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桑樹,從上到下都是寶(桑葉、桑椹、桑白皮)

桑葉

桑葉的效果在於能潤肺止咳通便護眼美容長壽。 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壓治脂肪肝補維生素。

桑葉的美顏功效

我國古代醫著《壽世保元》中所載的“扶桑至寶丹”, 具有“駐容顏, 烏髭發, 補髓填精, 祛疾延年”等功效, 其中藥物成分是什麼呢?答案會使人大吃一驚——桑葉。

桑葉確是物美價廉的天然美容護膚佳品, 尤其對臉部的痤瘡、褐色斑有良好的療效。 痤瘡是常見於青年人的一種炎症性皮膚病。

步入青春期後, 由於體內性激素分泌旺盛, 促使皮脂腺分泌增多, 可導致皮脂淤積, 堵塞毛囊口, 形成痤瘡。 除此之外, 中醫還認為過食油膩辛辣食物, 脾胃積熱生濕, 長期便秘, 加之外邪侵犯皮膚等也易誘發痤瘡而桑葉有清熱解毒的功效, 有人試用桑葉煎劑治療痤瘡258例, 顯效達到89%。 臉部褐色斑常使不少女性為之苦惱。

桑葉味道可口, 無副作用。 日本已用其開發出具有保健功效的桑茶。 其茶色碧綠, 富含優質蛋白質、粗纖維、糖類, 以及鈣、磷、鐵、錳等營養成分, 且不含茶葉中的咖啡因和單寧。 桑茶飲用方便, 營養成分吸收快, 還具有促進新陳代謝、血液迴圈、消除疲勞等功用。 用桑葉洗浴對美容也大有裨益。 取經霜的幹桑葉50~100克, 放入鍋中, 加水煮10~15分鐘後, 倒入浴盆內晾涼後洗浴。 經過霜雪洗禮的桑葉, 解表且不傷裡, 護膚而不脫脂, 是很好的健美浴方, 對於皮膚粗糙的人更是最佳的選擇, 可以使皮膚變得細嫩起來。

古代醫家對此方的制法是:“擇家園中嫩而存樹者,

采十數斤, 洗以長流水, 去蒂, 曝幹, 為末。 每桑葉淨末一斤, 用黑芝麻四兩, 陰陽水煎濃汁二碗, 去麻存汁, 用蜜十二兩, 煉滴水成珠, 將汁入蜜內, 和藥末搗丸, 如梧桐子大”。 可“每日服百丸, 早鹽湯、晚酒”(送服)。

中醫認為, 褐色斑病因為肝鬱血虛、風熱之邪郁於絡脈所致。 用桑葉治療的方法是, 取冬桑葉500克, 隔水蒸煮消毒, 去除雜物, 乾燥處理後備用, 每日取15克, 沸水浸泡當茶飲。 1個月為l療程, 一般服用20天后即有明顯療效, 斑塊消退或色素變淺。 治療期間應多吃一些豆製品, 如豆腐、豆芽等。 專家們認為, 桑葉之所以對褐色斑有良好的療效, 可能與其對機體內分泌功能的改善有關。 藥理研究證明, 桑葉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 對改善和調節皮膚組織的新陳代謝和抑制色素沉著的發生發展有積極作用。

桑葉祛病用途

桑葉為桑科落葉小喬木桑的枯燥葉,性寒,味苦、甘,歸肺、肝經,具有分散風熱、清肝明手段成效,在中藥裡屬辛涼解表類藥物。桑葉以其普遍的藥用價值,得到人們的喜愛。

桑葉多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的發熱、頭痛、咳嗽等症,以及肝火或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多淚等。現代藥理研討標明,桑葉的化學成分中含有異槲皮甙、有機酸、膽鹼、胡蘿蔔素、維生素B1等,對傷寒桿菌有明顯的抑止造用,且能抑止葡萄球菌的生長,並據此發覺了桑葉有以下新用途

01

療眼疾

把經過霜打的桑葉15~20克洗淨,水煎去渣,放涼後,用幹毛巾浸藥液敷病眼,對治療風熱眼腫痛、目澀眩赤、羞明流淚和目幹暗淡效果較幻想。天天可多敷幾次,2~3天便奏效。

關於老的年人因肝腎虛虧惹起的風眼流淚、眼幹昏花等症,天天用桑葉煎水趁溫洗眼,則有明目收淚的良效。一般半個月為1個療程,可連用2~3個療程。1個療程完畢後,停藥3~5天再持續下1個療程。

