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伊戈爾·魯諾夫:“一帶一路”要突出金融創新

編者按:

5月14日至15日,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依託遍佈全球的分支機搆和研究力量, 圍繞“一帶一路”核心問題, 走訪俄羅斯、埃及、澳大利亞等沿線十餘個國家、地區智庫和國際組織, 與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研究員開展智庫戰略對話, 就凝聚“一帶一路”價值共識、構建“一帶一路”行動綱領、推動沿線國家經貿合作、積極宣導經濟全球化、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話題展開討論和研究, 積極建言獻策, 形成一批富有真知灼見的對策建議。 現陸續在新華網刊出。

對話當事人問: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研究員 王乃水、李銘

答:國際道路運輸聯盟副秘書長 伊戈爾•魯諾夫

伊戈爾·魯諾夫, 國際道路運輸聯盟副秘書長。

問:國際道路聯盟於8年前提出了復興“絲綢之路”的倡議, 您如何看待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 您認為相比之下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主要生命力在哪裡?

答:“一帶一路”倡議的三個特點讓其格外有生命力:一是它將包含基礎設施投資、人文交流等在內的五個方面內容有機統籌整合在一起。 依託新技術, 它將系統重建“絲綢之路”提高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二是“一帶一路”倡議並非憑空而生, 絲綢之路有著豐富的歷史和文化內涵, 它已經存在數千年, 只是大約600年前受各種因素影響才意外中止,

現在正是重建它的好時機。 三是“一帶一路”並非只是政府間的倡議, 它也包含大量民間資本、民間團體的商業行為, 它提供了一種公私合作共贏的很好模式, 這將形成一種推動“一帶一路”倡議順利實施的強大機制動力。

問:沿線國家的合作至關重要, 您認為國際道路運輸聯盟和中國在“一帶一路”框架內合作前景如何?您認為最可能在哪些領域率先取得突破?

答:雙方有很大合作潛力, 包括科技方面的合作。 特斯拉汽車公司的董事長伊隆·馬斯克最近正在嘗試生產特殊電池和太陽能電池。 這是在基建領域用新能源替代傳統石化能源的一個典型案例, 這也是如何讓新商業模式更好推動目標戰略實施的完美案例。

在基建領域也有很多機會, 因為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帶一路”倡議的優先發展領域之一。 在這方面一些合理機制已經開始建立, 像絲路基金和亞投行等。 現在需要的是讓亞投行、亞洲開發銀行、世界銀行等新老機構, 通過合作更好促進區域基礎設施建設。

另一種比較好的合作是加強金融機制創新, 為區域內活動提供更好金融支持。 向基礎領域投資時, 應更加突出綠色金融特點, 有效避免環境和氣候惡化。 我們推出了一種全球合作新方式, 我們稱之為“綠木金融”, 它是一種綜合的金融方案, 可以較好地滿足“一帶一路”倡議的需求。

問:您參加“一帶一路”論壇將做何主旨演講?

答:我將做一個“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可持續發展運輸合作如何協同發展的演講。

(新華社國家高端智庫研究員 王乃水、李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