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徐少春的青春之歌 金蝶雲要如何“破”而後立

文/鄭凱

“1991年, 我借了五千塊錢買了一批電腦散件, 組裝了一台286電腦, 開始了我的創業。 其實當時我還是一個企業裡面的幹部, 當時蛇口社會保險公司給了我360塊錢保險金, 從那一刻我才知道我砸掉了人生當中第一個很重要的東西, 就是鐵飯碗, 開始了金蝶的創業。 ”——徐少春

對於創業已26年的徐少春來說, 他的青春似乎才剛剛開始。

今年五四青年節, 又被徐少春演繹成了行業變革的“青春偶像劇”, 隨著主角從電腦、伺服器到辦公室, 今年的續集又是更大的手筆。 將“金蝶雲ERP”中的“ERP”除名, 升級為“金蝶雲”, 將傳統ERP以及象徵著CEO身份的老闆椅被砸掉, 換來的則是金蝶雲的“破“而後立, 以及人人具有的CEO思維。

從優秀到卓越, 需要一顆始終年輕的青春之心。 不被世界淘汰, 就先要顛覆世界, 這就是徐少春和他的金蝶雲, 向整個世界發出的一聲呐喊。

不破不立, 金蝶雲如何新生?

徐少春用“砸”的方式, 宣告了ERP時代的落幕。 作為PC時代最典型的企業管理軟體代表, 它正式命名於1990年, 它把企業的物流、人流、資金流、資訊流統一起來進行管理, 成為上一個時代的印記。

但隨著新一代資訊技術的發展, 包括雲計算、SOA、商業智慧BI等應用的湧現, 傳統ERP的時代也逐漸進入了尾聲。

我認為, 最主要的原因在於雲計算時代的, 企業用戶的需求發生了變化。 不過, 隨著雲計算的深入, 技術的難點被不斷打破, 很多大企業開始通過混合雲的模式, 嘗試將新的業務通過雲計算來進行釋放, 在這個過程中,

企業客戶們慢慢的打開了對雲的認知。 在全球化的數位化轉型進程中, 先一步上雲的企業客戶明顯表現出優於落後上雲企業的生產力。

以金蝶雲的客戶幸福西餅為例, 作為國內最具競爭力的互聯網品牌蛋糕店, 在使用金蝶雲後, 業務審批流程加快50倍, 財務報表生成速度加快100倍, 每次處理超過15萬訂單, 財務人員工作量反而減少一半。 這樣的進步, 顯然是傳統ERP給不了的。

可以預見的是, 企業雲端轉型是大勢所趨, 大型企業要實現雲管理, 可以首先從創新領域起步, 並應與所在領域專業的SaaS PaaS合作, 這是金蝶雲將面對的歷史機遇。

在此背景下, 徐少春打破ERP的舉動, 讓金蝶告別傳統ERP, 全面向金蝶雲轉型的策略不失為一種宣示,

在企業全面雲化的當下, 率先讓金蝶雲“新生”。

徐少春認為, 從傳統ERP升級到雲服務, 關鍵決策因素還是管理理念。 而金蝶雲作為金蝶在企業雲服務領域的戰略型產品, 顯然比傳統ERP更適用於企業上雲。

破而後立, 從打破過去到創造未來

在過去的兩年中, 金蝶在雲ERP上進展神速, 2015年4月, 金蝶與亞馬遜AWS簽署全球戰略合作協定, 這讓金蝶雲與全球雲計算最頂級的品牌產生了聯接。 同年9月, 金蝶雲ERP註冊用戶數突破20000+。 而在2016年, 金蝶雲ERP開始收穫戰略性客戶。 2月簽約房地產老大碧桂園, 3月簽約互聯網老大騰訊, 11月簽約華為。

在我看來,正是因為在大企業客戶上的持續突破,讓徐少春堅定了砸掉ERP的信心。我們知道,任何一次對過去成就的突破,都意味著同步爆發的“陣痛”,有了大企業客戶的沉澱,才讓金蝶雲的爆發的加速度更快。

