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都在說自己是互聯網汽車,為啥上汽走心又走量

在剛剛結束的上海車展上, 互聯網汽車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T台秀, 奇點、蔚來、正道、雲度、前途等等品牌爭相亮相, 好不熱鬧。

當然, 這一眾尚未“走量”的互聯網汽車讓市場過飽了眼福的同時, 也再次引發了市場對互聯網汽車概念的討論, 還是那個問題:到底什麼才是真正的互聯網汽車?

此前有不少人將互聯網大屏和車載APP作為區分互聯網汽車和傳統汽車的標識, 這顯然是不準確的, 時下很多傳統汽車的中控大屏都在10寸以上, 像濰柴英致G5甚至搭載了一塊16英寸大屏;而提到車載APP就更不具有參照性了, 我們時常可以在街邊的改裝店看到工人師傅為普桑、捷達王等“高齡”產品加裝中控系統。

所以, 對於互聯網汽車這一概念, 我們想要給出較為確切的解釋, 還需要一個參照---上汽集團。 眾所周知, 早在2014年, 上汽集團就與阿裡巴巴集團進行合作, 共同打造面向未來的“互聯網汽車”及其生態圈。

彼時, 互聯網汽車的概念還沒有受到應有的關注。 直到去年的北京車展, 從全球首款量產互聯網汽車榮威RX5問世, 隨後榮威i6、名爵ZS等互聯網車型相繼被推出, 伴隨著互聯網汽車的概念傳遍市場, 這些車型也創造了出眾的銷量成績。

無疑, 在打造互聯網汽車上, 上汽集團做到了既走心也走量, 成為了行業的標杆。 那麼, 在互聯網汽車的大潮下, 上汽如何獨成弄潮兒?

▋底層系統的支援

在榮威RX5上市初期, 上汽對於互聯網汽車的解讀是, 互聯網汽車是終端的概念, 它並不需要和任何手機相連接, 就可以完成人與互聯網的對接。

通過這種解釋, 我們不難理解, 互聯網汽車除了需要動力總成作為性能上的支撐, 還需要一個強大的底層系統用作智慧層面的支撐, 這就像是iPhone的ios系統、微軟的windows系統一樣, 上汽和阿裡開發出的“斑馬智行YunOS”就是上汽互聯網汽車的靈魂所在。

在上汽互聯網汽車產品上搭載的這一底層系統, 於2011年首次亮相, 以大資料、雲計算技術為基礎, 能與高德地圖、支付寶、蝦米音樂等阿裡系APP聯動, 融合了導航、天氣預報、資訊推送、音樂等多種功能, 支援ios和安卓兩種系統的接入, 使用者在不同的使用場景下都能享受到豐富的多屏互聯體驗。

更為難得的是, “斑馬智行YunOS”系統讓整車的功能都不再像傳統汽車那樣孤立開來, 而是統一圍繞著使用者服務, 使用者只需手機APP, 就可以遠端喚醒愛車, 可以調節空調、開關天窗, 想去哪裡只需要說一句“我想去...”, 不僅可以獲取導航資訊, 臨近目的地還能獲得附近停車場等位置資訊, 即便遠在異地, 也同樣可以遠端授權獲取車輛狀況甚至是授權給朋友啟動愛車。

總之,有了強大的底層系統,伴隨著互聯網汽車概念的進一步深入,使用者會像對ios系統、windows系統一樣,對“斑馬智行YunOS”越來越依賴。

▋互聯生態的構建

我們為什麼會對手裡的iPhone這麼依賴?因為一部手機囊括了我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個方面,原本互不相通的個體被其連接組成了鏈狀,進而成為一種體系。

同樣,上汽互聯網汽車的強大也是因為其發揮出了像手機一樣的終端的作用,互聯網汽車再不是一台簡單的代步工具。通過車內獨立的操控系統,汽車能夠識別車主身份,通過雲端GB級乃至TB級的大資料積累,進而挖掘出更多有價值服務,為車主提供諸多便利。比如車主可以單純利用汽車實現移動支付、即時獲取資訊等功能,汽車的屬性完全融入到了生活的各個層面,融入到了互聯網生態中。

例如,榮威i6和名爵ZS中,都介入了支付寶支付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車主無需下車,終端即可自動完成維修保養、保險、違章、加油、泊車、購物等等的支付;而在榮威RX5中,在大資料的支援下,車載地圖可以實現雙盲導航,當地圖精度不足時,或者遇到隧道、山區等網路信號傳輸不暢的地方,系統會自動把汽車感測器、定位演算法、導航引擎之間的資料完全融合,從而讓車主得到更加準確的導航資訊。

除此之外,上汽和阿裡能夠從不斷被大資料功能和智慧雲系統獲取的資訊中,完善系統的諸多應用,據悉,這一系統在2017年,計畫反覆運算更新4次,年底前計畫新增19項服務,20個cp/sp服務和內容供應商接入,所以有理由相信,未來“斑馬智行YunOS”的功能會越來越強大。

