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電子商務模式是否能切斷生物醫藥採購領域的灰色利益鏈條

似乎所有高校、醫院、研究所的供采部門與供應商之間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一層“曖昧”的關係, 隨著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 資金、資源越來越集聚, 相關管理、分配和審批的權力也越來越向高校、醫院、研究所一把手、關鍵崗位負責人集中, 再加上相對封閉的運行機制, 繁複的採購過程, 不透明公開的資金流動, 為貪腐提供了溫床。 不論是試劑耗材還是儀器設備甚至是建築裝修, 各式各樣的供應商都和各大生物醫藥領域負責采供部門的主管人有著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 除了賄賂, 拿回扣以外, 五花八門的利益共同體形式層出不窮。

就高校方面來看, 日益見長的科研經費使得象牙塔里的人蠢蠢欲動。 據相關媒體報導, 從2013年開始浙江省委巡視組對浙江師範大學、寧波大學等多所省屬高校進行巡視。 2016年更對20家高校進行較集中的巡視, 並在進行分析時發現:不少高校的科研採購領域帳目不透明, 高校的基建和採購領域是貪腐問題的高發區。 例如浙江工商大學被指招投標制度落實不到位, 科研採購中漏洞較多, 廉政隱患比較大。 嘉興學院對基建工程等重點領域監管不夠有力, 廉政風險較大。 溫州大學在資產資金、招投標等方面存在違規違紀問題。 麗水學院在基建(維修)工程、物資設備採購方面規避招投標,

涉嫌利益輸送。

而這僅僅是20幾家高校中的一隅, 是全國近3000多所高校的冰山一角的一角, 近幾年高校採購腐敗問題已在中央紀檢部門的案頭擺放多時, 同時高校的採購經費都來自政府的撥款, 根據教育部科技司所發佈的《2016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彙編》資料顯示:全國已有234家高校經費已經突破億元大關, 同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的科研經費已達數十億之多, 而這些錢來自于納稅人, 作為合法公民有權利知道這些錢的去向, 同時對於科研採購經費的公開透明化的呼籲也此起彼伏, 不僅是高校, 類似醫院等公辦大型研究所的這些問題也不可小覷。

隨著互聯網電商模式出現, 協力廠商監管力量的成效漸顯,

一家新興互聯網公司的出現, 似乎為高校科研採購的繁複, 不透明, 帶來了曙光。

生物易構是為各醫院、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的一套安全、高效的物資採購標準化平臺。 該平臺將線下的物資採購轉變為在平臺上的標準化採購, 這樣可以大大縮減各方在技術物資採購環節中篩選供應商, 管理供應商的時間成本和資金成本。 同時, 供應商和產品的入圍資格由平臺統一進行嚴格把關和管理, 形成業內優質的供應商和產品在平臺上的快速聚攏, 極大地方便用戶能安全快捷地採購到價格合適, 品質好和售後服務好的產品。

不僅如此, 該平臺陽光透明的交易系統可以記錄下每一筆線上交易的流水, 標準的發票報銷程式讓採購費用透明化,

大大提高高校的監管效率, 平臺上線300家供應商近400萬種產品覆蓋生物化學等多方領域, 公平公正的銷售方式促進物資供應採購平臺以及各高校的供采部門的良性發展, 快速高效的採購單位系統與供應商系統、高校採購系統高效對接, 資訊實現同時同步, 採購效率大幅提升。

科研反腐之路很漫長, 而以協力廠商平臺作為依託的採購系統, 為監管, 採購等多方面提高了效率, 至於今後的發展和未來可能面臨的問題也是我們所要考慮的, 未來怎麼樣, 讓我們拭目以待。

點擊閱讀原文購買Science、TIME等雜誌合刊, 也可通過公眾平臺自訂功能表“雜誌訂購”即可購買。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