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黑茶對於調節代謝綜合征的作用研究

黑茶對於調節代謝綜合征的作用研究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鐘村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511495)

黃文河 黎瑞庭 黃鳳蓮 郭彥婷 何杏平 陳玉敏

摘要:目的 分析比較黑茶茯磚茶和普洱茶對代謝綜合征人群的調理效果。 方法 對廣州市番禺區鐘村街社區內診斷為代謝綜合征的患者按照患者意願分成三組, 第一組飲黑茶茯磚;第二組飲普洱, 第三組為對照組, 比較1個月後身體檢查各組的變化情況。 三組比較血脂、血糖、血壓及尿酸指標。 結果 黑茶茯磚茶和普洱茶都有很好的降血脂、減肥、降血壓、降血糖等的保健作用能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品質,且黑茶茯磚茶效果更好。

結論 黑茶作為一種價格便宜的飲用產品, 易於在社區用於代謝綜合征的防治, 適合全面推廣。

關鍵字:黑茶;代謝綜合征

Heicha for the study of regulationof metabolic syndrome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ea Fuzhuan brick tea and Pu'er Tea on metabolic syndrome population conditioning effect.Methods in Guangzhou Panyu District Villagestreet community diagnosis for metabolic syndrom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s' wishes, first group drink tea Fuzhuan brick; the second group drink tea, the third group as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1 month after physical examination of each group changes. Bloodlipids, blood glucose, blood pressure and uric aci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Results black tea Fuzhuan brick tea and Pu'er tea has good reducing bloodfat, losing weight, lowering blood pressure,reducing blood sugar of health care function can improve patient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black tea Fuzhuan brick tea effect better. Conclusion the tea as a kind of cheap, easy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metabolic syndrome in the community for the comprehensive promotion of drinking products.

Key words:tea; metabolic syndrome

《中國慢性病防治工作規劃(2012~2015年)》指出:心腦血管病已成為我國居民慢性病的重要組成之一, 為了加強慢性病的防控, 需加強高風險人群的檢出和管理, 其中, 代謝綜合征患者是重點慢性病的高風險人群。 大量流行病學資料表明:代謝綜合征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中主要的, 獨立的危險因素, 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 近年來, 代謝綜合征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代謝綜合征是一組代謝起源、相互關聯、群集發生的危險因數,

即高血壓、胰島素抵抗、高甘油三酯血症和向心性肥胖出現於同一個體的一組症候群, 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 又稱為死亡四重奏。 隨著社區人口老齡化代謝綜合征人群迅速增加。 黑茶有降血脂、減肥、降血壓、降血糖等的保健作用, 其品種包括茯磚茶、普洱茶等。 廣州市番禺區鐘村街社區自2012年開始對本區老年人(年齡≥65歲)進行免費定期體檢並建立隨訪體系, 與本區人群有緊密聯繫, 並積累了體檢的大量資料及經驗。 黑茶的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是當今國內外的研究熱點問題, 對普洱的研究相對較多, 對黑茶茯磚的研究仍較少, 隨著對黑茶茯磚的研究深入, 黑茶茯磚有其獨特之處:加工工程中發花形成“金花”, 據科學研究發現,
該菌種稱為“冠突散囊菌”, 就是這種有益菌和它的代謝產物對人體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它能促進消化, 降低血值脂, 減少腦血管病的發生。 本文通過分析比較黑茶茯磚茶和普洱茶對代謝綜合征人群的調理效果。 為黑茶的推廣飲用而努力。

1 臨床試驗研究

1.1 研究設計 本研究病例全部來源於廣州市番禺區鐘村街社區, 對管轄人口中65歲以上人群進行身體檢查:身高、體重、腹圍、血壓、空腹血糖、血脂檢測、尿酸指標, 現場做調查問卷, 對診斷為代謝綜合征的患者根據患者意願分成三組, 每組各45人, 均給予正確的飲食及運動建議, 第一組飲黑茶茯磚;第二組飲普洱, 第三組為對照組。 試驗茶品質量一致性, 擬採購道地茶料,

