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新遊搶先測|太空版輻射!這款好評如潮的新遊戲吃配置嗎?

從今天開始

新遊搶先測欄目將會進行重大革新

我們曾經將這個欄目當作顯卡評測來對待

但是經過深思熟慮

我們清楚地意識到評測的主體應是遊戲

而非硬體

因此從本期搶先測開始

我們將從三個角度

來考量一款遊戲的圖形性能

——硬體門檻、優化以及畫質

本期搶先測的主角是剛剛上市的B社大作《掠食》, 剛上市即獲得了Steam高達95%的好評率, 可謂好評如潮。 這款遊戲採用了CryEngine進行製作(好久沒聽到這個名字了吧), 是款第一人稱太空冒險遊戲, 在簡單試完後我認為《掠食》有點像《殺出重圍》+《輻射》的結合體, 如果你對後兩款作品感興趣的話, 你一定不能錯過《掠食》這款新作。

《掠食》的Steam好評率非常高

廢話不多說

趕緊進入測試吧

首先介紹一下測試平臺:

我們這次準備了三種桌上型電腦配置、一種筆記本配置, 分別對應高階、中階、低階和入門門檻。 其中桌上型電腦配置均基於微星(MSI)Z270 XPOWER Gaming Titanium主機板來構建, 確保穩定可靠。

高階:i7 7700K+16G記憶體+GTX1080FE

中階:i5 7500+16G記憶體+GTX1060 6G

低階:G4560+8G記憶體+GTX1050 2G

門檻:2014款HP OMEN(i7 4710HQ+8G記憶體+GTX860M)

▌門檻

硬體門檻, 嚴格意義上說是包含在優化一項中的, 但鑒於許多讀者閱讀本文, 都是關心遊戲的最低配置, 我們就把這重要的一點單獨拿出來先說。

我們使用一台2014款HP OMEN進行測試, 它採用了i7 4710HQ+8G記憶體+GTX860M顯卡, 這是三年前的標準遊戲本配置, 時至今日遊戲性能已經比較落伍了, 不過相信在座的一定還有不少讀者仍在使用類似的配置。 我們通過一段複雜的場景來檢驗其性能, 時長90秒:

先嘗試以1080P中特效運行遊戲:

平均43.3幀, 最低33幀, 遊戲勉強可玩。 這樣的運行性能已經很讓我吃驚了, 畢竟860M已經有些過時了, 卻仍然可以正常運行《掠食》。

我們嘗試使用低畫質再運行遊戲:

平均52.5幀,最低33幀,已經可以比較流暢地運行遊戲了。

從這樣的表現來看,《掠食》的硬體門檻並不高。在1080P中低畫質下,即便使用幾年前的入門遊戲配置,也能順利運行。

▌優化

在優化這一塊,我們基於多點來考量:

1.各檔次配置的表現分別如何

2.對處理器的利用情況

3.遊戲運行的順滑度(基於幀生成時間)

4.顯存佔用情況

1.各檔次配置表現:

我們通過一段複雜的場景來檢驗高、中、低檔配置分別在各自對位元畫質下的性能,時長90秒。

首先我們使用高端配置運行遊戲,開啟4K解析度超高畫質:

平均60.7幀,最低53幀。再一次出乎我們的意料,僅用1080就已經可以4K全開,並較為流暢地運行遊戲了。

然後看看中端配置的表現,開啟2K解析度超高畫質:

平均74幀,最低54幀。用1060 6G級別的顯卡就能在2K下流暢運行《掠食》了。

最後來看看入門遊戲配置在1080P下的表現,同樣開啟超高特效:

平均64.9幀,最低45幀,看起來表現相當不錯。不過在實際遊戲中其實出現了不少貼圖延遲的情況:

1050 2G以超高畫質運行《掠食》,遊戲頻繁出現貼圖延遲

這也不奇怪,區區2G顯存就想征服超高特效,確實太過勉強。持有1050或其他2G顯存顯卡的朋友,不妨降低到中特效運行遊戲。關於具體的顯存佔用情況,待會會另作測試。

2.CPU佔用:

通過對各種配置的測試,我們發現《掠食》這款遊戲對配置要求並不高,無論你使用何種配置,都能在自己對應的畫質下保持流暢。那麼遊戲對於CPU的優化如何呢,我們接著來看看7700K的佔用情況。

遊戲對於CPU的佔用一度達到了60%,看來《掠食》還是很能利用多核CPU的,這一點給個贊。

3.順滑度:

