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孫逢春:解決電池高寒問題,讓北京冬奧會用上新能源車

2017年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于5月6日至7日在株洲舉行, 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孫逢春出席並發言。

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孫逢春

發言中, 他談到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第一, 整車高效節能;第二, 電池的兩高一全;第三, 運行的共用、網聯;第四, 駕駛智慧自動。

孫逢春也談到, 為了新能源汽車能夠在東北地區應用, 電池一定要解決高寒問題。 “美國拿豐田車做實驗, 電池在在零下2度根本用不了。 ”他介紹, 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現在正在與國外進行電池加速技術, 快速用12.5秒提高溫度, 要在北京冬奧會上用這個全新的新能源車, 包括客車和轎車。

以下為發言實錄:

孫逢春: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專家, 各位同仁,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興能夠應邀出席2017年全國企業家活動日暨中國企業家年會, 我非常高興就大家所關心的企業發展進行交流。

根據大會組委會的安排, 讓我就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若干關鍵技術問題做一個簡短交流, 我目前在國家新能源汽車時間室工作,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是一個大的系統工程, 分為三個系統。

第一個系統是車, 第二個是充電自主設施, 第三是智慧中心, 我們國家開始佈局新能源汽車發展, 便圍繞這三個主題來工作。 從目前來講, 新能源汽車從國家安排和企業以及世界發展趨勢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發展。

第一, 整車高效節能, 就像剛才徐董事長和申董事長說的一樣。

第二, 電池的兩高一全, 電池是一個核心問題。

第三, 運行的共用、網聯。

第四, 駕駛智慧自動。

我就前三個問題做重要講解, 後面一個問題做一個介紹。

首先是整車高效節能。 目前來講, 我們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開發工作都是圍繞著整車的高效節能, 也就是通過電動化、輕量化以及系統大三電、小三電的精准匹配, 達到整車的高效節能, 整車高效節能, 國家規定的2020年, 十三五達成的目標。 首先是轎車、乘用車, 常用車是物流車, 它的單位載體是續勢里程, 根據大三電高效, 峰值功率密度要達到4KW/kg, 大於30秒, 連續功率密度大於等於2.5kw/kg, 最高效率大於等於96%, 自動變速箱的核心任務就是將兩端技術區向中間區域的車箱磨成一個高速區, 它的節能降耗可以達到5%到10%, 另外小三電, 大家知道小三電包括空調、轉箱, 特別是在冬天, 空調電耗超過三分之一, “十三五”的任務是提高空調的製冷和炙熱能效比,
要達到大於等於2, 同時要降低功耗。

另外一個是制動強度, 國家在十三五在制動能量回收達到大於等於25%, 制動能量回收與ABS、ESP的能量系統要達到非常好的匹配, 當然現在輕量化是一個主要的降耗任務, 國家在輕量化, 對車輛的降耗, 無論是對傳統車還是電動車的降耗要求非常高, 在國家“十三五”的專項裡面也部署了輕量化專項, 輕量化在目前來講, 節能潛力有10%左右, 怎麼進行節能?一是四輪獨立懸架, 獨立驅動技術加零部件輕量化。 這是我們國內一家客車廠做的輕量化的車身, 基本把傳統的幾大工藝相容掉, 現在一般的整體品質在12噸左右, 這個車的整車品質可以做到9噸以下, 對標車現在做得最好的是12噸,

車身輕量化、結構輕量化、材料輕量化將是下一代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重中之重的方向。

第二, 我介紹一下電池的兩高一全。 未來電池的發展, 一是高能, 國家在“十三五”已經對新能源的電池能量目標已經有要求, 同時要求記憶體小, 另外解決高寒, 這是美國拿豐田車做的實驗, 在零下2度根本用不了, 為了我們國家新能源汽車能夠在東北地區應用, 一定要解決高寒問題, 由於我們現在正在與國外進行電池加速技術, 能夠快速用12.5秒提高它的溫度, 我們要在北京冬奧會上用這個全新的新能源車, 包括客車和轎車。 下一個是電池, 為了提高它的能量密度, 希望達到500wh/kg, 迴圈壽命大於等於1200次, 它的容量可以達到500, 關鍵是沒有解體的電解質, 它的安全性會大幅提高,這也是我們國家“十三五”目標的目標,希望能達到每公斤500,也就是說現在的電動車,同樣的電池可以跑到500公里以上。

