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400個顧客,4個店員,一年400萬!人均100萬/年

傻逼胡球, 這也沒啥呀?

是沒啥, 同行平均數是單店50-100萬, 人均25萬/年

不是生鮮, 是養發行業哈!

養發行業一般的數字是這樣滴

普遍來說,

一個店一年100萬就很牛逼了哦!

100萬, 也是要4-5個店員滴!

嗯, 這姐2個店員一年50萬, 也算不錯滴

來看看最牛逼滴吧

同一個行業, 都是開店, 差距咋這麼大呢?

是運營能力的區別?

顯然不是!

坦率滴說, 傻逼胡球對於養發館的運營, 也算是高手之中的高手呀!

別的不說, 隨便一家養發館, 不管哪個品牌, 只要開了10個月以上的, 我去折騰一下, 隨便搞單月30萬!很多店一年也才30-50萬滴!親!!

2004年親自找鋪, 在南寧幫一個老闆, 開了第一家養發館, 然後才到北京讀mba滴!

不過讀了北大mba之後變傻成了傻逼!

在2011年2月14日那天, 掉進農產品這個情人節滴坑!

後半輩子的冤孽呀!!

一掉就是6年多了, 唉, 要是傻逼胡球年輕10歲, 絕對立馬換行!

真是, 男怕入錯行, 女怕嫁錯郎呀!

如今, 傻逼胡球早已沒有揮霍的青春了, 只能在農產品和養發這2個行業, 死扛!!

嗯, 至少靠這2個行當, 能混口飯吃!!想發大財, 估計沒戲呀!

靠!扯遠了!

為啥, 差距辣木大呢?

傻逼胡球認為

生鮮+互聯網, 也是如此呀!

像同樣搞智慧生鮮自提櫃滴, 你選擇發劵搞活動拉客, 註定就是一場遊戲一場夢;而同樣的套路, 你搞高端社區, 賣高端生鮮, 也許還有一點點希望!

等等, 等等!

對於, 養發行業來說, 一個店的天花板, 在於專案和模式!

其中, 關鍵的數位就是, 最大極限服務人次和最大極限人均耗卡客單價!

決定你這個店的天花板!而不是拉客呀, 銷售呀, 員工激勵呀, 這些運營因素!!

這個400萬的店, 每天服務人次也不多, 就20來個, 人均客單價高呀, 600以上(有的不是980哈, )

而柳州的那個姐, 2個人50萬一年, 人均客單價100多!

專案不同, 客單價天壤之別!

還有個同樣的店, 專案一樣, 模式不同,

服務人次一天100!

專案相同, 服務人次天壤之別!

而對於生鮮店+互聯網, 來說, 一個店的天花板, 在於選品和模式

其中的關鍵數位, 就是最大極限每天多少單, 和最大極限人均客單價!

具體哪些因素, 能制約最大極限客單數和客單價!

傻逼胡球還沒想清楚哈!

只是觸景生情

感覺同樣是做零售,同樣是開店,背後的理是通滴!

親,你覺得生鮮店+互聯網,制約最大極限客單數和客單價又哪些因素呢?

留言說說唄!

作者:胡浪球,《農產品行銷實戰第一書》及《特色農產品產業經營-理論、方法和案例》作者。3歲種菜,13歲獨自趕集賣自家雞下的蛋(蛋碎了被媽媽痛打一頓),23歲在長沙稀土所偷農民菜捉麻拐挖泥鰍做飯,33歲在北大3教跟哲學系教授學扯蛋,43歲時在和君諮詢集團研究農產品行銷已經3x2年了。

只是觸景生情

感覺同樣是做零售,同樣是開店,背後的理是通滴!

親,你覺得生鮮店+互聯網,制約最大極限客單數和客單價又哪些因素呢?

留言說說唄!

作者:胡浪球,《農產品行銷實戰第一書》及《特色農產品產業經營-理論、方法和案例》作者。3歲種菜,13歲獨自趕集賣自家雞下的蛋(蛋碎了被媽媽痛打一頓),23歲在長沙稀土所偷農民菜捉麻拐挖泥鰍做飯,33歲在北大3教跟哲學系教授學扯蛋,43歲時在和君諮詢集團研究農產品行銷已經3x2年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