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廣州突發特大暴雨 暖區暴雨預報仍是難點

本報北京5月7日電 7日淩晨到中午,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增城區、黃埔區先後突發特大暴雨, 3小時雨量和日雨量均破歷史紀錄。 專家表示, 目前, 對複雜地形下的特大暴雨預報仍然是世界難題。

本次降雨勢大力猛, 強降水持續時間長、累計雨量大。 根據暴雨雲團移動路徑和變化情況, 全市均發佈了不同級別的預警信號, 多區發出今年首個暴雨紅色預警。

本次特大暴雨歷史罕見, 前期強降水信號徵兆不明顯。 據廣東省氣象局初步分析, 暴雨成因主要是來自海上偏東和偏南暖濕氣流突然北上, 在廣州北部交匯,

不排除受珠江三角洲城市下墊面影響激發(城市雨島效應), 導致了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

對此,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何立富介紹, 由於影響降雨的系統非常小, 在常規天氣監測網上幾乎看不到跡象。 只是在衛星遙感圖像上可以看到很小的亮點, 或在雷達圖像上有紅色圓點出現, “一般來說, 降雨是由於冷暖氣團交匯產生的。 但是暖區暴雨產生條件並無明顯的冷空氣活動, 天氣圖上沒有高空槽或切變線等天氣系統, 低層為一支西南暖濕氣流, 難以預測到降雨跡象”;此外, 暖區暴雨的觸發條件十分複雜, 局地性強, 加上沿海觀測站密度較低, 缺乏海上觀測資料的佐證, 觸發條件難以把握, “目前, 即便是中尺度數值天氣預報模式對暖區暴雨的預報能力也十分有限,

漏報很多, 暖區暴雨預報仍是天氣預報中的難點, 需要運用多種現代化手段, 進一步加強機理研究, 以期解決暖區暴雨預報難點問題”。

何立富說, 目前, 應對突發極端暴雨主要靠監測和臨近預警。 對於複雜地形下的特大暴雨預報仍然是世界難題, 這類暴雨形成的機理仍有待破解。 為此, 我國正在建設熱帶季風區雲降水觀測試驗基地, 以提高數值預報模式對暖區暴雨的預報能力和預報員的認知水準。

(責編:劉佳、連品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