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中國移動支付水準震驚日本網友:要飯也掛上二維碼

近日, 一篇題為《中國的非現金社會飛速發展已超乎想像》的文章在日本著名論壇2ch受到頗多日本網友關注。

這篇文章其實就是總結了日本人驚歎的中國手機支付普及程度。

比如, 中國的便利店支付手段, 現金支付只占11%。

又比如, 雲南昆明的KFC在推進手機點單, 現金點單只有一列。 不會用智能機飯都沒得吃。

還有路邊簡陋的流動攤子, 支付二維碼卻是標配。

更令人震驚的是, 沒有智慧手機,

要飯也要不了了……

這篇文章有841個人評論, 而朝鮮導彈發射這種大新聞都只有22個人評論。

評論裡的日本人態度有些卑微。 有人回復:會不會中國人在來日本旅行之前, 會被提醒‘日本很落後, 所以要帶現金以免碰到麻煩’?

還有人擔心:感覺中國人會說用現金又髒又不方便,

從而看不起野蠻的日本人。

這篇爆炸文在不久之後就被刪除了, 原因不得而知。 但是可以知道的是, 中國的移動支付市場, 的確在全球都處於領先地位。 根據Forrester Research的資料, 去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已經達到5.5萬億美元。

不僅僅是日本,

美國的移動支付市場也遠遠落後於中國, 規模為1120億美元, 僅僅是中國的五十分之一。

在金融和科技領域都是全球領頭羊的美國, 為什麼在Fintech方面, 尤其也是移動支付方面落後於中國?其實, 美國早已習慣刷卡生活, 他們信用卡的普及程度遠遠高於中國, 也高於日本。 與刷信用卡相比, 以Apple Pay為例, 它線上下場景中的使用體驗並沒有太大提升, 這就是從錢包裡掏出一張卡來刷(信用卡無需輸密碼)與從口袋裡掏出一個手機來刷的區別而已。 再加上美國人使用信用卡的習慣很難短期改變, 還有很多用戶對手機支付的安全問題會有擔心。 即使Apple Pay在美國市場已經慢慢普及, 美國的移動支付市場還是遠遠落後於中國。

而且當Apple Pay剛開始在美國上線時,

即使在大城市紐約, 也只有極個別的商店支持Apple Pay支付。 一年後, Apple Pay的使用還是比較有限, 雖然大型連鎖商店已經全線支持, 但更多的商家, 尤其是線下餐飲店仍然不支持這種移動支付。 比起掃一掃二維碼這種移動支付方式, 美國以Apple Pay為代表的移動支付, 一方面需要匹配的手機硬體, 比如iPhone使用者且iPhone 6以上的手機才能夠支持;另一方面, POS機的改造成本高, 一部新的POS機的價格約為600元人民幣, 改造需要大概300元人民幣, 而二維碼的成本幾乎為“零”。 這也是美國移動支付的覆蓋率遠遠落後的原因。

同時, 美國的“國情”也很難讓這種低成本的移動支付滲透到每一個角落。 眾所周知, 美國治安不好, 出門總要帶個20刀美金防身, 以免遇到流浪漢打劫。不像乞丐的乞討可以用二維碼掃一掃,如果流浪漢拿著手機去打劫,對著你說:“Hey Baby!來掃一下二維碼吧!”這麼“溫柔”的搶劫,應該也沒有多少人會得逞吧。既然隨時隨地都要帶著現金,移動支付所推崇的完全“無現金”社會在美國也就沒有了意義。當然,這也只是個玩笑話。

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中國迅速推開近端支付,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後發優勢,中國沒有牢固的信用卡文化,所以直接從現金支付階段跳躍至移動支付階段。而改變消費者根深蒂固的消費習慣就成了日本、美國這些發達國家發展移動支付的最大挑戰之一。

想看到更多這類內容?去APP商店搜IT之家,天天都有小歡喜。

以免遇到流浪漢打劫。不像乞丐的乞討可以用二維碼掃一掃,如果流浪漢拿著手機去打劫,對著你說:“Hey Baby!來掃一下二維碼吧!”這麼“溫柔”的搶劫,應該也沒有多少人會得逞吧。既然隨時隨地都要帶著現金,移動支付所推崇的完全“無現金”社會在美國也就沒有了意義。當然,這也只是個玩笑話。

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在一份研究報告中稱,中國迅速推開近端支付,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後發優勢,中國沒有牢固的信用卡文化,所以直接從現金支付階段跳躍至移動支付階段。而改變消費者根深蒂固的消費習慣就成了日本、美國這些發達國家發展移動支付的最大挑戰之一。

想看到更多這類內容?去APP商店搜IT之家,天天都有小歡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