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我們做了17年Q1首個固態硬碟行業報告,結果震驚....

固態硬碟行業, 從去年年中開始, 受制於3D 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的轉制引發量產不足危機, 從而導致全行業的價格上漲, 並且延續至今。

根據中關村線上ZDC調研報告, 總結已經過去的2017年Q1, 深陷漲價泥潭的固態硬碟行業, 整體發展基調是穩定, 同時在穩定中也出現兩種新的情況, 一是不斷有新品牌入局, 試圖打破固態硬碟市場現狀;二是介面革命, M.2介面開始替代SATA介面, 成為行業主流。

下面筆者將通過ZDC調研資料, 對2017年Q1固態硬碟行業的整個發展情況進行簡單剖析。

消費者回歸理性 關注入門級產品

固態硬碟作為DIY明星單品, 從2015年開始走紅到如今成為DIY裝機的必備單品, 在發展的同時, 其單品價格也在不斷走低。

然而, 隨著快閃記憶體廠商在快閃記憶體制程上遇到瓶頸, 2D轉3D過程中的產生的量產問題, 導致整個行業的發展瞬間降溫, 入門級產品的價格開始不斷走高,

消費者的消費熱情也被中止, 開始回歸理性。

這一點上, 可以從2017年Q1使用者關注的產品價格和產品容量上, 進行解讀。

17Q1不同價格段每月關注比例

17年Q1固態硬碟市場價格關注比例分佈

先從價格維度進行分析, 以上兩張圖表, 分別是固態硬碟市場不同價格段每個月的關注圖以及整個Q1整體價格關注比例分佈圖。

從整體上來看, 整個Q1消費者最為關注的價格段集中在300元以下區間, 以及300-500元這兩個區間段內, 它們分別佔據了整體關注度的42%、32%, 換句話說也就是超過7成多的用戶幾乎都在關注500元以下的固態硬碟產品。

再從每個月的關注度上看, 300元以下的關注度雖然在逐月降低, 但下降的幅度相當有限, 平均每個月下降不到2%, 而300-500元關注度區間雖呈整體上升的趨勢, 但上升的幅度更是有限, 平均每個月上升不到1%。

可見在2017年Q1, 消費者在選擇固態硬碟產品的價位上, 開始趨於理性, 更多的關注入門級產品。

究其原因, 無疑是在快閃記憶體缺貨引發單品價格持續上漲後, 市場應激性表現。

接著從容量維度進行分析, 上圖是17年Q1不同容量固態硬碟的關注示意圖。 從圖中, 可以看到, 傳統的120GB以下的、幾乎用處不大的體驗款產品, 終於開始走向末路。

入門級的120GB-256GB區間產品的整體關注度則接近40%, 幾乎佔據半壁江山, 固態硬碟行業發展如此迅猛, 可消費者依舊最為關注入門級產品。

這個事實說明了, 當下固態硬碟行業的整體價格的上揚, 固態硬碟行業的普及門檻再次被提高。

其背後的原因, 則在於快閃記憶體缺貨下, 固態硬碟單位價格的持續飆升, 抑制了消費者的消費熱情, 特別是價格更高的大容量固態產品。

無論是價格維度還是容量維度的關注度變化,都在表明,快閃記憶體顆粒的缺貨引發的固態單位價格的上漲,讓固態硬碟行業在2017年Q1並沒有大的發展和突破,一直維持著穩的基調,消費者依舊沒有突破入門級,而走向主流級。

穩定中的變化:M.2介面的強勢崛起

通過價格分析和容量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固態硬碟終端市場依舊維持著對於入門款產品的關注,並沒有跨越入門款進入主流級消費市場, 許多消費者依舊在入門級市場進行張望和盤旋。

在產業方面,M.2介面在歷經了近一年的普及和完善後,終於在2017年Q1季度,開始超越SATA介面,成為當下市場最受關注的固態硬碟介面了。

17年Q1不同介面類別型關注示意圖

在這張17年Q1不同介面類別型關注示意圖中,可以看到傳統的SATA介面,包括SATA2和SATA3在內,整體的關注度不到25%,而相對應的近年來發展迅速的M.2介面,包括支援NVMe協定的PCIe介面和不支援NVMe協定的普通M.2介面的整體關注度,則達到了54%左右,佔據了固態硬碟行業介面類別型的一半以上的關注度。

M.2介面纖薄靈動的外觀設計,符合當下DIY市場小而美的行業發展趨勢。同時,支援NVMe協定的PCIe介面能夠輕鬆突破SATA介面的極限速度,更是讓M.2介面成為了高端DIY玩家的首選產品。

