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迪士尼公主只是傻白甜?那是你的思維還停留在解放前!

各位閨蜜們, 今天將是一篇少女心滿滿(也許相反)的推送。

首先, 大家請回憶一下在你們腦海中的迪士尼公主形象, 白雪公主、灰姑娘、貝兒公主、長髮公主、愛莎公主等等等等。

然後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個, 記牢, 我們就進入正題。

好, 3、2、1, 正文開始。

----我是前方高能的分割線----

在很久很久以前, 一對姓格林的兄弟搜集了一大批童話故事, 因為形態原始, 又摻雜著大量成人化內容, 讓許多父母以及現代“真善美”的教育者們又愛又恨。

隨便抽個初版《格林童話》裡的故事——《杜松樹之歌》:“媽媽殺了我, 爸爸吃了我, 妹妹最愛我, 把我的骨頭埋在杜松樹下……”

這個時候, 一個叫迪士尼的公司橫空出世, 在成功打造了《白雪公主和七個小備胎》後, 他們創作(改編)了大量的童話作品, 宣揚愛與美好, 從此, 小朋友和迪士尼公主們過上了幸福快樂的生活。

本次推送完。

哈哈, 當然沒完, 我們又不是傻子。

但是, 如果你對迪士尼公主們的印象僅限於以上描述的話, 可能得要好好補補課了。

因為, 迪士尼公主, 一直跟傻白甜三個字無關。

01

《美女與野獸》不是“傻白甜與霸道總裁”

拿最近的一件事來說, 西元2017年3月17日, 《美女與野獸》真人版全球上映。

本片彙集了赫敏、大表哥、伊萬等一批當紅演員, 誓要造出迪士尼的真人版美顏盛世來。

然而,就在上映的前兩天,馬來西亞當局宣佈電影推遲上映。

聯想到俄羅斯將該片分級為16+,那麼,難道因為裡面有人獸內容?

當然不是,你看《金剛》的票房就知道,在目前各個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裡,還沒有禁止藝術想像中出現人獸相戀。

再搜一下新聞,我們發現——

好吧,原來是電影裡的男僕來福出現了去親吻主人加斯頓的衝動(雖然並不明顯)。

就是這兩個傢伙,導演拍過《暮光之城》。

這也是迪士尼影史上首次出現基友曖昧的畫面,你可以想像得出,在這近百年的歷史中,迪士尼是如何做到與時俱進的。

02

迪士尼公主,一部女權主義的進化史

回到開頭,你對迪士尼公主的印象是什麼?

真善美?瑪麗蘇?等待王子拯救的睡美人?

抱歉,你的思維還停留在解放前。

事實上在某一個時代裡,迪士尼的確產生過許多天真無邪的角色,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等,她們成就了迪士尼,並至今仍是學齡前小姑娘的最愛。

考考你:請說出夏天cos的迪士尼公主是哪一位?

但迪士尼的思維並非停留在上個世紀,它電影中的公主也並非一直只是小姑娘的人設,那個年代男權思想主導,所以迪士尼的公主們也順應時代變成了符合男性審美的形象:勤勞、善良、柔弱、美麗……

白雪公主也是要做家務的

辛德瑞拉對待小動物很溫柔

沉睡的愛洛公主,依然是“膚白貌美等待真心人”

白雪公主、辛德瑞拉公主和愛洛公主都是從男性視野出發的“治癒系完美妻子”,她們身上雲集了男人對“完美女性”的一切想像——

美麗卻並不獨立,唯一命運就是等待王子來拯救。

不過你別忘了,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女權運動開展得相當猛烈,女人要求消除自己作為“第二性”的附屬地位,追求身體自由、權利平等,甚至外涉到了種族、性向等多個方面。

這時,追求愛與冒險的愛麗兒公主適時出現

事實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在政治、經濟方面獨領風騷,她們對人生開始了更為哲學化的思考,在她們的世界中,男性的地位甚低。

或許每個女生的書櫃裡,都應該有一本波伏娃

於是在這樣的思潮下,迪士尼也出現了《美女與野獸》這樣的電影。

這是一位愛讀書的公主的故事。

貝兒是來自法國鄉村的漂亮姑娘,聰明獨立,非常反感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一直想去更大的世界冒險。

父親不小心闖進了野獸的領地,被囚禁起來,貝兒以犧牲自由的代價救出了父親。

一次爭執過後,貝兒出逃,遭狼群襲擊。危難關頭,野獸及時出現,解救了她卻自己受了傷。貝兒心存感激,細心照顧野獸,兩人慢慢產生了感情。

然而,男子加斯頓因為追求貝兒失敗,設計讓村民一起殺死野獸;最後關頭,野獸放過了加斯頓,卻被他襲擊而死去。貝兒傷心地流下眼淚。

眼淚解除了野獸身上的詛咒,兩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相比之下,貝兒並沒有像前幾位公主一樣與王子一見鍾情,性格也更加獨立自主。她深陷“被囚禁”的命運,但沒有一味地等待救贖,也沒有因為愛情莽撞行事,和小美人魚愛麗兒一樣,是“有勇有謀”的公主。

當初看這部片真的感動得不行啊!

