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跑步也能骨折?科學奔跑跑出健康!

骨折是指骨結構的連續性完全或部分斷裂。 多見於兒童及老年人,中青年人也時有發生。 病人常為—個部位骨折,少數為多發性骨折。

經及時恰當處理,多數病人能恢復原來的功能,少數病人可遺留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

發生骨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種情況

1、直接暴力

暴力直接作用於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該部骨折,使受傷部位發生骨折,常伴不同程度軟組織損傷。 如車輪撞擊小腿,於撞擊處發生脛腓骨骨幹骨折。

2、間接暴力

間接暴力作用時通過縱向傳導、杠杆作用或扭轉作用使遠處發生骨折,如從高處跌落足部著地時,軀幹因重力關係急劇向前屈曲,胸腰脊柱交界處的椎體發生壓縮性或爆裂骨折。

3、積累性勞損

長期、反復、輕微的直接或間接損傷可致使肢體某一特定部位骨折,又稱疲勞骨折,如遠距離行走易致第二、三蹠骨及腓骨下1/3骨幹骨折。

跑步過程中並未崴腳或摔跤,怎麼會無緣無故骨折呢?

湖北省醫院骨傷科主任醫師陳建鋒介紹,這種損傷叫疲勞性骨折,是超負荷超長時間跑步、跑步姿勢不正確、地面太硬或跑步鞋減震性能低等所致。 疲勞性骨折是慢性損傷反復累積造成的,其中半數以上是蹠骨疲勞骨折,患者長時間或者劇烈運動後通常出現前足疼痛,休息幾分鐘後可逐漸消失,但在隨後的運動中疼痛會越來越重,直至骨折發生,X光片檢查顯示骨折。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鄭州院區運動醫學關節鏡科、膝關節微創外科副主任高萬旭介紹,臨床上,疲勞性骨折無典型的外傷史,往往表現為長期過度運動後感膝、小腿、踝骨及前臂、胸部疼痛。

早期X片不容易照出來,容易漏診或誤診,通過核磁共振可清楚顯示。

哪些部位容易發生疲勞性骨折?

最易發生疲勞性骨折的部位依次是脛骨、跗骨、蹠骨、股骨、腓骨等,而其他可能發生疲勞性骨折的部位有腰椎、肋骨、肱骨、橈骨和尺骨。 在運動鍛煉中,常見於足部承重較多的運動,如籃球、足球等。

此外,部分經常堅持大運動量鍛煉的中老年人也是疲勞性骨折的高發人群。

骨折病人的緊急處理

1、應用夾板等物體將傷口固定,整體移動肢體。

2、固定時最好用軟材料墊在夾板和肢體之間,特別是夾板兩端、關節骨頭突起部位和間隙部位,可適當加厚墊,以免引起皮膚磨損或局部組織壓迫壞死。

3、如果傷者傷勢較輕且運送距離較近,可用徒手搬運法送到醫院;如果傷勢較重,擔架搬運比較適合。

骨折緊急處理“三不”原則

1、不沖洗

沖洗易將污染物帶入身體深部甚至骨髓,造成傷口感染,引發骨髓炎。 骨折也會出血,沖洗開放性骨折時可能將已經產生的血痂衝開,導致再次出血而難以止血。

2、不復位

盲目復位極易造成二次損傷,或污染的骨折端回縮造成深部感染。

3、不上藥

不上藥,以免增加處理難度。

如何預防疲勞性骨折?

