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30年服務腦癱孩子!佛山醫生劉振寰成“好人365”封面人物

“讓腦癱孩子和家人陰天下雨的臉看到陽光。 ”這是劉振寰心中的信念。

劉振寰是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南海婦產兒童醫院首席專家、兒科教授、博士生導師,

但他自稱“傻大夫”。 30多年前, 劉振寰致力於攻克腦癱、小兒智力低下這一世界性醫學難題, 成為全國第一個研究者。 劉振寰也因這一冒險創新舉動常被當時身邊人稱為“傻哥”。

然而, 正是憑著對醫學鑽研的傻勁, 劉振寰潛心研究, 獨創出中西醫結合治療腦癱兒童的康復方法。 其研究成果通過了國家科委的專家鑒定, 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並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推廣。

從醫執教30多年來, 劉振寰和他的團隊累計為全國各地及海外25個國家和地區的3萬多名腦癱患兒進行康復治療, 讓眾多腦癱患兒得以回歸家庭、學校和社會, 為無數家庭帶去光明和希望。 他的敬業奉獻精神感動中國, 獲評2017年1月“中國好人”稱號。

昨日, 劉振寰登上中國文明網“好人365”封面人物故事, 成為佛山第二位登上封面人物的中國好人。

3月13日, 劉振寰在為患兒診治。 /佛山日報記者甘建華攝

善心:與腦癱兒童結緣

1981年大學畢業後, 劉振寰先後在山西省陽泉市第二人民醫院等醫院的兒科工作。

工作中碰到不少腦癱、智力障礙的兒童病患, 卻感到無能為力。 印象最深的是曾救活一個腦缺氧的新生兒。 當時家長送了一面錦旗, 稱他“活著的白求恩”, 讓劉振寰印象深刻。

一年多後, 這對夫婦帶著已一歲半的孩子再次來到醫院求救。 孩子是一個腦癱癡呆兒, 這在當時的醫學界傳統定論裡是“不治之症”。 孩子父親深受打擊, 在長達半年時間裡常常淩晨來敲劉振寰宿舍的門, 說心裡難受要找他聊聊天。 第二天再打電話過來道歉。

每次晚上被孩子父親敲開門後, 劉振寰便再也睡不著覺。 看到自己曾經救活過的孩子留著口水四肢癱瘓傻傻不動, 劉振寰痛下決心:“我得救救他”。

此後, 劉振寰開始利用休息時間四處求教,

學針灸、學中藥、學推拿。 本來是西醫醫生, 為了腦癱孩子去學中醫, 聽到哪裡有名老醫生、民間高手, 就抽空去請教學習。 長期四處奔波勞碌, 這個孩子一直是支持他堅持下去的動力。

除了搶救新生兒, 每天身後跟著三十多個腦癱孩子, 追著讓他針灸, 一度曾讓他很煩悶。 這時是一個青島的家長激勵了他。 “你治好一百個患感冒氣管炎的孩子, 是盡了一份兒科醫生的責任, 無功無德。 如果治好一個腦癱患兒, 就救活一個家庭, 影響一片人, 大功大德。 ”

這句話一直深深烙在劉振寰的心坎裡和腦海裡, 激勵他前進。 “因為一個腦癱的孩子會給家庭帶來很重的負擔, 80%的腦癱孩子媽媽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 一半以上的腦癱孩子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抑鬱。

治好一個腦癱患兒, 將救活一個家庭。 ”

耐心:三十年致力鑽研

1986年, 劉振寰開始研究腦癱這個世界性難題。 當時很多人並不理解, 原因是當時國內外的教科書都認定腦癱和智力低下的孩子是不治之症。

剛開始起步時, 沒有可參照的治療方法, 全國只有劉振寰一人在冒險, 他就利用節假日遍訪名醫, 尋找民間高人, 學習針灸治療、推拿治療、中藥治療、藥浴等, 回來幫助那群腦癱兒。 然而一年過後, 三四十個孩子沒有治好一個, 很多人就給他取個綽號叫“傻大夫”。

但劉振寰依然堅持並開始做動物實驗, 養了七八十只兔子, 把兔子搞癱瘓再扎針治療, 做實驗研究。 為了攻克這個“不治之症”, 劉振寰還先後到北京醫科大學、美國、德國和法國進修學習一年。

就是憑著這股“傻勁”和“韌勁”,劉振寰終於總結出一套比較完善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腦癱兒童的康復方法。其研究成果通過了國家科委的專家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並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推廣。

經過三十年潛心研究,腦癱孩子的治癒率從10%,堅持到現在總有效率達到87%,治療了3萬多腦癱患兒。

劉振寰的研究成果也先後獲得了“山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香港九八年度紫荊花醫學金獎”、“澳大利亞第二屆世界中醫藥科技大會優秀成果一等獎”、“德國國際傳統醫學貢獻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榮譽。劉振寰和他的團隊的《小兒腦癱三結合康復模式的應用研究》 還被聯合國世界和平基金會授予21世紀醫學優秀成果獎。

