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新零售”才是開往春天的地鐵:阿裡向“下”,沃爾瑪向“上”

曾經風起雲湧的電商是否已成昨日黃花?線下零售又路在何方?新零售是不是中國零售業那一班開往春天的地鐵?

近日, 線上巨頭阿裡、京東等紛紛佈局線下, 而沃爾瑪等線下零售巨頭則往線上滲透, 種種跡象表明, 中國零售業或正處在巨變前夜。

向線下狂奔:獲取更多資源

去年10月, 馬雲首次提出了“新零售”這一概念, 並在隨後的時間裡多次闡述對未來零售體系的看法。

他認為, 在未來, 並不是你如何向別人推銷東西, 而是關於你如何更好地服務別人。

新零售提出之後, 電商領域的巨頭們紛紛加緊線下佈局。

比馬雲提出這個概念更早一些, 阿裡於2014年底推出了“千縣萬村計畫”, 擬用3年到5年時間, 投入100億元, 開設10萬家農村淘寶店。

2016年12月底, 阿裡旗下零售通平臺宣佈當月動銷商店數量突破10萬家, 以81%的增長創造歷史新高。 零售通事業部總經理表示, “我們的目標是3年覆蓋100萬家零售商店。 ”

無獨有偶, 4月初, 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宣佈, 未來5年, 京東將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 其中將有一半在農村, 要做到每個村都有。

據悉, 所謂的京東便利店並非自營模式, 而是加盟, 主題依然是分銷業務。 業內人士認為,

這是京東管道下沉戰略的重要一環。

近幾年來, 隨著線上銷售增長乏力, 電商巨頭巨頭紛紛將目光投向線下和農村市場。 分別於2014年和2015年成立的阿裡零售通和京東成立新通路事業部, 均是針對線下零售小店推出的“一站式”進貨平臺。

公開資料顯示, 國內目前大約有680萬家雜貨鋪, 其中約30%分佈在鄉鎮、農村市場;21%分佈在縣級市、縣市場;25%分佈在三線城市;還有16%和7%分別開設在二線和一線城市。

對這些雜貨鋪來說, 一方面, 紛紛被收編, 成為電商巨頭打通社區零售“最後一公里”的關鍵;另一方面, 雜貨鋪的小老闆們通過一個APP, 就可以解決貨源和配送問題。 在這樣一種格局下, 原先的“夫妻二人店”或將面臨截然不同的命運。

除了京東與阿裡,

原本依賴線上管道的休閒零食電商企業也紛紛轉戰線下, 爭先佈局線下實體店, 也成為一個競爭常態。

日前, 三隻松鼠因裝修問題砸掉了蘇州門店。 但這並不妨礙其2017年開業100家實體店的目標。

專注於線上的百草味, 也將佈局線下實體店,

採用一城一店的模式, 鋪設商超和便利店管道。

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 線上依靠流量經營的模式遇到了瓶頸, 所以必須沉到線下管道, 獲取更多資源。

但是, 線下建立門店, 意味著前期要進行大量投資, 這種重資產的經營方式, 短期之內對盈利是個更大的考驗。

向線上依靠:得流量者得用戶

新零售來勢洶洶,線上巨頭佈局線下,線下巨頭也沒有坐以待斃。不過,與線上巨頭收編雜貨鋪不同,線下巨頭做線上,更多的是與線上巨頭的合作。

5月4日,有報導稱,據京東到家表示,目前已有11個城市97家沃爾瑪門店入駐京東到家,預計年底前將有近20個城市的沃爾瑪門店接入京東到家平臺。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沃爾瑪入駐京東到家平臺的商品有1200多個,包括300種生鮮商品、食品乾貨、母嬰用品等各種品類,所有在售商品都是直接從門店貨架挑選。

沃爾瑪入駐線上的背後,是京東到家旨在解決“最後3公里”行業痛點的零售賦能新戰略的實施。

所謂零售賦能,包括三個方面:流量賦能,通過京東的流量入口,為商戶帶來更精准的用戶資源;效率賦能,讓門店更有效率地處理訂單;運營賦能,將商家促銷資訊更精准地傳遞給用戶,實現線上精准行銷。

新零售:敢問路在何方?

在消費習慣漸變的當下,零售行業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然而,線下的體驗仍舊無法取代。因此,線上分析與線下體驗的融合,勢在必行。這也是新零售能夠為業內所迅速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線上向下,線下向上,這一趨勢的背後,反應的是各方面臨的現實之困。線上電商增長漸漸出現天花板,市場份額穩定。在這一背景下,阿裡、京東等電商,需要尋求新的增長點,線下和農村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基於這一邏輯,我們不難理解阿裡和京東收編線下夫妻二人店,社區店的行為了。

有業內觀察人士指出,新零售本質就是從傳統的消費到現在個性化、多元化消費習慣的轉移,當下來說,無論是消費升級還是新零售,其最大亮點在於品類和管道的變化。

對於中國的零售消費行業到底何去何從,無論是線上巨頭還是線下大鱷,其戰略佈局,都或多或少說明了行業未來的路。

正如馬雲所說,未來線下與線上零售將深度結合,再加現代物流。服務商利用大資料、雲計算等創新技術,構成未來新零售的概念。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將結束,純零售的形式也將被打破,新零售將引領未來全新的商業模式。

新零售來勢洶洶,線上巨頭佈局線下,線下巨頭也沒有坐以待斃。不過,與線上巨頭收編雜貨鋪不同,線下巨頭做線上,更多的是與線上巨頭的合作。

5月4日,有報導稱,據京東到家表示,目前已有11個城市97家沃爾瑪門店入駐京東到家,預計年底前將有近20個城市的沃爾瑪門店接入京東到家平臺。

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沃爾瑪入駐京東到家平臺的商品有1200多個,包括300種生鮮商品、食品乾貨、母嬰用品等各種品類,所有在售商品都是直接從門店貨架挑選。

沃爾瑪入駐線上的背後,是京東到家旨在解決“最後3公里”行業痛點的零售賦能新戰略的實施。

所謂零售賦能,包括三個方面:流量賦能,通過京東的流量入口,為商戶帶來更精准的用戶資源;效率賦能,讓門店更有效率地處理訂單;運營賦能,將商家促銷資訊更精准地傳遞給用戶,實現線上精准行銷。

新零售:敢問路在何方?

在消費習慣漸變的當下,零售行業受到越來越大的衝擊,然而,線下的體驗仍舊無法取代。因此,線上分析與線下體驗的融合,勢在必行。這也是新零售能夠為業內所迅速接受的重要原因之一。

線上向下,線下向上,這一趨勢的背後,反應的是各方面臨的現實之困。線上電商增長漸漸出現天花板,市場份額穩定。在這一背景下,阿裡、京東等電商,需要尋求新的增長點,線下和農村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基於這一邏輯,我們不難理解阿裡和京東收編線下夫妻二人店,社區店的行為了。

有業內觀察人士指出,新零售本質就是從傳統的消費到現在個性化、多元化消費習慣的轉移,當下來說,無論是消費升級還是新零售,其最大亮點在於品類和管道的變化。

對於中國的零售消費行業到底何去何從,無論是線上巨頭還是線下大鱷,其戰略佈局,都或多或少說明了行業未來的路。

正如馬雲所說,未來線下與線上零售將深度結合,再加現代物流。服務商利用大資料、雲計算等創新技術,構成未來新零售的概念。純電商的時代很快將結束,純零售的形式也將被打破,新零售將引領未來全新的商業模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