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印尼井里汶的“中國印記”(圖)

井里汶華人以隆重的禮儀歡迎謝鋒大使的到來。 林永傳 攝

中新網印尼井里汶3月16日電 題:印尼井里汶的“中國印記”

記者 林永傳

14日至16日, 應印尼伊斯蘭教士聯合會總主席賽義德的邀請, 中國駐印尼大使謝鋒夫婦赴井里汶進行友好訪問。

“雖然是第一次到井里汶, 但所到之處, 都感到很親切”, 謝鋒說, “因為井里汶是中印尼世代友好的縮影和見證, 在中國人民心目中有著特殊和美好的意義”。

的確, 歷史上一男一女兩位中國人的到來, 讓爪哇島北部的這座海邊小城, 留下了延續600年的“中國印記”。

西元1413年, 中國明朝航海家鄭和第四次下西洋時, 到訪井里汶並在此地補給休整一個月, 當鄭和船隊起錨續航時, 一部分船員留了下來。

井里汶蘇丹皇宮的牆壁上, 鑲嵌著許多中國明代的青花瓷。 林永傳 攝

彼時的井里汶, 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漁村, 留在當地繁衍生息的中國船員, 使井里汶成為華人最早聚集的城市之一。 他們不僅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中華文化, 也促進了伊斯蘭教在當地的傳播, 他們在當地建立了3個華人穆斯林社區 , 建造修船廠、貨棧、旅店等設施, 服務各國往來的船隊。

同時, 他們還向當地人傳授豆腐、糕點等製作技術,

使之成為井里汶當地特色小吃並一直延續到了今天。

在井里汶的歷史上, 其開國國王蘇南·古農·加蒂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珍藏在井里汶皇家園林冥思洞博物館裡的明朝鳳珍公主塑像 林永傳 攝

就是這位國王,

早年曾遊歷中國, 迎娶了中國明朝公主鳳珍, 成就了一段歷史佳話。

帶著100名衛士和3船瓷器遠嫁的鳳珍公主, 讓具有600年歷史的井里汶蘇丹皇宮, 至今仍閃耀著中國陶瓷文化的光輝。

相見時難別亦難, 大使離開前, 華人滄桑的臉上寫滿了不舍和期待。

林永傳 攝

在皇宮接待謝鋒大使的第十四世蘇丹阿裡夫, 不僅用中文與謝鋒寒喧, 隆重介紹鑲嵌在皇宮牆壁上的中國明代清花瓷, 還用源於中國的豆腐和糕點請中國客人品嘗。

巴迪杉是印尼的“國服”, 而在井里汶, 巴迪杉的圖案是最具中國傳統文化的祥雲。

當謝鋒到當地“最中國”的大人宮看望華社代表時, 熱情似火的華人, 就是穿著繡有祥雲圖案的大紅巴迪杉, 迎接家鄉的親人的。

相傳是鄭和所建的這座宮廟, 如今祭祀著孔子、關帝、土地爺、財神等“最中國”的神明。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座落在海邊、仿鄭和寶船模樣建造的餐館成了井里汶市民和遊客追憶歷史的好地方。 林永傳 攝

難怪謝鋒會感慨“600多年後的今天,中國遊客在萬里之外的井里汶既可感受當地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又可身穿繪有中國傳統祥雲圖案的巴迪衫,拜謁紀念鄭和的大人宮,欣賞明清時期的青花瓷,品嘗中國的特色小吃,有什麼比這種獨特經歷更能體現中印尼世代傳承的友誼呢”。

是的,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時,還可以到海邊那座仿鄭和寶船模樣建造的館餐裡,對著鄭和塑像,聽濤追憶,任思緒飛越600年……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座落在海邊、仿鄭和寶船模樣建造的餐館成了井里汶市民和遊客追憶歷史的好地方。 林永傳 攝

難怪謝鋒會感慨“600多年後的今天,中國遊客在萬里之外的井里汶既可感受當地別具一格的風土人情,又可身穿繪有中國傳統祥雲圖案的巴迪衫,拜謁紀念鄭和的大人宮,欣賞明清時期的青花瓷,品嘗中國的特色小吃,有什麼比這種獨特經歷更能體現中印尼世代傳承的友誼呢”。

是的,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時,還可以到海邊那座仿鄭和寶船模樣建造的館餐裡,對著鄭和塑像,聽濤追憶,任思緒飛越600年……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