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歌樂山下青春飛揚

反映西南政法學院(簡稱“西政”)78級學生就學往事的紀實文學作品《歌樂年華——獻給西南政法大學》(法律出版社)日前出版。 該書用清新的筆觸、鮮活的語言、生動的事例, 記錄了“西政”複辦後首屆招收的400多位莘莘學子在歌樂山下、烈士墓旁度過的4年不同尋常的大學生活, 表現了他們勤奮好學、珍惜光陰, 最終學業有成、術有專攻的人生經歷。 此書的作者就是“西政”78級學生之一、中央軍委法制局原法制員張建田同志。

全書50多萬字, 抒發著新時期大學生奮發向上的“青春之歌”。 本書透過當事人的親歷訴說和百余幅珍貴的歷史照片,

為我們重放了當年“西政”78級師生們在校園裡的日常教學、課堂討論、畢業實習、論文寫作、衣食住行、喜怒哀樂等一幕幕場景, 在追憶母校時光中告訴我們“西政”經歷了什麼樣的曲折命運;在思想解放的浪潮中師生們是如何選擇讀書成才、教書育人的;在校園裡, 領導開明、教授治校、學術自由、思想獨立、師生融洽、同舟共濟、崇敬法治、追求真理等風氣是如何形成的。 書中既有學子們頭懸錐刺、秉燭苦讀, 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逸聞趣事, 也有茶餘飯後, 讀書、娛樂、談天說地的風韻。 催人奮進, 令人深思。

作者當年是以現役軍人身份參加高考並入學“西政”的。 由於身兼大學生和現役軍人雙重身份, 作者在傾訴對同窗、對母校、對校園深情的同時,

還隨處可見蘊含著濃郁的軍旅情結。 在第一章中, 通過大量翔實的資料, 回顧了“西政”首位校長劉伯承等校領導艱苦卓絕的戰鬥生涯, 彰顯將軍們對“西政”的創辦與發展所做出的重大貢獻;在“烈士墓情愫”一章中, 生動記述了二野103團的官兵首次進入校園周邊的白公館、渣滓洞等場所, 目睹眾多英烈們壯烈犧牲的慘狀, 為不能及時趕來解救而仰天痛泣的情景;在“從‘西南聯大’想開去”一章中, 將“西政”與“西南聯大”的辦學條件、師資力量、學校管理、學生素質等作了一番比較, 披露了“西南聯大”數百學子踴躍參軍報國, 直至為國捐軀、血染疆場的感人事例, 也由此說明, 高校辦學的成功標誌之一在於培養具有強烈的使命憂患和愛國熱忱的優秀人才。

在“軍旅情緣”一章中, 作者對78級學子們涉軍故事的擷取獨具匠心, 富有感染力。 書中描寫了占七分之一比例的學生屬於“複轉軍人進學院”的入學背景, 其中不少人擔任學生會幹部、班級幹部, 從軍多年的人生經歷不僅造就了他們較高的政治素質和紀律素養, 給“西政”的恢復和重建帶來正能量, 而且給校園的學習和生活也吹來縷縷新風。 從每天清晨“老兵”們帶頭起床晨跑, 到晚上11點鐘熄燈過後堅持查鋪查哨, 從上課時“作戰參謀”以軍人的口吻喊出“起立”口令, 將課堂當“戰場”, 到以退役和現役軍人為骨幹的學生們在各項文體活動中奮勇爭先, 摘金奪銀……都有令人盪氣迴腸的細緻描述。

日月如梭, 歲月如歌。 當看到這批學生走向社會、回到軍營, 在各自的崗位上陸續嶄露頭角, 人們對這所當年被劃定為“絕密專業”且屬於“半軍事化管理”的高等學府的辦學之道似乎才有了透徹的回味。

山積而高, 澤積而長。 縱觀近些年來張建田出版的作品, 我們看到其中不僅抒發著柔柔的鄉愁、悠悠的校園情, 還有火熱的軍旅情。 儘管幾部新作的題材、風格和內容不盡相同, 但軍人的忠貞與自豪躍然紙上。 在《我是大田人》(解放軍出版社)一書中, 作者回顧了父親當年浴血奮戰、光榮負傷的“漣水之仗”, 對子承父業、參軍入伍的內心感觸抒發得淋漓盡致。 在《中國軍事法學研究的歷史回顧》(法律出版社)一書中,

作者在前言《情系軍法》和後記《守望高地》中, 以軍人特有的執著和擔當, 將自己的人生追求直抒胸臆, 將自己酷愛的學術之夢袒露天下。

“歌樂山下青春飛揚, 烈士墓旁熱血激蕩。 年華已逝, 來者可追。 追憶青春, 不滅的法律夢愈加清晰;回首往事, 難忘的大學生活更顯珍貴。 ”為新書寫序的“西政”校長付子堂說, 從《歌樂年華》一書中, 我們看到一位學子和軍人特有的情懷, 已經汩汩不斷地滲透其血脈之中, 體現其作品和日常生活之間。 當我們讚歎“西政”78級學生們的勤勉和成功時, 也可從中領悟到, “西政精神”對於今天高校的改革與發展的啟示意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