一次性採購同批次茶料後密封保存。 3組患者的臨床人口學資料及臨床特徵比較無差異, 詳見附1表。 方案獲得本中心的醫學倫理委員會批准並全程跟蹤。

附表1 3組人口學資料及臨床特徵(±s)

注:3組人口學資料及臨床特徵比較P >0.05, 無統計學意義, 可以臨床對照試驗。

1.2 研究方法 黑茶組每天飲黑茶茯磚15克, 分二次飲;普洱茶組每天飲普洱15克, 分二次飲, 對照組飲用白水。 分別記錄在1個月後腹圍、血壓、空腹血糖、甘油三脂、HDL-C各組分的變化情況以及服用茶品的依從性情況。 採用SPSS17.0統計軟體進行統計, 計量資料採用均值±標準差(±s)表示, 2組平行對照比較採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和t檢驗, 計數資料採用χ2檢驗。 以瞭解各組的各項指標改善情況。

最終做出各組改善代謝綜合征的療效評價, 也進一步為推廣飲用黑茶、製成有效的黑茶普及方案打下基礎。

1.3 診斷標準西醫診斷標準參照成人代謝綜合征診斷參考標準。 採用NECP-ATPⅢ提出的MS診斷工作定義:具備以下五項的三項或更多。 詳見附表2。

附表2 代謝綜合征診斷標準

1.4 納入病例標準 凡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與分型,為平衡實驗倫理要求及儘量減少西醫治療用藥在本研究影響,擬納用輕症MS患者,即達到MS血壓標準(收縮壓>18.62kPa或者舒張壓>11.97kPa),未達到中度血壓升高(收縮壓≥21.28kPa或者舒張壓≥13.30kPa),及空腹血糖>6.lmmol/L,而≤7.0mmol/L。目前高血壓及糖尿病指南對上述患者均可先行合理飲食及運動干預而未涉及藥物治療。

1.5 排除病例①有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者;②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症、β受體功能亢進及影響心臟的其他疾病;③嬰兒、妊娠期婦女及對黑茶過敏者。

2 臨床治療效果

2.1 退出病例 觀察期間無退出病例。

2.2 脫落病例 觀察期間無脫落病例。

2.3 臨床療效 黑茶磚茶和普洱茶都有很好的降血脂、減肥、降血壓、降血糖等的保健作用,能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品質,且黑茶茯磚茶效果更好(P <0.05)(詳見附表3)。

附表3 3組臨床療效(n=45)

注:*:黑茶磚茶組、普洱茶組與對照組比較,P <0.01;△:黑茶磚茶組和普洱茶組比較,P <0.05。

2.4 實驗室指標 經過1個月的茶品飲用後,2組(黑茶磚茶組、普洱茶組)的腹圍、血壓、空腹血糖、甘油三脂、HDL-C均有改善(P <0.05),其中黑茶磚茶組改善優於普洱茶組(P <0.05);見附表4~6。

附表4 黑茶磚茶組、普洱茶組腹圍、血糖、血脂指標前後比較

注:兩組患者的腹圍變化不大。經t 檢驗,與黑茶磚茶前比較△P <0.05,△△P <0.01。黑茶磚茶組間比較*P<0.05。附表4顯示:飲用黑茶磚茶、普洱茶前後對比,兩組血糖、TC、LDL-C較黑茶磚茶前下降明顯。黑茶磚茶後兩組無明顯差異;黑茶磚茶組TG較黑茶磚茶前明顯下降,普洱茶無明顯下降,黑茶磚茶後兩組差異顯著(△△*P<0.01);HDL-C兩組均有升高趨勢,但無統計學意義。

附表5 黑茶磚茶組、普洱茶組降壓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總有效率比較,經χ2檢驗,P >0.05,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組降壓療效相當。

附表6 黑茶磚茶組、普洱茶組前後血壓變化(

±s,kPa)