我們使用幀生成時間來判斷。如果幀生成時間曲線波動過大,即遊戲運行不順滑,即便幀數達標,遊戲體驗也會大打折扣(即一些網友所說的,40幀給人感覺如同30幀不到)

我們記錄了i7 7700K+GTX1060 6G在2K超高畫質下的運行情況:

儘管在該設定下,遊戲的幀數能突破60幀,但幀生成時間卻慘不忍睹。

為了弄清該問題是由遊戲還是由顯卡驅動導致的,我們又測試了A卡的表現,我們使用RX470 8G在2K超高畫質下運行遊戲:

對比之下可以看出,A卡在《掠奪》中的幀時間表現明顯好於N卡。這我並不覺得奇怪,遊戲的開頭就打著一個大大的AMD LOGO呢:

不過即便如此,470仍然會經常出現不佳的幀時間表現。只能說遊戲目前仍然有很大的優化空間。

而對於幾塊N卡來說,實際的遊戲體驗也確實如前面所說,《掠食》的40多幀給人的感覺如同30幀不到,遊戲必須達到50幀以上才能勉強保持流暢。對於有條件的N卡玩家,請儘量開啟快速垂直同步(Fast Sync)使遊戲運行更加順暢。

4.顯存佔用:

《掠食》顯存佔用上又有怎樣的表現呢?我們使用GTX1080Ti顯卡,對遊戲在不同畫質,不同解析度下的顯存佔用進行測試:

可以看到,顯存門檻並不低,最低畫質也需要2.4G顯存才能完全杜絕爆顯存的情況。但即使是4K最高畫質,也只使用了剛過4G的顯存。所以,本作的顯存佔用還算可以接受,只要你的顯卡具有4G顯存,就完全足夠使用了。對於2G顯存的顯卡來說,遊戲也並不是不能暢玩,只是在高特效下有幾率遭遇貼圖延遲。

▌畫質

《掠食》採用CryEngine3引擎製作,可想而知,畫質怎麼也爛不到哪去。但是,和4年前的孤島危機3(同樣採用CE3)相比,畫質卻並沒有任何進步,甚至可以說不如孤島危機3。

以上截圖均為2K最高畫質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製作組,也許B社想要的正是這種油膩昏暗的畫面風格。只是這麼多年來遊戲的畫質幾乎沒什麼長進,一想到這點還是讓人唏噓不已。

小結

通過以上三大點,我們可以對《掠食》的圖形性能做出總結了。這款新作的圖形性能還算不賴,不僅門檻不高,各檔次配置也能較流暢地在各自對應的畫質下運行遊戲,畫質雖然沒什麼突破,但也中規中矩。唯一的不足是其幀生成時間表現不佳,製作組還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優化提升流暢度。如果非要量化其表現的話,我們給出這樣的評價:

圖形性能:3.5/5

最後

我們提供了一些

畫面設置建議

考慮到有部分玩家還是使用著老舊的硬體,因此我們在這依然提醒大家幾個對幀率影響較大的選項:

我們使用GTX980顯卡,以2560x1080解析度,預設最高畫質的幀率為基礎,來判定畫面選項對幀率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 陰影選項:

在PREY中,由於畫風問題,動態的陰影都為圖中所示的形狀,陰影畫質開得越低,陰影的粗糙程度越高,陰影開啟非常高後,會對幀數有3-6幀的影響。

▷ 物體細節:

這一項不僅對顯存的要求比較高,而且開啟非常高之後對幀數的影響有5-9幀,但是如果使用低設定,那周圍物體的貼圖看起來真的是瞎眼,因此這一項務必不能開低,覺得幀數不理想的可以開到中。

▷ 畫面空間方向閉塞和畫面空間反射:

這兩項均有關閉、半解析度和全解析度,上面一項對幀率的影響比較高,有10-11幀的影響,而反射則有3-5幀的影響,主要影響光影的真實程度,酌情降低設定。

▷ 抗鋸齒:

類型有關閉、FXAA、SMAA 1TX和SMAA2TX。

SMAA的效果好於FXAA,FXAA對於幀率的影響為3-4幀,SMAA1TX為4-6幀,SMAA 2TX為5-7幀。總的來說只要開了抗鋸齒,幀數下降基本差不多,想開抗鋸齒的不如直接SMAA2TX走起吧。

總結

通過這一次對《掠食》的評測,有一點我深有感觸。儘管《掠食》的畫質和性能優化相比4年前的《孤島危機3》毫無長進,但它仍然成為了近一年以來優化最好的遊戲之一(1080就能4K全開,這樣的優化水準僅次於《戰地1》)。

這不禁引起了我的感歎,這幾年各大遊戲廠商的圖形部門到底都在幹些什麼啊?仔細想想看近兩年推出的遊戲,有哪一款畫質能完全勝過4年前的《孤島危機3》?又有哪一款能勝過4年前的《地鐵:最後的曙光》、《戰地4》?

