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正文

馬丁·沃爾夫:“一帶一路”或加速RCEP建成

《日本經濟新聞》5月4日發表英國《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的文章《美國退出TPP 中國抓住機會》稱, 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對於要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中國是大好機會, 而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也許會使RCEP加快建成。

文章稱, 特朗普政府剛一上臺就退出了TPP。 由於該協定此前由美國政府大力推進, 有關亞洲貿易和經濟的前景一下子變得不明朗。 看到這個好機會, 中國發起了攻勢。 那麼, 新秩序的前景到底如何?誰將掌握主導權?

亞洲地區現在有全球最具活力的經濟體,

如中國和印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 亞洲新興國家在全球生產力中所占比例將從上世紀80年代的9%提高到2021年的38%, 而發達國家所占份額將減少。

作為亞洲繁榮基礎的是美國對自由貿易的參與。 在實現了經濟快速增長的任何一個亞洲國家, 貿易擴大都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從2012年至2015年, 亞洲新興國家的產品和服務出口平均增長率為4%左右。 這大大低於地區GDP平均增長率, 遠遠不及2008年世界金融危機以前的水準。

文章稱,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已經遭遇困境, 但也不是說就要擺脫全球化。 用保護主義勢頭增強來解釋世界貿易增長緩慢是很難成立的。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 需求減弱、特別是投資弱化是造成貿易增長速度放慢的主要原因。

如果是這樣, 貿易還有增長的可能性, 能否增長則要視貿易政策而定。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推行由美國主導的TPP, 主要是為了從經濟與政治層面應對中國崛起。 但特朗普總統拒絕接受TPP, 表示將採用促進雙邊貿易平衡的政策。 在由市場主導的多邊貿易的世界裡, 這是令人吃驚的想法。

文章稱, 美國退出TPP對於要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中國而言是大好機會。 RCEP參與國佔據著全球出口的大約31%, 超過TPP參與國在全球出口中所占25%的份額。 此外, 包含了世界第一、第二人口大國中國、印度的RCEP, 其參與國GDP所占全球份額也超過了TPP。

雖然RCEP並不像TPP那樣旨在實現野心勃勃的貿易自由化, 但它將來也有可能成為亞太自貿區的基礎。

那會是一個以中國為核心的貿易區。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也許會使這一市場加快建成。 倡議的目的是利用中國的資本和組織力量, 支援整個歐亞大陸的基礎設施建設。 如果取得成功, 在以中國為核心的經濟框架中, 陸路和海路的經濟一體化都將加快實現。

文章稱, 現在世界和亞洲正在全球化與脫離全球化的夾縫中, 以及美國與中國的領導力夾縫中搖擺。 美國戰後曾對亞洲經濟增長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但現在美國正揮別這一路線。 將來會出現混亂, 還是會以中國為基軸建立起新秩序呢?

樂觀主義者會說這就是良機, 而悲觀主義者則認為危機將至。 也許現實中是兩者兼有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