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崆峒山下,有一種功夫叫諞閑傳

崆峒山下, 有一種功夫叫諞閑傳

秦玉龍/文

大西北的甘肅人去南方, 一張嘴說話, 往往被當成陝西人。 雖然在方言上分蘭銀官話、中原官話,

亦分為秦隴片、隴中片、關中片、南疆片, 但一般通稱西北方言或西北官話, 主要分佈在陝西、甘肅、寧夏、青海一帶。 因此, 西北人在外地相遇, 湊在一起諞閑傳, 基本上木有什麼交流障礙。

所謂諞閑傳, 西北方言也稱諞傳或者諞閑傳、諞幹傳、啦閒話, 也有叫“咣閑”或“宣荒”的。 例如:張三那慫嘴能諞的很, 是個大諞三。 還有如朋友相約:今個沒啥事, 弟兄們坐一達的諞傳走!

既然是諞傳, 就有區別于“正兒八經說話”。 按照一般理解來說, 諞傳有兩層意思, 一是閒暇時候說的話, 二是非正式場合說的話。 它不同於打官腔說官話, 可以信口開河, 可以天上地上, 可以插科打諢, 可以道聼塗説, 可以漫無邊際, 可以東拉西扯, 於是就有了諞傳。

諞傳的好處是不用深思熟慮, 不用字斟句酌, 不用思前想後, 它是輕鬆的, 隨意的, 說的人不過腦子, 聽的人不放心裡, 它無關大局, 無傷大雅。 反正大傢伙閑著沒事, 那就說點閒話, 諞點幹傳, 既打發了無聊時光, 也可以在諞傳中或呵呵一樂或有所啟迪或鍛煉口才或活躍氣氛。 所以, 諞閑傳也不完全是“閑傳”。

當然, 諞傳也不容易, 不是誰都能諞誰都會諞的。 它也分三六九等, 分水準高低。 首先, 諞傳的人得靈光, 多少要有點語言文字水準才行。 其次, 這個主諞的人得有點幽默感, 所諞的幹傳、濕傳能逗人一樂。 再其次, 他(她)得有眼色, 要根據諞傳物件決定所諞內容。 於是, 諞三就成了七十二行當之外的一類半職業“高手”。

於是, “閒話江湖”在他們嘴皮子的閃展騰挪中刹那間便風生水起, 刀光劍影, 煞是熱鬧了。 諞三一般文化程度不算太低, 至少在他那個朋友圈子裡是“有學問”的人。 他可以是公家人, 也可以是一般百姓, 但有一點是肯定的, 作為公家人, 他有點懷才不遇的“玩世不恭”。 作為一般百姓,

他有點比上不足比下有餘的自得。 在公家人裡, 他的能諞是一種對現實的不滿和宣洩。 在百姓間, 他是見多識廣多少還有點“身份”的人, 唾沫星子飛濺那是一種“唯我獨尊”的快感……

在大西北的甘肅平涼, 不管是機關大院鄉間農舍, 閒人比較多, 生活也不是那麼快節奏。 為了宣洩過剩精力, 打發多餘時間, 諞傳就是一種最好的方式。 打麻將要分出輸贏, 喝酒要花錢, 泡吧要有錢又有閑, 下棋更要費腦子動心思。 唯獨諞閑傳是幹指頭蘸鹽——啥也不貼賠, 一張八哥嘴就是本錢, 辦公室、炕頭、地頭、車上、路上、飯館子、馬路沿子上, 倆人幾人隨便就可以開諞。 諞傳的時候沒有文化高低之分, 沒有地位身份區別, 拉上咧就諞開咧,

諞開咧就諞美咧。 諞美咧的前提就是記住某某諞三的名字咧:那慫真能諞, 把人笑得腮幫子疼!

