電子研究機構的專家也去了平壤。

兩個專家小組從朝鮮回來後, 分別向情報總局領導做了彙報。 後者得出結論:“美國人非常重視以艦船為陣地的無線電電子情報工作, 而我們(蘇聯)目前還沒有這樣的艦船。 ”之後, 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情報總局表示:蘇聯必須要有像“普韋布洛”號那樣擁有高強偵察能力的艦船,

“蘇聯要建自己的海上無線電技術偵察部隊, 以便獲得距離我們遙遠的海上目標的資訊。 ”

核航母改造的烏拉爾號偵察船

情報總局的建議得到國防部長和蘇共中央委員會的支持。 1968年12月1日,蘇共中央委員會和蘇聯部長會議發佈聯合命令:建造4艘無線電電子偵察艦。位於列寧格勒的“蘇聯海洋通信設計局”接受了設計偵察艦上的電子設備的任務,“蘇聯海洋通信設計局”從頭開始設計偵察艦,製造與改裝任務的承接單位是塞瓦斯托波爾設計局。

破敗的烏拉爾號,巨大的雷達罩都壞了

這種專業偵察艦是在大型拖網漁船的基礎上改裝升級而成的,偵察艦的船體、發動機、控制系統在尼古拉耶夫的黑海造船廠建造或改裝。為了製造艦上設備,眾多來自莫斯科、列寧格勒、羅斯托夫、尼古拉耶夫、沃羅涅日等城市的蘇聯國有企業和研究機構參與了專案。就這樣,隨後蘇聯海軍的第一艘專業電子偵察艦誕生了,被命名為“克裡米亞”號,伊萬·鮑恰林海軍中校被任命為“克裡米亞”號的首任艦長,來到艦上的軍官和艦員也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就這樣,蘇聯海軍的第一艘專業偵察艦誕生了。

1968年12月1日,蘇共中央委員會和蘇聯部長會議發佈聯合命令:建造4艘無線電電子偵察艦。位於列寧格勒的“蘇聯海洋通信設計局”接受了設計偵察艦上的電子設備的任務,“蘇聯海洋通信設計局”從頭開始設計偵察艦,製造與改裝任務的承接單位是塞瓦斯托波爾設計局。

破敗的烏拉爾號,巨大的雷達罩都壞了

這種專業偵察艦是在大型拖網漁船的基礎上改裝升級而成的,偵察艦的船體、發動機、控制系統在尼古拉耶夫的黑海造船廠建造或改裝。為了製造艦上設備,眾多來自莫斯科、列寧格勒、羅斯托夫、尼古拉耶夫、沃羅涅日等城市的蘇聯國有企業和研究機構參與了專案。就這樣,隨後蘇聯海軍的第一艘專業電子偵察艦誕生了,被命名為“克裡米亞”號,伊萬·鮑恰林海軍中校被任命為“克裡米亞”號的首任艦長,來到艦上的軍官和艦員也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就這樣,蘇聯海軍的第一艘專業偵察艦誕生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