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了保護物種,把北極熊運到南極可行嗎?

很多人都會問

①南極有熊嗎?

南極本來沒有熊!

②南極為什麼沒有熊?

答案1、因為企鵝比熊厲害, 南極熊都被企鵝咬死了, 所以南極只有企鵝了,

沒南極熊了。

答案2、都說是北極熊了~當然在北極了 如果在南極不就叫南極熊了。

答案3、南北這是人們的一個定義, 就像你爸媽給你取名字, 時間長了, 人們都認同了你的名字, 因為北極熊生長在北極, 而南極沒有, 所以才叫北極熊, 當然你也可以給這種熊起名叫南極熊, 但你得讓世界人認同這個名字, 相比之下, 北極熊比較讓人們認同, 一聽名字就知道這種熊生長在北極。

答案4、南極太遠了, 北極熊沒爬過去。

③為什麼北極熊不吃企鵝?

答案1、北極熊在北極 企鵝在南極 他倆沒交集 一輩子沒見過面 何談吃不吃。

答案2、因為企鵝快被吃完了它不好意思從北極遊到南極去吃小企鵝了。

答案3、第一:北極熊還沒長出牙齒。

第二:那只企鵝有毒。 第三:一個在北極, 一個在南極。 第四:北極熊已經很飽。 第五:北極熊不喜歡吃企鵝。 第六:北極熊跟企鵝是朋友, 它們不互相殘殺。

④科學家的解析

南極洲沒有白熊, 這主要與南極大陸的地質演變史有關。 大約在2億年前的中生代初期, 南極大陸和現在的南美洲、美洲、印度、澳大利亞連為一體, 構成一個統一的大陸叫“岡瓦納古陸”。 由於地殼運動以及海洋的不斷擴張, 岡瓦納古陸發生分裂, 南極逐漸與南半球所有其它大陸相分離, 並越劃越遠, 造成天各一方的格局。 大約到了距6500萬年的時候, 南極洲才基本穩定下來, 並逐漸演變成為地球上一個獨立的單元。

另據動物學家的研究表明, 熊類這種動物的起源可追溯到2200萬年,

因為半熊(又稱犬熊)被認為是現代熊的祖先。 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分析, 熊類雖然出現較晚, 但發展迅速。 它們起源和演化主要在北半球, 大約1000多萬年以前才挺進南美洲, 但從來沒有進入過非洲大陸。 後來地球上出現了寒冷氣候, 進入第四紀冰期, 南北兩極地區形成了巨大的冰川。 那些來不及退避到溫暖地帶的北極穴居熊絕滅了, 取而代之的是能適應寒冷氣候的北極白熊, 分佈在冰海雪原的北極地區。 由此可知, 南極洲之所以沒有白熊的蹤跡, 這是因為早在熊類的祖先出現以前, 南極大陸就已經是一個被南太平洋所包圍的獨立大陸, 是浩瀚無垠的汪洋大海隔斷了笨重的陸生熊向南極大陸的遷移。

其實南極可供北極熊食用的食物種類也非常多, 海豹、各種魚類, 而且南極還有企鵝可輕易地成為北極熊的美味。 如果有北極熊被引進到南極的話, 它們一定就像是進了天堂, 而對現在在那裡無憂無慮地生活著的海豹、企鵝則會是一場災難。

所以, 南極其實非常適合北極熊生存。 但是並不是適合某種動物生存的地方就會有該動物的存在。 動物的地理分佈與其進化史密切相關。 南極沒有熊的原因很簡單:北極熊是在別的地方進化出來的, 之後又沒有機會跑到南極去。 北極熊出現的歷史並不長, 它們和棕熊的親緣關係非常近, 可能是在更新世的後期(大約20 萬~50 萬年前)從棕熊分化出來的。 因為它們的祖先就像絕大多數熊的其他物種一樣是生活在北半球的,

所以北極熊進化出來後就在北極生存了下來。

地質史上從未出現過從北極到南極的海洋全部凍結的情形, 而北極熊又不善於長途游泳, 那麼它們能擴散到南極的惟一途徑就是通過美洲大陸。 但是北極熊又不適合在溫帶和熱帶生活, 所以這就斷了它們跑到南半球、再去南極的可能性。 南極要有熊的另外一種可能是由南半球的其他熊進化出來的, 但是這在歷史上不曾發生過。

⑤重點:南極熊要來了!

