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普及《基本法》,夯實香港繁榮穩定之基

慶祝香港特區成立20周年活動的一部分, “有問有答《基本法》問答比賽”4月29日在香港舉行決賽和頒獎禮。 主辦方透露, 今年參與比賽的人數超過1.6萬人次。

(5月4日《人民日報》)

作為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的一項活動, 《基本法》問答比賽雖然沒有文藝演出、論壇研討等活動顯得生動有趣、高端大氣, 但對於當下香港卻極有意義。 《基本法》是香港保持繁榮穩定的基石, 就相當於是一根“定海神針”, 無論香港社會產生怎樣的爭議和分歧, 只要《基本法》“巍然不動”, 香港就能夠繼續保持在正確軌道上前行。

近年來, 香港社會中存在的一些雜音一定程度上是對《基本法》認識和理解不夠所導致的。 作為香港的憲制性法律, 《基本法》規定了香港實行的制度和政策, 是“一國兩制”方針政策的法律化、制度化, 為“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提供了法律保障。 在《基本法》制定的過程中, 為了確保這部法律能夠充分代表香港人民利益,

能夠發揮穩定人心、保障發展的作用, 在起草之初就非常注重聽取和吸收香港同胞的意見和建議, 尤其是在香港權益需求、特區架構、體制機制、經濟民生等重點方面, 港人提出的很多想法最終都轉化成了基本法的條款, 法律草案又在香港進行了兩輪徵求意見, 收到了近8萬份意見和建議, 最終出臺的法律可以說是中國法律體系中最體現人民意願、最反映人民心聲、民意表達最充分的法律之一, 是一部全心全意保障香港和香港人民利益的法律。

《基本法》於1990年正式頒佈, 1990-1997年屬於過渡期, 1997年香港回歸之後正式生效。 從實踐來看, 這部法律一直以來都受到香港人民的高度認可,

嚴格依據《基本法》辦事已經成為中央和港區政府以及內地和香港人民的共識。 香港回歸20年, 香港社會一直能夠保持穩定, 經濟發展的步伐也要快於全球其他的發達資本主義經濟體, 《基本法》發揮著重大作用。

但一些香港市民, 尤其是一些青年, 對《基本法》的瞭解還比較欠缺。 雖然《基本法》的地位和作用是牢固不可撼動的, 但由於對法律條文的不熟悉或認識不清, 容易產生誤解, 因而造成思想上的偏差。 香港近年來在政治上產生的一些紛擾, 就在於一些人對“一國兩制”理解的片面性, 他們只看到“兩制”, 卻忽視了“一國”這個前提, 對“一國兩制”的關係和內涵沒有清楚的認識, 這就是沒有熟知《基本法》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基本法》對於“一國兩制”有著精確深刻的闡釋,

只要熟悉法律條文, 有著相應的法治思維和意識, 就不難理解“一國兩制”的極端重要性和正確性, 就不會容易受到錯誤思想的影響, 如此才能夠做到客觀理性地看待香港發展的問題。

所以說, 舉行《基本法》問答比賽這樣的活動對於香港很有意義, 從香港市民的參與熱情來看, 這項活動必將收到良好的效果。 與此同時, 要讓《基本法》深入人心, 今後香港還需要多舉辦類似的普法活動, 來加深市民對於憲法、《基本法》以及“一國兩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基本國策的認識, 讓香港在法治環境下更加繁榮穩定地發展。 (南方網胡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