我下面講一下運行共用網聯。應該說共用經濟推動了共用技術的發展,為什麼現在共用?北京市共用發展得比較快,因為北京新能源汽車不限制,北京的計程車每年跑10萬公里,家用一年不到3000公里,一般計程車3到5年更換,家用轎車一般在10年,共用時代不求所有,但為所用的一個時代,新能源的特殊性,共用就成為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同時是充電樁的共用,北京率先開展了充電樁的建設,為北京的共用車提高了非常好的平臺;一個是車的共用,還有一個是電池的共用,如果你的私家新能源汽車要用10年,還會有危險,現在產品說能夠保10年,我還未必放心,5年以後、10年以後會是什麼樣,現在能不能實現迴圈加日曆壽命,同時老百姓(43.950,-0.13,-0.29%)不用去買賓士了,可以去租電池,北京的計程車開始更換電池,同時這個電池還是80就不用了,如果再往下能不能降到70%?這是我們下一步的發展。

我是換電技術在中國的“始作俑者”,後來世博會完了以後,國家有換電模式的推廣,一個是國網,還有一個是公交,我們要建立充電技術設施,媒體說了,你是跑馬圈地,不是為了真正建立充電技術設施,關鍵問題來了,關鍵問題是我們在奧運會做了一個好話的充電站,後來公交也好,你給的地越多越好,我們後來把電發公司小型化,新一代的換電技術已經突破,電動客車約5000平方米到315平方米,120輛。這是電巴/北理工集裝箱式換點占,一個12、一個24的集裝箱,一拼接就是充換電的技術,也是一次技術加產品的出口。這是世博會的120輛車,這是北京的,在今年年底要建成;最後一個是資料共用,我們在中央的支持下建成的,這是車內的資料獲取以及位置採集,同時採集到的資料要進行資料傳輸。

大家知道我這一段時間特別忙,監控在國家實驗室要去調研。現在申請的有345家,我們作為國家監控中心,說中國新能源(10.370,0.11,1.07%)汽車不應該有300多家企業,現在已經入網的有2000多個車型,國家現在建立所謂的三級平臺,一是國家平臺、二是地方平臺、三是企業平臺,對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進行監控,地方政府對你所管轄區域的新能源汽車運行進行監管,作為我們國家平臺這一塊是作為監測,國家平臺的三大核心任務,一是安全監測,整個全國到目前為止100多萬輛的安全監測,二是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品質評價,三是最核心的資料統計,也就是說你的新能源汽車,譬如申董事長的新能源汽車跑了多少公里以後可以進行補貼,這是千年出現以後,加快了進程,現在的新能源客車或者新能源汽車運行了多少公里,是不是該拿補貼了,由國家進行記錄。

這是國家平臺、地方平臺、企業平臺,國家平臺是政策,地方平臺是兼管,企業平臺是監控,產品與運行安全責任主體,現在新能源汽車百分之百即時到我們平臺,便於國家進行統計。這是國家目前註冊企業的情況,已經通過的新能源車型是2537家,這是我們監測和監管的主要內容,每一足資料的上報有60多個資料;另外,我們對充電樁、充電站也要進行聯網。

最後,大家比較關心的是2020後補貼的個人思考,也是國家要求我們考慮的一些問題。補貼應該長時間進行下去,只是說補貼方式應該不一樣,我個人認為將來可能的方式是私家乘用車,可能以節能箭牌產品獎勵的辦法,類似家電產品等等各種辦法,二是在公共領域的車,所謂現在的公共領域定位6大類,公交、出租、環衛、物流、租賃、郵政,其實現在的郵政也是物流車了,所以公共領域的六大類產品,我認為可能比較合理,或者產品獎勵再加運行的碳交易補貼。

現在財政部對我們這個平臺的資料統計很正式,我想將來可能採用這個方式。從1956年開始電動坦克,1992年開始做電動客車,應該說是國內最早研究的單位,奧運會、世博會等一系列的開發和研究工作都在進行。同時我們現在有三個國家平臺,一是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二是電動車輛國家協同創新中心,三是新能源汽車運行國家監管平臺,為了加強企業合作的交流,我們協同理工華創和理工新源進行合作。我的彙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它的安全性會大幅提高,這也是我們國家“十三五”目標的目標,希望能達到每公斤500,也就是說現在的電動車,同樣的電池可以跑到500公里以上。