02

治療化膿性中耳炎

取新奇桑葉數片洗淨後,搗爛取汁,以其汁滴入耳內1~2滴,天天滴3次,一般2~3天即愈。

03

潤膚除燥

中醫有“肺主皮毛”之說,而桑葉歸肺、肝經,有祛風清熱、涼血明目之功,故可用來。因而,以桑葉煎湯沐洗,不失為既經濟實惠又療效甚佳的方法。

04

治手、腳乾裂

手、腳乾裂者,可把手、腳浸泡在桑葉湯中,早晚各1次,每次約半小時,連用10天為1療程。面部枯燥者,堅持用桑葉水洗臉,幾天後可見面色潤澤,以至不必,也能起到的做用。

另外,每天取桑葉15克,以沸水浸泡做茶服用,對治療婦女面部黃褐斑有效,一般服用15天到1個月可見色斑變淺。

桑葉性味

桑葉

味甘,苦;性寒。 歸肺,肝經。

功效

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

用法用量

煎服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本品蜜制能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葉。

應用

疏散風熱

用於風熱感冒及目赤腫痛,常配菊花

清肺潤燥

用於肺熱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熱,甘寒益陰,涼潤肺燥故可用於燥熱傷肺、乾咳少痰,輕者可配杏仁、沙參、貝母等同用,如桑杏湯;重者可配生石膏、麥冬、阿膠等用

手腳麻木

不積壓痛癢。用霜降後桑葉煎湯頻洗

眼紅澀痛

用桑葉研末,捲入紙中燒煙熏鼻,有效

風眼多淚

取冬季不落的桑葉,每天煎湯溫洗。或加硭硝亦可

頭髮不長

用桑葉、麻葉煮淘米水洗頭。七次後,發即速長

吐血不止

用晚桑葉焙乾,研為末,涼茶送服三錢,血止後,宜服補肝、肺的藥物

肺毒風瘡

用好桑葉洗淨。蒸熟一宿,曬乾,研為末,水調服二錢

癰口不收

用經霜黃桑葉,研末敷塗

扶桑至寶丹DIY做法

材料:

桑葉200g 黑芝麻50g 蜂蜜適量

制法:

(1)桑葉洗淨,蒸15分鐘,曬乾,打粉,篩去粗粒;

(2)黑芝麻炒香,不能炒得過焦,打粉,篩去粗粒;

(3)在大碗裡充分混合桑葉粉和黑芝麻粉,倒入適量蜂蜜,攪拌,以剛好能潤濕粉末為宜,放冰箱保鮮一晚;

(4)第二日再揉搓藥面,蜂蜜如不夠可再適量增加,以能剛好搓成團為宜,然後搓成長條狀,然後各取約6克藥團,搓成圓形藥丸,放冰箱保鮮備用。

用法:

早晚一次,空腹,溫開水送服,如兼眼睛乾澀或迎風流淚,可用菊花泡水送服。

功效:

滋補肝腎,祛風明目。能烏鬚髮,潤澤肌膚,強筋骨,對高血壓引起的頭暈眼花、肢體麻木也有很好效果。特別適合中老年人群。

桑椹

首先欣賞3首關於桑葚的詩歌……

桑舍幽幽掩碧叢,

清風小徑露芳容。

參差紅紫熟方好,

一縷清甜心底溶。

恰是春風三月時,

芳容依舊戀瓊枝。

情懷已釀深深紫,

未品酸甜盡可知。

又見春風化雨時,

瑤台一別未言癡。

殷紅莫問何因染,

桑果鋪成滿地詩。

桑椹營養分析

時下正是桑葚成熟上市的季節。桑葚有黑、紅、白3種。紅色的桑葚偏酸;白色的比較少見,是稀有品種;黑色的個大、味甜,新鮮多汁,黑紫中夾雜著點點紅色,像個小絨球。而這個嬌嫩小寶貝對人體十分有益。

防止血管硬化

桑椹中含有脂肪酸,主要由亞油酸。硬脂酸及油酸組成,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健脾胃,助消化

桑椹中含有鞣酸、脂肪酸、蘋果酸等營養物質,能幫助脂肪、蛋白質及澱粉的消化,故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可用於治療因消化不良而導致的腹瀉

補充營養

桑椹中含有大量多種維生素、胡蘿蔔素及微量元素等,能有效擴充人體血容量,適宜於高血壓、婦女病患者

烏髮美容

桑椹中除含有大量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外,還含有烏髮素,能使頭髮變得黑而亮澤,故可用來美容

防癌抗癌

桑椹有預防腫瘤細胞擴散避免癌症發生功效。療效:桑葚性寒生津,冰糖性平滋津,治腸道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乾燥

