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正文

你敢愛嗎?

有人說在錯的時間遇上對的人, 是一場傷心;

在對的時間遇上錯的人, 是一聲歎息;

在錯的時間遇上錯的人, 是一場荒唐;

在對的時間遇上對的人,

是一生幸福。

但問題是, 你怎麼知道什麼是對的時間?什麼是對的人?

而且, 此時是對的, 彼時也可能是錯的。

愛可以強大到幾十年不變, 但卻可以一朝土崩瓦解。

你分明像個渴望篝火的小刺蝟, 想要靠近溫暖, 但卻寧願凍僵, 你怕被凍死, 也怕被燒傷。 最誘惑你的, 也是最讓你恐懼的。

漸漸的, 我們都在愛中, 不知所措, 躑躅於愛與不愛的虛空……

1

沒有“寄託”的自由, 是桎梏

生命, 常常有兩種煩惱:

一種是生命之不可承受之重。 要還房貸, 要還車貸, 要供孩子, 要照顧一大家人。 責任之重, 不亞于泰山。

一種是生命之不可承受之輕。 事業也好, 婚姻家庭也罷, 通通不去苛求。 了無所求, 一身輕鬆。

太重了, 生活沒有樂趣與放鬆, 容易壓垮;太輕了,

沒有任何的“寄託”, 卻也時常感到空虛、無意義感。

小晴是我一次去阿爾山的旅行路上認識的。 那個時候, 她年紀不大, 卻已經遊歷了二三十個國家。

我們周圍人, 都很羡慕她。 覺得她瀟灑自在, 無牽無掛。 可小晴並不以為然, 她這樣形容自己:

“我有什麼可羡慕的?我只是用你們買房買車養娃的錢, 去旅行了而已。 說到底, 我只是一個, 沒房沒車沒娃的三無人員。 ”

小晴用“三無人員”, 表達出認為自己的生活, 其實是“一無所有”的感慨:

她渴望婚姻, 卻與相愛七年的男友, 遲遲未走進婚姻;

她渴望孩子, 卻無比擔心著, 那不可預知的未來;

她想要買房, 卻在簽合同的最後一刻, 反悔了;

她想要寵物, 卻又害怕經常旅行, 寵物會孤單;

她渴望與父母關係融洽, 卻至今不願回家見父親;

她想要尋找到, 熱愛的事業, 卻依舊在各種兼職工作中打轉;

……

小晴, 仿佛把自己關進了一個玻璃瓶子, 小心謹慎地對待著外面的世界, 不願與之發生“現實”關係。

“結婚生子, 成家立業……我渴望這些, 又害怕這些,

我不喜歡被束縛、被捆綁, 但有時候, 我又常常陷入空虛之中, 覺得人生聊無意義。 ”小晴如是說。

小晴討厭受束縛, 卻又在“了無牽掛”的生活中, 感覺空虛, 無意義。 有時候, 沒有“寄託”的“自由”, 反而, 成了通向幸福與自由的桎梏。

2

不敢投入, 源於過度投入的母親

這個世界上, 真有不願意投入的人嗎?還是, 不敢投入?

“我害怕投入, 無論感情, 還是別的。 我想躲得遠遠的, 躲到一個沒有人招惹我的世界裡。 所以, 我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 從一個地方的“過客”, 變成另一個地方的‘過客’。 “小晴這樣說道。

我想起盧悅老師, 曾經說過一句話, 他說:一個不敢對生活投入的人, 十有八九, 有一個過度投入的母親。

沒想到, 這句話完全是小晴的寫照。

小晴的媽媽, 一直將小晴視作自己生命的全部, 她沒有事業、厭惡自己的丈夫、她甚至沒有朋友, 她的生活的所有, 人生的整個希望, 就是小晴這個女兒。

然而, 面對母親為自己犧牲了一切的小晴, 卻感受不到幸福, 更多的卻是內疚:

我從小到大, 目睹父母之間的相互廝打, 我常常看見媽媽,一個人蹲在地上,鼻涕和眼淚混作一團,無聲地哭泣。我無法忍受目睹著母親的痛苦,我問她,為什麼不能和父親離婚,母親每次的理由都是我。

