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585歲鹽步老龍下周“重出江湖”!關於老龍的故事你知多少?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快來了, 沉睡了一年的鹽步老龍又要蘇醒啦!在龍床“閉關修煉”了一年之後, 老龍將在5月10日(農曆四月十五)上午“重出江湖”!

鹽步老龍起船儀式

地點:鹽步龍湧三新村對面(龍沙湧河邊)

鹽步老龍今年585歲啦!

聞名粵港澳及珠三角地區的大瀝“鹽步老龍“, 是全國現存最古老的的龍舟。 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宣德七年(1432年), 至今老龍已經585歲啦!

老龍頷長白須在珠三角眾多龍舟中絕無僅有

當時廟前(華光廟)四約(文興、西寧、紹蟾、凝禧)鄉民發起, 與河東、河西村共同出資打造了這艘龍船。 船體材料為坤甸木, 全長36.8米(不含龍頭、龍尾), 有座位68個, 一度是歷史上最快的五條龍舟之一, 與泮溏凸眼龍、白沙紅龍、廣州石井古料(古鑑)大頭龍、雅瑤東湧龍並稱為“五京奎”。

起龍細節你知多少?

鹽步老龍百年以來已經不參與傳統的龍舟比賽了, 只在龍舟競賽盛會中進行游龍表演, 一年大部分時間, 龍頭、龍尾都供奉在鹽步華光廟內, 而船體則“蟄伏”于鹽步的龍湧船基的”龍府“內。 因此, 每年的”鹽步老龍“出水”起龍“儀式, 都會顯得格外地隆重。

老龍起水

“起龍”儀式在上午九時開始, 青壯年們在岸邊為龍舟出水清除各種障礙, 老人們則將龍舟的“頭、身、首”三部分分別進行祭祀。 隨後, 人們用拉開河處河閘, 讓大量河水將龍舟緩緩托起, 接著在陣陣鞭炮聲和呐喊聲中, 人們合力將重達四噸的龍舟推出水面。

圍觀街坊眾多

據參與每年“起龍”儀式的老人介紹, 整個儀式的過程至少需要20多名成年男子合力配合才能完成, 而幾乎整個村中男女老少, 甚至隔村大部分村民都會來觀看儀式, 所以現場一直非常熱鬧。

老龍出水“露臉”僅半月

每年五月初一, 鹽步老龍會先前往華光廟“拜華光”, 裝上龍頭和龍尾, 再開啟今年龍舟季的“探親”之旅, 拜訪大瀝河東、河西及河中的父老鄉親。

端午節當日,鹽步老龍將如約前往廣州荔灣湧探望“契仔”泮塘小龍;翌日泮塘小龍也會到鹽步探望老龍。如今,鹽步老龍和泮塘小龍的這段“父子情”已延續了近五百年,在珠三角地區的龍舟愛好者之間傳為佳話。

鹽步老龍趕完這些“情意局”後會重回“龍床”。一般來說,老龍每年就只有這半個月的時間會露出水面,街坊們要圍觀的就抓緊機會咯!

與泮塘小龍結契父子成佳話

很多街坊都知道與泮塘小龍的互相探訪是老龍每年的固定節目,不過,親們又知道“契爺契仔”一說是從何而來的嗎?

據悉,明朝萬曆年間,有一年端午珠江龍舟賽,已經100多歲的鹽步龍舟和泮塘五約龍舟進入決賽,在決賽當天,臨近終點,鹽步老龍眼看奪標在即,不料泮塘五約的龍舟站龍頭的人一個魚躍撲下水去奪了錦旗,隨後以冠軍名義領了獎品燒豬。

泮塘龍舟隊回家鄉時,泮塘父老得知詳情,覺得奪標應是鹽步老龍,便派人把燒豬送回鹽步,鹽步人不肯收下。最後,一位老人出來說:“這樣吧,鹽步老龍有須,泮塘的沒須,一個做契爺(乾爹),一個做契仔(乾兒子)。”

此後,每年的端午節,鹽步老龍就會到廣州荔灣探望“契仔”泮塘龍舟,而端午翌日,小龍就會到鹽步探望老龍。根據傳統,泮塘龍舟陪伴老龍來回巡遊的時候,泮塘龍舟的龍頭必定比老龍龍頭稍微落後,以示老龍地位尊崇。

來源 | 文化大瀝、南海大瀝

編輯 | 陳美玉

端午節當日,鹽步老龍將如約前往廣州荔灣湧探望“契仔”泮塘小龍;翌日泮塘小龍也會到鹽步探望老龍。如今,鹽步老龍和泮塘小龍的這段“父子情”已延續了近五百年,在珠三角地區的龍舟愛好者之間傳為佳話。

鹽步老龍趕完這些“情意局”後會重回“龍床”。一般來說,老龍每年就只有這半個月的時間會露出水面,街坊們要圍觀的就抓緊機會咯!

與泮塘小龍結契父子成佳話

很多街坊都知道與泮塘小龍的互相探訪是老龍每年的固定節目,不過,親們又知道“契爺契仔”一說是從何而來的嗎?

據悉,明朝萬曆年間,有一年端午珠江龍舟賽,已經100多歲的鹽步龍舟和泮塘五約龍舟進入決賽,在決賽當天,臨近終點,鹽步老龍眼看奪標在即,不料泮塘五約的龍舟站龍頭的人一個魚躍撲下水去奪了錦旗,隨後以冠軍名義領了獎品燒豬。

泮塘龍舟隊回家鄉時,泮塘父老得知詳情,覺得奪標應是鹽步老龍,便派人把燒豬送回鹽步,鹽步人不肯收下。最後,一位老人出來說:“這樣吧,鹽步老龍有須,泮塘的沒須,一個做契爺(乾爹),一個做契仔(乾兒子)。”

此後,每年的端午節,鹽步老龍就會到廣州荔灣探望“契仔”泮塘龍舟,而端午翌日,小龍就會到鹽步探望老龍。根據傳統,泮塘龍舟陪伴老龍來回巡遊的時候,泮塘龍舟的龍頭必定比老龍龍頭稍微落後,以示老龍地位尊崇。

來源 | 文化大瀝、南海大瀝

編輯 | 陳美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