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皇馬巴薩拜仁靠啥統治歐冠 瓜迪奧拉溫格輸在哪

今年為啥就十六郎了呢?

歐冠抽籤在即, 今年的八強或許並不是現下各支球隊當中最強的組合, 但或許卻是“最有含金量”的八支球隊:英超、西甲、德甲和意甲四大聯賽的冠軍無一缺席,

法甲目前的榜首球隊摩納哥也位列其中。 然而, 這些球隊, 卻並不一定在歐冠聯賽中也能成為最成功的一份子。 踢歐冠, 硬實力固然重要, 但有時候在這個歐洲最高的舞臺上, 光靠陣容也是壓不倒對手的。

不知從何時起, “歐冠DNA”的說法便開始流行, 從開始到現在, 歐冠DNA究竟出現在哪些球隊身上呢?

曾經的紅黑色霸主

在歐洲足壇, 歐冠DNA一詞, 最早或許就出自于紅黑軍團多年的大管家加利亞尼。 確實, 若以2008年作為分水嶺, 在那之前的十幾年、二十年間, 無論從奪冠次數還是整體戰績來看, 米蘭毫無疑問就是歐冠中最成功的球隊。

十年前靠著並非最強的班底米蘭拿到歐冠冠軍

然而, 從貝盧斯科尼緊縮銀根的2009年夏天開始, 米蘭的陣容實力大減, 競爭力顯然不可與往日相提並論。 可是在這種情況下, 米蘭卻依舊強撐著成為了整體低迷的意甲聯賽在歐冠中的代表。 卡卡轉會後仍能3-2戰勝皇馬、4-3總分淘汰阿森納、最近一個歐冠賽季(2013-14)成為意甲出線獨苗……他們依舊可以保持穩定的歐戰成績,

除了國際米蘭在2010年奪冠之外, 在那幾個賽季沒有一支意甲球隊的歐戰成績比他們更好。 “一到歐冠就打雞血”的狀態, 真可謂名不虛傳。

確實在那些年裡, 雖然米蘭陣容實力不濟, 可那一套能在歐冠奪冠的陣容還未完全退隱。 瑪律蒂尼退役了還有內斯塔, 內斯塔上不了場還有加圖索、安布羅西尼、因紮吉……與其說, 米蘭這支球隊擁有歐冠DNA, 不如說, 是這些曾經的歐洲霸主, 其“王者之氣”尚未消散。 在歐冠賽場上, 無論米蘭能排出的紙面陣容有多差, 在那些比賽中人們都看不到隊員們有一絲退縮、膽怯。

當年小組賽戰勝皇馬的神來之筆

不過, 隨著最後的意甲奪冠賽季過去, 伊布、蒂亞戈-席爾瓦等人遠走巴黎, 米蘭最後的陣容支柱崩盤, 教練也換了一茬又一茬。 到如今, 這支曾經的歐冠霸主, 已有三個賽季沒嘗到過歐冠比賽的滋味了……

找回自我的皇馬

和米蘭並列, 甚至比米蘭更加成功的歐冠球隊,

非皇馬莫屬。 2016年在聖西羅擊敗同城死敵馬競之後, 皇馬創造了一項極其驚人的成績——近五次闖入歐冠決賽, 他們取得了五連勝(1998、2000、2002、2014、2016)。 歷史上皇馬共14次闖進歐冠決賽, 11次奪魁。 勝率達到78.5%, 奪冠次數最多, 而自1992/93賽季歐冠改制以來, 皇馬是唯一一支五次奪冠的球隊。 排在之後的是巴賽隆納(4次)和AC米蘭(3次)。

