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長三角多地打造“航空小鎮” 承接航空產業

新華社上海5月6日電 題:長三角多地打造“航空小鎮” 承接航空產業

新華社記者 鄭鈞天

中國首款國際主流水準的幹線客機C919在上海首飛成功。 這一里程碑事件迅速在長三角區域引發“航空熱”, 江浙地區多地近日表示將積極承接航空產業, 挖掘產業鏈潛力。

距離上海200餘公里的江蘇鎮江, 正在借勢航空產業集群, 投資100餘億元、打造面積3.65平方公里的航空教育小鎮。 此外, 浙江文成縣等也在打造“航空小鎮”。

業內人士認為, C919帶動形成的我國民用航空產業鏈蘊含著巨大的潛力。 以上海為龍頭, 江蘇、陝西、四川、江西、遼寧等22個省份、200多家企業、近20萬人參與大型客機項目研製和生產,

形成了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 未來, 航空事業將繼續鍛造提升中國民用飛機產業配套能級的產業鏈。

江蘇鎮江新區党工委書記秦海濤表示, 隨著通航整機製造、航空新材料研發、航空科教、航空零部件製造、通航運營服務、航空投融資等產業不斷在鎮江聚集, 目前已在此構建航空的全產業鏈。 “為配合國產大飛機計畫實施、低空領域逐步開放等機遇, 鎮江航空航太產業園於2009年正式啟動建設;2014年, 鎮江大路通用機場正式開飛;2015年, 坐落於鎮江的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全面建成。 如今, 鎮江航空航太產業園有6個產品為C919配套。 ”

清華大學新經濟與新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李季認為,

航空產業的發展水準是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經濟發展水準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 雖然我國大型客機產業起步較晚, 但經過不斷追趕, 目前已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然而, 跟世界先進國家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 例如民用航空整體規模較小、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民用航空運營服務依然薄弱等, 無法滿足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新興航空消費的雙重需求。

李季認為, 中國“航空夢”實現的基礎在於航空人才的培養。 然而, 目前中國航空產業仍面臨人才極度緊缺的局面。 《民航教育培訓“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 鼓勵並支持企業創辦教育培訓機構, 滿足行業發展所需50%以上的人才需求。

“產業發展歸根結底靠人才,

航空職業教育的發展空間廣闊。 發展航空教育小鎮是為了進一步延伸鎮江航空產業鏈, 並進一步加大長三角地區的航空人才和航空科技的集聚效應。 ”秦海濤說。

江蘇無國界航空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飛建表示, 鎮江航空教育小鎮將以航空人才教育培養為主。

“三年初具規模, 五年基本建成, 屆時航空教育特色小鎮將立足鎮江、服務長三角、輻射全國、放眼全球, 成為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航空產業人才集聚地。 ”秦海濤展望說, 特色小鎮還將融入金融、科技以及文化旅遊等動力因數, 通過發展訓、教、研、產、金、商、住、游八大業態, 將產業和小鎮職能充分融合、產鎮聯動發展, 以產促鎮, 以鎮興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