面對市場給予的褒獎,徐少春仍然保持了理性,他認為,“金蝶雲的誕生,首先是市場需求導向的必然結果,因為傳統ERP已經滿足不了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其次,這也是金蝶雲戰略佈局的必然結果,因為金蝶雲是金蝶專針對大中型企業的SaaS服務,而精鬥雲針對小微初創企業。原雲ERP是一款探索性產品,推出時並沒有正式命名,但三年來的市場檢驗已經完全證實了我們的設想,升級時機成熟。”

事實上,金蝶雲的戰略定位,也是企業雲服務競爭開放化的必然結果,正如徐少春所說,“金蝶雲目前只有半個身位的領先優勢,不顛覆自己,就只會被別人顛覆”。

充滿青春氣息的金蝶雲,果然備受創新型的企業欣賞。例如當下最火的共用單車ofo,就選擇了金蝶雲,ofo財務副總裁林葉明說,“我們在快速向全國40個城市拓展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如報銷、固定資產和採購的難題,通過金蝶雲,ofo已經完美的解決了這些問題,金蝶雲給我們帶來的是從採購,採購端,組裝端,配送端,一直到財務端,這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帶給我們很多的方便。”

而另一家專注機器人的新銳企業創客工廠,其副總裁李然也表示,“有了金蝶雲之後,從產品最早期的生產,供應鏈,到出貨到財務,到線上線下都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非常好的支撐。”

不難發現,徐少春的每一次選擇和金蝶雲的變化,都與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的變化是貼合的,所以尤為受到新銳企業的歡迎。在雲時代的行業變革中,誰能更快的變革,誰就能掌握市場競爭的節奏。金蝶雲,既是徐少春的選擇,也是金蝶打破過去到創造未來的一次壯舉。

徐少春踏准了哪些青春節拍?

徐少春曾在一次採訪中,笑言自己是一個“90後”。對於這麼一位能持續把握互聯網創新脈搏的變革者,他確實是企業家中的“另類”。

首先,勇於打破常規,“砸”的這個形態本身就意味著“勇敢”。金蝶走到今天,已歷時24年,對於徐少春來說,過去的成就和輝煌,已經足以讓他名垂史冊。但徐少春,並沒有選擇固守過去,固守金蝶在ERP領域的領導地位,而是選擇打破的方式,讓客戶忘掉ERP,重新記住這唯一的名字:金蝶雲。

其次,移動互聯網就像是激情燃燒的故事,在層出不窮的新模式和新玩法當中,如果不能緊跟潮流,就沒辦法擁有激情。但顯然,徐少春在雲戰略上是極為堅定,一路極速狂奔的。從金蝶連續三年的財報可見端倪。2014年金蝶雲服務收入達到1.06億元,比2013年增長86%,占公司整體收入比例6.86%;2015年再次增長超過80%,比例翻番,增至12.59%;2016年更直線增長102.8%,雲占比達18.31%。

有實實在在的歷史戰績做背書,這次五四砸掉“ERP”之舉,青春氣息之濃郁比起以往有過之而無不及,讓業內人士更充滿期待。

寫在最後

筆者在十幾年前就與徐少春有過謀面,在早期中國軟體創業的創始人當中,不同于老對手王文京等人的儒雅,他屬於個性較為張揚的“另類”。實際上,以過去中國軟體行業的古井無波,是很難滿足這位骨子裡面有堅韌,始終滿懷激情的CEO的。雲時代的初期,成就的是互聯網公司,但IaaS的格局很快就定了,在IaaS之後的PaaS和SaaS會把雲時代推上歷史巔峰。這是中國傳統軟體公司的機會,更是勇於冒險的徐少春,看到的金蝶雲的機會。