皇馬的十一座歐冠冠軍獎盃

不過,人們或許也還沒有忘記皇馬直到這個賽季才被阿森納打破的一項尷尬紀錄——從2005年到2010年連續6個賽季,皇馬在歐冠聯賽中均止步于十六強,而戰勝他們的,分別是尤文、阿森納、拜仁、羅馬、利物浦 、里昂。彼時的皇馬無論從陣中隊員的實力還是球隊整體氣質上,確實都與現在歐洲最強的狀態相去甚遠,若與今天的銀河戰艦相比,彼時皇馬稱之為“屌絲”也並不過分——畢竟,靠亨特拉爾之流續命,顯然不是歐戰最大贏家應有的風格。

當然,卡爾德隆掌管俱樂部時期的動盪,或許成為了導致那時皇馬戰績波動的主要因素。在老佛爺接手之後,皇馬迅速找回了自己在西甲和歐冠中“贏家”的姿態,尤其是在歐洲賽場上,他們的戰績也終於壓過了同時期重新崛起的巴薩。

那個混亂時代之後皇馬找回了自我

值得思考的是,這支在2009年開始重構的皇馬,其“歐冠DNA”是從何而來呢?

何謂歐冠DNA

曾經,米蘭“內戰外行,外戰內行”的姿態,一度被視為“歐冠DNA”的最顯著表現。不過不要忘了,那支球隊裡尚有最後一次捧得大耳朵杯時的一眾元老,他們的心態與歐冠賽場上很多球員,都有本質上的不同,而這也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球隊在歐冠賽場上能夠展現出非一般的氣質。當加圖索、安布羅西尼、皮爾洛、因紮吉們踏上歐冠賽場,他們顯然不是來輸球的。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在皇馬身上得到證明。雖然勞爾、凱西、古蒂等人先後離開,但皇馬的球隊根基並未動搖,其引援政策並非僅僅是“花錢砸大牌”這麼簡單,用真正的“贏家球員”重構整支球隊的陣型體系和風骨,才是銀河戰艦如今能在歐冠賽場取得佳績的最本質原因。同樣是花費重金購買球員,並非所有球隊都能砸出皇馬的效果,球隊聲望帶來的吸引力固然是一個因素,但皇馬的建隊決心也可見一斑——通過強挖C羅、貝爾等人,皇馬在戰績的追求上也重新來到了最高點。

皇馬的二代銀河戰艦效果立竿見影

如今的皇馬,加上拜仁、巴薩,“皇薩仁”這個組合,或許就是新時期歐冠DNA的代言人了。在歐冠整體的歷史上,三支球隊的捧杯次數足夠多,而在近幾年的歐冠中,三隊也擁有最佳的戰績。而在陣容方面,三支球隊保證穩定的情況下,一直在不斷完善、修補。本就實力強勁,加上不缺冠軍,這似乎已經落入了一種神奇的迴圈——歐冠冠軍獎盃很難逃出這幾支強隊的掌心。對其他球隊來說,想要打破這種迴圈,在這個時期談何容易?

彼時多特能在德甲戰勝拜仁拿下冠軍,卻不能在歐冠決賽中捧杯,戰勝他們的還是自己聯賽中的手下敗將。而馬競的情況也是如此,西甲奪冠固然值得驕傲,但到了歐冠決賽,離大耳朵杯他們只差一口氣,還是輸給了皇馬。並不是說多特和馬競一定踢不好歐冠,也不是說那兩個賽季兩支球隊的陣容實力不夠,可當他們碰上真正的歐冠贏家,差距還是會體現出來的。

或許,一些俱樂部和教練的歐冠經歷,也可以拿出來談談。

對於連年砸錢的大巴黎和曼城等球隊來說,硬實力或許並非比皇馬這種巨無霸有多明顯的差距,可恰恰是在球員的心態“境界”方面,球員們的心態導致了球隊整體的風格落差。這種落差,反映到歐冠賽場上,就會無限放大“冠軍底蘊”帶來的影響因素。至於近年來恢復了轉會投入的阿森納來說,打破皇馬的歐冠十六郎紀錄固然尷尬,但溫格或許更應該思考,對於爭冠而言,他更需要的是怎樣的球員——並不是說花錢買下穆斯塔菲和紮卡之流就一定是不明智的,但如果用9000萬鎊的預算去砸一個真正的冠軍球員,結果又會如何?阿森納如今,或許只有桑切斯一人能配得上“贏家”的稱號,其在歐冠中的表現,也就可想而知。