Beauty and the BeastAriana Grande;John Legend - Beauty and the Beast (From "Beauty and the Beast")

《美女與野獸》裡的貝兒追求知識、《花木蘭》裡的木蘭直接代替了男性地位、《小美人魚》追求冒險精神,《風中奇緣》則宣揚了種族平等。

所以,有時候我們並不是真正討厭國產劇裡的那些瑪麗蘇,而是覺得太落後,我國大多數編劇的思維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前半葉,沒有一點點現代精神。

全能瑪麗蘇、家仇國恨、宮鬥、母儀天下的國產劇大女主之路

但……有點冒失卻又不失勇敢可愛的花木蘭,才是符合現代精神的元氣少女啊!

除了與時俱進的女性主義覺醒,迪士尼的厲害之處還在於,上面這些我們認為具有現代精神的表達(自由、冒險、平等、地位),他們在上個世紀已經說完了,新世紀以來,他們更多地關注著哲學層面的女性思考——

“我是誰?”

比如《魔發奇緣》(長髮公主),樂佩公主明明有隱藏的能力卻一直被欺騙,有一頭發光的金髮卻被囚禁在高塔之中——

這不就是那些大男子主義認為女性只應該相夫教子的寫照?

比如《冰雪奇緣》,艾莎公主有著驚人的能力卻被異化和排斥,這難道不是和很多女性在職場上遇到的情況一樣?

《勇敢傳說》裡勇敢拒婚的梅莉達公主挑戰了“女性從屬於家庭”的傳統觀念,《海洋奇緣》則直接發出了“我為什麼存在”的疑問。

帥氣的梅莉達公主

在旅途中找到自我的莫阿娜公主

迪士尼所做的一切,都旨在與這個時代的女性接軌,表達她們的疑惑,宣揚她們的思想。

所以,覺得迪士尼公主就是傻白甜的各位,你們還是洗洗睡吧。

03

越來越夢幻的《美女與野獸》

回到《美女與野獸》。

眾所周知,這也是一部童話作品,但關於它的創作緣起,卻沒那麼天真。

《美女與野獸》的最早創作者其實是18世紀的法國小說家維倫紐夫夫人(Gabrielle-Suzanne Barbot de Villeneuve),而最初的版本實際上並不是老少鹹宜,它更接近于民俗怪談。

它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怪獸抓了個姑娘,然後一次兩次三次四次地求婚。

嗯,聽起來像是禁室培育。

插圖by Anne Anderson

而在電影方面,其1947年的版本更能體現原著的面貌。

這部由法國著名作家讓·谷克多執導的電影極具詩意,有著憂鬱與暴躁的氣質,甚至入圍了當年的坎城電影節。

其深入人心到什麼程度呢?後來我在看《西遊記》時,每次看到怪獸都會想起這部電影。

當然,直到1991年迪士尼的《美女與野獸》出現,這個題材才變成老少鹹宜起來。

而2017版的《美女與野獸》是什麼樣子呢?簡單一句話:一個女孩兒在無數次“我是誰”的自我質詢中扼住命運的故事。

恩,你也可以稱之為這是男版“睡美人”的故事。

男女主角顏值都杠杠的

故事裡的男性基本上是自私(王子)、蠻橫(加斯頓)、逃避(父親)之類的角色,缺點遍地,而且到最後也並不是靠男性戰勝了反派。

而女性呢,貝兒熱情、知性、勇敢、情義……好吧,我承認這部片真的有點勵志。

電影裡還有著近年來一直探索的“我是誰”的追問——

但是,同樣是貝兒,提出的問題從“我才不要做加斯頓夫人”變成了“我要做什麼樣的人”。

你看,這簡直是一部標準的女性主義電影,奢華、夢幻,對於被職場和催婚逼得分外疲憊的你來說,或許是一帖回血劑。

04

你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人?

最後,讓我們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你喜歡的公主究竟是哪個?