一直以來對熊這一類動物情有獨鍾喜愛有加, 因為自己名字就有一個xiong, 而且還有海。 我曾經和很多人一樣都有個疑問, 北極有熊, 為什麼南極沒有熊?所以我在2012年創辦3D列印行業網站的時候, 就命名為南極熊3D列印網。然後就越加思考南極有熊的可行性。

2013年8月挪威極地研究所的研究員發現一隻北極熊餓死了,瘦得只剩皮包骨。我看了報導之後驚呆了。而2013年7月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北極地區在40年後基本將不再會有任何海冰。

近年來由於全球氣溫上升,冰川融化加劇,北極的積雪不斷融化,對棲居於北極附近海岸或島嶼地帶的北極熊的家園造成破壞。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北極熊(Polar Bear,這個本意為極地熊,我覺得翻譯為北極熊其實不好)的食量較大,以海豹、魚及鳥、海象、腐肉、苔原植物等為食,其中海豹是主食。如果不對北極熊進行有效的保護,會不會在40年後就沒有野生的北極熊了呢?那麼又該如何進行有效的保護?

我們知道,海豹從南極到北極都有分佈,而且南極海豹數量為最多,占全球海豹數量的90%。北極熊的主食恰恰就是海豹。為什麼不把一批Polar Bear運到南極這邊,這裡有的是海冰和海豹,帶它們來到一個天堂般的生存環境呢?當然,這裡的Polar Bear就可以翻譯為南極熊了。

當然有人擔心,南極雖和北極一樣是極寒地區,但是卻和北極環境有所相同。最明顯的,南極是陸地為主,北極是海洋為主。人類有水土不服現象,動物自然也有。北極熊能很好地適應麼?南極本是沒有熊的,那裡的海豹和企鵝更不懂得躲藏,熊的空降,會不會影響南極的生態安全?

先看看我整理的一個對照表。

北極熊、海豹、企鵝對比表

分佈數量食物體重繁殖價值和保護北極熊北極,嚴寒少海豹、海象、魚等,到了南極可吃企鵝,胃可容納50~70公斤的食物200~900kg繁殖期3~5月,孕期約8個多月,每產1~3仔,一般雙胞胎,4~5歲性成熟,壽命28~40年。科研價值高。易危~瀕危滅絕,全球約2萬隻海豹從南極到北極都有分佈,其中南極最多多魚、企鵝100~400kg繁殖期12月,孕期約9個多月,每產1仔,2~4年性成熟,壽命約20年肉質鮮美,皮、脂肪極為珍貴,全身都是寶,經濟價值高。歐盟立法禁止商業捕殺的貿易,加拿大每年捕殺30萬隻企鵝南極,嚴寒很多小魚、小蝦10~40kg繁殖期11~12月,每回產兩顆卵不等,孵化期約40天,壽命約20~30年一般沒有保護

從上表可以看出,平均每4~5年繁殖2只北極熊,每2~4年繁殖1只海豹,從繁殖率來看差不多1比1;北極熊到了南極後屬於食物鏈頂層,可以吃海豹和企鵝,食物種類更豐富,海豹變為中間層,企鵝同時被南極熊和海豹吃;熊食量雖大,但一隻中等的海豹足夠其吃2天以上,在不考慮吃企鵝和魚的情況下,加拿大每年捕殺的30萬隻海豹就夠差不多全球2萬隻北極熊中的十分之一(30萬÷(360天÷2天吃一隻)=1600)作為伙食了。

綜上所述,個人覺得可以把部分北極熊運到南極,變為南極熊,並且有科研人員定期跟蹤考察它本身的生存情況和對南極的影響。少量南極熊在短期內應該不會對南極的生態和食物鏈造成破壞。說不定食物鏈照樣均衡,南極熊、企鵝、海豹等幾大種族在南極大陸上和諧相處其樂融融呢。

但“南極熊計畫”需要資金和科研人員的支持,說不定還會遭到某些環境保護組織的反對。由於北極熊生性兇猛,可以採用麻醉誘捕的方式。採用海運南極熊的話,可以考慮採用挪威郵輪Hurtigruten在2007年之前就開通的從北極到南極的新航線,從北極圈向南走,穿越加勒比海,經過阿根廷,直到南極洲的南極半島,大概花60天。空運的話,從挪威的機場出發也很快很方便。整個實施過程,只需要有相關的科研和專業人員組成一個團隊即可。

這是一個有趣、有愛、有價值的計畫!可通過社會眾籌、找環境相關組織合作、找相關科研組織合作等方式來籌資和組建團隊,我希望在此記錄下自己的想法,有時間和實力之後再具體實施,同時也希望抛磚引玉一下。

誰想一起來,把北極熊運到南極進行物種保護呢?