我下面講一下運行共用網聯。應該說共用經濟推動了共用技術的發展,為什麼現在共用?北京市共用發展得比較快,因為北京新能源汽車不限制,北京的計程車每年跑10萬公里,家用一年不到3000公里,一般計程車3到5年更換,家用轎車一般在10年,共用時代不求所有,但為所用的一個時代,新能源的特殊性,共用就成為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同時是充電樁的共用,北京率先開展了充電樁的建設,為北京的共用車提高了非常好的平臺;一個是車的共用,還有一個是電池的共用,如果你的私家新能源汽車要用10年,還會有危險,現在產品說能夠保10年,我還未必放心,5年以後、10年以後會是什麼樣,現在能不能實現迴圈加日曆壽命,同時老百姓(43.950,-0.13,-0.29%)不用去買賓士了,可以去租電池,北京的計程車開始更換電池,同時這個電池還是80就不用了,如果再往下能不能降到70%?這是我們下一步的發展。

我是換電技術在中國的“始作俑者”,後來世博會完了以後,國家有換電模式的推廣,一個是國網,還有一個是公交,我們要建立充電技術設施,媒體說了,你是跑馬圈地,不是為了真正建立充電技術設施,關鍵問題來了,關鍵問題是我們在奧運會做了一個好話的充電站,後來公交也好,你給的地越多越好,我們後來把電發公司小型化,新一代的換電技術已經突破,電動客車約5000平方米到315平方米,120輛。這是電巴/北理工集裝箱式換點占,一個12、一個24的集裝箱,一拼接就是充換電的技術,也是一次技術加產品的出口。這是世博會的120輛車,這是北京的,在今年年底要建成;最後一個是資料共用,我們在中央的支持下建成的,這是車內的資料獲取以及位置採集,同時採集到的資料要進行資料傳輸。

大家知道我這一段時間特別忙,監控在國家實驗室要去調研。現在申請的有345家,我們作為國家監控中心,說中國新能源(10.370,0.11,1.07%)汽車不應該有300多家企業,現在已經入網的有2000多個車型,國家現在建立所謂的三級平臺,一是國家平臺、二是地方平臺、三是企業平臺,對所有的新能源汽車進行監控,地方政府對你所管轄區域的新能源汽車運行進行監管,作為我們國家平臺這一塊是作為監測,國家平臺的三大核心任務,一是安全監測,整個全國到目前為止100多萬輛的安全監測,二是新能源汽車產品的品質評價,三是最核心的資料統計,也就是說你的新能源汽車,譬如申董事長的新能源汽車跑了多少公里以後可以進行補貼,這是千年出現以後,加快了進程,現在的新能源客車或者新能源汽車運行了多少公里,是不是該拿補貼了,由國家進行記錄。

這是國家平臺、地方平臺、企業平臺,國家平臺是政策,地方平臺是兼管,企業平臺是監控,產品與運行安全責任主體,現在新能源汽車百分之百即時到我們平臺,便於國家進行統計。這是國家目前註冊企業的情況,已經通過的新能源車型是2537家,這是我們監測和監管的主要內容,每一足資料的上報有60多個資料;另外,我們對充電樁、充電站也要進行聯網。

最後,大家比較關心的是2020後補貼的個人思考,也是國家要求我們考慮的一些問題。補貼應該長時間進行下去,只是說補貼方式應該不一樣,我個人認為將來可能的方式是私家乘用車,可能以節能箭牌產品獎勵的辦法,類似家電產品等等各種辦法,二是在公共領域的車,所謂現在的公共領域定位6大類,公交、出租、環衛、物流、租賃、郵政,其實現在的郵政也是物流車了,所以公共領域的六大類產品,我認為可能比較合理,或者產品獎勵再加運行的碳交易補貼。

現在財政部對我們這個平臺的資料統計很正式,我想將來可能採用這個方式。從1956年開始電動坦克,1992年開始做電動客車,應該說是國內最早研究的單位,奧運會、世博會等一系列的開發和研究工作都在進行。同時我們現在有三個國家平臺,一是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二是電動車輛國家協同創新中心,三是新能源汽車運行國家監管平臺,為了加強企業合作的交流,我們協同理工華創和理工新源進行合作。我的彙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