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邵飄萍妻子 邵飄萍子女 邵飄萍故居

邵飄萍 邵飄萍是民國時期著名報人、新聞攝影家、革命烈士, 他用筆桿子“鐵肩擔道義, 妙手出文章”, 宣傳真理, 抨擊邪惡, 用另一種方式為中國革命做出貢獻。

邵飄萍妻子 邵飄萍子女

第一位夫人沈小仍溫順有加

邵飄萍20歲時考入浙江高等學堂(浙江大學前身), 23歲畢業受聘于金華中學堂任歷史和國文教員。 在這年秋天, 由父母作主, 他與俏麗的村姑沈小仍(1891—1923)結婚。 沈小仍是個鄉村女子, 目不識丁, 又是包辦婚姻, 但邵飄萍當時實在不能要求太多。 兩人都是貧苦人家的子女, 有相似的命運, 所以婚後兩人還算合得來。

沈小仍善於治家, 家中諸事都被她安排得井井有條, 邵飄萍有二子三女, 都是沈小仍所生所養。

第二位夫人湯修慧能量過人

1906年他們在浙江金華結為夫婦。

湯修慧聰明能幹又潑辣, 與邵飄萍一起來到了北京, 她善操持家務, 在新聞事業上是邵飄萍的得力助手,

而且又善於交際, 膽氣豪壯, 不讓鬚眉, 能為丈夫出謀劃策、撐場子, 處理事務往來比邵飄萍還果斷, 堪稱女中丈夫。

第三位夫人祝文秀情深意長

1917夏天, 漢口鬧水災, 社會各界募捐相助, 北京組織救災義演, 祝文秀也參加了。 一天, 祝文秀正在臺上演出《金玉奴棒打薄情郎》, 正巧被在現場探訪親戚的邵飄萍看見了。 祝文秀天生美麗優雅的氣質、剛柔相濟的性格, 把她所扮演的角色都演活了。 邵飄萍當時看得如癡如醉, 對祝文秀一見鍾情, 馬上對她展開熱烈的追求, 但祝文秀卻對文人身份的邵飄萍一開始並不感興趣。

邵飄萍碰了個釘子, 並不灰心, 他對祝文秀的母親徐氏關懷備至, 希望以此向祝文秀表明心跡。

徐氏見邵飄萍人品才學、待人接物樣樣出色, 對自己女兒也是一往情深, 就開始有心成全這婚事。 祝文秀從小和母親相依為命, 母親的建議對她態度轉變起了直接影響, 她才開始認真地和邵飄萍交往。 1919年2月, 經過一年多的戀愛, 祝文秀最終決定嫁給這個“筆桿子”了。

邵飄萍遇難時, 湯修慧36歲, 祝文秀29歲, 二人均終身未改嫁, 第一夫人沈小仍後去世。

邵飄萍故居

邵飄萍故居, 位於宣武區騾馬市大街魏染胡同30號。 是邵飄萍1916年後在北京的住所。

故居是座中西合璧的兩層小樓, 大門口兩側是典型的歐式石柱, 門口上方建有觀光陽臺, 這裡既是邵飄萍故居也是京報館舊址, 小樓正門上方“京報館”三個大字就是當年邵飄萍親筆題寫的。

傳說邵飄萍當年住在二樓北頭, 他把向陽的房間都讓給普通編輯了。 正是在這裡, 邵飄萍立下了“必使政府聽命於正當民意之前”的誓言並成為“鐵肩辣手”的著名報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