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德勤:“中國智造”需要清晰的物聯網戰略

受益於“中國製造2025”戰略的推動, 中國工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日益加速。 不過在這一過程中, 德勤中國工業4.0卓越中心最新發佈的《物聯網工業領域價值報告》指出, 雖然中國製造業普遍認同工業物聯網的重要性, 卻尚未制定清晰的物聯網戰略, 而此並不利於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智造”轉型。

重視度不夠

德勤工業產品與服務行業合夥人董偉龍指出, 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需求正在逐漸增強。 到2020年, 工業物聯網在整體物聯網產業中的占比將達到25%, 規模將突破4500億元。

調查發現, 近九成的受訪企業對工業物聯網在未來五年內將成為促進企業成功的關鍵要素表示贊同,

逾七成的企業已在一定程度上開始了工業物聯網的應用, 但已經制定出比較清晰的工業物聯網戰略和規劃的企業卻不足一半。

報告進一步指出, 目前大部分中國製造企業仍處在資料應用的感知階段, 而非行動階段, 他們利用採集的資料解釋生產流程, 卻未能將資料應用於預測性分析以及決策制定。

如何改善?

中國製造企業工業物聯網應用以效率提升、收入增長和風險管理為主要驅動, 從而創造新的價值, 其中, 以供應鏈優化、提升客戶體驗和確保產品安全性最受企業關注。 在此背景下, 如何實現物聯網在工業領域的價值釋放, 提出了五點建議。

一是從小處著手, 通過價值驅動實現快速升級。 即在清晰戰略的指引下, 先重點實施並支援其長期目標的具體試點專案, 並在試點過程中發現所需要的技術要求, 以便日後進行快速推廣和升級。

二是關注產品生命週期和客戶生命週期。 即延長產品生命週期和客戶的生命週期, 尋找將產品一次性交易轉化為持續收入來源的方法。

三是強化大資料應用能力。 企業大資料應用的重點是圍繞業務目標和具體業務問題, 從其業務戰略和IT戰略出發, 構建大資料應用的頂層框架設計, 並通過大資料分析的手段, 深入分析解決問題或作出預測指導決策。

四是提升安全性。 在防範傳統風險、建立資訊安全架構和機制的同時,

企業還需關注網路風險。

五是明確生態系統裡的定位和合作。 企業自我定位究竟是生態系統的搭建者, 還是模組化產品的提供者, 或者管道搭建者, 將取決於企業自身的業務設計和對最終用戶的瞭解程度。

來源:國際商報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