疲勞性骨折發生發展是一種由量變到質變的累積性損傷過程,預防疲勞性骨折的關鍵是避免骨骼疲勞損傷,以及遇到脛骨骨膜炎等其它傷病時的正確處理。

1、訓練要循序漸進

訓練掌握好運動量和強度,避免超負荷運動而導致骨骼損傷。 首先,要從基礎訓練抓起。 比如在長時間低強度的有氧訓練中,肌肉、骨骼及其它組織對跑步的適應性和承受力會逐漸增強,而太多短時高強度訓練造成太大衝擊的同時、形成的適應性卻不穩定。

如果提高訓練量和強度,一定是在100%能適應前期訓練的基礎上,否則容易發生過度訓練,使得機體的破壞大於恢復(包括骨組織的修復)。 身體感覺特別疲勞時應適當進行減量、調整,否則容易引起應激反應,皮質醇增加,抑制了合成代謝,減緩骨骼修復,增加疲勞性骨折的幾率。

2、解決跑步技術或力量問題

過度向前邁(落地點超前)和著地時間太長是非常不利的,首先會產生刹車效應、增加衝擊,還會使小腿肌肉繃緊的時間和幅度都大大增加、對骨膜的牽扯增加。此外,動作彈性差、落地重、身體上下起伏大,也會增加來自地面的衝擊力。

肌肉力量也很重要,因為肌肉可吸收運動時大部份的衝擊和壓力,其餘的壓力再傳到骨骼。當肌肉力量不足或疲勞時,就會有較多的衝擊和壓力傳到骨骼上,增加疲勞性骨折發生的概率。

3、選擇合適的場地與跑鞋

一般來說運動水準越低、技術和力量越差、體重越大的跑友,對地面和跑鞋的緩衝要求就越高。如果他們在經常太硬的路面上跑步或穿薄底、硬底跑鞋,由於缺乏緩衝,帶來的衝擊就很大。建議這類跑友選擇緩震功能較好的跑鞋(至於競速鞋,因為鞋底薄而硬,適合發力和出成績,但缺乏緩衝,所以最好待自身能力加強、水準提高後再使用)。

4、保證營養

應適當增加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美國克雷頓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即使短期性地補充鈣和維生素D都能夠顯著降低運動員的應力性骨折發生率。

此外,還要攝入足夠蛋白質(多吃海鮮、牛肉等),因為蛋白質也是合成骨組織的原料。攝入足夠維生素C(多吃新鮮蔬果),有助於加快骨組織合成。

用科學的姿勢跑出健康

1、跑步之前最好先做一下熱身,可適當伸展胳膊和腿,可以適當緩解跑步後肌肉緊張,還可以拉長肌肉讓關節擴大運動範圍。

2、合適的鞋子和衣服。跑步時穿的鞋子最好是專業跑鞋,不一定要貴,但一定要適合自己腳型的跑鞋,因為錯誤的跑鞋不但會影響跑步時的舒適度,還有可能會受傷。衣服也是一樣,應以寬鬆舒適為主,不要穿緊身沒彈力衣服,會影響舒適度。

3、正確的跑步姿勢。正確得跑步姿勢是抬頭目視前方,肩部自然放鬆,背部立直,挺胸,手握拳手臂90度自然擺動,有規律的呼吸,一步一呼一步一吸,兩步一呼兩步一吸,三步一呼,三步一吸,這樣才可以將跑步的作用最大化。

4、控制跑步速度。鍛煉時需要耐心的,很多人剛開始跑步的時候是信心滿滿的,有些人跑的太快太多,最終以失敗告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剛開始跑步的幾分鐘可以先慢跑再逐漸加速,最後在慢跑停下來。

5、好的心情。跑步的樂趣越多,也就容易堅持的更久,給自己找點樂子吧,你可以聽聽音樂,帶上運動手錶,或是約個同伴,嘗試不同路線,或許你會有更多的收穫哦。

6、跑步時間。具體的時間要因人而定,如果你是以減肥為目的的,時間應不少於20分鐘,速度要慢些,保持均勻呼吸,跑步20分鐘以後糖源大部分被耗盡,供能的主要來源轉變為體內脂肪。

7、冷卻。訓練後大約持續5分鐘的走路時間,應該繼續進行輕鬆的運動,使心率恢復到穩定的狀態,讓四肢的血液回到心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8、放鬆按摩。如果剛跑完步,不要馬上坐下來,可以幫身上的肌肉按摩放鬆一下,如果馬上坐下的話容易造成脂肪堆積,會造成腿粗屁股變大變等,還有剛運動完十分鐘最好不要喝水,要不你的鍛煉就沒用了。

