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後果竟然比武器裝備落後還要可怕,一份報紙讓幾十萬大軍不戰自潰

在軍事領域心理戰是一種特殊的戰法, 它早已貫穿於軍事行動的始末, 利用宣傳工具進行心理戰是一種常見的軍事心理戰樣式。

中國古代楚漢爭霸中的“四面楚歌”就是運用心理戰的成功範例, 漢軍大將韓信命手下數千名士兵偽裝成楚人, 在夜半時分高唱楚地的歌謠。 悠揚的歌聲飄到楚軍陣營, 楚軍將士聽到歌聲, 誤以為劉邦已經攻下所有楚地, 頓時心理防線崩塌, 士氣全無, 隨後被漢軍擊敗, 這是中國戰爭史上運用心理戰較早的戰例。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期許多軍事將領們從一開始認為, 戰爭的勝負主要取決於武器的殺傷力、部隊的機動性和擁有武器的數品質, 對先進武器的迷信達到了癡迷的程度, 崇尚流血永遠是勝利的代價, 熱衷於不斷的‘‘進攻、格鬥、決戰、會戰和屠殺”;直到戰爭中期, 才逐漸意識到戰爭暴力並非無所不能,

從而使軍事心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出現, 參戰的各國紛紛設立了專門的心理戰組織, 對敵人實行了多種手段的心理戰。

1917年10月, 德奧聯軍與義大利軍隊共250萬兵力, 對峙于卡波雷托地區, 一場惡戰即將爆發。 在戰役準備階段, 德奧聯軍瞭解到對面的守軍是一支由地域觀念很強的北義大利皮蒙特人組成的部隊。

於是, 德奧聯軍決定用心理戰來渙散當面之敵。 於是他們偽造了大量的北義大利報紙, 上面刊登了皮蒙特居民同當地員警流血衝突的消息和圖片, 並煞有介事地公佈了死傷者的姓名、年齡、性別、職務等等觸目驚心的真實資料。 進攻前夕, 德奧聯軍將這批假報紙撒在意軍的陣地上。

拿到報紙的意軍士兵並未懷疑其真實性, 而是想到自己在前方流血拼命, 政府官員卻在家鄉欺負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 對政府的行為感到極為失望和憤慨。 而發現自己親人“遇難”的士兵個個痛哭流涕、捶胸頓足。 很多意軍士兵受同伴的影響, 情緒也一落千丈。 雙方尚未交鋒,

意軍士氣沮喪, 成了一盤散沙。 10月23日深夜, 德奧第14集團軍先用毒氣炮彈和其它炮彈開道, 發起了猛烈突擊, 而意軍士兵呼喊著:“打倒戰爭”、“打倒軍官”的口號, 不戰自潰向西逃竄, 他們留下了13萬人的傷兵和屍體, 另有33萬人當了聯軍的俘虜。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軍事心理戰出現了利用了網路發動攻擊的趨勢。 它通過網路這個覆蓋世界各個角落的系統, 進行各類資訊傳播、欺騙、蠱惑造成對人們心理的攻擊, 達到以較小的代價取得較大勝利的目的。 在網路空間, 可以類比或虛擬各種心理內容進行廣泛心理戰, 利用電腦多媒體合成技術, 將不同影響視畫面的景象、人物、環境等進行剪輯、拼組製造出顛倒是非、以假亂真的畫面(事件)挑動不明真相的群眾對政府不滿;也可以運用電腦虛擬實境技術, 展現高新武器裝備的巨大破壞力度和戰爭中的可怕場面;然後通過在互聯網上傳播上述虛擬景象資訊, 極易引起攻擊物件的心理恐慌, 引發社會引起動亂或產生巨大的心理震懾作用。

在近年發生的局部戰爭中,一些國家成功就成功運用了網路心理戰法動搖對方戰鬥意志和決心,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打贏了戰爭!可以說心理戰所造成的後果比武器裝備落後更可怕。

在近年發生的局部戰爭中,一些國家成功就成功運用了網路心理戰法動搖對方戰鬥意志和決心,實現自己的戰略目的、打贏了戰爭!可以說心理戰所造成的後果比武器裝備落後更可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