小的時候,是因為我還小,離婚了,怕沒人帶我;大的時候,是因為我還沒結婚,離婚了,怕影響我找對象。我有將近十年的時間,一直活在內疚之中。

過度付出的母親,通常是低價值感的人,她們通常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找到寄託——比如幸福的婚姻、良好的事業,因而她將自己的價值感,放在了子女身上,只要子女成功,她的犧牲就是值得的,就是成功的。

所以,在面對他人質疑的時候,比如有人問她“為什麼你不離婚?”,她們的回答,常常是,為了孩子。

低價感的母親,因為對孩子的過度付出,會培養出內疚的孩子。

而內疚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會拒絕關係,關係對他們而言,意味著吞噬。

“我知道男友很愛我,但我很難說服自己,去完全接受他的愛,對我而言,我不知道愛的背後,意味著什麼。我害怕男友的愛,會變成媽媽那樣的愛,我也很怕自己會變成媽媽,失去自我。”

在談到和相戀七年的男友,遲遲未走進婚姻時,小晴這樣說道。

過度付出的母親,很難將子女視為獨立的個體,她們通常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是全新的自己”,她們犧牲自我,成全孩子,其實是犧牲掉了那個“沒有價值的自己”,成全那個“全新的自己”。

所以被過度付出的母親,養育大的孩子,她們很難守住自己的邊界,她們的邊界被母親一步步侵犯(母親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而非獨立個體),她們無條件地接受了“自己是母親不幸人生的罪魁禍首”這一事實。

所以,她們會一步一步地退讓,將自己逼到死角裡,在那個死角裡,為自己隔離出一個安全地帶。就像小晴所描述地那樣:

“有時候,我感覺自己就像個邊緣人,邊緣人都比我好,我感覺自己就活在真空中,看似瀟灑自在自由,卻感到難以承受的恐懼和虛無……“

將自己隔離進“真空“中,而不去現實生活中發展關係。因為她們對關係的經驗(人生第一次對“關係”的經驗,即與母親的關係)充滿了懷疑、不安,以及被吞噬的恐懼。

3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如回到內心深處

為什麼我們知道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麼我們學了那麼多心理學知識,心中依然隱隱作痛?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如回到內心深處。我們真正的答案,只能從內心深處去尋找,那個被你隱藏起來,無法獨自承受的真相。

在我的建議下,小晴走進了心理諮詢室。

諮詢室裡,小晴第一次看見真實的自己,一個弱小的自己,一個一直活在恐懼中的自己:

“我看見自己,躲在桌子底下,嚇得瑟瑟發抖,父親和母親在外面吵架,相互踢打對方……

我看見母親,像一個怨鬼一樣,朝我咆哮:

你的父親,就是一個混蛋,他毀了我!

我為了你,才留在了他的身邊,你這個小混蛋!

你的父親,不負責任,他根本不愛你!

我看見自己,沒有一點價值,被母親憎恨,不被父親疼愛……

我看見自己的無能和無助,我看見母親不斷地朝我吼叫,我想幫她,可我嚇壞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看見了,我對自己的恨,恨自己流淌著父親的血液,恨自己不能幫母親,我更恨母親,把這一切全部都推給我,而我又不能拒絕她……

在諮詢室的小晴,最終看見了對自己的恨,恨自己不能拒絕這一切,恨自己全盤接受了,母親強加給自己的罪過,而一直活在內疚之中……

我們對世間一切的怨懟,最終的恨都會指向自己。

我們總是在講,要與他人共情,可我們常常忽略了,與自己共情。

與自己共情,意味著與自己在一起。

我們的諸多痛苦,便來自無法與自己共情,不願意與自己在一起:

“我這一生,去了很多地方,想要和很多美景在一起,想要和很多很美妙的時刻在一起。可我從沒想過和自己在一起。”小晴在諮詢室說道。

而我們之所以,抗拒回到內心深處,拒絕與自己在一起,其原因在於:

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在,都住著一個弱小、充滿恐懼、無助的小孩。她承受著各種各樣的創傷,受著各種各樣的驚嚇。我們以為,接受了內在那個充滿恐懼和無助的自己,我們就會變得弱小,所以選擇遠離它。

然而,逃離那個弱小的內在小孩,並沒有讓我們變得強大,反而會讓我們感到更虛弱,更沒有能量。因為我們與自己的真實感受,脫離了……

和內在小孩的分離,意味著,我們和自己的內在力量斷裂了……

在諮詢師的鼓勵下,小晴試著和自己的內在小孩對話:

