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故事:萬米高空的客機,年輕女孩心臟病突發生死難料,營救進行中

女孩突然暈倒

由長沙飛往青島的國航CA4559次航班的客艙中, 一位面色蒼白的年輕女乘客向乘務長曹永發出求救。 曹永問她:您哪裡不舒服?對方緊皺著眉頭道:我心裡難受。

交談中, 曹永瞭解到:原來這女孩是第一次乘飛機外出, 也許是因為緊張而導致嚴重暈機。 曹永將她帶到了機艙的後廚房休息, 並給她倒了杯水。 當曹永遞水給對方時, 觸到她的手冰涼冰涼的。 那年輕女乘客接過水後, 一直端在手中, 另一隻手卻在不停地發抖, 幾次想把水拿起來喝, 可都沒能拿起來。 曹永立即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女孩肯定不是嚴重暈機這麼簡單。 她即詢問女孩的身體狀況, 才知道這女孩的心臟不好。 更讓曹永不安的是:這個女孩在半年前剛做過心臟搭橋手術, 而此時她卻沒有隨身攜帶有關藥品。

我國航空安全條例明確規定:嚴禁有嚴重心臟病的病人搭乘飛機。

女孩告訴曹永:登機前她就感覺不適, 為了能夠上飛機她隱瞞了病情。 作為一名航空服務人員, 曹永知道:機上的乘務員們只懂得一些簡單的醫學救治, 像心臟病這類的大病, 她們根本沒有能力處理。 若這女孩在飛機上一旦心臟病復發, 後果即不堪設想。 想到此, 曹永馬上帶她到頭等艙去休息。 可剛走到機艙的16排, 意外發生了。

那女孩一下昏倒了, 曹永趕緊把她的包扔掉, 本能地撲上去掐住她的人中, 然後又扭頭對頭等艙的乘務員道:趕快拿氧氣瓶來, 有人暈倒了。 讓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而大吃一驚的曹永, 迅速給暈倒的女孩用上了氧氣:只見這女孩緊皺著眉頭, 一會兒胸部在劇烈的起伏, 一會兒又好像沒什麼動靜了,

那情景非常嚇人。

有著豐富工作經驗的曹永立即鎮定下來。 一邊讓乘務員把機艙內發生的突發事件報告給機長鄒永富, 一邊讓乘務員廣播尋找醫生:女士們、先生們, 請注意, 若飛機上有哪位旅客是醫生或者護士, 請與乘務員聯繫, 有一位元生病的旅客需要您的説明。

正乘坐此次航班的青島海軍療養院退休醫生劉桂香, 聽到廣播後, 在第一時間趕至病人身邊。 其時, 病人的反應基本上已較為遲鈍, 劉桂香詢問她, 她也無法與劉桂香進行語言交流。 因病人已處於昏迷狀態, 劉桂香大夫只能根據乘務長點滴的介紹對病人進行緊急救治:她讓病人平躺下儘快搶救, 和病魔搶時間, 及時到達目的地。 只有贏得了時間,

才能搶救回病人的生命, 使她儘快地恢復健康。

航班直飛青島

接到曹永的彙報時, 飛機正在濟南上空8100米的高度飛行, 距終點站青島落地還有40多分鐘的時間, 故機長鄒永富首先想到在濟南備降。 但這要採取一種非常大的下降才能落地。

正常情況下飛機的飛行速度是一分鐘2200——2500英尺,

若是大幅度下降, 飛行速度至少要達到一分鐘3000至4000英尺, 如此的極速下降, 對一個身體健康的正常人來說都會感到不適, 對一個心臟病患者就更危險了。

備降的方案被否定了, 此時飛機距此次航班的終點站青島還有300多海裡的距離, 考慮到對於病人的救治, 機長鄒永富很快決定在青島落地:該女病人有可能是青島人, 故青島可能有她的親人和家人, 她以前的手術可能也是在青島做的。 如此一系列問題, 促成飛機到青島落地可能更為有利。