這就引出問題來了:諞傳圖的是啥?圖的就是融洽關係增進感情。 就拿聚餐吃飯來說, 平涼人講究吃美諞美才過癮。 光有好酒好菜那還不夠, 最好要有個既能喝又能諞的人來“坐莊”。 要知道, 諞傳也是酒席上一道菜, 或者說一味調料。 沒有諞傳的, 大家都正襟危坐, 或悶頭猛吃, 那就顯得很“尷”, 很沒意思。 特別是陪客吃飯, 那就叫“冷場”。 如果做東的人嘴巴子不利索, 那就要請來一位嘴巴子利索的, 他要善飲健談, 見多識廣。 他輕搖三寸不爛之舌, 就能叫客人心甘情願把主人敬的酒喝下去。 他妙語連珠且風趣幽默, 直惹叨得謙謙君子矜持淑女開懷大笑忘乎所以……這就是“諞手好”。

諞手好的人有一個必備條件,那就是段子多。一個小故事,一個順口溜,一首打油詩,都可以入段子。內容則有葷有素有黑有白。素段子不一定寡淡,葷段子也不一定粗俗,關鍵看說的人會不會表達。按理說,段子人人會說,但能說好的人不多。首先你要交際廣,聽得多而且版本新,還要記得住說得出。所以,諞手好的人一般都是記性好口才好表達能力強,要聲情並茂,學啥像啥,學誰像誰。因此,會說段子的人在酒桌上最受歡迎。甚至一些人因此成為請客吃飯酒席上的常客,也被戲稱為“三陪”,即陪吃、陪喝、陪諞傳。在崆峒山下,有個地方小曲名叫“諞閑傳”,也叫崆峒笑談。

當然,諞傳的範圍很廣,內容很多,而且也沒有啥框框圈圈限定你。你可以諞“國家大事”,也可以諞“身邊小事”,乃至於“公事”、“私事”,只要你認為可以拿來放在人面前說的,都可以盡情諞。不過,在諞傳的過程中,也有忌諱的,最好不要“拉是非”、“編排人”,小心“禍從口出”,弄不好別人打上門來或告你誹謗那就麻達咧。據“半瓶子”觀察,我們平涼人諞閑傳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蔓蔓(讀wan)長”,把一件事情掰碎泡爛裡裡外外細細學說,看似注重細節,其實太過瑣碎,過於平鋪直敘,失去了懸念和張力,就乏味了。

總之,諞閑傳是為了不讓自個太閑,但因為閒話太多而招人喪眼,那就不值得了。“半瓶子”也是一個愛諞閑傳的人,但距離諞三或諞手好的人還有差距。不過,從古至今,說閒話的主題始終離不開人,以至於閒話就成了是非話的代名詞。源於此,人們對於諞三多多少少還是不大喜歡甚至有點日眼的。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諞閑傳、幹傳、濕傳了,搬磚才是正事!

作者簡介:

諞手好的人有一個必備條件,那就是段子多。一個小故事,一個順口溜,一首打油詩,都可以入段子。內容則有葷有素有黑有白。素段子不一定寡淡,葷段子也不一定粗俗,關鍵看說的人會不會表達。按理說,段子人人會說,但能說好的人不多。首先你要交際廣,聽得多而且版本新,還要記得住說得出。所以,諞手好的人一般都是記性好口才好表達能力強,要聲情並茂,學啥像啥,學誰像誰。因此,會說段子的人在酒桌上最受歡迎。甚至一些人因此成為請客吃飯酒席上的常客,也被戲稱為“三陪”,即陪吃、陪喝、陪諞傳。在崆峒山下,有個地方小曲名叫“諞閑傳”,也叫崆峒笑談。

當然,諞傳的範圍很廣,內容很多,而且也沒有啥框框圈圈限定你。你可以諞“國家大事”,也可以諞“身邊小事”,乃至於“公事”、“私事”,只要你認為可以拿來放在人面前說的,都可以盡情諞。不過,在諞傳的過程中,也有忌諱的,最好不要“拉是非”、“編排人”,小心“禍從口出”,弄不好別人打上門來或告你誹謗那就麻達咧。據“半瓶子”觀察,我們平涼人諞閑傳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蔓蔓(讀wan)長”,把一件事情掰碎泡爛裡裡外外細細學說,看似注重細節,其實太過瑣碎,過於平鋪直敘,失去了懸念和張力,就乏味了。

總之,諞閑傳是為了不讓自個太閑,但因為閒話太多而招人喪眼,那就不值得了。“半瓶子”也是一個愛諞閑傳的人,但距離諞三或諞手好的人還有差距。不過,從古至今,說閒話的主題始終離不開人,以至於閒話就成了是非話的代名詞。源於此,人們對於諞三多多少少還是不大喜歡甚至有點日眼的。既然如此,我也就不再諞閑傳、幹傳、濕傳了,搬磚才是正事!

作者簡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