再看看優化,4年前的《孤島危機3》、《戰地4》,使用i5+GTX760這樣的普通配置,即可在1080P高畫質下流暢運行,而近期推出的各種所謂大作,除了《戰地1》比較良心以外,又有哪款是真正在畫面上有所突破,又對主流配置保持友好的呢?

近兩年的顯卡性能突飛猛進,然而遊戲的視覺體驗卻並沒有提高多少,這個鍋,遊戲廠商們不得不背啊!

喜歡我們的推送別忘了點一個頂,

向親朋好友推薦一下我們的文章,

或者讚賞一下,

我們下期再見啦!

我們嘗試使用低畫質再運行遊戲:

平均52.5幀,最低33幀,已經可以比較流暢地運行遊戲了。

從這樣的表現來看,《掠食》的硬體門檻並不高。在1080P中低畫質下,即便使用幾年前的入門遊戲配置,也能順利運行。

▌優化

在優化這一塊,我們基於多點來考量:

1.各檔次配置的表現分別如何

2.對處理器的利用情況

3.遊戲運行的順滑度(基於幀生成時間)

4.顯存佔用情況

1.各檔次配置表現:

我們通過一段複雜的場景來檢驗高、中、低檔配置分別在各自對位元畫質下的性能,時長90秒。

首先我們使用高端配置運行遊戲,開啟4K解析度超高畫質:

平均60.7幀,最低53幀。再一次出乎我們的意料,僅用1080就已經可以4K全開,並較為流暢地運行遊戲了。

然後看看中端配置的表現,開啟2K解析度超高畫質:

平均74幀,最低54幀。用1060 6G級別的顯卡就能在2K下流暢運行《掠食》了。

最後來看看入門遊戲配置在1080P下的表現,同樣開啟超高特效:

平均64.9幀,最低45幀,看起來表現相當不錯。不過在實際遊戲中其實出現了不少貼圖延遲的情況:

1050 2G以超高畫質運行《掠食》,遊戲頻繁出現貼圖延遲

這也不奇怪,區區2G顯存就想征服超高特效,確實太過勉強。持有1050或其他2G顯存顯卡的朋友,不妨降低到中特效運行遊戲。關於具體的顯存佔用情況,待會會另作測試。

2.CPU佔用:

通過對各種配置的測試,我們發現《掠食》這款遊戲對配置要求並不高,無論你使用何種配置,都能在自己對應的畫質下保持流暢。那麼遊戲對於CPU的優化如何呢,我們接著來看看7700K的佔用情況。

遊戲對於CPU的佔用一度達到了60%,看來《掠食》還是很能利用多核CPU的,這一點給個贊。

3.順滑度:

我們使用幀生成時間來判斷。如果幀生成時間曲線波動過大,即遊戲運行不順滑,即便幀數達標,遊戲體驗也會大打折扣(即一些網友所說的,40幀給人感覺如同30幀不到)

我們記錄了i7 7700K+GTX1060 6G在2K超高畫質下的運行情況:

儘管在該設定下,遊戲的幀數能突破60幀,但幀生成時間卻慘不忍睹。

為了弄清該問題是由遊戲還是由顯卡驅動導致的,我們又測試了A卡的表現,我們使用RX470 8G在2K超高畫質下運行遊戲:

對比之下可以看出,A卡在《掠奪》中的幀時間表現明顯好於N卡。這我並不覺得奇怪,遊戲的開頭就打著一個大大的AMD LOGO呢:

不過即便如此,470仍然會經常出現不佳的幀時間表現。只能說遊戲目前仍然有很大的優化空間。

而對於幾塊N卡來說,實際的遊戲體驗也確實如前面所說,《掠食》的40多幀給人的感覺如同30幀不到,遊戲必須達到50幀以上才能勉強保持流暢。對於有條件的N卡玩家,請儘量開啟快速垂直同步(Fast Sync)使遊戲運行更加順暢。