“我看見她捲縮在一個角落裡,不願意說話,也根本不看我。我試著去撫摸她,卻被她生氣地拒絕了……

我坐在她旁邊,等待她願意靠近我。”

“過了好長時間,她悄悄地抬起頭,看了我一眼,我眼裡含著淚水,她突然主動伸出手,幫我擦掉淚水。

雖然她自己也會恐懼、無助,然而她卻依舊善良;雖然她充滿憤怒,讓人害怕,然而她想要的,只不過是被我看見。”

在諮詢室裡的小晴,和自己的內在小孩,終於擁抱在了一起…

看到了內在小孩的恐懼,意味著我們擁抱了這部分的弱小。擁抱了那個被遺忘的自己。

在小晴完成諮詢的三個月以後,我看到她發了一條朋友圈,她與相戀七年的男友領證結婚了。

那個曾經不喜歡被綁捆的小晴,現在被一個叫“幸福”的東西,捆住了……

後記:

有的人,行了萬里路,卻始終在心的此岸。

有的人,未出門,卻已到了心的彼岸。

願你,能到達彼岸。

願你,能回到心的深處,找到那個被遺忘的自己。

當我們生病受傷了,會主動瞭解一些關於疾病和醫療的基本知識,以助于恢復身體健康,對於心理上的傷痛,我們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常識,才可以更好地幫助自己,也幫助我們愛的人。

那麼下面這張圖表就能讓你,更直觀地瞭解到心理傷口癒合的全過程。

當我們生病受傷了,會主動瞭解一些關於疾病和醫療的基本知識,以助于恢復身體健康,對於心理上的傷痛,我們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常識,才可以更好地幫助自己,也幫助我們愛的人。

那麼下面這張圖表就能讓你,更直觀地瞭解到心理傷口癒合的全過程。

ps:受傷心碎之時,你是否感到無助以及深深的絕望?孤寂無人之時,你是否也會感覺到恐慌,不知道自己究竟身在何處,孤獨感隨之襲來?你總是在討好別人,卻遺失了最愛的那個自己!親愛的,別放棄,其實你已經在路上,“TA”也正在等你,你的內在小孩!如果你找到他,一定要緊緊擁抱他。

我們如何獲得高品質婚姻,把破洞不堪的衣服,縫補起來,從而完成自我實現的過程呢?

答案就是:走向親密。

在《懂得愛:在親密關係中成長》一書中提到,親密就是:

把自我最深處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現,沒有任何偽裝或防衛。由於長久自我保護的習慣,人多半相信袒露真實的自我只會招致別人的批判、拒絕和拋棄,很難相信有人肯接納我們內在的黑暗面。

所以,突破親密障礙,最重要的,就是不批評、不評價。這讓人感覺到,即便暴露了內在的黑暗面,也沒有關係。

批評和評價,是我們交流、能量流動過程中的阻礙石。只要有批評和評價的存在,親密便不會發生。

當內在最黑暗、最不堪的那一面被看見,被理解,黑暗便見了光,便不再黑暗。

我們有一句老話,說:“跟誰結婚,不是結啊。跟誰結婚,都一樣。”

這句話,有了新的意義,那就是,無論你跟誰結婚,你的傷口,都在那。如果我們在關係中,一遇見問題,就選擇逃避,或離開,那不管談多少次戀愛,都只是在舊傷中不斷輪回。

從匱乏的人,成為完整的人,這是終身需要面對的問題。

我們最最深層次的匱乏、傷痛,只有在最最親密的關係中——比如婚姻,才能暴露出來。

當我們被療愈了,就是從匱乏的人,成長為完整的人。在關係中,成長為完整的人,就是婚姻關係中的,自我實現。

最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一段,持久且親密的關係,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引用100多年前,馬克·吐溫回首自己人生的一段話,作為結尾:“時光荏苒,生命短暫,別將時間浪費在爭吵、道歉、傷心和責備上。用時間去愛吧,哪怕只有一瞬間,也不要辜負。”