就命名為南極熊3D列印網。然後就越加思考南極有熊的可行性。

2013年8月挪威極地研究所的研究員發現一隻北極熊餓死了,瘦得只剩皮包骨。我看了報導之後驚呆了。而2013年7月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北極地區在40年後基本將不再會有任何海冰。

近年來由於全球氣溫上升,冰川融化加劇,北極的積雪不斷融化,對棲居於北極附近海岸或島嶼地帶的北極熊的家園造成破壞。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北極熊(Polar Bear,這個本意為極地熊,我覺得翻譯為北極熊其實不好)的食量較大,以海豹、魚及鳥、海象、腐肉、苔原植物等為食,其中海豹是主食。如果不對北極熊進行有效的保護,會不會在40年後就沒有野生的北極熊了呢?那麼又該如何進行有效的保護?

我們知道,海豹從南極到北極都有分佈,而且南極海豹數量為最多,占全球海豹數量的90%。北極熊的主食恰恰就是海豹。為什麼不把一批Polar Bear運到南極這邊,這裡有的是海冰和海豹,帶它們來到一個天堂般的生存環境呢?當然,這裡的Polar Bear就可以翻譯為南極熊了。

當然有人擔心,南極雖和北極一樣是極寒地區,但是卻和北極環境有所相同。最明顯的,南極是陸地為主,北極是海洋為主。人類有水土不服現象,動物自然也有。北極熊能很好地適應麼?南極本是沒有熊的,那裡的海豹和企鵝更不懂得躲藏,熊的空降,會不會影響南極的生態安全?

先看看我整理的一個對照表。

北極熊、海豹、企鵝對比表

分佈數量食物體重繁殖價值和保護北極熊北極,嚴寒少海豹、海象、魚等,到了南極可吃企鵝,胃可容納50~70公斤的食物200~900kg繁殖期3~5月,孕期約8個多月,每產1~3仔,一般雙胞胎,4~5歲性成熟,壽命28~40年。科研價值高。易危~瀕危滅絕,全球約2萬隻海豹從南極到北極都有分佈,其中南極最多多魚、企鵝100~400kg繁殖期12月,孕期約9個多月,每產1仔,2~4年性成熟,壽命約20年肉質鮮美,皮、脂肪極為珍貴,全身都是寶,經濟價值高。歐盟立法禁止商業捕殺的貿易,加拿大每年捕殺30萬隻企鵝南極,嚴寒很多小魚、小蝦10~40kg繁殖期11~12月,每回產兩顆卵不等,孵化期約40天,壽命約20~30年一般沒有保護

從上表可以看出,平均每4~5年繁殖2只北極熊,每2~4年繁殖1只海豹,從繁殖率來看差不多1比1;北極熊到了南極後屬於食物鏈頂層,可以吃海豹和企鵝,食物種類更豐富,海豹變為中間層,企鵝同時被南極熊和海豹吃;熊食量雖大,但一隻中等的海豹足夠其吃2天以上,在不考慮吃企鵝和魚的情況下,加拿大每年捕殺的30萬隻海豹就夠差不多全球2萬隻北極熊中的十分之一(30萬÷(360天÷2天吃一隻)=1600)作為伙食了。

綜上所述,個人覺得可以把部分北極熊運到南極,變為南極熊,並且有科研人員定期跟蹤考察它本身的生存情況和對南極的影響。少量南極熊在短期內應該不會對南極的生態和食物鏈造成破壞。說不定食物鏈照樣均衡,南極熊、企鵝、海豹等幾大種族在南極大陸上和諧相處其樂融融呢。

但“南極熊計畫”需要資金和科研人員的支持,說不定還會遭到某些環境保護組織的反對。由於北極熊生性兇猛,可以採用麻醉誘捕的方式。採用海運南極熊的話,可以考慮採用挪威郵輪Hurtigruten在2007年之前就開通的從北極到南極的新航線,從北極圈向南走,穿越加勒比海,經過阿根廷,直到南極洲的南極半島,大概花60天。空運的話,從挪威的機場出發也很快很方便。整個實施過程,只需要有相關的科研和專業人員組成一個團隊即可。

這是一個有趣、有愛、有價值的計畫!可通過社會眾籌、找環境相關組織合作、找相關科研組織合作等方式來籌資和組建團隊,我希望在此記錄下自己的想法,有時間和實力之後再具體實施,同時也希望抛磚引玉一下。

誰想一起來,把北極熊運到南極進行物種保護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