附表6顯示:治療前後兩組血壓經統計分析,結果如下:組內比較:黑茶磚茶組:飲用後的收縮壓、舒張壓和治療前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說明治療後血壓顯著下降(收縮壓t =11.67,P <0.01;舒張壓t=13.15,P<0.01)。普洱茶組:治療後的收縮壓、舒張壓和治療前比較也均有顯著性差異,治療後血壓顯著下降(收縮壓t=12.59,P<0.01;舒張壓t=13.54,P<0.01)。組間比較:飲用後兩組收縮壓與舒張壓均無顯著性差異,提示兩組療效相似(收縮壓t=0.52,P>0.05;舒張壓t =2.47,P>0.05)。

2.5 不良反應觀察過程中3組均無嚴重不良事件。

3 結論

黑茶作為一種價格便宜,易於在社區用於代謝綜合征的防治,適合全面推廣的飲用產品。

4 討論

按照聯合國的新標準,65歲老人占總人口的7%,即該地區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廣州市番禺區鐘村街社區於2014年老齡化水準已達到8.35%,人口老年化,65歲人群逐漸增多,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慢性病的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研究發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通常與肥胖均存在著始動機制的共同性,即脂肪與糖代謝的障礙,以後逐漸發現具備這些臨床特徵的患者,容易發展為動脈粥樣硬化,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嚴重心腦血管事件概率較大,最終導致傷殘甚至死亡,嚴重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品質,而且醫療費用極其昂貴,增加了社會和家庭的經濟負擔,其後果引起我們重視。目前,中醫養生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人們生活水準提高,更多關注飲食運動,傾向于運用安全、有效、持久進行的食療方法緩解多種慢性病的發生與發展。黑茶具有降血脂、減肥胖、降血壓、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的作用。黑茶具有良好的降解脂肪、抗血凝、促纖維蛋白原溶解作用和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還能使血管壁鬆弛,增加血管有效直徑,從而抑制主動脈及冠狀動脈內壁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達到降壓、軟化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茶葉中特有的氨基酸茶氨酸能通過活化多巴胺能神經元,起到抑制血壓升高的作用。此處,還發現茶葉中的咖啡鹼和兒茶素類能使血管壁鬆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徑,通過血管舒張而使血壓下降。茶色素具有顯著的抗凝、促進纖溶、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抑制動脈平滑肌細胞增生的作用,還能顯著降低高脂動物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並對ACE酶具有顯著抑制作用,具有降壓效果。茶多糖複合物通常稱為茶多糖,是一類組成成分複雜且變化較大的混合物。對幾種茶類的茶多糖含量測定的結果表明,安化黑茶的茶多糖含量最高,且其組分活性也比其它茶類要強,這可能就是發酵茶尤其是安化黑茶茶多糖降血糖效果優於其它茶類的原因之一。且黑茶茯磚茶效果好、價格便宜,應用前景廣。

參考文獻

1 許鋒成,劉天虎,等.阿托伐他汀強化降脂治療和左旋氨氯地平聯用對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J].華西醫學,2011,26(11):1633

2 韓雅君,張園等.高危冠心病患者長期強化降脂治療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誌, 2011,26(11):1633

3 Siegrist J,Matschinger H, Cremer P,etal .Atherogenic risk inmen suffering from occupational stress[J].Atherosclerosis,1998,69(2~3):211~2184 Richard P,Lars A,Niklas H,et al . High effect,low reward,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employed Swedish men and women: baseline results from the WOLF Study[J].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1998,52(9):540~547

4 李娜,趙興榮等.慢性應激對大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及相關因素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誌,2008,16(6):499

5 陳婷,吳偉,李榮,等.血脂異常中醫病因病機及治法研究進展[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08,15(1):39~41

6 唐榮德,羅治華,蔣三員,等.高脂血症血脂和凝血因數與臟腑及氣血津液證型的關係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雜誌,2005,3(3):193~195

7 孫元瑩,郭茂松等.決明飲子治療原發性高脂血症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9(3):7~8