為爭取在最短時間內落地, 機長鄒永富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改變正常的航路, 開闢新的航路到青島落地。 通常飛機正常的航路, 都是一個點一個點曲線前進的, 若改成直線飛行,即可大大縮短航程,為搶救病人爭取更多的時間。可航線的改變,同時也會給飛機的飛行帶來一定的難度。新的航路要考慮很多問題:首先航路上有否禁區,即禁止飛行的區域;其次有否很高的如像山一類的障礙物,以及其他一些影響安全的因素,這些都要考慮。我們不能為了處置一個特殊情況,而把飛機置於一個危險的境地,讓其他旅客都來承擔這種風險;而必須在絕對保證飛行安全的情況下,儘快爭取時間搶救病人。

正常情況下,飛機都是在各自區域飛行,若有一架飛機臨時改變正常的航路,就會和在空中飛翔的其他飛機發生衝突,給飛機帶來一種潛在的危險。為保證飛機飛行的絕對安全,就需要空管部門精密的協調,調整所有相關的飛機予以避讓。機長鄒勇富馬上和青島空管站取得聯繫:一方面請求直飛,另一方面落地後請有關部門做好急救準備。

18:50,正是青島地面塔臺工作的高峰時段,幾乎每兩三分鐘就有一架飛機起落,機場上停的飛機也很多。正在塔臺值班的青島空管站趙傑接到了CA4559次航班的求救電話。隨即,他從雷達上看到該機此時在濰坊以西約40公里處,而且聽到機長要求說:我請求直飛青島。青島塔臺即同意道:可以直飛青島導航台。

病人情況加重

時間就是生命,所有部門人員都在為一個少女的生死存亡爭分奪秒。而機艙內女孩的病情越來越趨嚴重:脈搏愈跳愈快,每分鐘達100多下,而正常人的心率一般在每分鐘60至90下之間;且呼吸急促,表現出極度的煩躁,必須馬上用藥。可病人自帶藥品在上飛機前已用完。在此情況下,若不能及時用藥和輸氧,後果確實難料:若心臟驟停超過幾分鐘後再搶救,恐怕為時已晚。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客艙中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將自己的心臟病急救藥送了過來。在醫生的指導下,曹永將藥給病人服了下去。醫生劉桂香怕病人萬一煩燥起來,心跳即會出現驟停,或舌根下墜停止呼吸,呼吸道堵了,氧氣也輸不進去,病人也就性命難保。她不敢大意,一直托著病人的下頜。一會兒後,病人慢慢穩定靜下來後,劉桂香才把病人放下。

此時距女孩發病暈倒已過了20多分鐘,有腰間盤脫出老毛病的56歲的大夫劉桂香,一直跪在狹窄的通道上守護著病人。她是個醫生,也是個母親,這個身患重症的女孩就像她的女兒一樣。她此時的想法是:作為一個醫生,碰上此事要當仁不讓;作為一個母親,碰上此事更義不容辭。

空中的營救在緊張進行。與此同時,地面上青島流亭機場指揮塔,在收到CA4559次航班的求救資訊後,立刻啟動了急救程式。為了能準確及時的傳遞資訊,全組四個人各自為戰,緊鑼密鼓地協調其他飛機避讓,並密切監視著CA4559次航班的飛行情況。趙傑盯住一個協調器,把雷達上的資訊,不斷地通知相關的管制部門:該飛機現在什麼位置、高度多少等等情況,通過電話不斷地傳送出去。讓這趟CA4559次航班,沒有任何限制的一直下降,向青島直飛過來。

得到可以直飛的允許後,鄒永富一顆緊繃著的心總算稍微放鬆了一些,他再次向青島空管部門請求:取消CA4559次航班著陸前的空中盤旋準備,直接落地。這樣又可以為病人的救治爭取四到五分鐘的時間。而這一次塔臺卻顯得很為難:飛機若要直接降落,那還要聯繫一下。聽說所飛行的航線必須要經過一個軍用訓練基地,機長心裡咯噔了一下:有些軍用飛機不在民航部門的管制範圍,而軍方活動是個較麻煩的事。得要跟有關的管制部門不斷地交流資訊才行。

請求軍方支持

鄒永富非常清楚飛機面臨的困難,作為一機之長,他此時此刻必須保證飛機上全體乘客的安全;同時,作為一名父親,他對患病女孩懷有更深切的關注。他也有個15歲的女兒,他能理解作為該女病患者的父親,無法面對如此事實:這女孩僅只有20歲啊,全家的希望都寄託在她身上。一旦她的生命發生不測,其父母一定會悲痛欲絕。

