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五一、端午節點反“四風”綜述:看住老問題 緊盯新動向

五一、端午將至,節點反“四風”進入第五個年頭。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抓節點、反“四風”有些什麼效果,今年五一、端午又有什麼新特點,反“四風”招數上有哪些新變化?本刊記者進行了採訪、梳理。

盯住節點反“四風”,開啟作風建設新征程

節日,是文化的符號和載體。 春節、清明、端午、中秋,一個個傳統節日,傳承不衰,體現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基因和中國人民一以貫之的精神追求;元旦、五一、國慶,這些意義非凡的日子,記錄黨和人民砥礪奮進中值得銘記的重要時刻,同樣承載著豐富的文化資訊。

節日,又是溝通情感、交流往來、身心放鬆的較佳時期。 群眾說,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 逢年過節人情互動、禮尚往來,容易為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滋生提供可乘之機,使節點變成有些人的“劫點”。 因此,抓節點、反“四風”,是因應節日特點作出的科學決策,是抓早抓小、防微杜漸的重要舉措。

從2013年9月起,中央紀委每月公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月報。 資料顯示,五一、端午、中秋、國慶、元旦、春節等節點所在月份,往往會出現半年或全年查處問題數、處理人數、紀律處分人數的峰值。 這表明,節點是反“四風”戰場的“高地”,抓住了節點,也就掌握了反“四風”的主動權。

正如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時所指出的,“抓了中秋節抓國慶日,抓了國慶日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節,抓了春節抓清明節、抓端午節,就這麼抓下去,總會見效的,使之形成一種習慣、一種風氣”。

2013年五一前夕,王岐山同志約談部分派駐紀檢組組長,提醒、警示各中央和國家機關抓好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貫徹落實。 2015年五一、端午節點,王岐山同志在浙江調研時,要求監督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必須一把尺子執紀到底、一寸不讓。 中央紀委和各級紀檢機關按照中央部署,盯住重要時間節點,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向前推進,抓節前警示提醒、抓節中監督查處、抓節後通報曝光,改進作風在一個節點一個節點中堅持深化,不斷抓出成效——

2014年五一、端午,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開通“作風直通車”;2015年端午節前開通手機用戶端“‘四風’舉報一鍵通”;2016年4月中央紀委召開部分中央企業、中央金融機構紀委(紀檢組)負責人調研座談會,緊盯重點問題有針對性地督促推動;今年五一前夕,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再次開通監督舉報曝光專區,發動群眾參與監督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抓節點,抓出了作風建設的“常”和“長”,也逐漸抓出了黨員幹部遵規守紀的習慣,成為作風建設不可或缺的戰略支撐點和戰術突擊點。

今年五一、端午節點,哪些老問題新動向需緊盯

“四風”的頑固性、反復性和變異性決定了,今年五一、端午期間,那些尋常節點期間易發多發的老問題依然會通過不同方式存在,還會有一些新問題伺機冒出。

從2013年9月以來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的月報資料,並結合2014年五一開始的節點每週通報情況,我們可以大致為五一、端午節點易發多發的老問題“畫像”:

首先是違規用車。 從2014年、2015年、2016年5-6月累計的查處問題數來看,違規配備使用公務用車高居第一。 從節點每週通報曝光的典型問題看,發生在五一、端午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中,違規用車問題占近40%。 其次為濫發津補貼或福利。 在上述時間段的月報累計資料中,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問題居第二,而節點每週通報曝光的典型問題中,此類問題同樣占五一、端午節點典型問題的近40%。 再次就是大辦婚喪喜慶、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這兩類問題的查處數在上述時間段的月報資料中分別位居第三、四位,違規公款吃喝、公款國內旅遊問題緊隨其後。

從這些資料不難發覺,五一、端午時節春山疊翠、繁花似錦,良辰美景吸引人們呼朋引伴、出行踏青,這也增加了違規用車、公款吃喝、公款旅遊的風險;而現代假期與傳統節日的疊加,也帶來喜慶歡聚、迎來送往頻次增加,為違規操辦、收送節禮、發錢發物等問題提供了滋長空間。 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有關同志表示,在自然因素和社會文化因素的交互作用下,上述問題歷來是五一、端午節點易發多發的,需要持續緊盯不放,而伴隨著遏制“四風”的高壓態勢,不少問題也出現了隱形變異,更需高度關注和警惕。

在違規用車方面,主要表現為“用車單位不買車”“用車的人不養車”等暗箱操作問題。有的領導幹部將專車、超標車落戶到個人或其他單位名下,有的領導幹部為了用車方便,授意關聯單位買車供自己使用,有的領導幹部將私家車的燃油、維修、保險費等支出“轉嫁”到單位。