8 李恩慶,佟曉輝.補腎降脂方治療高脂血症55例[J].中醫內科學基礎,2006,12(3):211

9 張秋霞.聶惠民教授治療高脂血症的經驗[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03,10(3)38~39(20160229收稿)

(本文內容原載於《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年6月下半刊,《安化黑茶》雜誌2017年1期總第14期轉載,轉載本社文章請注明出處。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1.4 納入病例標準 凡符合上述診斷標準與分型,為平衡實驗倫理要求及儘量減少西醫治療用藥在本研究影響,擬納用輕症MS患者,即達到MS血壓標準(收縮壓>18.62kPa或者舒張壓>11.97kPa),未達到中度血壓升高(收縮壓≥21.28kPa或者舒張壓≥13.30kPa),及空腹血糖>6.lmmol/L,而≤7.0mmol/L。目前高血壓及糖尿病指南對上述患者均可先行合理飲食及運動干預而未涉及藥物治療。

1.5 排除病例①有心力衰竭、嚴重心律失常者;②患有甲狀腺功能亢進症、β受體功能亢進及影響心臟的其他疾病;③嬰兒、妊娠期婦女及對黑茶過敏者。

2 臨床治療效果

2.1 退出病例 觀察期間無退出病例。

2.2 脫落病例 觀察期間無脫落病例。

2.3 臨床療效 黑茶磚茶和普洱茶都有很好的降血脂、減肥、降血壓、降血糖等的保健作用,能改善患者病情、提高生活品質,且黑茶茯磚茶效果更好(P <0.05)(詳見附表3)。

附表3 3組臨床療效(n=45)

注:*:黑茶磚茶組、普洱茶組與對照組比較,P <0.01;△:黑茶磚茶組和普洱茶組比較,P <0.05。

2.4 實驗室指標 經過1個月的茶品飲用後,2組(黑茶磚茶組、普洱茶組)的腹圍、血壓、空腹血糖、甘油三脂、HDL-C均有改善(P <0.05),其中黑茶磚茶組改善優於普洱茶組(P <0.05);見附表4~6。

附表4 黑茶磚茶組、普洱茶組腹圍、血糖、血脂指標前後比較

注:兩組患者的腹圍變化不大。經t 檢驗,與黑茶磚茶前比較△P <0.05,△△P <0.01。黑茶磚茶組間比較*P<0.05。附表4顯示:飲用黑茶磚茶、普洱茶前後對比,兩組血糖、TC、LDL-C較黑茶磚茶前下降明顯。黑茶磚茶後兩組無明顯差異;黑茶磚茶組TG較黑茶磚茶前明顯下降,普洱茶無明顯下降,黑茶磚茶後兩組差異顯著(△△*P<0.01);HDL-C兩組均有升高趨勢,但無統計學意義。

附表5 黑茶磚茶組、普洱茶組降壓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總有效率比較,經χ2檢驗,P >0.05,無統計學意義,說明兩組降壓療效相當。

附表6 黑茶磚茶組、普洱茶組前後血壓變化(

±s,kPa)

附表6顯示:治療前後兩組血壓經統計分析,結果如下:組內比較:黑茶磚茶組:飲用後的收縮壓、舒張壓和治療前比較均有顯著性差異,說明治療後血壓顯著下降(收縮壓t =11.67,P <0.01;舒張壓t=13.15,P<0.01)。普洱茶組:治療後的收縮壓、舒張壓和治療前比較也均有顯著性差異,治療後血壓顯著下降(收縮壓t=12.59,P<0.01;舒張壓t=13.54,P<0.01)。組間比較:飲用後兩組收縮壓與舒張壓均無顯著性差異,提示兩組療效相似(收縮壓t=0.52,P>0.05;舒張壓t =2.47,P>0.05)。

