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波西村貧困戶:勤動手,走好走穩脫貧路

近段時間, 仁和區平地鎮波西村的貧困戶李文會滿心歡喜——隨著母羊生了5只小羊, 家裡的羊子總數已經達到16只。 “養到今年下半年, 賣兩三隻可以掙好幾千塊哦!”李文會說。

脫貧路究竟怎樣才能走得好、走得穩?李文會說出了很實在的3個字, “勤動手”。 2015年底, 平地鎮給她送去11只羊子, 為她家發展養殖業打下了基礎, 李文會從此更加忙碌——既要養好羊子, 發展養殖業;又要繼續種好烤煙, 發展好種植業。

“選准項目, 搞好產業, 引導貧困戶轉變觀念很關鍵。 ”在平地鎮黨委、政府工作人員看來, 要增強貧困戶的“造血”功能,

除了選准專案外, 重點是要加強引導, 做通做好其思想工作, 從“要他脫貧”轉變到“我要脫貧”。

李文會全家5口人, 丈夫去世得早, 家裡缺少勞動力, 日子一直過得緊巴巴的。 在鎮、村黨員幹部的幫助下, 李文會開始種烤煙、養羊子, 家裡的境況一天天好起來。 如今, 她家已經建起了新房。 “地裡種的、家裡養的, 都是掙錢的東西, 而且房前屋後安的太陽能板也能掙錢。 ”作為光伏發電扶貧項目的受益人, 李文會這兩年長了不少見識, 一有機會她就找到村幹部瞭解、諮詢政策, 看看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能再多掙些錢, 以幫助自家早日脫貧致富。

同是貧困戶的李衛紅也趕上了脫貧的好時機。 在他家, 幾十隻羊活蹦亂跳, 擠滿院壩, 這可是全家脫貧的希望。

李衛紅家位於波西村冷水溝組, 水泥入戶路修到家門口, 讓農副產品運輸方便了很多。 自從被列為“精准識別戶”以來, 他家的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大門、院壩、居室、廚房煥然一新, 這其中, 最大的變化還是新建的3間標準化羊圈。

如今, “搞好產業”是李衛紅一門心思想的事, “自己不能懶, 發展產業的活路不能拖。 ”

產業發展不易, 扶貧產業要搞好更難, 但這恰恰是貧困村脫貧的關鍵。 通過黨委、政府、社會力量的幫扶, 波西村的精准扶貧戶正在逐步實現穩定增收。 波西村有 347戶1309人, 兩年前被確定的貧困戶有68戶。 經過兩年的精准扶貧攻堅, 目前全村已有58戶脫貧, 剩下的10戶有望在今年內實現脫貧。 □特約通訊員 田鳳剛 本報記者 徐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