M.2介面的崛起,除了以上列舉的內因外,英特爾等晶片廠商推出的全新“2”主機板,能夠全面支持M.2介面以及NVMe協定,也是推動M.2介面普及的重要外因。

在內外的因的助推下,M.2介面的普及也就順理成章了。

格局:三星依舊稱王 新品牌入局廝殺

在品牌維度,擁有全球量產最高的原廠快閃記憶體廠,以及最先應用3D NAND技術的韓國三星,毫無疑問的在品牌關注度上依舊稱王。除此之外,在固態硬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不斷有新的品牌入局,進行廝殺,搶奪市場。

同樣的在產品維度方面,依舊是擁有著絕對技術儲備和快閃記憶體儲備的三星產品最受關注。

下面,依舊通過圖表資料進行分解。

17年Q1固態硬碟市場品牌每月關注比例分佈

17年Q1固態硬碟市場品牌關注比例分佈

先看品牌維度,以上兩圖分別為17年Q1固態硬碟市場品牌每月關注比例分佈圖和17年Q1固態硬碟市場品牌關注比例分佈圖。

從整體來看,在2017年Q1,三星品牌以32%的關注度再次登頂。擁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原廠,以及全球最早應用3D NAND技術的三星集團,在固態硬碟行業發展之初,就擁有著幾乎所有的發展優勢,無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原料層面。

除了三星登頂外,在品牌維度,以台電為代表的新入局品牌,在2017年Q1得到了迅猛發展,不斷蠶食老牌存儲品牌的市場份額和品牌關注度,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2017年剩餘時間裡,會有更多的新興廠商入局固態硬碟行業,挑戰行業格局。

這一點上,也可以從固態硬碟市場品牌每月關注比例分佈圖中得到驗證。

在固態硬碟市場品牌每月關注比例分佈圖中,登頂的三星雖然在絕對份額上遙遙領先,可是其關注度卻是逐月下降的,相反的,以台電為代表的新興存儲廠商以及沒有詳細統計的其他廠商,則在Q1中的市場關注度逐月上升。

17年Q1固態硬碟市場最受關注的十款產品排名

再來看產品維度,和品牌維度類似,三星憑藉著較強的研發實力和充足的原料供應,三星品牌共有五款產品進入產品關注度前十的榜單,其中排名前五的產品就有三款來自三星品牌。

綜合產品維度和品牌維度,我們可以看到固態硬碟行業的格局,一方面是三星依舊稱霸無人撼動,另一方面是不但有新興存儲廠商入局,不斷打破固態硬碟行業格局,搶佔行業份額。

總結與展望

處於漲價風波的固態硬碟行業,在2017年Q1發展明顯降速,在穩定中求發展。

反映到市場上,便是消費者更加理性,更加關注入門級產品,而忽視各大廠商大力發展和推廣的主流級產品。

同時在穩定發展中,統治行業許久的傳統SATA介面,在“2”系主機板的問世,以及固態硬碟技術和性能的大發展下,被更為先進M.2介面所替代。尺寸纖薄、性能更佳的M.2介面,開始成為主流級產品,走上了發展高速路。

在行業格局上,三星依舊是固態硬碟行業的領導者,無論是在品牌關注度還是產品關注度方面;但是,隨著固態硬碟行業的大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品牌廠商開始入局,挑戰市場格局。

展望未來,在接下來的2017年裡,受制於各大快閃記憶體廠3D NAND技術發展問題,固態硬碟行業整體的趨勢應該還是會延續2017年Q1的大方向,以穩為主,並在穩定中求發展。

同時,固態硬碟行業的紅利依舊存在,越來越多的廠商也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斷入局,不斷挑戰行業格局,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和利潤。

法律聲明

本報告為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ZDC製作,由中關村線上網站享有完整的著作權(包括版式權)。報告中所有的文字、資料、版式、圖片、圖示、圖表、表格、研究模型、創意均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及相關國際智慧財產權公約的著作權保護。未經過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基於任何商業目的使用本報告中的資訊(包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本報告中部分文字和資料獲取於公開信息,相關權利為原著者所有。未經過原著者和本公司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使用本報告中的資訊用於任何商業目的。

本報告中相關市場預測主要為ZDC分析師對用戶關注度調查並採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結合、線上與線下調研相結合的方式,運用了多重調研方法,對採集到的資料嚴格把關,多次進行細緻的人工篩選,保證其信度和效度,最後通過專業統計分析平臺進行資料清理和分析,找出資料間的相關性,做出相應的判斷和推測。