在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方面,主要表現為挖空心思獲取可以自由支配的賬外資金。有的單位通過偽造名目增加開支,套取公共財政資金,用於發放福利。如廣西壯族自治區浦北縣電影公司通過多報帳少支付的方式,套取農村公益電影補貼款作為賬外管理資金用於發放年節補助等。有的採取向企業違規收費的方式籌集相關資金,如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工信局巧立名目,向6家企業收取贊助費18萬元,用於節日期間給幹部職工發放獎金、福利、補助。

在違規收送禮品禮金方面,主要表現為私相授受、掩人耳目,提高收送禮的“安全係數”。有的不直接贈送禮金,而是用隨時提供報銷的方式變相送禮。如浙江省諸暨市國稅局幹部章光祥到企業報銷應由個人支付的各種費用4000元。有的借諮詢、評審、驗收等名義,以支付報酬形式向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送禮。如貴州省清鎮市水務局水資源科負責人龔冬豔違規收受管理和服務物件發放的“專家評審費”。有的單位或企業事先在一些商店定好禮品,收禮者現場提供連絡人姓名即可領走,讓人難以察覺。

而公款吃喝轉入地下,搞“域外吃”“吃老闆”“一桌餐”等把戲,大操大辦要“化零為整”“異地操辦”“只收不辦”等伎倆,公款旅遊玩“費用轉嫁”“陰陽行程”“培訓障眼”等花樣,也需要紀檢機關在監督執紀時“瞪大眼睛、拉長耳朵”,聞風而動、深挖細查。

堅持好做法、亮出新招數,一寸不讓守好節點

今年是屆末之年,更是打造作風建設亮麗名片、向黨的十九大交出合格作風答卷的關鍵之年,作風建設不僅不能歇歇腳、緩緩手,更應該緊盯不放,越往後執紀越嚴。

說新詞不忘老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行之有效的老辦法,是我們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領”,不僅要繼續堅持,還要步步深化——

劃出“紅線”勤提醒。今年五一前夕,中央紀委發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月報資料,中央統戰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人民銀行等中央和國家機關,天津、重慶、貴州等地也頻頻通報曝光、公開資料、召開會議,濃厚抓節點的氛圍,為黨員幹部打好“預防針”。

嚴把“尺子”查問題。隨著有關職能部門的配合越來越緊密,節日期間的明察暗訪越來越深,也越來越准。而隨著新媒體、新技術的有效運用,群眾監督也更加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讓“四風”無處藏身。

打好“板子”嚴曝光。對於群眾舉報、檢查發現的“四風”問題,紀檢機關會嚴肅執紀,不僅處理組織者,還要處理參與者,不僅處理當事人,還要問責負有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領導責任的人,同時將相關問題通報曝光。

除了堅持這些已有的成功做法,今年抓節點、反“四風”工作還採取一些新措施,呈現一些新特點。

——重點督促,精准解決難題。五一前夕,中央紀委公開曝光7起帶有隱形變異特點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對“四風”新形式、新動向進行精准震懾。這是繼去年4月25日,中央紀委召開部分中央企業、中央金融機構紀委(紀檢組)負責人調研座談會,針對重點領域督促提醒後,又針對重點問題進行的“點穴式”整治。

——抓“回頭看”,緊盯制度執行。去年以來,全國政協機關、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等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國電信、國家開發銀行等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扎實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回頭看”,修訂完善了大量配套制度;寧夏、浙江等地也接連開展“回頭看”,修訂相關落實制度。近日,重慶、廣西等地也按照七次全會部署開展“回頭看”,通過查找執行中的問題,修訂完善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有關制度措施,為節點和平時的好風氣提供制度保障。

——借力巡視,查處通報典型,震懾遏制不正之風。4月2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佈消息,北京大學黨委在中央巡視期間,召開黨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大會,通報了13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這是該校按照立行立改要求,加大對“四風”問題的查處力度。同樣正在接受巡視的北京師範大學也在近日召開警示教育大會,通報了11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臨近五一、端午,借力巡視強化震懾,將有助於抓好節點。

屆末之年,各地各部門更需扛好責任,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抓好一個個節點,確保如期交出“合格答卷”,打造“亮麗名片”。(中國紀檢監察雜誌供稿)

在違規用車方面,主要表現為“用車單位不買車”“用車的人不養車”等暗箱操作問題。有的領導幹部將專車、超標車落戶到個人或其他單位名下,有的領導幹部為了用車方便,授意關聯單位買車供自己使用,有的領導幹部將私家車的燃油、維修、保險費等支出“轉嫁”到單位。