桑椹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尤其適合肝腎陰血不足者,少年發白者,病後體虛、體弱、習慣性便秘者;

2.體虛便溏者不宜食用,兒童不宜大量食用。

桑椹食療作用:桑椹味甘酸、性寒,入肺、肝、腎、大腸經

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止渴解毒、養顏等功效

適用于陰血不足、頭暈目眩、盜汗及津傷口渴、消渴、腸燥便秘等症。

桑椹做法指導

洗淨鮮用,亦可曬乾或略蒸後曬乾用

1.桑椹汁:新鮮桑椹200克,洗淨,搗爛如泥,用紗布絞汁,以溫開水送服即可

2.桑椹酒:新鮮桑椹150克,低度燒酒150毫升。新鮮桑椹洗淨,搗爛後絞汁,將果汁倒入燒酒,攪勻服用

3.桑椹膏:新鮮桑椹1000克,蜂蜜300克,桑椹攪汁,煎熬成稀膏,加蜂蜜一同熬至稠厚,待冷服用。

4,桑椹醋:新鮮桑椹800克.糙米醋或陳年醋1000毫升.將桑椹,底醋放進去.把蓋口密封,將罐口密封.靜置在陰涼處3~4 個月後即可用涼開水稀釋8~10 倍以上.飯後飲用。

那麼桑葚上述吃法,還可以怎麼吃呢?吃貨趕緊看過來!

桑葚果醬

材料:鮮桑葚500克,冰糖150克,檸檬1個(擠汁);做法:桑葚洗淨,去蒂。加冰糖,熬至冰糖融化後擠入檸檬汁,轉小火慢慢熬煮兩個小時以上,至粘稠。入無水無油的密封玻璃瓶,冰箱冷藏。一周內食完。

值得注意的是:

桑葚中含有溶血性過敏物質及透明質酸,過量食用後容易發生溶血性腸炎。

桑葚含有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會影響人體對鐵、鈣、鋅等物質的吸收,因此兒童不宜多吃。

桑葚性寒,脾胃虛寒便溏者禁服,處於經期的女性朋友也要少吃,孕婦不宜食用。

桑葚含糖,糖尿病人只要控制食用量就行,血糖控制較好時,每日可食用20粒左右。

熬桑葚時忌用鐵器,因為桑葚中酸性物質跟鐵產生化學反應導致中毒。

桑白皮

【藥用部位】 為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

【藥性】甘,寒。歸肺經。

【功效】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應用

肺熱咳喘

本品性甘寒性降,主入肺經,能清瀉肺火兼瀉肺中水氣而平喘。治肺熱咳喘,常配地骨皮同用,如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若水飲停肺,脹滿喘急,可配麻黃、杏仁、葶藶子等宣肺逐飲之藥同用;治肺虛有熱而咳喘氣短、潮熱、盜汗者,也可與人參五味子、熟地等補益藥配伍,如補肺湯(《永類鈐方》)。

水腫

本品能瀉降肺氣,通調水道而利水消腫,尤宜用於風水皮水等陽水實證。全身水腫,面目肌膚浮腫,脹滿喘急,小便不利者常配茯苓皮、大腹皮、陳皮等,如五皮散(《中藏經》)。

此外,本品還有清肝降壓止血之功,可治衄血、咯血及肝陽肝火偏旺之高血壓症。

用法用量

煎服,5~15g。瀉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虛咳嗽宜蜜炙用

編輯:小皮

本文轉自網路,由小皮整理完成

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繫我們後臺刪除,謝謝!

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

如有需要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桑葉祛病用途

桑葉為桑科落葉小喬木桑的枯燥葉,性寒,味苦、甘,歸肺、肝經,具有分散風熱、清肝明手段成效,在中藥裡屬辛涼解表類藥物。桑葉以其普遍的藥用價值,得到人們的喜愛。

桑葉多用於治療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的發熱、頭痛、咳嗽等症,以及肝火或風熱所致的目赤澀痛、多淚等。現代藥理研討標明,桑葉的化學成分中含有異槲皮甙、有機酸、膽鹼、胡蘿蔔素、維生素B1等,對傷寒桿菌有明顯的抑止造用,且能抑止葡萄球菌的生長,並據此發覺了桑葉有以下新用途

01

療眼疾

把經過霜打的桑葉15~20克洗淨,水煎去渣,放涼後,用幹毛巾浸藥液敷病眼,對治療風熱眼腫痛、目澀眩赤、羞明流淚和目幹暗淡效果較幻想。天天可多敷幾次,2~3天便奏效。

