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文明家庭 曹春琴的言傳身教

曹春琴, 教育局一名普通幹部, 擁有著一個幸福的四口之家, 愛人和她, 還有一雙活潑懂事的子女。 她的家庭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蹟, 但她們全家人用自己的勤勞、樸實和寬容守護著最真實的幸福, 享受著最舒心的生活。 十多年來, 在她和丈夫的共同努力下, 建立起了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她和丈夫愛崗敬業, 子女熱情上進, 受到了住宅社區的一致稱讚和好評。

孝敬老人以身垂范

身為人妻、人母和人媳的她, 一直堅持著中國傳統婦女的樸素、勤勞和孝順, 盡心盡力地做好一切, 照顧老人和孩子, 關心體貼丈夫。 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 給予家人最無微不至的關懷, 讓她的家庭變得更加溫暖。 平日裡, 她會主動打理大大小小的家務, 雖然勞累但因為擁有一個溫暖而幸福的家庭讓她倍感欣慰。 孝敬老人長輩是家庭和諧的重要因素, 雖然公公婆婆都年事已高, 但凡週末她就領著孩子去看望老人, 不是娘家就是公婆家, 她和丈夫姊妹多, 她是家中排行老七, 丈夫是老五, 她們很少有享受過回家吃父母做的飯, 但父母經常吃她們回到家做的飯, 因為年邁的父母說她們做的飯好吃, 有時婆婆樂呵呵地把她包的香菇餃子分給鄰居吃。

每逢佳節, 老家裡的老人長輩她都能盡責盡孝, 給老人們買點糖果、衣服, 幫他們洗洗頭、理理髮, 同他們拉拉家常, 聊聊天兒。 她娘家的老奶奶拉著她的手叫著她的小名說, 這老小還是原來的樣, 朴樸實實的招人喜歡----每當看到老人如同孩子般的笑臉, 她如同吃了蜜一樣的甜。 長期以來她就形成這樣的習慣, 每次逛街就不由得看老年人的衣服, 記得有一次帶著兒子去買衣服, 兒子衣服沒買到, 卻買回四套合身的老年人衣服, 當她和兒子拎著大包小包時, 一位阿姨風趣地逗兒子說:“你媽對你真好, 一下子給你買這麼多衣服。 ”兒子不高興地說:“才不是了”, 她摸著兒子頭說:“兒子, 你還小,
以後有好衣服穿呢, 你看爺爺奶奶外婆外爺他們都年紀大了了, 咱碰見合身就買, 要搶著給穿呢, 走, 到爺爺奶奶家吃糖去了……”兒子就高興地笑了。 就這樣四位元老人經常穿著同樣顏色同樣樣式的衣服還有鞋帽。 只要為了這個家庭, 為了老人和孩子能夠幸福快樂, 她做什麼都在所不惜, 心甘情願。 在單位也是如此, 她嚴格要求自己, 在工作中精益求精、任勞任怨, 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實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

默默支持丈夫工作

她的丈夫是延遠中學一名普通的化學老師, 工作非常積極努力, 嚴肅、敬業、奉獻是校領導和學生對他的評價。 由於工作比較繁忙, 丈夫照顧家庭的精力相對較少, 每天六點上班, 晚上十點回家, 她常風趣地說, 猴王回來了。 但她並不埋怨他, 看到丈夫的一屆屆畢業生, 看到一年比一年高的升學率, 她的心裡更多的是一種喜悅和幸福。 對於丈夫的工作, 她更多的是理解和支持, 她的支持能成為丈夫努力工作的動力, 她的默默付出, 能使他做得更加優秀。 雖然他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在家,都會主動地幫她,承擔起丈夫在家應承擔的責任,對於孝敬老人、教育孩子等大事小事,他總會主動與她商量,互相配合,很少因生活瑣事而吵架,兩人相處得非常融洽。

