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新南向”pk“一帶一路”?蔡英文只會刷出“新難向”!

5月5日, 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接受新加坡、印度等6國媒體訪問, 再次推銷“新南向政策”。 按蔡英文辦公室隨後公佈的全文來看,

她稱“中國”而非“中國大陸”, 並且強調——

“新南向政策”和中國的“一帶一路”是完全不同的模式, 臺灣擁有的是強大的民間企業及醫療、教育、人力資源開發、技術創新、農業、防災等各種軟實力, 這些都不是金錢或政治力可以取代或阻擋的。

新南向政策的用意並不是在這個區域內發表政治上的宣示, 而是與國際社會建立互惠互利的關係;不是與中國競爭, 而是強調臺灣做為本區域的成員, 以自身優勢促進互惠互利發展。

聽完這話, 公道君(ID:bjrbplb)有一種強烈的“此地無銀三百兩”之感。 這番話, 完全就是欲蓋彌彰。

首先, 繞開中國大陸的“新南向政策”, 恐怕難有蔡女士口中那樣不可阻擋的發展前景。 臺灣的資源稟賦決定著, 發展外向型經濟是必然之選,

“新南向政策”也是在這方面的努力。 不過, 即便臺灣本身有種種優勢, 但這所謂的雙邊、多邊關係能否成功構建, 明顯不能只靠臺灣的一廂情願, 還要取決於東盟、南亞等“目標國”的態度。

這些年, 大陸在東南亞的影響力空前增強, 朋友圈越來越大。 無獨有偶, 出於相鄰的區位特點, 臺灣選擇的這些目標國正好都與中國有著經濟、政治等多方面往來。 他們對民進黨的“小把戲”自然了然於胸, 如果民進黨當局繼續衝撞“一個中國”框架, 勢必碰得鼻青臉腫, “新南向”怕要成“新難向”了。

其次, “新南向政策”就是再明顯不過的政治宣示。 所謂事出總有因, 蔡女士的這一步會是出於經貿考量麼?中國大陸對於臺灣經貿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資料還顯示,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占臺灣貿易比重的56%。 如果真的是出於經貿考慮, 難道就是為了做這賠本兒生意?

早在蔡英文提出“新南向政策”參選時, 就有多位專家指出, 應吸取前車之鑒, 正視區域經濟整合趨勢, 善用當前中國大陸推動的“一帶一路”政策, 才是推動“新南向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 否則, 只能是新瓶裝舊酒, 重蹈李登輝、陳水扁“南向政策”覆轍, 不只沒有強化臺灣與東南亞經貿關係, 反而虛耗資源, 徒然使台商受困。 目前看來, 這種擔憂正在成為現實。

眾所周知, 再過十來天, “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在北京舉行。 這是“一帶一路”倡議自2013年提出以來, 中國召開的規格最高的會議, 也是今年我國主場外交的重頭戲。

在這樣一個時間節點, 蔡女士又刷存在感, 不過還是老調重彈, 是其不承認“一個中國”立場的延續, 充分反映出她一門心思為個人、為政黨謀取私利的別有用心。

蔡英文當選將近1周年, 攪得島內烏煙瘴氣, 經濟萎靡不振, 觀光業斷崖式下滑, 民眾支持率接連下跌, 目前已低於3成。 當初投下“信任與支持之票”的選民並沒有迎來“點亮臺灣”, 美好的期盼變成了骨感的現實。 面對這樣的執政危機, 蔡英文又開始動歪腦筋、搞小動作。 只是, 不管她如何費盡心機, 也根本改變不了“一個中國”, 改變不了她執政失敗的現實。

天下大勢, 浩浩湯湯, 順之者昌, 逆之者亡。 隨著中國國力的顯著提升, 維護領土完整與國家統一的欲望與能力勢必愈發強烈。

放眼當下, 曾經熱衷於拿“一個中國”說事的國家, 也已經逐漸消停。 識時務者為俊傑, “台獨”分子還是不要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了。

國家統一是民族復興的歷史必然, 亦是民心所向。 臺灣最新民調顯示, 高達86.5%民眾認為自己是中華民族一份子。 規律面前、民意面前, 如果再逆勢而為, 必將失道寡助、淹沒在歷史的大洪流中。 蔡英文堅持要“一條道走到黑”, 大陸有底氣奉陪到底, 更有能力讓其吃不了兜著走。

走向坦途, 或是深淵, 就看當局者怎麼選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