關於老的年人因肝腎虛虧惹起的風眼流淚、眼幹昏花等症,天天用桑葉煎水趁溫洗眼,則有明目收淚的良效。一般半個月為1個療程,可連用2~3個療程。1個療程完畢後,停藥3~5天再持續下1個療程。

02

治療化膿性中耳炎

取新奇桑葉數片洗淨後,搗爛取汁,以其汁滴入耳內1~2滴,天天滴3次,一般2~3天即愈。

03

潤膚除燥

中醫有“肺主皮毛”之說,而桑葉歸肺、肝經,有祛風清熱、涼血明目之功,故可用來。因而,以桑葉煎湯沐洗,不失為既經濟實惠又療效甚佳的方法。

04

治手、腳乾裂

手、腳乾裂者,可把手、腳浸泡在桑葉湯中,早晚各1次,每次約半小時,連用10天為1療程。面部枯燥者,堅持用桑葉水洗臉,幾天後可見面色潤澤,以至不必,也能起到的做用。

另外,每天取桑葉15克,以沸水浸泡做茶服用,對治療婦女面部黃褐斑有效,一般服用15天到1個月可見色斑變淺。

桑葉性味

桑葉

味甘,苦;性寒。 歸肺,肝經。

功效

疏散風熱、清肺潤燥、平抑肝陽、清肝明目、涼血止血。

用法用量

煎服5~9g;或入丸散。外用煎水洗眼。本品蜜制能增強潤肺止咳的作用,故肺燥咳嗽多用蜜制桑葉。

應用

疏散風熱

用於風熱感冒及目赤腫痛,常配菊花

清肺潤燥

用於肺熱燥咳:本品苦寒清泄肺熱,甘寒益陰,涼潤肺燥故可用於燥熱傷肺、乾咳少痰,輕者可配杏仁、沙參、貝母等同用,如桑杏湯;重者可配生石膏、麥冬、阿膠等用

手腳麻木

不積壓痛癢。用霜降後桑葉煎湯頻洗

眼紅澀痛

用桑葉研末,捲入紙中燒煙熏鼻,有效

風眼多淚

取冬季不落的桑葉,每天煎湯溫洗。或加硭硝亦可

頭髮不長

用桑葉、麻葉煮淘米水洗頭。七次後,發即速長

吐血不止

用晚桑葉焙乾,研為末,涼茶送服三錢,血止後,宜服補肝、肺的藥物

肺毒風瘡

用好桑葉洗淨。蒸熟一宿,曬乾,研為末,水調服二錢

癰口不收

用經霜黃桑葉,研末敷塗

扶桑至寶丹DIY做法

材料:

桑葉200g 黑芝麻50g 蜂蜜適量

制法:

(1)桑葉洗淨,蒸15分鐘,曬乾,打粉,篩去粗粒;

(2)黑芝麻炒香,不能炒得過焦,打粉,篩去粗粒;

(3)在大碗裡充分混合桑葉粉和黑芝麻粉,倒入適量蜂蜜,攪拌,以剛好能潤濕粉末為宜,放冰箱保鮮一晚;

(4)第二日再揉搓藥面,蜂蜜如不夠可再適量增加,以能剛好搓成團為宜,然後搓成長條狀,然後各取約6克藥團,搓成圓形藥丸,放冰箱保鮮備用。

用法:

早晚一次,空腹,溫開水送服,如兼眼睛乾澀或迎風流淚,可用菊花泡水送服。

功效:

滋補肝腎,祛風明目。能烏鬚髮,潤澤肌膚,強筋骨,對高血壓引起的頭暈眼花、肢體麻木也有很好效果。特別適合中老年人群。

桑椹

首先欣賞3首關於桑葚的詩歌……

桑舍幽幽掩碧叢,

清風小徑露芳容。

參差紅紫熟方好,

一縷清甜心底溶。

恰是春風三月時,

芳容依舊戀瓊枝。

情懷已釀深深紫,

未品酸甜盡可知。

又見春風化雨時,

瑤台一別未言癡。

殷紅莫問何因染,

桑果鋪成滿地詩。

桑椹營養分析

時下正是桑葚成熟上市的季節。桑葚有黑、紅、白3種。紅色的桑葚偏酸;白色的比較少見,是稀有品種;黑色的個大、味甜,新鮮多汁,黑紫中夾雜著點點紅色,像個小絨球。而這個嬌嫩小寶貝對人體十分有益。