愛心:讓陽光照亮全球

1999年,劉振寰作為特殊人才被引進到佛山市南海區婦幼保健院,成為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南海婦產兒童醫院首席專家、兒科教授、博士生導師,並帶領團隊在佛山最早開創了腦癱兒童康復科。

他每天要給每位孩子打8到10個穴位封閉,20支針灸,每天七八十個患兒,要打1500多支針,穴位注射800多次。有時患者不配合,又抓又咬,他的兩隻手也常被咬得傷痕累累。劉振寰常告訴團隊,腦癱兒童康復工作要有“五心級”——對事業要有熱心、對孩子要有愛心,檢查和評估要細心、治療要精心、溝通要耐心。

多年來,劉振寰和他的團隊共收治了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腦癱患兒。全國34個省市的病人都來南海區婦幼保健院治療過。還有包括瑞士、美國等16個國家慕名而來學習中醫針灸康復技術的醫生教授來醫院進修。

2007年,劉振寰開始走出辦公室,主動聯繫廣東偏遠地區的醫院醫生,免費幫助當地醫院建立科室。在劉振寰的幫助下,廣東很多偏遠地區的醫院都建立了兒童康復科。

“靠我的團隊,一天二十四小時不睡也救不了多少患兒。但是建立一個科室,就解決了這個地區所有患兒的問題。使他們不用再到佛山南海來異地求醫。”劉振寰說,這是他覺得最慶倖和欣慰的事情。

劉振寰認為,一個醫生重要的職責就是把自己最大的能量光和熱,獻給兒童的康復事業,讓這些孩子及時得到治療。把自己的技術回饋給邊遠山區,它的意義比多治一百個病人,其實更有價值。

在劉振寰看來,“中國好人”只是一個稱號。他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兒科醫生,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了一份醫生應做的事情,這才是最重要的。

文/佛山日報記者雷昕

就是憑著這股“傻勁”和“韌勁”,劉振寰終於總結出一套比較完善的中西醫結合治療腦癱兒童的康復方法。其研究成果通過了國家科委的專家鑒定,達到國際領先水準,並在全國乃至世界範圍內推廣。

經過三十年潛心研究,腦癱孩子的治癒率從10%,堅持到現在總有效率達到87%,治療了3萬多腦癱患兒。

劉振寰的研究成果也先後獲得了“山西省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香港九八年度紫荊花醫學金獎”、“澳大利亞第二屆世界中醫藥科技大會優秀成果一等獎”、“德國國際傳統醫學貢獻獎”、“廣東省科技進步二等獎”等榮譽。劉振寰和他的團隊的《小兒腦癱三結合康復模式的應用研究》 還被聯合國世界和平基金會授予21世紀醫學優秀成果獎。

愛心:讓陽光照亮全球

1999年,劉振寰作為特殊人才被引進到佛山市南海區婦幼保健院,成為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南海婦產兒童醫院首席專家、兒科教授、博士生導師,並帶領團隊在佛山最早開創了腦癱兒童康復科。

他每天要給每位孩子打8到10個穴位封閉,20支針灸,每天七八十個患兒,要打1500多支針,穴位注射800多次。有時患者不配合,又抓又咬,他的兩隻手也常被咬得傷痕累累。劉振寰常告訴團隊,腦癱兒童康復工作要有“五心級”——對事業要有熱心、對孩子要有愛心,檢查和評估要細心、治療要精心、溝通要耐心。

多年來,劉振寰和他的團隊共收治了二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的腦癱患兒。全國34個省市的病人都來南海區婦幼保健院治療過。還有包括瑞士、美國等16個國家慕名而來學習中醫針灸康復技術的醫生教授來醫院進修。

2007年,劉振寰開始走出辦公室,主動聯繫廣東偏遠地區的醫院醫生,免費幫助當地醫院建立科室。在劉振寰的幫助下,廣東很多偏遠地區的醫院都建立了兒童康復科。

“靠我的團隊,一天二十四小時不睡也救不了多少患兒。但是建立一個科室,就解決了這個地區所有患兒的問題。使他們不用再到佛山南海來異地求醫。”劉振寰說,這是他覺得最慶倖和欣慰的事情。

劉振寰認為,一個醫生重要的職責就是把自己最大的能量光和熱,獻給兒童的康復事業,讓這些孩子及時得到治療。把自己的技術回饋給邊遠山區,它的意義比多治一百個病人,其實更有價值。

在劉振寰看來,“中國好人”只是一個稱號。他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兒科醫生,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職工作,做了一份醫生應做的事情,這才是最重要的。

文/佛山日報記者雷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