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我有鏡頭,你有故事麼?網易新聞影像展聚焦空巢青年

日前, 網易新聞聯合探探、Blued發佈了中國首個《空巢青年人群畫像》資料包告, 通過多角度解讀, “數說”空巢青年, 展現年輕人生存現狀, 關注他們的生活動向。 5月4日—22日, 網易新聞再次聚焦這一群體, 利用影像展的方式, “圖說”空巢青年, 真實的還原他們有血有肉的現實生活。

這場於北京朝陽大悅城“悅界主題空間”開展的“我是空巢青年”主題影像展, 由網易新聞《看客》欄目與網易公益聯合舉辦。 作為一檔原創圖片欄目, 《看客》的宗旨是“不只做看客, 更成為時代的見證者與記錄者”, 本次, 《看客》欄目採用線下影像展示的獨特形式為空巢青年發聲,

期望向公眾呈現這個群體背後最真實的故事。

在歷時三個月之久的活動籌備過程中, 網易新聞的工作人員真正的走進了空巢青年群體, 記錄下了19名空巢青年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抓住了無數個平凡而又動人的瞬間。

影像展上, 網易新聞精心挑選了19張照片進行展示, 與每一個人分享空巢青年的孤獨與夢想。

談及舉辦本次展覽的初衷, 網易傳媒高級公關總監郭愛娣表示, “去年底, 網易新聞就注意到空巢青年話題熱度的上升, 但發現空巢青年似乎成了一個貶義詞;於是在今年, 網易新聞用了3個月的時間來尋找、觀察、走進這群青年, 希望能讓更多的人瞭解真正的他們, 尊重他們。 ”

展覽現場, 19幅空巢青年影像被精心佈局懸掛在主題空間, 來往的顧客紛紛駐足, 或對著某一幅畫像沉思, 或與朋友低聲談論, 孤獨的情緒, 無處安放的夢想, 影像背後的北漂故事, 感染著每一個駐足于影像展的路人。 “今天看到這些照片, 我很受觸動, 這些獨自在外打拼的年輕人不容易,

但是從他們的自述中看到的不是頹廢, 而是希望, 他們很令人欽佩”, 一位參觀影展的北京阿姨說道。

北漂四年的湖北女孩慧慧, 是本次影展的主人公之一, 作為一名臨終關懷公益組織的員工, 4年來, 她陸續陪伴400多位老人走完生命的最後旅程,

照片裡的她輕輕地捧著老奶奶的臉, 嘴角上揚, 似在微笑, 她表示, “北漂的空巢生活雖然孤獨, 但是, 能陪伴老人們走完生命最後一程, 卻讓我的心無比充實”。

一幅幅照片, 一個個北漂故事, 有溫暖, 有淒涼, 也有無奈。 從“北漂”到“蝸居”, 再到“空巢青年”, 時代在變, 年輕人身上的標籤在變, 不變的是他們對於夢想的追逐。 網易新聞拍攝下的這些影像, 記錄著他們的夢想與迷茫, 遲疑與選擇, 凝練了極具時代特徵的年輕身影, 又映射著他們無限可能的未來。

本次活動, 網易新聞還與朝陽大悅城“悅界主題空間”七家餐廳達成合作, 推出“空巢青年套餐”, 並提供空巢青年專屬坐席, 為空巢青年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獨處的空間,

讓他們感受這個城市的溫暖與愛。

造像你我, 不只是看客;圖片發聲, 不只是新聞, 網易新聞的空巢青年影像展是對這個年輕群體最溫情的解讀。 從《空巢青年資料包告》, 到“我是空巢青年”主題影像展, 再到“空巢青年套餐”, 實現了一次互聯網+公益的良好結合, 網易新聞希望以這樣獨特的方式帶動大家對空巢青年群體的關注與認識,讓更多人瞭解他們的生活,感受他們的孤獨,尊重他們的奮鬥。未來,網易新聞也會做出更多地努力,關注每一個更加細分的年輕群體,並基於興趣圈層舉辦多樣的活動,對年輕群體進行更深層次的解讀。

網易新聞希望以這樣獨特的方式帶動大家對空巢青年群體的關注與認識,讓更多人瞭解他們的生活,感受他們的孤獨,尊重他們的奮鬥。未來,網易新聞也會做出更多地努力,關注每一個更加細分的年輕群體,並基於興趣圈層舉辦多樣的活動,對年輕群體進行更深層次的解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