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又到了二手書甩賣的季節!舊書當廢品賣、新生買新書,怎麼破?

科技日報 李豔

五一小長假剛過, 北京大學bbs論壇北大未名的二手版開始出現了甩賣貼, 標價50多元的舊教材基本是給錢拿走, 或是買別的附贈。 “這算好的, 收破爛的來了, 不管多新多貴的教材統統按廢紙論斤稱。 ”一位馬上就要畢業的學生說。

在北京, 北大的二手版只是眾多高校的一個縮影, 更多高校的更多舊教材很快就會進入破爛堆。 畢業季來了, 收拾東西準備搬家是每個畢業生的功課之一。 與往年一樣這個時候學校裡會出現不少“小攤小販”, 他們忙著在食堂前“處理”自己的舊課本, 價格出乎意料的便宜, 有時是一塊錢一本, 有時論堆賣。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 這個行為很多轉移到了校園bbs的二手版, 而更多舊書的命運是被收廢品的小販一車拉走。

許多年來, 有不少環保人士在熱心推動大學教材實現重複使用, 但始終進展不大, 儘管科學技術日新月異,

人們的生活方式也已天翻地覆, 唯獨這件事情還停留在幾十年前——依然是舊書當廢品賣、新生買新書。

一個多年沒有進展的老話題

元培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洪文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以他瞭解的情況看, 國內大學教材目前都實行一次性的使用模式。 由於大學課程較多, 大學生每年在購買教材上面都需要花費不少資金, 而教材在上完課後往往只能以廢紙回收形式低價售出, 或者直接丟棄。

這些教材價格並不便宜, 許多公共課程的教材, 像大學英語、大學語文等每本價格都在四五十元左右。 洪文一直有這樣的想法。 他說, 考慮到我國大學生的數量眾多, 教材一次性使用模式不僅增加了學生的經濟負擔,

而且還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 因此, 重複利用大學教材, 尤其是面向絕大多數學生的公共課程教材(例如《大學英語》《大學語文》《高等數學》等), 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經濟壓力, 還能保護環境, 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清華大學學生朝陽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二手書買賣前幾年在校園裡曾經火過一陣子, 當時校園裡有個咖啡館同時提供一個二手書買賣的服務, 但後來也無疾而終了。

早在十幾年前, 就已經有不少的學術論文探討我國教材重複使用該怎麼搞, 甚至上升到了迴圈經濟的高度, 但現在看來, 這一情況並沒有得到改善。

國外學生怎麼用教材

在歐美發達國家, 大學教材的重複利用已經推廣普及, 並被許多人接受。

在美國, 大多數州負責提供高校學生以及研究生在校學習期間的教材, 一本教材可連續多年被不同學生使用。 除此之外, 社會上還有專門從事教材回收的公司以及從事書籍回收迴圈利用工作的非營利組織, 對教材進行回收、整理、加工及再迴圈利用。

在澳大利亞, 教材是公有財產。 學生從小就被要求要愛護教材, 不能在書上塗鴉, 待學期結束後, 學生再將教材完好歸還;如不慎將教材損壞, 必須要賠償。 到新一屆學生入學, 他們拿著教師列出的書目以及自己的借書卡, 到學校的圖書館借閱, 期末歸還,接著由下一屆同學接著借閱。

在英國,教材迴圈利用實行自覺自願的原則,但為了節約紙張,降低教學成本,教材再利用也已經成為傳統。與此同時,英國還有一些公司專門從事舊課本的買賣,為教材的迴圈使用提供了方便。早在15年前,英國BBC廣播公司就曾推出一項名為“教材回歸”的比賽,幾百所學校參與活動,為如何能有效回收教材的問題獻計獻策。

我國的教材重複使用難在哪裡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我國教材重複利用的現狀是,人人都說好,國外搞得好,唯獨中國學不了。

那麼,這個人人覺得特別好的事情卻久未推進,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從目前國內大學教材的使用現狀看,要推行教材的重複利用還存在一些‘攔路虎’。”洪文說。他表示,現有的重複使用往往是學生的個體自發行為,缺乏學校的統一組織,教材的浪費現象仍然十分嚴重。另一方面,重複利用的教材還存在破損、塗鴉嚴重,不符合衛生標準等問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體驗和身體健康,所以重視教育、看重孩子的中國家長更願意掏錢給孩子買新書。

在他看來,所有問題裡,國內教材的編寫經常處於修改狀態,因此教材版本會經常變化,客觀上不利於教材的重複使用。而且,實施教材重複利用勢必增加教材管理的工作量,耗費學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從而增加額外的開支。因此,短期內在高校推廣教材重複使用工作存在一定難度。