在違規發放津補貼或福利方面,主要表現為挖空心思獲取可以自由支配的賬外資金。有的單位通過偽造名目增加開支,套取公共財政資金,用於發放福利。如廣西壯族自治區浦北縣電影公司通過多報帳少支付的方式,套取農村公益電影補貼款作為賬外管理資金用於發放年節補助等。有的採取向企業違規收費的方式籌集相關資金,如甘肅省張掖市甘州區工信局巧立名目,向6家企業收取贊助費18萬元,用於節日期間給幹部職工發放獎金、福利、補助。

在違規收送禮品禮金方面,主要表現為私相授受、掩人耳目,提高收送禮的“安全係數”。有的不直接贈送禮金,而是用隨時提供報銷的方式變相送禮。如浙江省諸暨市國稅局幹部章光祥到企業報銷應由個人支付的各種費用4000元。有的借諮詢、評審、驗收等名義,以支付報酬形式向主管部門有關負責人送禮。如貴州省清鎮市水務局水資源科負責人龔冬豔違規收受管理和服務物件發放的“專家評審費”。有的單位或企業事先在一些商店定好禮品,收禮者現場提供連絡人姓名即可領走,讓人難以察覺。

而公款吃喝轉入地下,搞“域外吃”“吃老闆”“一桌餐”等把戲,大操大辦要“化零為整”“異地操辦”“只收不辦”等伎倆,公款旅遊玩“費用轉嫁”“陰陽行程”“培訓障眼”等花樣,也需要紀檢機關在監督執紀時“瞪大眼睛、拉長耳朵”,聞風而動、深挖細查。

堅持好做法、亮出新招數,一寸不讓守好節點

今年是屆末之年,更是打造作風建設亮麗名片、向黨的十九大交出合格作風答卷的關鍵之年,作風建設不僅不能歇歇腳、緩緩手,更應該緊盯不放,越往後執紀越嚴。

說新詞不忘老詞。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行之有效的老辦法,是我們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領”,不僅要繼續堅持,還要步步深化——

劃出“紅線”勤提醒。今年五一前夕,中央紀委發佈全國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月報資料,中央統戰部、國務院國資委、中國人民銀行等中央和國家機關,天津、重慶、貴州等地也頻頻通報曝光、公開資料、召開會議,濃厚抓節點的氛圍,為黨員幹部打好“預防針”。

嚴把“尺子”查問題。隨著有關職能部門的配合越來越緊密,節日期間的明察暗訪越來越深,也越來越准。而隨著新媒體、新技術的有效運用,群眾監督也更加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讓“四風”無處藏身。

打好“板子”嚴曝光。對於群眾舉報、檢查發現的“四風”問題,紀檢機關會嚴肅執紀,不僅處理組織者,還要處理參與者,不僅處理當事人,還要問責負有主體責任、監督責任、領導責任的人,同時將相關問題通報曝光。

除了堅持這些已有的成功做法,今年抓節點、反“四風”工作還採取一些新措施,呈現一些新特點。

——重點督促,精准解決難題。五一前夕,中央紀委公開曝光7起帶有隱形變異特點的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對“四風”新形式、新動向進行精准震懾。這是繼去年4月25日,中央紀委召開部分中央企業、中央金融機構紀委(紀檢組)負責人調研座談會,針對重點領域督促提醒後,又針對重點問題進行的“點穴式”整治。

——抓“回頭看”,緊盯制度執行。去年以來,全國政協機關、中央宣傳部、教育部等中央和國家機關,中國電信、國家開發銀行等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扎實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回頭看”,修訂完善了大量配套制度;寧夏、浙江等地也接連開展“回頭看”,修訂相關落實制度。近日,重慶、廣西等地也按照七次全會部署開展“回頭看”,通過查找執行中的問題,修訂完善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有關制度措施,為節點和平時的好風氣提供制度保障。

——借力巡視,查處通報典型,震懾遏制不正之風。4月20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發佈消息,北京大學黨委在中央巡視期間,召開黨風廉政建設警示教育大會,通報了13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這是該校按照立行立改要求,加大對“四風”問題的查處力度。同樣正在接受巡視的北京師範大學也在近日召開警示教育大會,通報了11起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典型問題。臨近五一、端午,借力巡視強化震懾,將有助於抓好節點。

屆末之年,各地各部門更需扛好責任,在堅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堅持,抓好一個個節點,確保如期交出“合格答卷”,打造“亮麗名片”。(中國紀檢監察雜誌供稿)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