我常常看見媽媽,一個人蹲在地上,鼻涕和眼淚混作一團,無聲地哭泣。我無法忍受目睹著母親的痛苦,我問她,為什麼不能和父親離婚,母親每次的理由都是我。

小的時候,是因為我還小,離婚了,怕沒人帶我;大的時候,是因為我還沒結婚,離婚了,怕影響我找對象。我有將近十年的時間,一直活在內疚之中。

過度付出的母親,通常是低價值感的人,她們通常在現實生活中,難以找到寄託——比如幸福的婚姻、良好的事業,因而她將自己的價值感,放在了子女身上,只要子女成功,她的犧牲就是值得的,就是成功的。

所以,在面對他人質疑的時候,比如有人問她“為什麼你不離婚?”,她們的回答,常常是,為了孩子。

低價感的母親,因為對孩子的過度付出,會培養出內疚的孩子。

而內疚的孩子,長大後,通常會拒絕關係,關係對他們而言,意味著吞噬。

“我知道男友很愛我,但我很難說服自己,去完全接受他的愛,對我而言,我不知道愛的背後,意味著什麼。我害怕男友的愛,會變成媽媽那樣的愛,我也很怕自己會變成媽媽,失去自我。”

在談到和相戀七年的男友,遲遲未走進婚姻時,小晴這樣說道。

過度付出的母親,很難將子女視為獨立的個體,她們通常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是全新的自己”,她們犧牲自我,成全孩子,其實是犧牲掉了那個“沒有價值的自己”,成全那個“全新的自己”。

所以被過度付出的母親,養育大的孩子,她們很難守住自己的邊界,她們的邊界被母親一步步侵犯(母親認為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而非獨立個體),她們無條件地接受了“自己是母親不幸人生的罪魁禍首”這一事實。

所以,她們會一步一步地退讓,將自己逼到死角裡,在那個死角裡,為自己隔離出一個安全地帶。就像小晴所描述地那樣:

“有時候,我感覺自己就像個邊緣人,邊緣人都比我好,我感覺自己就活在真空中,看似瀟灑自在自由,卻感到難以承受的恐懼和虛無……“

將自己隔離進“真空“中,而不去現實生活中發展關係。因為她們對關係的經驗(人生第一次對“關係”的經驗,即與母親的關係)充滿了懷疑、不安,以及被吞噬的恐懼。

3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如回到內心深處

為什麼我們知道那麼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

為什麼我們學了那麼多心理學知識,心中依然隱隱作痛?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如回到內心深處。我們真正的答案,只能從內心深處去尋找,那個被你隱藏起來,無法獨自承受的真相。

在我的建議下,小晴走進了心理諮詢室。

諮詢室裡,小晴第一次看見真實的自己,一個弱小的自己,一個一直活在恐懼中的自己:

“我看見自己,躲在桌子底下,嚇得瑟瑟發抖,父親和母親在外面吵架,相互踢打對方……

我看見母親,像一個怨鬼一樣,朝我咆哮:

你的父親,就是一個混蛋,他毀了我!

我為了你,才留在了他的身邊,你這個小混蛋!

你的父親,不負責任,他根本不愛你!

我看見自己,沒有一點價值,被母親憎恨,不被父親疼愛……

我看見自己的無能和無助,我看見母親不斷地朝我吼叫,我想幫她,可我嚇壞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看見了,我對自己的恨,恨自己流淌著父親的血液,恨自己不能幫母親,我更恨母親,把這一切全部都推給我,而我又不能拒絕她……

在諮詢室的小晴,最終看見了對自己的恨,恨自己不能拒絕這一切,恨自己全盤接受了,母親強加給自己的罪過,而一直活在內疚之中……

我們對世間一切的怨懟,最終的恨都會指向自己。

我們總是在講,要與他人共情,可我們常常忽略了,與自己共情。

與自己共情,意味著與自己在一起。

我們的諸多痛苦,便來自無法與自己共情,不願意與自己在一起:

“我這一生,去了很多地方,想要和很多美景在一起,想要和很多很美妙的時刻在一起。可我從沒想過和自己在一起。”小晴在諮詢室說道。

而我們之所以,抗拒回到內心深處,拒絕與自己在一起,其原因在於:

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在,都住著一個弱小、充滿恐懼、無助的小孩。她承受著各種各樣的創傷,受著各種各樣的驚嚇。我們以為,接受了內在那個充滿恐懼和無助的自己,我們就會變得弱小,所以選擇遠離它。

