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狂歡吉普賽|聽著這些音樂,整個世界都變得不同

想像一下, 我們剛剛從十七世紀的西班牙, 來到了南美洲, 整個世界都變得不一樣了。 你要做的就是享受明媚的陽光, 看看不可思議的動物。 在這樣一個全新的世界裡, 你會想要去聽一些新的音樂。

——Matthias Maute

十七、十八世紀, 正處於巴羅克時期的歐洲大陸的音樂家們來到了南美洲, 看到了新世界, 聽到了“新音樂”——具有吉普賽風格的南美音樂。 這種新的風格如同一粒種子, 在音樂家的音樂語言裡紮根發芽, 在音樂家源源不斷的音樂創作中開出別樣的花朵。

在巴羅克時期, 除了巴赫華麗複雜的複調音樂, 亨德爾順應時代的主調音樂, 還有這樣的一些音樂:在它們華麗麗、繁複的巴羅克外表下, 還跳動著吉普賽火熱的節奏, 蘊含著吉普賽自由的精神。

可惜, 時光無法倒流, 身處現代的我們無法親身見證兩者這一神奇的碰撞, 但幸運的是, 就在即將到來的五月, 加拿大隨想古樂團將再度來華, 帶我們一同領略這別具一格的巴羅克音樂。

〈加拿大隨想古樂團Ensemble Caprice Baroque Orchestra5月21日 19:30 天津大劇院 小劇場〉

加拿大隨想古樂團

注:該劇可使用銀聯白金、鑽石信用卡62折購買;可使用文惠卡購買;可參與建行龍支付折後立減活動;可參與音樂教師免費申領活動。

提到古樂團, 大家腦海中浮現出的景象可能是這樣的:

可能是這樣的:

但今天,

我們帶給大家的加拿大隨想古樂團是這樣的 :

是這樣的:

柔和的色調、溫馨的舞臺,

拉近樂手與聽眾的距離。

如此的表演形式與編曲,也難怪紐約時報在對隨想樂團進行專題報導時稱讚他們:

“富有激情和想像力” 。

近年來,加拿大隨想古樂團表現十分突出。他們在2011年朱諾獎、2011年魁北克音樂獎、2009年回聲大獎均獲得提名,在2011年獲得音樂作品大獎之年度最佳演奏者,年度最佳音樂會獎。

他們的巡演範圍也不斷擴大:繼蒙特利爾音樂會後,從魁北克市到整個加拿大、美國、歐洲甚至是亞洲,都有他們的足跡。他們還是歐洲有聲望的音樂節的常客:倫敦的漢莎巴羅克音樂節,布魯日、烏德勒支的音樂節,特拉維夫的費利西亞布盧門撒爾國際音樂節,德國的雷根斯堡早期音樂節和亨德爾藝術節以及豎笛音樂節。在北美,樂團曾在紐約的弗裡克美術收藏館、米勒劇院 登臺演出,也曾在波士頓早期音樂節、蒙特利爾巴羅克音樂節上一展風采。

此外,樂團也曾在以色列和臺灣留下優美的古樂足跡。2015年,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天津、包頭等地巡演。

藝術總監 | 茂特(Matthias Maute)

豎笛手| 卡洛琳·特倫布萊(Caroline Tremblay)

巴羅克大提琴家| 納波 (Susie Napper)

巴羅克吉他手| 雅格斯(David Jacques)

打擊樂手| 澤亞(Ziya Tabassian)

藝術總監——茂特(Matthias Maute)

全世界享有盛譽的豎笛和巴羅克長笛演奏家,同時,也是優秀的作曲家和指揮家。

在1990年比利時布魯日古樂節獨奏項目中摘得桂冠。在2003年和2005年,他連續兩屆成為美國波士頓古樂節官方推薦的豎笛演奏家。作為加拿大隨想古樂團的藝術總監,茂特帶領樂團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加拿大,他的身影頻頻出現在渥太華室內音樂節和伊羅拉音樂節等音樂盛典中。茂特的作曲才能也同樣令人稱讚,他的許多作品曾在“先鋒經典”、“貝拉音樂”等知名錄音公司出版。

巴羅克大提琴家——納波 (Susie Napper)

納波曾在2002年榮獲魁北克“年度人物”稱號,是蒙特利爾巴羅克藝術節的創始人和藝術總監。出身藝術世家的她,曾先後在美國紐約朱利亞德學院和巴黎音樂學院進修。納波常與各大知名的古樂樂團同台演出,其中包括巴羅克愛樂樂團和法國施特底瓦樂團。曾四次受邀來中國巡演,現任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多次開設大師班。她的個人作品曾被EMI、CBC等多家著名唱片公司收錄。

豎笛——卡洛琳·特倫布萊(Caroline Tremblay)