4.顯存佔用:

《掠食》顯存佔用上又有怎樣的表現呢?我們使用GTX1080Ti顯卡,對遊戲在不同畫質,不同解析度下的顯存佔用進行測試:

可以看到,顯存門檻並不低,最低畫質也需要2.4G顯存才能完全杜絕爆顯存的情況。但即使是4K最高畫質,也只使用了剛過4G的顯存。所以,本作的顯存佔用還算可以接受,只要你的顯卡具有4G顯存,就完全足夠使用了。對於2G顯存的顯卡來說,遊戲也並不是不能暢玩,只是在高特效下有幾率遭遇貼圖延遲。

▌畫質

《掠食》採用CryEngine3引擎製作,可想而知,畫質怎麼也爛不到哪去。但是,和4年前的孤島危機3(同樣採用CE3)相比,畫質卻並沒有任何進步,甚至可以說不如孤島危機3。

以上截圖均為2K最高畫質

當然這也不能完全怪製作組,也許B社想要的正是這種油膩昏暗的畫面風格。只是這麼多年來遊戲的畫質幾乎沒什麼長進,一想到這點還是讓人唏噓不已。

小結

通過以上三大點,我們可以對《掠食》的圖形性能做出總結了。這款新作的圖形性能還算不賴,不僅門檻不高,各檔次配置也能較流暢地在各自對應的畫質下運行遊戲,畫質雖然沒什麼突破,但也中規中矩。唯一的不足是其幀生成時間表現不佳,製作組還需要通過進一步的優化提升流暢度。如果非要量化其表現的話,我們給出這樣的評價:

圖形性能:3.5/5

最後

我們提供了一些

畫面設置建議

考慮到有部分玩家還是使用著老舊的硬體,因此我們在這依然提醒大家幾個對幀率影響較大的選項:

我們使用GTX980顯卡,以2560x1080解析度,預設最高畫質的幀率為基礎,來判定畫面選項對幀率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 陰影選項:

在PREY中,由於畫風問題,動態的陰影都為圖中所示的形狀,陰影畫質開得越低,陰影的粗糙程度越高,陰影開啟非常高後,會對幀數有3-6幀的影響。

▷ 物體細節:

這一項不僅對顯存的要求比較高,而且開啟非常高之後對幀數的影響有5-9幀,但是如果使用低設定,那周圍物體的貼圖看起來真的是瞎眼,因此這一項務必不能開低,覺得幀數不理想的可以開到中。

▷ 畫面空間方向閉塞和畫面空間反射:

這兩項均有關閉、半解析度和全解析度,上面一項對幀率的影響比較高,有10-11幀的影響,而反射則有3-5幀的影響,主要影響光影的真實程度,酌情降低設定。

▷ 抗鋸齒:

類型有關閉、FXAA、SMAA 1TX和SMAA2TX。

SMAA的效果好於FXAA,FXAA對於幀率的影響為3-4幀,SMAA1TX為4-6幀,SMAA 2TX為5-7幀。總的來說只要開了抗鋸齒,幀數下降基本差不多,想開抗鋸齒的不如直接SMAA2TX走起吧。

總結

通過這一次對《掠食》的評測,有一點我深有感觸。儘管《掠食》的畫質和性能優化相比4年前的《孤島危機3》毫無長進,但它仍然成為了近一年以來優化最好的遊戲之一(1080就能4K全開,這樣的優化水準僅次於《戰地1》)。

這不禁引起了我的感歎,這幾年各大遊戲廠商的圖形部門到底都在幹些什麼啊?仔細想想看近兩年推出的遊戲,有哪一款畫質能完全勝過4年前的《孤島危機3》?又有哪一款能勝過4年前的《地鐵:最後的曙光》、《戰地4》?

再看看優化,4年前的《孤島危機3》、《戰地4》,使用i5+GTX760這樣的普通配置,即可在1080P高畫質下流暢運行,而近期推出的各種所謂大作,除了《戰地1》比較良心以外,又有哪款是真正在畫面上有所突破,又對主流配置保持友好的呢?

近兩年的顯卡性能突飛猛進,然而遊戲的視覺體驗卻並沒有提高多少,這個鍋,遊戲廠商們不得不背啊!

喜歡我們的推送別忘了點一個頂,

向親朋好友推薦一下我們的文章,

或者讚賞一下,

我們下期再見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