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那年今日:泰戈爾誕辰日,他那些最美的詩篇,你還記得多少

-

1861年的今天, 泰戈爾誕生。

重溫經典詩篇, 紀念大師!

-

-

《當時光已逝》

-

假如時光已逝,

鳥兒不再歌唱,

風兒也吹倦了,

那就用黑暗的厚幕把我蓋上,

如同黃昏時節你用睡眠的衾被裹住大地,

又輕輕合上睡蓮的花瓣。

-

路途未完, 行囊已空,

衣裳破裂汙損, 人已精疲力竭。

你驅散了旅客的羞愧和困窘,

使他在你仁慈的夜幕下,

如花朵般煥發生機。

在你慈愛的夜幕下蘇醒。

-

-

《我一無所求》

-

我一無所求,

只站在林邊樹後。

倦意還逗留在黎明的眼上, 露潤在空氣裡。

濕草的懶味懸垂在地面的薄霧中。

在榕樹下你用乳油般柔嫩的手擠著牛奶。

-

我沉靜地站立著。

我沒有走近你。

天空和廟裡的鑼聲一同醒起。

街塵在驅走的牛蹄下飛揚。

把汩汩發響的水瓶摟在腰上,

女人們從河邊走來。

-

你的釧鐲丁當, 乳沫溢出罐沿。

晨光漸逝而我沒有步近你。

-

-

《假如你一定要傾心於我》

-

假如你一定要傾心於我

你的生活就會充滿憂慮

我的家在十字路口,房門洞開著

我心不在焉--因為我再唱歌

-

假如你一定要傾心於我

我決不會用我的心來回報

倘若我的歌兒是愛的海誓山盟

請你原諒, 當樂曲平息時我的信證也不復存在

因為隆冬季節, 誰會恪守五月的誓約

-

假如你一定要傾心於我

請不要把它時刻記在心頭

當你笑語盈盈, 一雙明眸閃著愛的歡樂,

我的回答必然是狂熱而草率的,

一點兒也不切合實際

--你應把它銘記在心, 然後再把它永遠忘卻.

-

-

《生如夏花》

-

生命, 一次又一次輕薄過

輕狂不知疲倦

——題記

1

我聽見回聲, 來自山谷和心間

以寂寞的鐮刀收割空曠的靈魂

不斷地重複決絕, 又重複幸福

終有綠洲搖曳在沙漠

我相信自己

生來如同璀璨的夏日之花

不凋不敗, 妖冶如火

承受心跳的負荷和呼吸的累贅

樂此不疲

2

我聽見音樂, 來自月光和胴體

輔極端的誘餌捕獲飄渺的唯美

一生充盈著激烈, 又充盈著純然

總有回憶貫穿於世間

我相信自己

死時如同靜美的秋日落葉

不盛不亂, 姿態如煙

即便枯萎也保留豐肌清骨的傲然

玄之又玄

3

我聽見愛情, 我相信愛情

愛情是一潭掙扎的藍藻

如同一陣淒微的風

穿過我失血的靜脈

駐守歲月的信念

4

我相信一切能夠聽見

甚至預見離散, 遇見另一個自己

而有些瞬間無法把握

任憑東走西顧, 逝去的必然不返

請看我頭置簪花, 一路走來一路盛開

頻頻遺漏一些, 又深陷風霜雨雪的感動

5

般若波羅蜜, 一聲一聲

生如夏花之絢爛, 死如秋葉之靜美

還在乎擁有什麼

(鄭振鐸譯)

-


-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詩人。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等等。

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

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1941年寫作了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文明的危機》。

-

-


-

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1861年—1941年),印度詩人。

代表作有《吉檀迦利》、《飛鳥集》、《眼中沙》、《四個人》、《家庭與世界》、《園丁集》、《新月集》、《最後的詩篇》等等。

1861年5月7日,拉賓德拉納特·泰戈爾出生於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富有的貴族家庭

13歲即能創作長詩和頌歌體詩集。1878年赴英國留學,1880年回國專門從事文學活動。

1913年,他以《吉檀迦利》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亞洲人。

1941年寫作了控訴英國殖民統治和相信祖國必將獲得獨立解放的《文明的危機》。

-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