來自加拿大北岸的豎笛演奏家,于2008年,獲得了蒙特利爾大學音樂演出碩士學位,同年於以色列的耶路撒冷音樂舞蹈學院實習。

卡洛琳以其嫺熟的演奏技巧和具有感染性的音樂著稱。2004年,她在加拿大音樂比賽中拔得頭籌。自2001年至今,她先後擔任了實踐團體“發現豎笛”(Discover the Recorder), “樂在豎笛”(Recorder for Fun)和“音諧”(Harmonia)的主管,在加拿大業餘音樂家協會(CAMMAC)的音樂劇中心授課,並參與了蒙特利爾音樂學院的合作教學。她的代表作品有管弦樂獨奏:"我,音樂家"(I Musici)、“小提琴國王”(Les Violons du Roy),錄音作品:ATMA Classique label。

巴羅克吉他手——雅格斯(David Jacques)

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聖喬治博斯,在蒙特利爾大學獲得了早期音樂專業博士學位。到今天,他已經同XXI-21、“艾特瑪經典”等唱片公司合作,錄製了超過15張專輯。在加拿大和全世界音樂界都極為活躍的他,至今已在5個大陸的30多個國家舉辦過超過2000場音樂會。目前,他在拉瓦爾大學擔任古典吉他教授,並時常受邀開辦工作坊和大師課。

打擊樂手——澤亞(Ziya Tabassian)

澤亞的祖籍來自伊朗,從小學習波斯傳統打擊樂器Tombak,秉承了中東打擊樂創意。1994年至2001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學習西方古典打擊樂。自2003年起,在加拿大Banff中心探尋當代打擊樂的靈感。澤亞的演奏廣泛涉及古樂、當代音樂、以及世界音樂。與其兄弟克亞錄製過眾多專輯,並和美國克羅諾斯四重奏(Kronos Quartet)等知名樂團合作演出。

狂歡&吉普賽

文藝復興與巴羅克時期的吉普賽音樂

此次音樂會的選曲也沿襲了樂團一貫的風格,以“狂歡&吉普賽——文藝復興與巴羅克時期的吉普賽音樂”為主題,選取十六至十八世紀受吉普賽音樂影響的音樂作品。

★★★★★

古樂新聲

加拿大隨想古樂團音樂會

Ensemble Caprice Baroque Orchestra

★★★★★

天津大劇院 小劇場

2017年5月21日 (周日)19:30

票價: VIP/120/80元

★★★★★

Program

曲目

甜蜜的回憶/迭戈·奧爾蒂斯

Doulce memoire/Diego Ortiz

美麗的吉普賽女郎/約翰·海因裡希·斯梅爾徹

La bella zingara/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

柔軟的旋律/安德里亞·法高尼利

La Suave Melodia/Andrea Falconieri

我的凱利·東佩小姐/十六世紀民間舞曲改編

My Lady Carey Dompe/Anonymous (16th Century)

狂歡/安德里亞·法高尼利

帕斯托雷拉/翰·海因裡希·斯梅爾徹

La Follia /Andrea Falconieri

匈牙利舞曲/無名

Balletto La Pastorella/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

波蘭慢舞步/泰勒曼&吉普賽人

Polonaises/Telemann and the gypsies

三重奏奏鳴曲 op. 1, No. 12/安東尼奧·維瓦爾第

Trio sonata op. 1, No. 12 /Antonio Vivaldi

威尼斯舞曲/十八世紀民間舞曲改編

Balletti di Venezia/Anonymous (18th Century)

普拉布姆—安吉克斯/中世紀民間舞曲改編

Präambulum – Anglicus/Anonymous

*曲目及順序以演出當日為准

*This program is subjected to change.

天津大劇院購票直通車:http://www.tjgtheatre.org/

柔和的色調、溫馨的舞臺,

拉近樂手與聽眾的距離。

如此的表演形式與編曲,也難怪紐約時報在對隨想樂團進行專題報導時稱讚他們:

“富有激情和想像力” 。

近年來,加拿大隨想古樂團表現十分突出。他們在2011年朱諾獎、2011年魁北克音樂獎、2009年回聲大獎均獲得提名,在2011年獲得音樂作品大獎之年度最佳演奏者,年度最佳音樂會獎。

他們的巡演範圍也不斷擴大:繼蒙特利爾音樂會後,從魁北克市到整個加拿大、美國、歐洲甚至是亞洲,都有他們的足跡。他們還是歐洲有聲望的音樂節的常客:倫敦的漢莎巴羅克音樂節,布魯日、烏德勒支的音樂節,特拉維夫的費利西亞布盧門撒爾國際音樂節,德國的雷根斯堡早期音樂節和亨德爾藝術節以及豎笛音樂節。在北美,樂團曾在紐約的弗裡克美術收藏館、米勒劇院 登臺演出,也曾在波士頓早期音樂節、蒙特利爾巴羅克音樂節上一展風采。

此外,樂團也曾在以色列和臺灣留下優美的古樂足跡。2015年,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天津、包頭等地巡演。

藝術總監 | 茂特(Matthias Maute)

豎笛手| 卡洛琳·特倫布萊(Caroline Tremblay)

巴羅克大提琴家| 納波 (Susie Napper)

巴羅克吉他手| 雅格斯(David Jacques)

打擊樂手| 澤亞(Ziya Tabassian)

藝術總監——茂特(Matthias Maute)