此時,離飛機降落還有10多分鐘時間,飛機在飛行中不斷地和地面塔臺保持聯絡並等待塔臺的回復;而就在這時,病人的病情再次出現反復:她不斷地呻吟、抽搐,可能是心臟特別疼痛,甚至有一段時間抽搐得雙腿都在顫抖,眉頭緊皺著,腦袋扭來扭去……

面對病人的劇烈反應,有著30多年從醫經驗的劉桂香憂心如焚。她無法形容自己的焦灼和著急:因為此時她所能夠採取的措施——藥品和氧氣都用上了,卻對發病者無濟於事,現在只剩下時間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地面塔臺的工作人員,也以最快的速度與軍方的空管部門取得了聯繫。軍方得知CA4559次航班的情況後非常重視。兩分鐘後,駕駛艙裡的機長鄒永富,就得到了青島塔臺的回復:軍方同意該機通過,直飛青島。當時的天氣挺好,直飛青島的CA4559次航班,在雷達的引導下,目視平低,至少可節省三到四分鐘。

7:12,飛機平穩降落在青島流亭機場。從女孩在飛機上暈倒,到飛機落地,只用了19分鐘時間,比正常降落整整提前了13分鐘。此時,早已在機場停機坪等候的機場急救中心的大夫首先沖上飛機,先給她用氧、看心電圖,直到病人的病情有所緩和,才把她抬下飛機,作進一步治療。

因為病人躺在通道上,醫生建議前半部的旅客先下飛機,讓出一條路來;而後半部的旅客暫不能走,要讓病人先走。那一刻,乘客們的反應,讓乘務人員非常感動:沒關係,沒關係,讓病人先走,救人要緊。

女孩被抬下飛機半小時後,身體恢復正常,現已回到工作崗位。此次直飛,飛機提前13分鐘落地,節省了40多海裡(80多公里)的路程。

這個女孩雖然得救了,但記者在此代有關部門再次提醒:有嚴重心臟病、傳染病等急性病的病人,請您在乘坐飛機前,一定要如實向航空公司說明自己的病情,以免發生生命危險。

END

若改成直線飛行,即可大大縮短航程,為搶救病人爭取更多的時間。可航線的改變,同時也會給飛機的飛行帶來一定的難度。新的航路要考慮很多問題:首先航路上有否禁區,即禁止飛行的區域;其次有否很高的如像山一類的障礙物,以及其他一些影響安全的因素,這些都要考慮。我們不能為了處置一個特殊情況,而把飛機置於一個危險的境地,讓其他旅客都來承擔這種風險;而必須在絕對保證飛行安全的情況下,儘快爭取時間搶救病人。

正常情況下,飛機都是在各自區域飛行,若有一架飛機臨時改變正常的航路,就會和在空中飛翔的其他飛機發生衝突,給飛機帶來一種潛在的危險。為保證飛機飛行的絕對安全,就需要空管部門精密的協調,調整所有相關的飛機予以避讓。機長鄒勇富馬上和青島空管站取得聯繫:一方面請求直飛,另一方面落地後請有關部門做好急救準備。

18:50,正是青島地面塔臺工作的高峰時段,幾乎每兩三分鐘就有一架飛機起落,機場上停的飛機也很多。正在塔臺值班的青島空管站趙傑接到了CA4559次航班的求救電話。隨即,他從雷達上看到該機此時在濰坊以西約40公里處,而且聽到機長要求說:我請求直飛青島。青島塔臺即同意道:可以直飛青島導航台。

病人情況加重

時間就是生命,所有部門人員都在為一個少女的生死存亡爭分奪秒。而機艙內女孩的病情越來越趨嚴重:脈搏愈跳愈快,每分鐘達100多下,而正常人的心率一般在每分鐘60至90下之間;且呼吸急促,表現出極度的煩躁,必須馬上用藥。可病人自帶藥品在上飛機前已用完。在此情況下,若不能及時用藥和輸氧,後果確實難料:若心臟驟停超過幾分鐘後再搶救,恐怕為時已晚。

就在這萬分危急的時刻,客艙中一位年過七旬的老人將自己的心臟病急救藥送了過來。在醫生的指導下,曹永將藥給病人服了下去。醫生劉桂香怕病人萬一煩燥起來,心跳即會出現驟停,或舌根下墜停止呼吸,呼吸道堵了,氧氣也輸不進去,病人也就性命難保。她不敢大意,一直托著病人的下頜。一會兒後,病人慢慢穩定靜下來後,劉桂香才把病人放下。

