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蒙內鐵路”中國造,中非又飄“新絲帶”

肯亞蒙內鐵路連接肯亞首都奈洛比和東非第一大港蒙巴薩, 全長約480公里, 是一條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建造的現代化鐵路。 蒙內鐵路是肯亞半個世紀來最大的基建工程, 目前專案按計劃穩步推進, 計畫於今年6月開始試運營。 (人民網5月3日)

中國與非洲相距遙遠, 如果追朔中非關係歷史, 漢朝的絲綢、瓷器通過西域遠銷地中海海岸, 鄭和七下西洋四抵東非沿海諸國, 古代的海陸絲綢之路早已將中非兩地文明聯繫在一起。 肯亞首都奈洛比和東非的蒙巴薩, 二國之間共同新建的蒙內鐵路,

從歷史延伸上繼續追尋著古“絲綢之路”情緣。

蒙內鐵路對於肯亞來說, 這項工程是肯亞半個世紀來最大的基建工程, 對於面積只有50萬平方公里肯亞, 於我國四川省相當, 人口450000只有我國山東省人口的一半, 國家經濟總量GDP不到700億美元, 不足江蘇省GDP的百分之一, 毋庸置疑建設這條鐵路, 是舉了全國之力。

面對如此積貧積弱的艱難處境, 投資新建蒙內鐵路為何花落中國, 筆者認為不外乎以下幾點因素。 一是因為中國鐵路裝備具有強大創新力。 到2016年底, 中國鐵路營業里程達12.4萬公里, 其中高速鐵路2.2萬公里以上, 居世界首位, 這是無疑是量的積累。 二是因為中國鐵路裝備具有“走出去”的雄厚實力。 以中國鐵路總公司為牽頭單位的聯合體,

充分利用中國鐵路裝備的“質”和“量”的優勢, 積極推進鐵路“走出去”戰略, 印尼雅萬高鐵、中老鐵路、巴基斯坦拉合爾橙線輕軌工程等一批鐵路專案落地開花。 其三, 中國鐵路建設“因地制宜”科學施工。 蒙內鐵路從設計階段就把“綠色環保”作為定橋開道、築路建基的前提和指導原則, 做到不破壞自然、不破壞生態, 讓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為了不影響野生動物的自由遷徙, 中國鐵路建設者專門設置了野生動物通道, 長頸鹿穿過, 不用低頭。 “中國標準”的蒙內鐵路真正實現了“綠色環保”。

鐵軌在延伸, 中非情更深。 中國標準、中國整套裝備落戶肯亞, 在東非大地上生根、開花、結果, 凝聚了中國智慧, 顯現了“一帶一路”的強大生命力,

歷史將再次銘記, 蒙內鐵路是中非合作的世紀典範工程。

作者:何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