本報告發佈的調研資料部分採用樣本調研方法,其資料結果受到樣本的影響。由於調研方法及樣本的限制,調查資料收集範圍的限制,部分資料不能夠完全反映真實市場情況。本報告只提供給購買報告的客戶作為市場參考資料,本公司對報告的資料準確性和分析、預測結果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包含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資料、版式、圖片、圖示、圖表、表格、研究模型、創意)的著作權屬於本公司,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及相關國際智慧財產權公約的著作權保護。對於本報告所有內容的複製、編輯(意指收集、組合和重新組合),本公司享有排他權且該排他權受法律保護。對本報告上述內容的任何其他使用,包括修改、發佈、轉發、再版、交易等行為將被嚴格禁止。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權者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權利。

本報告及其任何組成部分不得被再造、複製、抄襲、交易,或為任何未經本公司允許的商業目的所使用。如果正版報告使用者將ZDC提供的報告內容用於商業、盈利、廣告等目的時,需征得ZDC書面特別授權,並注明出處"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ZDC"。

如果正版報告用戶將ZDC提交的報告用於非商業、非盈利、非廣告目的時,僅限客戶內部使用,不得以任何方式傳遞至任何協力廠商機構、法人或自然人。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權者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權利。

本公司充分尊重報告中他人的智慧財產權。如果您確認您的著作權以某種方式被侵犯,並且該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請向本公司提出著作權投訴。

本報告有關著作權問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本公司保留隨時解釋和更改上述免責事由及條款的權利。

特別是價格更高的大容量固態產品。

無論是價格維度還是容量維度的關注度變化,都在表明,快閃記憶體顆粒的缺貨引發的固態單位價格的上漲,讓固態硬碟行業在2017年Q1並沒有大的發展和突破,一直維持著穩的基調,消費者依舊沒有突破入門級,而走向主流級。

穩定中的變化:M.2介面的強勢崛起

通過價格分析和容量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固態硬碟終端市場依舊維持著對於入門款產品的關注,並沒有跨越入門款進入主流級消費市場, 許多消費者依舊在入門級市場進行張望和盤旋。

在產業方面,M.2介面在歷經了近一年的普及和完善後,終於在2017年Q1季度,開始超越SATA介面,成為當下市場最受關注的固態硬碟介面了。

17年Q1不同介面類別型關注示意圖

在這張17年Q1不同介面類別型關注示意圖中,可以看到傳統的SATA介面,包括SATA2和SATA3在內,整體的關注度不到25%,而相對應的近年來發展迅速的M.2介面,包括支援NVMe協定的PCIe介面和不支援NVMe協定的普通M.2介面的整體關注度,則達到了54%左右,佔據了固態硬碟行業介面類別型的一半以上的關注度。

M.2介面纖薄靈動的外觀設計,符合當下DIY市場小而美的行業發展趨勢。同時,支援NVMe協定的PCIe介面能夠輕鬆突破SATA介面的極限速度,更是讓M.2介面成為了高端DIY玩家的首選產品。

M.2介面的崛起,除了以上列舉的內因外,英特爾等晶片廠商推出的全新“2”主機板,能夠全面支持M.2介面以及NVMe協定,也是推動M.2介面普及的重要外因。

在內外的因的助推下,M.2介面的普及也就順理成章了。

格局:三星依舊稱王 新品牌入局廝殺

在品牌維度,擁有全球量產最高的原廠快閃記憶體廠,以及最先應用3D NAND技術的韓國三星,毫無疑問的在品牌關注度上依舊稱王。除此之外,在固態硬碟高速發展的情況下,不斷有新的品牌入局,進行廝殺,搶奪市場。

同樣的在產品維度方面,依舊是擁有著絕對技術儲備和快閃記憶體儲備的三星產品最受關注。

下面,依舊通過圖表資料進行分解。

17年Q1固態硬碟市場品牌每月關注比例分佈

17年Q1固態硬碟市場品牌關注比例分佈

先看品牌維度,以上兩圖分別為17年Q1固態硬碟市場品牌每月關注比例分佈圖和17年Q1固態硬碟市場品牌關注比例分佈圖。

從整體來看,在2017年Q1,三星品牌以32%的關注度再次登頂。擁有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原廠,以及全球最早應用3D NAND技術的三星集團,在固態硬碟行業發展之初,就擁有著幾乎所有的發展優勢,無論是在技術層面還是原料層面。

除了三星登頂外,在品牌維度,以台電為代表的新入局品牌,在2017年Q1得到了迅猛發展,不斷蠶食老牌存儲品牌的市場份額和品牌關注度,可以預見在接下來的2017年剩餘時間裡,會有更多的新興廠商入局固態硬碟行業,挑戰行業格局。