▋互聯網讓汽車更強大

和一眾目前將互聯網汽車概念停留在PPT階段的品牌相比,上汽互聯網汽車最大的區別在於,其不簡單是將互聯網和汽車的概念疊加,而是“互聯網×汽車”,即將傳統高速路和互聯網時代的資訊高速路交織在一起,互聯網汽車就是兩條“高速公路”交織的產物。

進一步講,儘管擁有強大的底層系統和互聯生態,上汽仍然沒有忽略互聯網汽車具備的汽車屬性,不論是榮威RX5還是i6、名爵ZS,互聯網元素對其都只是一個助推,讓這些汽車產品如虎添翼。

我們可以看到,基於這種思想打造下的互聯網汽車產品,在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拋開互聯網元素的光環,仍然十分耀眼。榮威RX5憑藉“鯨頭燕尾”式設計,將德國紅點獎、軒轅獎、iF設計獎的獎牌收入囊中;榮威i6除了有0.25的超低風阻係數,其16T車型更是憑藉2.99L/百公里的成績獲得吉尼斯世界記錄。

正是這種“兩手都硬”的表現,上汽互聯網汽車的市場表現得“走心也走量”。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上汽“互聯網三駕馬車”榮威RX5、榮威i6、名爵ZS總銷量達32812輛。在3款熱銷“網車”的帶動下,上汽乘用車4月總銷量達41607輛、同比增長138%,一舉成為全球互聯網汽車占比最高的車企。

總的來說,互聯網汽車的發展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上汽集團作為這一方面的標杆企業,讓消費者看到了其自身的實力,今年上汽集團還將發佈多款新車,相信在深耕“互聯網汽車”的基礎上,其能夠輕鬆實現年銷60萬台的目標。

也同樣可以遠端授權獲取車輛狀況甚至是授權給朋友啟動愛車。

總之,有了強大的底層系統,伴隨著互聯網汽車概念的進一步深入,使用者會像對ios系統、windows系統一樣,對“斑馬智行YunOS”越來越依賴。

▋互聯生態的構建

我們為什麼會對手裡的iPhone這麼依賴?因為一部手機囊括了我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的各個方面,原本互不相通的個體被其連接組成了鏈狀,進而成為一種體系。

同樣,上汽互聯網汽車的強大也是因為其發揮出了像手機一樣的終端的作用,互聯網汽車再不是一台簡單的代步工具。通過車內獨立的操控系統,汽車能夠識別車主身份,通過雲端GB級乃至TB級的大資料積累,進而挖掘出更多有價值服務,為車主提供諸多便利。比如車主可以單純利用汽車實現移動支付、即時獲取資訊等功能,汽車的屬性完全融入到了生活的各個層面,融入到了互聯網生態中。

例如,榮威i6和名爵ZS中,都介入了支付寶支付功能,在日常生活中,車主無需下車,終端即可自動完成維修保養、保險、違章、加油、泊車、購物等等的支付;而在榮威RX5中,在大資料的支援下,車載地圖可以實現雙盲導航,當地圖精度不足時,或者遇到隧道、山區等網路信號傳輸不暢的地方,系統會自動把汽車感測器、定位演算法、導航引擎之間的資料完全融合,從而讓車主得到更加準確的導航資訊。

除此之外,上汽和阿裡能夠從不斷被大資料功能和智慧雲系統獲取的資訊中,完善系統的諸多應用,據悉,這一系統在2017年,計畫反覆運算更新4次,年底前計畫新增19項服務,20個cp/sp服務和內容供應商接入,所以有理由相信,未來“斑馬智行YunOS”的功能會越來越強大。

▋互聯網讓汽車更強大

和一眾目前將互聯網汽車概念停留在PPT階段的品牌相比,上汽互聯網汽車最大的區別在於,其不簡單是將互聯網和汽車的概念疊加,而是“互聯網×汽車”,即將傳統高速路和互聯網時代的資訊高速路交織在一起,互聯網汽車就是兩條“高速公路”交織的產物。

進一步講,儘管擁有強大的底層系統和互聯生態,上汽仍然沒有忽略互聯網汽車具備的汽車屬性,不論是榮威RX5還是i6、名爵ZS,互聯網元素對其都只是一個助推,讓這些汽車產品如虎添翼。

我們可以看到,基於這種思想打造下的互聯網汽車產品,在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中,拋開互聯網元素的光環,仍然十分耀眼。榮威RX5憑藉“鯨頭燕尾”式設計,將德國紅點獎、軒轅獎、iF設計獎的獎牌收入囊中;榮威i6除了有0.25的超低風阻係數,其16T車型更是憑藉2.99L/百公里的成績獲得吉尼斯世界記錄。

正是這種“兩手都硬”的表現,上汽互聯網汽車的市場表現得“走心也走量”。在剛剛過去的4月份,上汽“互聯網三駕馬車”榮威RX5、榮威i6、名爵ZS總銷量達32812輛。在3款熱銷“網車”的帶動下,上汽乘用車4月總銷量達41607輛、同比增長138%,一舉成為全球互聯網汽車占比最高的車企。

總的來說,互聯網汽車的發展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上汽集團作為這一方面的標杆企業,讓消費者看到了其自身的實力,今年上汽集團還將發佈多款新車,相信在深耕“互聯網汽車”的基礎上,其能夠輕鬆實現年銷60萬台的目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