陷入續約危機,可桑切斯還是溫格唯一的大腿

而在教練層面,曾在米蘭、皇馬都有過歐冠捧杯經歷,如今在拜仁亦帶隊高歌猛進的安切洛蒂,以及帶領波爾圖、國米拿下歐冠的穆裡尼奧,毫無疑問是歐冠冠軍主帥的成功代表。與之相比,瓜迪奧拉雖在巴薩取得成功,卻在拜仁屢屢止步四強,今年來到曼城更是被摩納哥淘汰,離開巴薩後再未拿到過歐冠冠軍,他和以上兩位的差距,又在哪裡?

安切洛蒂有底蘊,穆帥有贏家的心態,瓜帥有體系。這些是三位主帥各自的法寶,可相比起底蘊和心態來說,體系就並不是放之四海皆准了。在自己的傳控體系被人們研究數年之後,瓜帥本賽季終於感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這套體系再想輕鬆獲勝,可不是那麼容易了。

離開巴薩,瓜帥也再沒拿到歐冠冠軍

也就是說,無論是擁有曾經的王者,還是擁有現時的冠軍,一支球隊總要有“贏家”的心態,方能在歐冠這個最高舞臺上一展雄風——如果只是堆砌一群能力優秀的隊員,卻始終達不到如此的心態高度,即便球員整體實力再強,恐怕也不一定會收到實效。所謂的“歐冠DNA”,一支球隊真正的歐冠基因,靠歷史性的冠軍底蘊傳承,更靠球隊中真正的“贏家球員”來維護。

皇馬的十一座歐冠冠軍獎盃

不過,人們或許也還沒有忘記皇馬直到這個賽季才被阿森納打破的一項尷尬紀錄——從2005年到2010年連續6個賽季,皇馬在歐冠聯賽中均止步于十六強,而戰勝他們的,分別是尤文、阿森納、拜仁、羅馬、利物浦 、里昂。彼時的皇馬無論從陣中隊員的實力還是球隊整體氣質上,確實都與現在歐洲最強的狀態相去甚遠,若與今天的銀河戰艦相比,彼時皇馬稱之為“屌絲”也並不過分——畢竟,靠亨特拉爾之流續命,顯然不是歐戰最大贏家應有的風格。

當然,卡爾德隆掌管俱樂部時期的動盪,或許成為了導致那時皇馬戰績波動的主要因素。在老佛爺接手之後,皇馬迅速找回了自己在西甲和歐冠中“贏家”的姿態,尤其是在歐洲賽場上,他們的戰績也終於壓過了同時期重新崛起的巴薩。

那個混亂時代之後皇馬找回了自我

值得思考的是,這支在2009年開始重構的皇馬,其“歐冠DNA”是從何而來呢?

何謂歐冠DNA

曾經,米蘭“內戰外行,外戰內行”的姿態,一度被視為“歐冠DNA”的最顯著表現。不過不要忘了,那支球隊裡尚有最後一次捧得大耳朵杯時的一眾元老,他們的心態與歐冠賽場上很多球員,都有本質上的不同,而這也很大程度上導致了球隊在歐冠賽場上能夠展現出非一般的氣質。當加圖索、安布羅西尼、皮爾洛、因紮吉們踏上歐冠賽場,他們顯然不是來輸球的。

同樣的道理也可以在皇馬身上得到證明。雖然勞爾、凱西、古蒂等人先後離開,但皇馬的球隊根基並未動搖,其引援政策並非僅僅是“花錢砸大牌”這麼簡單,用真正的“贏家球員”重構整支球隊的陣型體系和風骨,才是銀河戰艦如今能在歐冠賽場取得佳績的最本質原因。同樣是花費重金購買球員,並非所有球隊都能砸出皇馬的效果,球隊聲望帶來的吸引力固然是一個因素,但皇馬的建隊決心也可見一斑——通過強挖C羅、貝爾等人,皇馬在戰績的追求上也重新來到了最高點。