然而,逃離那個弱小的內在小孩,並沒有讓我們變得強大,反而會讓我們感到更虛弱,更沒有能量。因為我們與自己的真實感受,脫離了……

和內在小孩的分離,意味著,我們和自己的內在力量斷裂了……

在諮詢師的鼓勵下,小晴試著和自己的內在小孩對話:

“我看見她捲縮在一個角落裡,不願意說話,也根本不看我。我試著去撫摸她,卻被她生氣地拒絕了……

我坐在她旁邊,等待她願意靠近我。”

“過了好長時間,她悄悄地抬起頭,看了我一眼,我眼裡含著淚水,她突然主動伸出手,幫我擦掉淚水。

雖然她自己也會恐懼、無助,然而她卻依舊善良;雖然她充滿憤怒,讓人害怕,然而她想要的,只不過是被我看見。”

在諮詢室裡的小晴,和自己的內在小孩,終於擁抱在了一起…

看到了內在小孩的恐懼,意味著我們擁抱了這部分的弱小。擁抱了那個被遺忘的自己。

在小晴完成諮詢的三個月以後,我看到她發了一條朋友圈,她與相戀七年的男友領證結婚了。

那個曾經不喜歡被綁捆的小晴,現在被一個叫“幸福”的東西,捆住了……

後記:

有的人,行了萬里路,卻始終在心的此岸。

有的人,未出門,卻已到了心的彼岸。

願你,能到達彼岸。

願你,能回到心的深處,找到那個被遺忘的自己。

當我們生病受傷了,會主動瞭解一些關於疾病和醫療的基本知識,以助于恢復身體健康,對於心理上的傷痛,我們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常識,才可以更好地幫助自己,也幫助我們愛的人。

那麼下面這張圖表就能讓你,更直觀地瞭解到心理傷口癒合的全過程。

當我們生病受傷了,會主動瞭解一些關於疾病和醫療的基本知識,以助于恢復身體健康,對於心理上的傷痛,我們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常識,才可以更好地幫助自己,也幫助我們愛的人。

那麼下面這張圖表就能讓你,更直觀地瞭解到心理傷口癒合的全過程。

ps:受傷心碎之時,你是否感到無助以及深深的絕望?孤寂無人之時,你是否也會感覺到恐慌,不知道自己究竟身在何處,孤獨感隨之襲來?你總是在討好別人,卻遺失了最愛的那個自己!親愛的,別放棄,其實你已經在路上,“TA”也正在等你,你的內在小孩!如果你找到他,一定要緊緊擁抱他。

我們如何獲得高品質婚姻,把破洞不堪的衣服,縫補起來,從而完成自我實現的過程呢?

答案就是:走向親密。

在《懂得愛:在親密關係中成長》一書中提到,親密就是:

把自我最深處的部分向他人也向自己展現,沒有任何偽裝或防衛。由於長久自我保護的習慣,人多半相信袒露真實的自我只會招致別人的批判、拒絕和拋棄,很難相信有人肯接納我們內在的黑暗面。

所以,突破親密障礙,最重要的,就是不批評、不評價。這讓人感覺到,即便暴露了內在的黑暗面,也沒有關係。

批評和評價,是我們交流、能量流動過程中的阻礙石。只要有批評和評價的存在,親密便不會發生。

當內在最黑暗、最不堪的那一面被看見,被理解,黑暗便見了光,便不再黑暗。

我們有一句老話,說:“跟誰結婚,不是結啊。跟誰結婚,都一樣。”

這句話,有了新的意義,那就是,無論你跟誰結婚,你的傷口,都在那。如果我們在關係中,一遇見問題,就選擇逃避,或離開,那不管談多少次戀愛,都只是在舊傷中不斷輪回。

從匱乏的人,成為完整的人,這是終身需要面對的問題。

我們最最深層次的匱乏、傷痛,只有在最最親密的關係中——比如婚姻,才能暴露出來。

當我們被療愈了,就是從匱乏的人,成長為完整的人。在關係中,成長為完整的人,就是婚姻關係中的,自我實現。

最後,希望每一個人,都能擁有一段,持久且親密的關係,成為一個幸福的人。引用100多年前,馬克·吐溫回首自己人生的一段話,作為結尾:“時光荏苒,生命短暫,別將時間浪費在爭吵、道歉、傷心和責備上。用時間去愛吧,哪怕只有一瞬間,也不要辜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