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鹽城市第二屆十大法治人物蔣玉平:濕地到處有寶藏

中國江蘇網5月5日訊 大豐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博科科長、區博物館館長蔣玉平是省文物局首批10名文物行政執法巡講員之一, 從事文物保護與執法18年, 兢兢業業, 嚴格執法, 具有較高的專業水準和豐富的執法經驗, 曾經專業認定並成功追繳中國古代最早流通的金幣——郢爰, 填補了大豐博物館無國家一級文物的空白。 為此, 央視2頻道《經濟與法》、13頻道《共同關注》、10頻道《科技之光》《走近科學》《人與社會》等連續播出專題片, 在全國文物界一度形成“郢爰現象”。

蔣玉平說, 她的文物執法工作其實就六個字:尋寶、執法、普法。

從事文物工作18年, 蔣玉平幾乎把大豐境內的邊邊角角都走遍了。 大豐哪些地方最容易發現寶物呢?她說有三條線, 三個點。 “三條線”一是西部古堡碉, 從“三圩到劉白草”, 這裡2000多年前就有人類活動;二是疆界河, 王港河沿線, 直至川東河古長江入海口, 曾在11個點上出土麋鹿化石, 都是五六千年前的寶貝;三是鬥龍河流域, 這片土地目前“不動聲色”, 其實下面暗藏寶物。 “三個點”是8家古鹽場所在地、張謇創辦大豐公司36家分公司所在地、新四軍領導機關和上海市蘇北墾荒管理局所在地等。 在蔣玉平眼中, 全境盡帶黃金甲, 濕地到處有寶藏。 十多年間, 她連年斬獲, 已尋寶300多件。

法律規定:一旦確認了文物, 如發現人不願上繳國家,

就要追繳, 追繳就是執法。 執法是代表國家行為, 如不配合, 可以強制執法。 在蔣玉平10年文物執法實踐中, 還沒有一次是強制的, 但也都追繳了。 她的做法就是:不和別人較勁, 只和自己較勁。

那次發現批量郢爰, 在全國罕見, 江蘇首例, 鹽城空白, 執法勢在必行。 可是21枚郢爰分別落到11戶農戶家中, 有人已經準備熔金做首飾。 在追繳郢爰的10個日日夜夜, 蔣玉平軟磨硬泡, 明法曉理, 絕不說一句狠話。 陪伴農田幹活, 起早貪黑, 聽閑言冷語, 硬是一家一家完成追繳, 還與農戶成了朋友。 這些在央視4個頻道、6個專題片累計近3個小時的系列報導中有詳細介紹, 栩栩如生, 感人至深, 在全國業界引為佳話。

2015年6月20日, 南京中山賓館禮堂, 台下坐著各地市專家、學者和文物工作者,

蔣玉平授課。 講授基層一線文物行政執法工作和保護的實踐經驗, 林林總總, 切入到位, 行之有效。 台下鴉雀無聲, 獲得同行高度讚揚。 她還在全省多地巡講文物行政執法工作經驗。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