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南京花廟村“第一書記”助高淳9個薄弱村摘帽

帶來豐富外部資源和新的發展觀念

“第一書記”助高淳9個薄弱村摘帽

南報網訊 高淳區固城鎮花廟村村民錢香保這兩天正忙著採收蘑菇, 看著一朵朵白白的蘑菇, 臉上笑開了花。 花廟村“第一書記”去年到崗後, 利用新技術提高了花廟村蘑菇的產量和品質, 讓合作社去年淨賺30多萬元。

去年6月起, 市委從機關、企事業單位抽調23名處級幹部, 派駐到高淳23個經濟薄弱村和欠發達村當“第一書記”。 他們千方百計為農民和村集體增收, 到目前共幫9個經濟薄弱村順利摘帽。

錢香保是花廟村雙孢菇農業合作社負責人,

現在逢人就誇村裡的“第一書記”蔣宏。 以前, 花廟村靠家庭作坊用傳統方法種蘑菇, 因為生產條件差, 蘑菇產量低、品質也不好, 效益一般。

“第一書記”蔣宏來到村裡調研後, 積極尋找資金支持, 為村裡新建了5000平方米的工廠化蘑菇生產基地, 蘑菇品質提高了, 銷路也打開了。 “現在蘑菇不愁賣, 很受南京、宜興消費者歡迎, 去年合作社賺了30多萬元。 ” 錢香保說。

花廟村共有835戶村民, 其中87戶屬低收入家庭, 2015年村集體收入只有23.05萬元, 是市級經濟薄弱村。 在“第一書記”的幫助下, 村裡積極盤活資源, 新建標準廠房用於出租, 引進多家稅源企業, 2016年村集體收入增加到近140多萬元, 成功摘掉“經濟薄弱村”帽子。

花廟村現任支部書記趙立兵感慨地說,

市里派來的“第一書記”確實有想法、有辦法, 工作思路給了他們很多啟發。

“第一書記”不僅為村裡帶去新思路、新觀念, 還創新舉措, 積極增強村集體“造血功能”。 漆橋鎮和平村“第一書記”陳友明一方面盤活村裡現有資源, 新修建了糧食烘乾中心、糧油加工廠、糧食基地, 並改建提升了老茶廠, 打響“好漆的”大米及“牆圍”牌茶葉等品牌產品;另一方面新建210畝早園竹基地、100畝普通大棚蔬菜種植基地及6000平方米高架立體草莓採摘大棚, 組建了和平村農村電商服務站, 為低收入農戶增收。 去年, 和平村村集體增收50多萬元, 達105.52萬元, 幫助104戶低收入農戶脫貧, 脫貧率達75%。

陽江鎮官城村“第一書記”康愷則主打“文化牌”。 他立足村裡深厚的文化底蘊,

依託200多年麥芽糖手工製作工藝, 積極打造“麥芽糖文化村”, 以農業、手工業為基礎推進鄉村旅遊業發展, 促進低收入農戶增收。

農民要致富, 關鍵靠支部。 “第一書記”到村後, 不僅僅是利用自身及所在單位的資源做到精准扶貧、為民辦實事, 更重要的是夯實基層組織, 優化班子結構, 健全完善規章制度, 提升任職村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第一書記’的到來讓村黨支部面貌煥然一新, 村幹部說話又好使了。 ”基層幹部和群眾為“第一書記”點贊。

高淳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派駐高淳的‘第一書記’年紀輕、能力強, 不僅帶來了豐富的外部資源, 還為村裡帶去了新的發展觀念、新的工作思路, 為農村發展注入了新活力。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