與此同時,坊間一直有傳聞,所有阻礙大學教材重複使用的“攔路虎”裡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利益。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學校、老師、教材科、出版社結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很多大學會選擇本校出版社的教材,不少老師會選擇自己的書作為課本,每一本教材的出售都意味著相關方能獲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我國的教材總要出新版,總要做調整,標價還特別高”,他說。而與此相對應的,想要推動課本重複使用的人士多從環保考慮,卻無關利益。

專家支招教材利用效率最大化

教材重複使用,看起來簡單,實際上要落實並不容易,需要學校、學生、家長、出版社和社會各方群策群力,在思想教育、輿論宣傳、制度方法等方面達成一致,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來。

洪文認為,這些國外的經驗可以為我們提供參考,同時結合國內具體情況,高校可以在教材征訂流程上加以改進。例如,學校可以選擇需求量大的公共課程教材作為試點物件,實行更加靈活多樣的征訂方式。除了直接訂購新教材外,學生還可以選擇購買舊教材,而不再按人頭統一征訂。對於已經使用過的教材,學校也可以進行統一回收,並且返還學生部分差價,或者通過學生組織進行自由交易,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嘗試推行教材無償轉讓的模式,從而實現教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實際上,儘管大多學校還未將此事提上日程,但是從個人層面上已經有不少人開始行動了。上海交通大學一位元老師告訴記者,她的專業課已經不讓學生買教材,只是開出參考書目讓學生借閱。據她介紹,學校裡已經有小型的二手書店,她本人也希望學生們的公共課程課本能通過二手市場解決。

期末歸還,接著由下一屆同學接著借閱。

在英國,教材迴圈利用實行自覺自願的原則,但為了節約紙張,降低教學成本,教材再利用也已經成為傳統。與此同時,英國還有一些公司專門從事舊課本的買賣,為教材的迴圈使用提供了方便。早在15年前,英國BBC廣播公司就曾推出一項名為“教材回歸”的比賽,幾百所學校參與活動,為如何能有效回收教材的問題獻計獻策。

我國的教材重複使用難在哪裡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我國教材重複利用的現狀是,人人都說好,國外搞得好,唯獨中國學不了。

那麼,這個人人覺得特別好的事情卻久未推進,問題究竟出在哪裡?

“從目前國內大學教材的使用現狀看,要推行教材的重複利用還存在一些‘攔路虎’。”洪文說。他表示,現有的重複使用往往是學生的個體自發行為,缺乏學校的統一組織,教材的浪費現象仍然十分嚴重。另一方面,重複利用的教材還存在破損、塗鴉嚴重,不符合衛生標準等問題,影響到學生的學習體驗和身體健康,所以重視教育、看重孩子的中國家長更願意掏錢給孩子買新書。

在他看來,所有問題裡,國內教材的編寫經常處於修改狀態,因此教材版本會經常變化,客觀上不利於教材的重複使用。而且,實施教材重複利用勢必增加教材管理的工作量,耗費學校大量的人力物力,從而增加額外的開支。因此,短期內在高校推廣教材重複使用工作存在一定難度。

與此同時,坊間一直有傳聞,所有阻礙大學教材重複使用的“攔路虎”裡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利益。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學校、老師、教材科、出版社結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很多大學會選擇本校出版社的教材,不少老師會選擇自己的書作為課本,每一本教材的出售都意味著相關方能獲得更大的利益。所以我國的教材總要出新版,總要做調整,標價還特別高”,他說。而與此相對應的,想要推動課本重複使用的人士多從環保考慮,卻無關利益。

專家支招教材利用效率最大化

教材重複使用,看起來簡單,實際上要落實並不容易,需要學校、學生、家長、出版社和社會各方群策群力,在思想教育、輿論宣傳、制度方法等方面達成一致,制定出一套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來。

洪文認為,這些國外的經驗可以為我們提供參考,同時結合國內具體情況,高校可以在教材征訂流程上加以改進。例如,學校可以選擇需求量大的公共課程教材作為試點物件,實行更加靈活多樣的征訂方式。除了直接訂購新教材外,學生還可以選擇購買舊教材,而不再按人頭統一征訂。對於已經使用過的教材,學校也可以進行統一回收,並且返還學生部分差價,或者通過學生組織進行自由交易,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嘗試推行教材無償轉讓的模式,從而實現教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實際上,儘管大多學校還未將此事提上日程,但是從個人層面上已經有不少人開始行動了。上海交通大學一位元老師告訴記者,她的專業課已經不讓學生買教材,只是開出參考書目讓學生借閱。據她介紹,學校裡已經有小型的二手書店,她本人也希望學生們的公共課程課本能通過二手市場解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