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中國自主磁浮一周年:高端智造“新名片”

新華社長沙5月6日電 題:中國自主磁浮一周年:高端智造“新名片”

新華社記者 陽建

一年前的5月6日, 一輛中國國產磁浮列車在軌道上方約8毫米處“起浮”, 如輕風一般在長沙高鐵南站與黃花機場之間“貼地飛行”……這是中國首條完全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低速磁浮商業運營線, 標誌著中國磁浮技術實現了從研發到應用的全覆蓋。

沒有鮮花, 沒有儀式, 長沙磁浮快線一年前低調啟動運營, 卻以不斷增長的客流與優異的運營表現為“周歲”獻禮。

記者從湖南磁浮公司獲悉, 截至今年5月5日, 長沙磁浮快線安全運營365天,

共計開行列車35175列次, 運行圖計畫兌現率為100%, 列車正點率99.8%。 總運營里程超67.7萬公里, 累計發送旅客約260萬人次, 全年單日客流最高達11503人次。

長沙磁浮快線全長18.55公里, 連接長沙火車南站和長沙黃花機場, 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中低速磁浮線。 設計最高時速為100公里, 列車全程執行時間19分30秒, 最大載客量363人。

不同於其他軌道交通, 磁浮列車提供了更加安靜、舒適、安全的乘坐體驗。 由於沒有軌道摩擦, 磁浮列車運行時的噪音明顯小於高鐵、地鐵, 高速運行時噪音等級僅相當於普通人對話, 低速時則幾乎悄無聲息。 同時, “環抱式”設計讓長沙磁浮有“永不出軌”的安全性保證。 在輻射方面, 列車車廂內的電磁場強度最大值僅為國際容許值的10%。

這是中國實現磁浮技術工程化、產業化的重大自主創新專案。 面對國外技術封鎖, 國防科技大學、中車株洲電力機車有限公司等國內多個磁浮研究機構, 憑藉自主創新的精神攻堅克難, 研發製造出具有完全智慧財產權的磁浮列車。

過去一年來, 新加坡、奧地利、德國、巴西、韓國等35個國家, 以及北京、上海、廣州等30餘個城市派團前來調研考察長沙磁浮快線。

中低速磁浮具有雜訊低、投資省、適應強、占地少等“比較優勢”, 為新型城鎮化建設提供了綠色、環境友好的交通方案, 各地正在加大推廣應用。

據湖南磁浮公司總經理周曉明介紹, 長沙磁浮工程各參建單位在磁浮車輛設計、懸浮控制技術、通信信號等方面獲得專利100余項,

該專案帶動了湖南省內電子元器件、感測器、材料加工、輕量化車載空調等多個配套新產業的迅速發展。

作為中國自主磁浮研發與應用的“主陣地”, 湖南各大城市正在加速佈局磁浮交通。 比如, 長沙市擬在湘江新區規劃磁浮交通圈, 株洲市軌道交通1號線被規劃為磁浮線。 此外, 湖北武漢市也已把兩條中低速磁浮線列入軌道交通第四輪建設規劃。

如今, 中國中車已宣佈啟動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的研發。 業內預計, 代表中國高端智造重要方向的磁浮技術有望迎來產業藍海。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