A. 如果你選的是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

那麼我得說,你是傳統意義上的女性審美,崇尚真善美,希望有一天白馬王子會駕著七色雲彩來娶你。

而有著這樣思維的你,可能還處在悠長的少女期,或者,你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的少女心。

B. 如果你選的是小美人魚、寶嘉康蒂、貝兒、花木蘭

以上這些人物形象的一個特點就是——有獨立的自我意識。

你渴望自由,崇尚知識的力量,擁有冒險精神,但同時,又會期望著一份美好而配得上自己的愛情。

簡而言之,你就是知性美女的代表。

C. 如果你選的是愛莎、樂佩、梅里達、莫阿娜

可能,在你的心中,愛情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甚至可以說,你的內心充盈而富足,完全可以獨立自足地生活,愛情對你來說是生活的甜點而非主食。

你懂得自我反省,相信自己的力量;你無時無刻不張開雙臂,勇敢地擁抱命運——這頭野獸。

所以,親愛的閨蜜,你到底是哪一類人?

或者我這樣問,你是誰,你自己知道嗎?

做有深度的娛樂和有格調的八卦

喜歡請分享哦!麼麼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准正版↓↓↓

以學術的嚴謹看八卦

最有料的八卦研究者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誓要造出迪士尼的真人版美顏盛世來。

然而,就在上映的前兩天,馬來西亞當局宣佈電影推遲上映。

聯想到俄羅斯將該片分級為16+,那麼,難道因為裡面有人獸內容?

當然不是,你看《金剛》的票房就知道,在目前各個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裡,還沒有禁止藝術想像中出現人獸相戀。

再搜一下新聞,我們發現——

好吧,原來是電影裡的男僕來福出現了去親吻主人加斯頓的衝動(雖然並不明顯)。

就是這兩個傢伙,導演拍過《暮光之城》。

這也是迪士尼影史上首次出現基友曖昧的畫面,你可以想像得出,在這近百年的歷史中,迪士尼是如何做到與時俱進的。

02

迪士尼公主,一部女權主義的進化史

回到開頭,你對迪士尼公主的印象是什麼?

真善美?瑪麗蘇?等待王子拯救的睡美人?

抱歉,你的思維還停留在解放前。

事實上在某一個時代裡,迪士尼的確產生過許多天真無邪的角色,比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等,她們成就了迪士尼,並至今仍是學齡前小姑娘的最愛。

考考你:請說出夏天cos的迪士尼公主是哪一位?

但迪士尼的思維並非停留在上個世紀,它電影中的公主也並非一直只是小姑娘的人設,那個年代男權思想主導,所以迪士尼的公主們也順應時代變成了符合男性審美的形象:勤勞、善良、柔弱、美麗……

白雪公主也是要做家務的

辛德瑞拉對待小動物很溫柔

沉睡的愛洛公主,依然是“膚白貌美等待真心人”

白雪公主、辛德瑞拉公主和愛洛公主都是從男性視野出發的“治癒系完美妻子”,她們身上雲集了男人對“完美女性”的一切想像——

美麗卻並不獨立,唯一命運就是等待王子來拯救。

不過你別忘了,自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女權運動開展得相當猛烈,女人要求消除自己作為“第二性”的附屬地位,追求身體自由、權利平等,甚至外涉到了種族、性向等多個方面。

這時,追求愛與冒險的愛麗兒公主適時出現

事實上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在政治、經濟方面獨領風騷,她們對人生開始了更為哲學化的思考,在她們的世界中,男性的地位甚低。

或許每個女生的書櫃裡,都應該有一本波伏娃

於是在這樣的思潮下,迪士尼也出現了《美女與野獸》這樣的電影。

這是一位愛讀書的公主的故事。

貝兒是來自法國鄉村的漂亮姑娘,聰明獨立,非常反感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一直想去更大的世界冒險。

父親不小心闖進了野獸的領地,被囚禁起來,貝兒以犧牲自由的代價救出了父親。

一次爭執過後,貝兒出逃,遭狼群襲擊。危難關頭,野獸及時出現,解救了她卻自己受了傷。貝兒心存感激,細心照顧野獸,兩人慢慢產生了感情。

然而,男子加斯頓因為追求貝兒失敗,設計讓村民一起殺死野獸;最後關頭,野獸放過了加斯頓,卻被他襲擊而死去。貝兒傷心地流下眼淚。

眼淚解除了野獸身上的詛咒,兩人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相比之下,貝兒並沒有像前幾位公主一樣與王子一見鍾情,性格也更加獨立自主。她深陷“被囚禁”的命運,但沒有一味地等待救贖,也沒有因為愛情莽撞行事,和小美人魚愛麗兒一樣,是“有勇有謀”的公主。

當初看這部片真的感動得不行啊!

Beauty and the BeastAriana Grande;John Legend - Beauty and the Beast (From "Beauty and the Beast")

《美女與野獸》裡的貝兒追求知識、《花木蘭》裡的木蘭直接代替了男性地位、《小美人魚》追求冒險精神,《風中奇緣》則宣揚了種族平等。

所以,有時候我們並不是真正討厭國產劇裡的那些瑪麗蘇,而是覺得太落後,我國大多數編劇的思維還停留在上個世紀前半葉,沒有一點點現代精神。

全能瑪麗蘇、家仇國恨、宮鬥、母儀天下的國產劇大女主之路

但……有點冒失卻又不失勇敢可愛的花木蘭,才是符合現代精神的元氣少女啊!

