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廁所沒帶紙咋辦?印度人的清潔方式亮了!

印度的廁所問題可謂“惡名遠揚”。 除了硬體嚴重不足、露天便溺成風、女性如廁風險大外, 國人對其便後清潔程式也是嘲諷滿滿。

據筆者駐印19個月的觀察, 相較於國內的“千篇一律”, 印度人的清潔方式確實“花樣百出”。

大多數剛步出機艙的國人, 第一次走進印度機場的廁所, 大概都會被牆上掛著的一個小物件勾起興趣:軟軟的水管三尺有餘, 末端小小的噴頭閃著銀光。

想像一下,

初來乍到而好奇心爆棚, 手機漫遊不暢而無所事事, 眼前有如此“稀罕寶物”, 你會忍住不把玩一下?然而, 巨大水壓往往讓你措手不及, 一場邂逅多以“濕身”告終。

直到這時, 你才在早已熟稔的段子裡記起印度人的如廁習慣, 推測出這東西的具體職責。 想想那精緻的把手曾被多少人使用, 此刻你怕是只想提褲而出, 就著洗手台把一雙手沖個天翻地覆。

這就是印度廁所的第一花樣:專門用來沖PP的噴頭。 正確的使用方法是:馬步扎實, 右手持器, 噴頭對準, 最終完成一次直達靈魂深處的別樣spa。

圖為新德里國際機場的公共廁所。

筆者曾不止一次和印度友人聊起這個話題, 不少人反而對“乾擦”嗤之以鼻:就這麼拿紙抹抹, 怎麼擦得乾淨?像我們這樣用水沖洗, 清潔徹底還能預防痔瘡, 豈非更高級?

細想也不是沒有道理, 只是至今筆者都沒邁過心裡的那道坎。 租住的公寓衛生間也裝了這小玩意兒, 但都被筆者拿來沖洗地面用了。

當然, 這小小的噴頭也並非存在於每個廁所。 假如是在國道旁邊,

或是村頭鄉間, 哪還有這麼高級的裝備?不止一次, 當筆者全身舒爽完成人生大事, 環顧四周:一桶, 一杯, 無他;桶中有水, 杯邊有柄, 僅此而已。 於是乎, 右手持杯, 左手勾成碗狀, 剩下的步驟, 看客就自行腦補吧。

當然, 如果身處國際化大城市,

公共場所的衛生間會考慮到外國人的習慣。 街邊的小餐館或是咖啡店, 通常都會貼心地在衛生間裡備好卷紙, 讓你在悠悠香氛裡完成五穀輪回。 如果時運不濟斷了供, 去收銀台委婉提出, 一般都會獲得足量供應。

說到這兒, 不禁想起近來新德里政府發佈的新規, 要求部分商業區內所有餐廳衛生間向公眾開放, 並允許店家每次收取最多5盧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