身體感覺特別疲勞時應適當進行減量、調整,否則容易引起應激反應,皮質醇增加,抑制了合成代謝,減緩骨骼修復,增加疲勞性骨折的幾率。

2、解決跑步技術或力量問題

過度向前邁(落地點超前)和著地時間太長是非常不利的,首先會產生刹車效應、增加衝擊,還會使小腿肌肉繃緊的時間和幅度都大大增加、對骨膜的牽扯增加。此外,動作彈性差、落地重、身體上下起伏大,也會增加來自地面的衝擊力。

肌肉力量也很重要,因為肌肉可吸收運動時大部份的衝擊和壓力,其餘的壓力再傳到骨骼。當肌肉力量不足或疲勞時,就會有較多的衝擊和壓力傳到骨骼上,增加疲勞性骨折發生的概率。

3、選擇合適的場地與跑鞋

一般來說運動水準越低、技術和力量越差、體重越大的跑友,對地面和跑鞋的緩衝要求就越高。如果他們在經常太硬的路面上跑步或穿薄底、硬底跑鞋,由於缺乏緩衝,帶來的衝擊就很大。建議這類跑友選擇緩震功能較好的跑鞋(至於競速鞋,因為鞋底薄而硬,適合發力和出成績,但缺乏緩衝,所以最好待自身能力加強、水準提高後再使用)。

4、保證營養

應適當增加鈣和維生素D的攝入,美國克雷頓大學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即使短期性地補充鈣和維生素D都能夠顯著降低運動員的應力性骨折發生率。

此外,還要攝入足夠蛋白質(多吃海鮮、牛肉等),因為蛋白質也是合成骨組織的原料。攝入足夠維生素C(多吃新鮮蔬果),有助於加快骨組織合成。

用科學的姿勢跑出健康

1、跑步之前最好先做一下熱身,可適當伸展胳膊和腿,可以適當緩解跑步後肌肉緊張,還可以拉長肌肉讓關節擴大運動範圍。

2、合適的鞋子和衣服。跑步時穿的鞋子最好是專業跑鞋,不一定要貴,但一定要適合自己腳型的跑鞋,因為錯誤的跑鞋不但會影響跑步時的舒適度,還有可能會受傷。衣服也是一樣,應以寬鬆舒適為主,不要穿緊身沒彈力衣服,會影響舒適度。

3、正確的跑步姿勢。正確得跑步姿勢是抬頭目視前方,肩部自然放鬆,背部立直,挺胸,手握拳手臂90度自然擺動,有規律的呼吸,一步一呼一步一吸,兩步一呼兩步一吸,三步一呼,三步一吸,這樣才可以將跑步的作用最大化。

4、控制跑步速度。鍛煉時需要耐心的,很多人剛開始跑步的時候是信心滿滿的,有些人跑的太快太多,最終以失敗告終,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剛開始跑步的幾分鐘可以先慢跑再逐漸加速,最後在慢跑停下來。

5、好的心情。跑步的樂趣越多,也就容易堅持的更久,給自己找點樂子吧,你可以聽聽音樂,帶上運動手錶,或是約個同伴,嘗試不同路線,或許你會有更多的收穫哦。

6、跑步時間。具體的時間要因人而定,如果你是以減肥為目的的,時間應不少於20分鐘,速度要慢些,保持均勻呼吸,跑步20分鐘以後糖源大部分被耗盡,供能的主要來源轉變為體內脂肪。

7、冷卻。訓練後大約持續5分鐘的走路時間,應該繼續進行輕鬆的運動,使心率恢復到穩定的狀態,讓四肢的血液回到心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8、放鬆按摩。如果剛跑完步,不要馬上坐下來,可以幫身上的肌肉按摩放鬆一下,如果馬上坐下的話容易造成脂肪堆積,會造成腿粗屁股變大變等,還有剛運動完十分鐘最好不要喝水,要不你的鍛煉就沒用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