皇馬的二代銀河戰艦效果立竿見影

如今的皇馬,加上拜仁、巴薩,“皇薩仁”這個組合,或許就是新時期歐冠DNA的代言人了。在歐冠整體的歷史上,三支球隊的捧杯次數足夠多,而在近幾年的歐冠中,三隊也擁有最佳的戰績。而在陣容方面,三支球隊保證穩定的情況下,一直在不斷完善、修補。本就實力強勁,加上不缺冠軍,這似乎已經落入了一種神奇的迴圈——歐冠冠軍獎盃很難逃出這幾支強隊的掌心。對其他球隊來說,想要打破這種迴圈,在這個時期談何容易?

彼時多特能在德甲戰勝拜仁拿下冠軍,卻不能在歐冠決賽中捧杯,戰勝他們的還是自己聯賽中的手下敗將。而馬競的情況也是如此,西甲奪冠固然值得驕傲,但到了歐冠決賽,離大耳朵杯他們只差一口氣,還是輸給了皇馬。並不是說多特和馬競一定踢不好歐冠,也不是說那兩個賽季兩支球隊的陣容實力不夠,可當他們碰上真正的歐冠贏家,差距還是會體現出來的。

或許,一些俱樂部和教練的歐冠經歷,也可以拿出來談談。

對於連年砸錢的大巴黎和曼城等球隊來說,硬實力或許並非比皇馬這種巨無霸有多明顯的差距,可恰恰是在球員的心態“境界”方面,球員們的心態導致了球隊整體的風格落差。這種落差,反映到歐冠賽場上,就會無限放大“冠軍底蘊”帶來的影響因素。至於近年來恢復了轉會投入的阿森納來說,打破皇馬的歐冠十六郎紀錄固然尷尬,但溫格或許更應該思考,對於爭冠而言,他更需要的是怎樣的球員——並不是說花錢買下穆斯塔菲和紮卡之流就一定是不明智的,但如果用9000萬鎊的預算去砸一個真正的冠軍球員,結果又會如何?阿森納如今,或許只有桑切斯一人能配得上“贏家”的稱號,其在歐冠中的表現,也就可想而知。

陷入續約危機,可桑切斯還是溫格唯一的大腿

而在教練層面,曾在米蘭、皇馬都有過歐冠捧杯經歷,如今在拜仁亦帶隊高歌猛進的安切洛蒂,以及帶領波爾圖、國米拿下歐冠的穆裡尼奧,毫無疑問是歐冠冠軍主帥的成功代表。與之相比,瓜迪奧拉雖在巴薩取得成功,卻在拜仁屢屢止步四強,今年來到曼城更是被摩納哥淘汰,離開巴薩後再未拿到過歐冠冠軍,他和以上兩位的差距,又在哪裡?

安切洛蒂有底蘊,穆帥有贏家的心態,瓜帥有體系。這些是三位主帥各自的法寶,可相比起底蘊和心態來說,體系就並不是放之四海皆准了。在自己的傳控體系被人們研究數年之後,瓜帥本賽季終於感受到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壓力——這套體系再想輕鬆獲勝,可不是那麼容易了。

離開巴薩,瓜帥也再沒拿到歐冠冠軍

也就是說,無論是擁有曾經的王者,還是擁有現時的冠軍,一支球隊總要有“贏家”的心態,方能在歐冠這個最高舞臺上一展雄風——如果只是堆砌一群能力優秀的隊員,卻始終達不到如此的心態高度,即便球員整體實力再強,恐怕也不一定會收到實效。所謂的“歐冠DNA”,一支球隊真正的歐冠基因,靠歷史性的冠軍底蘊傳承,更靠球隊中真正的“贏家球員”來維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