以身為範教育子女

她育有一兒一女,說起兒女,是她和丈夫最大的驕傲。子女們非常地聽話懂事,平時他們在家,會主動幫她打掃、做飯等家務,若是碰上她週末加班的時候,姐姐帶著弟弟根本不用她操心,記得有一次她加班加到深夜,當她趕回家時,孩子們已睡了,十一歲的女兒在飯桌上留了紙條,清楚地寫著,“媽媽:她和弟弟喝了拌湯,還做了荷包蛋,就像您給我做的一樣,也給您留了,趕緊熱了吃吧。”看著廚房裡乾淨的鍋碗,母親的自豪感湧上心頭,孩子們長大了,懂事了。心裡總是美滋滋的。街坊鄰居有時看到她的可愛孩子時,就會問起她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其實她也沒什麼訣竅,但她覺得言傳身教,做好行動表率非常重要,與其說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認認真真做好一件事。而且任何事情只有她們當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資格要求孩子。平日裡孩子也看到了她的所作所為,也樂意幫她,現在八十歲的老母親生活不能自理,十歲的兒子只要看到外婆要上廁所就會主動端便盆,主動給換衣服,每當看到這一幕時她笑著對孩子說:“孩子,媽媽老了像外婆這樣了你還要媽媽嗎?”正在端便盆的兒子說:“她長大後就像您照顧婆婆一樣照顧您”。當時聽兒子這麼一說,她高興地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和睦四鄰助人為樂

幸福美滿家庭的建立離不開和街坊的和睦相處。在對待鄰里關係上,她們全家人都一直堅持著“鄰里關係親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她們知道的,就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主動去幫助大家,為大家排憂解難,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她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常言道:“相識是一種緣分,而能在同一屋簷下共度一生,則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所以她經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樂,善待自己與家人,而她的努力也讓她收穫了幸福和溫暖。

來源延川快訊

雖然他工作繁忙,但只要有空在家,都會主動地幫她,承擔起丈夫在家應承擔的責任,對於孝敬老人、教育孩子等大事小事,他總會主動與她商量,互相配合,很少因生活瑣事而吵架,兩人相處得非常融洽。

以身為範教育子女

她育有一兒一女,說起兒女,是她和丈夫最大的驕傲。子女們非常地聽話懂事,平時他們在家,會主動幫她打掃、做飯等家務,若是碰上她週末加班的時候,姐姐帶著弟弟根本不用她操心,記得有一次她加班加到深夜,當她趕回家時,孩子們已睡了,十一歲的女兒在飯桌上留了紙條,清楚地寫著,“媽媽:她和弟弟喝了拌湯,還做了荷包蛋,就像您給我做的一樣,也給您留了,趕緊熱了吃吧。”看著廚房裡乾淨的鍋碗,母親的自豪感湧上心頭,孩子們長大了,懂事了。心裡總是美滋滋的。街坊鄰居有時看到她的可愛孩子時,就會問起她關於如何教育孩子的問題,其實她也沒什麼訣竅,但她覺得言傳身教,做好行動表率非常重要,與其說教孩子十句,不如父母認認真真做好一件事。而且任何事情只有她們當父母的做到了,才有資格要求孩子。平日裡孩子也看到了她的所作所為,也樂意幫她,現在八十歲的老母親生活不能自理,十歲的兒子只要看到外婆要上廁所就會主動端便盆,主動給換衣服,每當看到這一幕時她笑著對孩子說:“孩子,媽媽老了像外婆這樣了你還要媽媽嗎?”正在端便盆的兒子說:“她長大後就像您照顧婆婆一樣照顧您”。當時聽兒子這麼一說,她高興地眼淚都快流出來了。

和睦四鄰助人為樂

幸福美滿家庭的建立離不開和街坊的和睦相處。在對待鄰里關係上,她們全家人都一直堅持著“鄰里關係親如弟兄,情同手足”的理念,鄰居家只要誰有了困難,她們知道的,就一定會伸出友愛之手,主動去幫助大家,為大家排憂解難,只有大家都幸福了,才是真正的幸福。

“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她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常言道:“相識是一種緣分,而能在同一屋簷下共度一生,則是上輩子修來的福氣。”所以她經常告慰自己要懂得知足常樂,善待自己與家人,而她的努力也讓她收穫了幸福和溫暖。

來源延川快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