全世界享有盛譽的豎笛和巴羅克長笛演奏家,同時,也是優秀的作曲家和指揮家。

在1990年比利時布魯日古樂節獨奏項目中摘得桂冠。在2003年和2005年,他連續兩屆成為美國波士頓古樂節官方推薦的豎笛演奏家。作為加拿大隨想古樂團的藝術總監,茂特帶領樂團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加拿大,他的身影頻頻出現在渥太華室內音樂節和伊羅拉音樂節等音樂盛典中。茂特的作曲才能也同樣令人稱讚,他的許多作品曾在“先鋒經典”、“貝拉音樂”等知名錄音公司出版。

巴羅克大提琴家——納波 (Susie Napper)

納波曾在2002年榮獲魁北克“年度人物”稱號,是蒙特利爾巴羅克藝術節的創始人和藝術總監。出身藝術世家的她,曾先後在美國紐約朱利亞德學院和巴黎音樂學院進修。納波常與各大知名的古樂樂團同台演出,其中包括巴羅克愛樂樂團和法國施特底瓦樂團。曾四次受邀來中國巡演,現任中央音樂學院客座教授,多次開設大師班。她的個人作品曾被EMI、CBC等多家著名唱片公司收錄。

豎笛——卡洛琳·特倫布萊(Caroline Tremblay)

來自加拿大北岸的豎笛演奏家,于2008年,獲得了蒙特利爾大學音樂演出碩士學位,同年於以色列的耶路撒冷音樂舞蹈學院實習。

卡洛琳以其嫺熟的演奏技巧和具有感染性的音樂著稱。2004年,她在加拿大音樂比賽中拔得頭籌。自2001年至今,她先後擔任了實踐團體“發現豎笛”(Discover the Recorder), “樂在豎笛”(Recorder for Fun)和“音諧”(Harmonia)的主管,在加拿大業餘音樂家協會(CAMMAC)的音樂劇中心授課,並參與了蒙特利爾音樂學院的合作教學。她的代表作品有管弦樂獨奏:"我,音樂家"(I Musici)、“小提琴國王”(Les Violons du Roy),錄音作品:ATMA Classique label。

巴羅克吉他手——雅格斯(David Jacques)

出生於加拿大魁北克省的聖喬治博斯,在蒙特利爾大學獲得了早期音樂專業博士學位。到今天,他已經同XXI-21、“艾特瑪經典”等唱片公司合作,錄製了超過15張專輯。在加拿大和全世界音樂界都極為活躍的他,至今已在5個大陸的30多個國家舉辦過超過2000場音樂會。目前,他在拉瓦爾大學擔任古典吉他教授,並時常受邀開辦工作坊和大師課。

打擊樂手——澤亞(Ziya Tabassian)

澤亞的祖籍來自伊朗,從小學習波斯傳統打擊樂器Tombak,秉承了中東打擊樂創意。1994年至2001年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學習西方古典打擊樂。自2003年起,在加拿大Banff中心探尋當代打擊樂的靈感。澤亞的演奏廣泛涉及古樂、當代音樂、以及世界音樂。與其兄弟克亞錄製過眾多專輯,並和美國克羅諾斯四重奏(Kronos Quartet)等知名樂團合作演出。

狂歡&吉普賽

文藝復興與巴羅克時期的吉普賽音樂

此次音樂會的選曲也沿襲了樂團一貫的風格,以“狂歡&吉普賽——文藝復興與巴羅克時期的吉普賽音樂”為主題,選取十六至十八世紀受吉普賽音樂影響的音樂作品。

★★★★★

古樂新聲

加拿大隨想古樂團音樂會

Ensemble Caprice Baroque Orchestra

★★★★★

天津大劇院 小劇場

2017年5月21日 (周日)19:30

票價: VIP/120/80元

★★★★★

Program

曲目

甜蜜的回憶/迭戈·奧爾蒂斯

Doulce memoire/Diego Ortiz

美麗的吉普賽女郎/約翰·海因裡希·斯梅爾徹

La bella zingara/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

柔軟的旋律/安德里亞·法高尼利

La Suave Melodia/Andrea Falconieri

我的凱利·東佩小姐/十六世紀民間舞曲改編

My Lady Carey Dompe/Anonymous (16th Century)

狂歡/安德里亞·法高尼利

帕斯托雷拉/翰·海因裡希·斯梅爾徹

La Follia /Andrea Falconieri

匈牙利舞曲/無名

Balletto La Pastorella/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

波蘭慢舞步/泰勒曼&吉普賽人

Polonaises/Telemann and the gypsies

三重奏奏鳴曲 op. 1, No. 12/安東尼奧·維瓦爾第

Trio sonata op. 1, No. 12 /Antonio Vivaldi

威尼斯舞曲/十八世紀民間舞曲改編

Balletti di Venezia/Anonymous (18th Century)

普拉布姆—安吉克斯/中世紀民間舞曲改編

Präambulum – Anglicus/Anonymous

*曲目及順序以演出當日為准

*This program is subjected to change.

天津大劇院購票直通車:http://www.tjgtheatre.org/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