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互聯網+廣場舞,移動互聯網新紅利?

3月13日, 一款名為“舞林大匯”的廣場舞服務商獲得200萬元天使融資。 在此前的互聯網浪潮中, 作為“數字移民”的50後、60後、70後們一直被忽視,

但隨著互聯網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 一些人將目光投向了中老年群體, 在年輕群體市場趨於飽和的情況下, 試圖掘金互聯網“新人口”。 而廣場舞, 就是互聯網+中老年群體的突破口。

在現代城市生活中, 廣場舞是極為神奇的存在。 廣場舞與普通健身運動不同。 個人可以在健身房、家中進行運動, 這屬於個體行為;廣場舞則是在公開場合進行的群體活動, 有社交行為, 更含有一種自我展現的儀式感。 在高樓林立的繁華都市之中, 晚間19:30始, 廣場上總能熙熙攘攘, 音樂聲起, 好不熱鬧。 據不完全統計, 截止2016年底, 我國廣場舞人群已達1.8億之眾, 以中老年人群為主題, 人數之多, 超乎想像。

“糖豆廣場舞”是當下廣場舞服務應用的領頭羊,

在去年年底共獲B輪融資2000萬美元, 更是2016年的應用黑馬。 不過, 將糖豆廣場舞與市場上同樣大火的“99廣場舞”、“廣場舞多多”等應用相比時, 你會發現, 它們的應用服務具有較高的相似度。 除了必備的海量廣場舞教學音視頻, 它們都對基本業務進行了延伸, 增加了PGC的中老年養生內容, 並運營了多個廣場舞社區, 打出“以舞會友”的口號, 以滿足廣場舞舞者的社交需求。 “糖豆”獨創了秀舞功能, 支援濾鏡、製作片頭等, 用戶可以拍攝、分享自己的MV。

總體來看, 廣場舞應用的服務與模式類似, 差異化不明顯。 由於廣場舞天然的社會化, 強調群體關係的維繫與自治, 搶佔用戶成為各大廣場舞App的當務之急。 還有人認為, 為中老年群體提供移動互聯網+服務並滿足他們的需求很難,

因為他們根本就沒有需求。 實際上, 生活中四五十歲的“大媽”們並不好糊弄, 如果應用未能在服務尤其是交互方面做好, 極易被用戶拋棄。

即使資本開始投入廣場舞, 廣場舞活動的現實開展仍然面臨了很多問題, 廣場舞被“舞友”們瘋狂喜愛的同時, 也受到諸多批評, 因雜訊擾民而起的社會糾紛更是時常佔領新聞頭條。 早在2015年, 文化部、體育總局、民政部及住建部四部委就曾聯合發佈《關於引導廣場舞活動健康開展的通知》, 廣場舞的良好有序開展, 對大眾業餘文化生活和社會和諧穩定, 都具有重要意義。 在未來, 安全、場地、噪音等問題, 或許廣場舞App可以在基於LBS與新媒體服務的廣泛應用上,

連接電子政務與智慧生活, 創造更多的可能性。 (中秘傳媒-胡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