防止血管硬化

桑椹中含有脂肪酸,主要由亞油酸。硬脂酸及油酸組成,具有分解脂肪,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等作用

健脾胃,助消化

桑椹中含有鞣酸、脂肪酸、蘋果酸等營養物質,能幫助脂肪、蛋白質及澱粉的消化,故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可用於治療因消化不良而導致的腹瀉

補充營養

桑椹中含有大量多種維生素、胡蘿蔔素及微量元素等,能有效擴充人體血容量,適宜於高血壓、婦女病患者

烏髮美容

桑椹中除含有大量人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外,還含有烏髮素,能使頭髮變得黑而亮澤,故可用來美容

防癌抗癌

桑椹有預防腫瘤細胞擴散避免癌症發生功效。療效:桑葚性寒生津,冰糖性平滋津,治腸道津液不足所致的大便乾燥

桑椹適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尤其適合肝腎陰血不足者,少年發白者,病後體虛、體弱、習慣性便秘者;

2.體虛便溏者不宜食用,兒童不宜大量食用。

桑椹食療作用:桑椹味甘酸、性寒,入肺、肝、腎、大腸經

具有補肝益腎、生津潤腸、烏髮明目、止渴解毒、養顏等功效

適用于陰血不足、頭暈目眩、盜汗及津傷口渴、消渴、腸燥便秘等症。

桑椹做法指導

洗淨鮮用,亦可曬乾或略蒸後曬乾用

1.桑椹汁:新鮮桑椹200克,洗淨,搗爛如泥,用紗布絞汁,以溫開水送服即可

2.桑椹酒:新鮮桑椹150克,低度燒酒150毫升。新鮮桑椹洗淨,搗爛後絞汁,將果汁倒入燒酒,攪勻服用

3.桑椹膏:新鮮桑椹1000克,蜂蜜300克,桑椹攪汁,煎熬成稀膏,加蜂蜜一同熬至稠厚,待冷服用。

4,桑椹醋:新鮮桑椹800克.糙米醋或陳年醋1000毫升.將桑椹,底醋放進去.把蓋口密封,將罐口密封.靜置在陰涼處3~4 個月後即可用涼開水稀釋8~10 倍以上.飯後飲用。

那麼桑葚上述吃法,還可以怎麼吃呢?吃貨趕緊看過來!

桑葚果醬

材料:鮮桑葚500克,冰糖150克,檸檬1個(擠汁);做法:桑葚洗淨,去蒂。加冰糖,熬至冰糖融化後擠入檸檬汁,轉小火慢慢熬煮兩個小時以上,至粘稠。入無水無油的密封玻璃瓶,冰箱冷藏。一周內食完。

值得注意的是:

桑葚中含有溶血性過敏物質及透明質酸,過量食用後容易發生溶血性腸炎。

桑葚含有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鞣酸,會影響人體對鐵、鈣、鋅等物質的吸收,因此兒童不宜多吃。

桑葚性寒,脾胃虛寒便溏者禁服,處於經期的女性朋友也要少吃,孕婦不宜食用。

桑葚含糖,糖尿病人只要控制食用量就行,血糖控制較好時,每日可食用20粒左右。

熬桑葚時忌用鐵器,因為桑葚中酸性物質跟鐵產生化學反應導致中毒。

桑白皮

【藥用部位】 為桑科植物桑除去栓皮的根皮。

【藥性】甘,寒。歸肺經。

【功效】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應用

肺熱咳喘

本品性甘寒性降,主入肺經,能清瀉肺火兼瀉肺中水氣而平喘。治肺熱咳喘,常配地骨皮同用,如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若水飲停肺,脹滿喘急,可配麻黃、杏仁、葶藶子等宣肺逐飲之藥同用;治肺虛有熱而咳喘氣短、潮熱、盜汗者,也可與人參五味子、熟地等補益藥配伍,如補肺湯(《永類鈐方》)。

水腫

本品能瀉降肺氣,通調水道而利水消腫,尤宜用於風水皮水等陽水實證。全身水腫,面目肌膚浮腫,脹滿喘急,小便不利者常配茯苓皮、大腹皮、陳皮等,如五皮散(《中藏經》)。

此外,本品還有清肝降壓止血之功,可治衄血、咯血及肝陽肝火偏旺之高血壓症。

用法用量

煎服,5~15g。瀉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虛咳嗽宜蜜炙用

編輯:小皮

本文轉自網路,由小皮整理完成

如涉及侵權,請直接聯繫我們後臺刪除,謝謝!

本文內容僅為普及中醫常識,不做為處方,

如有需要請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