此時距女孩發病暈倒已過了20多分鐘,有腰間盤脫出老毛病的56歲的大夫劉桂香,一直跪在狹窄的通道上守護著病人。她是個醫生,也是個母親,這個身患重症的女孩就像她的女兒一樣。她此時的想法是:作為一個醫生,碰上此事要當仁不讓;作為一個母親,碰上此事更義不容辭。

空中的營救在緊張進行。與此同時,地面上青島流亭機場指揮塔,在收到CA4559次航班的求救資訊後,立刻啟動了急救程式。為了能準確及時的傳遞資訊,全組四個人各自為戰,緊鑼密鼓地協調其他飛機避讓,並密切監視著CA4559次航班的飛行情況。趙傑盯住一個協調器,把雷達上的資訊,不斷地通知相關的管制部門:該飛機現在什麼位置、高度多少等等情況,通過電話不斷地傳送出去。讓這趟CA4559次航班,沒有任何限制的一直下降,向青島直飛過來。

得到可以直飛的允許後,鄒永富一顆緊繃著的心總算稍微放鬆了一些,他再次向青島空管部門請求:取消CA4559次航班著陸前的空中盤旋準備,直接落地。這樣又可以為病人的救治爭取四到五分鐘的時間。而這一次塔臺卻顯得很為難:飛機若要直接降落,那還要聯繫一下。聽說所飛行的航線必須要經過一個軍用訓練基地,機長心裡咯噔了一下:有些軍用飛機不在民航部門的管制範圍,而軍方活動是個較麻煩的事。得要跟有關的管制部門不斷地交流資訊才行。

請求軍方支持

鄒永富非常清楚飛機面臨的困難,作為一機之長,他此時此刻必須保證飛機上全體乘客的安全;同時,作為一名父親,他對患病女孩懷有更深切的關注。他也有個15歲的女兒,他能理解作為該女病患者的父親,無法面對如此事實:這女孩僅只有20歲啊,全家的希望都寄託在她身上。一旦她的生命發生不測,其父母一定會悲痛欲絕。

此時,離飛機降落還有10多分鐘時間,飛機在飛行中不斷地和地面塔臺保持聯絡並等待塔臺的回復;而就在這時,病人的病情再次出現反復:她不斷地呻吟、抽搐,可能是心臟特別疼痛,甚至有一段時間抽搐得雙腿都在顫抖,眉頭緊皺著,腦袋扭來扭去……

面對病人的劇烈反應,有著30多年從醫經驗的劉桂香憂心如焚。她無法形容自己的焦灼和著急:因為此時她所能夠採取的措施——藥品和氧氣都用上了,卻對發病者無濟於事,現在只剩下時間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地面塔臺的工作人員,也以最快的速度與軍方的空管部門取得了聯繫。軍方得知CA4559次航班的情況後非常重視。兩分鐘後,駕駛艙裡的機長鄒永富,就得到了青島塔臺的回復:軍方同意該機通過,直飛青島。當時的天氣挺好,直飛青島的CA4559次航班,在雷達的引導下,目視平低,至少可節省三到四分鐘。

7:12,飛機平穩降落在青島流亭機場。從女孩在飛機上暈倒,到飛機落地,只用了19分鐘時間,比正常降落整整提前了13分鐘。此時,早已在機場停機坪等候的機場急救中心的大夫首先沖上飛機,先給她用氧、看心電圖,直到病人的病情有所緩和,才把她抬下飛機,作進一步治療。

因為病人躺在通道上,醫生建議前半部的旅客先下飛機,讓出一條路來;而後半部的旅客暫不能走,要讓病人先走。那一刻,乘客們的反應,讓乘務人員非常感動:沒關係,沒關係,讓病人先走,救人要緊。

女孩被抬下飛機半小時後,身體恢復正常,現已回到工作崗位。此次直飛,飛機提前13分鐘落地,節省了40多海裡(80多公里)的路程。

這個女孩雖然得救了,但記者在此代有關部門再次提醒:有嚴重心臟病、傳染病等急性病的病人,請您在乘坐飛機前,一定要如實向航空公司說明自己的病情,以免發生生命危險。

END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