這一點上,也可以從固態硬碟市場品牌每月關注比例分佈圖中得到驗證。

在固態硬碟市場品牌每月關注比例分佈圖中,登頂的三星雖然在絕對份額上遙遙領先,可是其關注度卻是逐月下降的,相反的,以台電為代表的新興存儲廠商以及沒有詳細統計的其他廠商,則在Q1中的市場關注度逐月上升。

17年Q1固態硬碟市場最受關注的十款產品排名

再來看產品維度,和品牌維度類似,三星憑藉著較強的研發實力和充足的原料供應,三星品牌共有五款產品進入產品關注度前十的榜單,其中排名前五的產品就有三款來自三星品牌。

綜合產品維度和品牌維度,我們可以看到固態硬碟行業的格局,一方面是三星依舊稱霸無人撼動,另一方面是不但有新興存儲廠商入局,不斷打破固態硬碟行業格局,搶佔行業份額。

總結與展望

處於漲價風波的固態硬碟行業,在2017年Q1發展明顯降速,在穩定中求發展。

反映到市場上,便是消費者更加理性,更加關注入門級產品,而忽視各大廠商大力發展和推廣的主流級產品。

同時在穩定發展中,統治行業許久的傳統SATA介面,在“2”系主機板的問世,以及固態硬碟技術和性能的大發展下,被更為先進M.2介面所替代。尺寸纖薄、性能更佳的M.2介面,開始成為主流級產品,走上了發展高速路。

在行業格局上,三星依舊是固態硬碟行業的領導者,無論是在品牌關注度還是產品關注度方面;但是,隨著固態硬碟行業的大發展,越來越多的新興品牌廠商開始入局,挑戰市場格局。

展望未來,在接下來的2017年裡,受制於各大快閃記憶體廠3D NAND技術發展問題,固態硬碟行業整體的趨勢應該還是會延續2017年Q1的大方向,以穩為主,並在穩定中求發展。

同時,固態硬碟行業的紅利依舊存在,越來越多的廠商也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不斷入局,不斷挑戰行業格局,搶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和利潤。

法律聲明

本報告為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ZDC製作,由中關村線上網站享有完整的著作權(包括版式權)。報告中所有的文字、資料、版式、圖片、圖示、圖表、表格、研究模型、創意均受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及相關國際智慧財產權公約的著作權保護。未經過本公司書面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基於任何商業目的使用本報告中的資訊(包括報告全部或部分內容)。本報告中部分文字和資料獲取於公開信息,相關權利為原著者所有。未經過原著者和本公司許可,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使用本報告中的資訊用於任何商業目的。

本報告中相關市場預測主要為ZDC分析師對用戶關注度調查並採用定性和定量研究結合、線上與線下調研相結合的方式,運用了多重調研方法,對採集到的資料嚴格把關,多次進行細緻的人工篩選,保證其信度和效度,最後通過專業統計分析平臺進行資料清理和分析,找出資料間的相關性,做出相應的判斷和推測。

本報告發佈的調研資料部分採用樣本調研方法,其資料結果受到樣本的影響。由於調研方法及樣本的限制,調查資料收集範圍的限制,部分資料不能夠完全反映真實市場情況。本報告只提供給購買報告的客戶作為市場參考資料,本公司對報告的資料準確性和分析、預測結果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

本報告包含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資料、版式、圖片、圖示、圖表、表格、研究模型、創意)的著作權屬於本公司,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及相關國際智慧財產權公約的著作權保護。對於本報告所有內容的複製、編輯(意指收集、組合和重新組合),本公司享有排他權且該排他權受法律保護。對本報告上述內容的任何其他使用,包括修改、發佈、轉發、再版、交易等行為將被嚴格禁止。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權者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權利。

本報告及其任何組成部分不得被再造、複製、抄襲、交易,或為任何未經本公司允許的商業目的所使用。如果正版報告使用者將ZDC提供的報告內容用於商業、盈利、廣告等目的時,需征得ZDC書面特別授權,並注明出處"互聯網消費調研中心ZDC"。

如果正版報告用戶將ZDC提交的報告用於非商業、非盈利、非廣告目的時,僅限客戶內部使用,不得以任何方式傳遞至任何協力廠商機構、法人或自然人。本公司保留追究侵權者刑事責任和民事責任的權利。

本公司充分尊重報告中他人的智慧財產權。如果您確認您的著作權以某種方式被侵犯,並且該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請向本公司提出著作權投訴。

本報告有關著作權問題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本公司保留隨時解釋和更改上述免責事由及條款的權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