除了與時俱進的女性主義覺醒,迪士尼的厲害之處還在於,上面這些我們認為具有現代精神的表達(自由、冒險、平等、地位),他們在上個世紀已經說完了,新世紀以來,他們更多地關注著哲學層面的女性思考——

“我是誰?”

比如《魔發奇緣》(長髮公主),樂佩公主明明有隱藏的能力卻一直被欺騙,有一頭發光的金髮卻被囚禁在高塔之中——

這不就是那些大男子主義認為女性只應該相夫教子的寫照?

比如《冰雪奇緣》,艾莎公主有著驚人的能力卻被異化和排斥,這難道不是和很多女性在職場上遇到的情況一樣?

《勇敢傳說》裡勇敢拒婚的梅莉達公主挑戰了“女性從屬於家庭”的傳統觀念,《海洋奇緣》則直接發出了“我為什麼存在”的疑問。

帥氣的梅莉達公主

在旅途中找到自我的莫阿娜公主

迪士尼所做的一切,都旨在與這個時代的女性接軌,表達她們的疑惑,宣揚她們的思想。

所以,覺得迪士尼公主就是傻白甜的各位,你們還是洗洗睡吧。

03

越來越夢幻的《美女與野獸》

回到《美女與野獸》。

眾所周知,這也是一部童話作品,但關於它的創作緣起,卻沒那麼天真。

《美女與野獸》的最早創作者其實是18世紀的法國小說家維倫紐夫夫人(Gabrielle-Suzanne Barbot de Villeneuve),而最初的版本實際上並不是老少鹹宜,它更接近于民俗怪談。

它的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怪獸抓了個姑娘,然後一次兩次三次四次地求婚。

嗯,聽起來像是禁室培育。

插圖by Anne Anderson

而在電影方面,其1947年的版本更能體現原著的面貌。

這部由法國著名作家讓·谷克多執導的電影極具詩意,有著憂鬱與暴躁的氣質,甚至入圍了當年的坎城電影節。

其深入人心到什麼程度呢?後來我在看《西遊記》時,每次看到怪獸都會想起這部電影。

當然,直到1991年迪士尼的《美女與野獸》出現,這個題材才變成老少鹹宜起來。

而2017版的《美女與野獸》是什麼樣子呢?簡單一句話:一個女孩兒在無數次“我是誰”的自我質詢中扼住命運的故事。

恩,你也可以稱之為這是男版“睡美人”的故事。

男女主角顏值都杠杠的

故事裡的男性基本上是自私(王子)、蠻橫(加斯頓)、逃避(父親)之類的角色,缺點遍地,而且到最後也並不是靠男性戰勝了反派。

而女性呢,貝兒熱情、知性、勇敢、情義……好吧,我承認這部片真的有點勵志。

電影裡還有著近年來一直探索的“我是誰”的追問——

但是,同樣是貝兒,提出的問題從“我才不要做加斯頓夫人”變成了“我要做什麼樣的人”。

你看,這簡直是一部標準的女性主義電影,奢華、夢幻,對於被職場和催婚逼得分外疲憊的你來說,或許是一帖回血劑。

04

你到底是什麼樣子的人?

最後,讓我們回到最開始的那個問題,你喜歡的公主究竟是哪個?

A. 如果你選的是白雪公主、灰姑娘、睡美人

那麼我得說,你是傳統意義上的女性審美,崇尚真善美,希望有一天白馬王子會駕著七色雲彩來娶你。

而有著這樣思維的你,可能還處在悠長的少女期,或者,你很好地保持了自己的少女心。

B. 如果你選的是小美人魚、寶嘉康蒂、貝兒、花木蘭

以上這些人物形象的一個特點就是——有獨立的自我意識。

你渴望自由,崇尚知識的力量,擁有冒險精神,但同時,又會期望著一份美好而配得上自己的愛情。

簡而言之,你就是知性美女的代表。

C. 如果你選的是愛莎、樂佩、梅里達、莫阿娜

可能,在你的心中,愛情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甚至可以說,你的內心充盈而富足,完全可以獨立自足地生活,愛情對你來說是生活的甜點而非主食。

你懂得自我反省,相信自己的力量;你無時無刻不張開雙臂,勇敢地擁抱命運——這頭野獸。

所以,親愛的閨蜜,你到底是哪一類人?

或者我這樣問,你是誰,你自己知道嗎?

做有深度的娛樂和有格調的八卦

喜歡請分享哦!麼麼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准正版↓↓↓

以學術的嚴謹看八卦

最有料的八卦研究者

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