在我看來,正是因為在大企業客戶上的持續突破,讓徐少春堅定了砸掉ERP的信心。我們知道,任何一次對過去成就的突破,都意味著同步爆發的“陣痛”,有了大企業客戶的沉澱,才讓金蝶雲的爆發的加速度更快。

面對市場給予的褒獎,徐少春仍然保持了理性,他認為,“金蝶雲的誕生,首先是市場需求導向的必然結果,因為傳統ERP已經滿足不了市場快速變化的需求。其次,這也是金蝶雲戰略佈局的必然結果,因為金蝶雲是金蝶專針對大中型企業的SaaS服務,而精鬥雲針對小微初創企業。原雲ERP是一款探索性產品,推出時並沒有正式命名,但三年來的市場檢驗已經完全證實了我們的設想,升級時機成熟。”

事實上,金蝶雲的戰略定位,也是企業雲服務競爭開放化的必然結果,正如徐少春所說,“金蝶雲目前只有半個身位的領先優勢,不顛覆自己,就只會被別人顛覆”。

充滿青春氣息的金蝶雲,果然備受創新型的企業欣賞。例如當下最火的共用單車ofo,就選擇了金蝶雲,ofo財務副總裁林葉明說,“我們在快速向全國40個城市拓展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如報銷、固定資產和採購的難題,通過金蝶雲,ofo已經完美的解決了這些問題,金蝶雲給我們帶來的是從採購,採購端,組裝端,配送端,一直到財務端,這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帶給我們很多的方便。”

而另一家專注機器人的新銳企業創客工廠,其副總裁李然也表示,“有了金蝶雲之後,從產品最早期的生產,供應鏈,到出貨到財務,到線上線下都給了我們一個非常非常好的支撐。”

不難發現,徐少春的每一次選擇和金蝶雲的變化,都與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的變化是貼合的,所以尤為受到新銳企業的歡迎。在雲時代的行業變革中,誰能更快的變革,誰就能掌握市場競爭的節奏。金蝶雲,既是徐少春的選擇,也是金蝶打破過去到創造未來的一次壯舉。

徐少春踏准了哪些青春節拍?

徐少春曾在一次採訪中,笑言自己是一個“90後”。對於這麼一位能持續把握互聯網創新脈搏的變革者,他確實是企業家中的“另類”。

首先,勇於打破常規,“砸”的這個形態本身就意味著“勇敢”。金蝶走到今天,已歷時24年,對於徐少春來說,過去的成就和輝煌,已經足以讓他名垂史冊。但徐少春,並沒有選擇固守過去,固守金蝶在ERP領域的領導地位,而是選擇打破的方式,讓客戶忘掉ERP,重新記住這唯一的名字:金蝶雲。

其次,移動互聯網就像是激情燃燒的故事,在層出不窮的新模式和新玩法當中,如果不能緊跟潮流,就沒辦法擁有激情。但顯然,徐少春在雲戰略上是極為堅定,一路極速狂奔的。從金蝶連續三年的財報可見端倪。2014年金蝶雲服務收入達到1.06億元,比2013年增長86%,占公司整體收入比例6.86%;2015年再次增長超過80%,比例翻番,增至12.59%;2016年更直線增長102.8%,雲占比達18.31%。

有實實在在的歷史戰績做背書,這次五四砸掉“ERP”之舉,青春氣息之濃郁比起以往有過之而無不及,讓業內人士更充滿期待。

寫在最後

筆者在十幾年前就與徐少春有過謀面,在早期中國軟體創業的創始人當中,不同于老對手王文京等人的儒雅,他屬於個性較為張揚的“另類”。實際上,以過去中國軟體行業的古井無波,是很難滿足這位骨子裡面有堅韌,始終滿懷激情的CEO的。雲時代的初期,成就的是互聯網公司,但IaaS的格局很快就定了,在IaaS之後的PaaS和SaaS會把雲時代推上歷史巔峰。這是中國傳統軟體公司的機會,更是勇於冒險的徐少春,看到的金蝶雲的機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