2.5 不良反應觀察過程中3組均無嚴重不良事件。

3 結論

黑茶作為一種價格便宜,易於在社區用於代謝綜合征的防治,適合全面推廣的飲用產品。

4 討論

按照聯合國的新標準,65歲老人占總人口的7%,即該地區視為進入老齡化社會。廣州市番禺區鐘村街社區於2014年老齡化水準已達到8.35%,人口老年化,65歲人群逐漸增多,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慢性病的發病率有增高的趨勢。研究發現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通常與肥胖均存在著始動機制的共同性,即脂肪與糖代謝的障礙,以後逐漸發現具備這些臨床特徵的患者,容易發展為動脈粥樣硬化,出現心絞痛、心肌梗死和腦卒中等嚴重心腦血管事件概率較大,最終導致傷殘甚至死亡,嚴重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品質,而且醫療費用極其昂貴,增加了社會和家庭的經濟負擔,其後果引起我們重視。目前,中醫養生的觀念日益深入人心,人們生活水準提高,更多關注飲食運動,傾向于運用安全、有效、持久進行的食療方法緩解多種慢性病的發生與發展。黑茶具有降血脂、減肥胖、降血壓、降血糖,防治糖尿病的作用。黑茶具有良好的降解脂肪、抗血凝、促纖維蛋白原溶解作用和顯著抑制血小板聚集,還能使血管壁鬆弛,增加血管有效直徑,從而抑制主動脈及冠狀動脈內壁粥樣硬化斑塊的形成。達到降壓、軟化血管,防治心血管疾病的目的。茶葉中特有的氨基酸茶氨酸能通過活化多巴胺能神經元,起到抑制血壓升高的作用。此處,還發現茶葉中的咖啡鹼和兒茶素類能使血管壁鬆弛,增加血管的有效直徑,通過血管舒張而使血壓下降。茶色素具有顯著的抗凝、促進纖溶、防止血小板黏附聚集,抑制動脈平滑肌細胞增生的作用,還能顯著降低高脂動物血清中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提高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並對ACE酶具有顯著抑制作用,具有降壓效果。茶多糖複合物通常稱為茶多糖,是一類組成成分複雜且變化較大的混合物。對幾種茶類的茶多糖含量測定的結果表明,安化黑茶的茶多糖含量最高,且其組分活性也比其它茶類要強,這可能就是發酵茶尤其是安化黑茶茶多糖降血糖效果優於其它茶類的原因之一。且黑茶茯磚茶效果好、價格便宜,應用前景廣。

參考文獻

1 許鋒成,劉天虎,等.阿托伐他汀強化降脂治療和左旋氨氯地平聯用對高血壓患者血壓的影響[J].華西醫學,2011,26(11):1633

2 韓雅君,張園等.高危冠心病患者長期強化降脂治療對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影響[J].內蒙古醫學雜誌, 2011,26(11):1633

3 Siegrist J,Matschinger H, Cremer P,etal .Atherogenic risk inmen suffering from occupational stress[J].Atherosclerosis,1998,69(2~3):211~2184 Richard P,Lars A,Niklas H,et al . High effect,low reward,and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in employed Swedish men and women: baseline results from the WOLF Study[J].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1998,52(9):540~547

4 李娜,趙興榮等.慢性應激對大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及相關因素的影響[J].中國動脈硬化雜誌,2008,16(6):499

5 陳婷,吳偉,李榮,等.血脂異常中醫病因病機及治法研究進展[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08,15(1):39~41

6 唐榮德,羅治華,蔣三員,等.高脂血症血脂和凝血因數與臟腑及氣血津液證型的關係探討[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雜誌,2005,3(3):193~195

7 孫元瑩,郭茂松等.決明飲子治療原發性高脂血症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9(3):7~8

8 李恩慶,佟曉輝.補腎降脂方治療高脂血症55例[J].中醫內科學基礎,2006,12(3):211

9 張秋霞.聶惠民教授治療高脂血症的經驗[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中醫臨床版),2003,10(3)38~39(20160229收稿)

(本文內容原載於《首都食品與醫藥》2016年6月下半刊,《安化黑茶》雜誌2017年1期總第14期轉載,轉載本社文章請注明出處。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