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七大主題幫你理解川久保玲

為什麼川久保玲

在時尚界的地位舉足輕重

她所帶來的意義與影響

遠遠超越了時裝本身

說起 Comme des Garçons 的設計師川久保玲, 她無外乎是時尚界最具影響力的設計師之一。 這也是為什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史上第二次為在世設計師舉辦個人作品展。

在抓人眼球的 Met Gala 之後, 我們終於得見這次意義重大的展覽。 這個展覽重現了川久保玲這位概念設計師的演變歷程, 並深度解析了每一階段的關鍵主題。

黑不僅是一種顏色

而是一塊調色板

▲左起:1988 年秋冬;2004 年秋冬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 黑色很快成為了川久保玲(Rei Kawakubo)美學的代名詞。

1981 年, 當 Comme des Garçons 在巴黎時裝周上首次亮相時, 它所推出的服裝完全不見任何色彩的點綴, 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這一效果在川久保玲的訪問中得到了反復強調。

川久保玲本人也總是一成不變地身著一襲黑衣。 請注意這裡的複數形式:黑色的元素在川久保玲的設計系列中俯拾皆是,

甚至能讓人看出黑色的不同層次和細微差別來。

當然, 她並不是第一個用黑色來設計服裝的人。 早在上世紀二十年代, Chanel 就推出了小黑裙, 把這種象徵著悲痛的顏色變成了一個時尚符號。 自那以後, 設計師們就開始使用這一元素了。

但是到了八十年代, 黑色受到了冷遇, 取而代之的是各種華麗鮮豔的色調, 比如 Claude Montana 和 Thierry Mugler 的亮粉色、鮮綠色, 以及 Giorgio Armani 的灰褐色和深藍色。

在那之前, 川久保玲保持著一貫的嚴肅風格, 也從未使用過黑色——她曾用“力量”一詞來形容這種顏色。 但是到了 1988 年, 川久保玲似乎突然風格大變:她當年的秋裝系列主打的是鮮豔的猩紅色調。

她究竟是出於怎樣的想法, 才做了這個決定?“紅色就是黑色,

”她當時如是說道。 川久保玲對於顏色的挑戰是二十世紀晚期最為重要的時尚宣言之一。

又或許, 就像法國理論家 Jean Baudrillard 所解釋的那樣, 設計師想要挑戰的, 其實是當時的一種論調, 即認為身著鮮豔衣裝的女人們被轉化成了“物體”。 這個論調把黑色變成了象徵時尚、知性主義和反叛的顏色, 而穿著這些衣服的女人們就會被稱為“烏鴉”。

2000 年, 當哈佛設計學院為川久保玲頒發卓越設計獎時, 他們稱她“發明”了黑色。 或許並非如此——但她的確重新塑造了黑色。

對人類形態進行徹底反思

▲左起:1997 年春夏;2017 年秋冬

川久保玲很少在設計中展示人體。 相反, 她的作品中充滿了對腫脹和凸起的癡迷。

除此之外, 已經沒有更好的言語能用來形容這一特點了。 她加入了許多突出和隆起的設計, 使人體的形態變得扭曲, 並以此宣示對於美的一些新想法。

這種做法在她最早的幾場服裝秀中就已經出現了:她把模特們(還有隨後的顧客們)包裹在層層疊疊的布料裡, 做出的這些衣服是完全沒有尺碼的。

不過, 最鮮明的例子是她在 1997 年推出的春夏系列。 這個系列名叫“身體與衣服的相遇”, 其中大部分都是裡面塞有腫脹填墊的彈力裙裝。

自然, 藉由服裝來修飾人體形態的做法已經有一段漫長的歷史了——人們把身體塞到緊身胸衣裡, 好將腰部束緊, 而襯架、裙撐和腰墊則可以使身形變得更誇張、更修長。

但是川久保玲推出了這個系列, 孤軍一人反對時尚界風行的骨感、不規則的筒形裙以及斜裁式襯裙。 那些腫脹似乎把人體中的某些性感部位隱藏了起來, 而不是把它們凸顯出來。

她以一種大膽的女性主義視角對人體進行了反思, 以此摒棄了刻板定義下的“女性”, 並呈現出更加反叛、甚至具有攻擊性的形象。

如今,川久保玲仍然探索著這些觀點。她最新的 2017 年秋冬系列同樣展示了許多作品,設計師自己將這一系列稱為“輪廓的未來”。

她設計的不僅僅是衣服

▲左起:2015 年秋冬;2017 年春夏

在 2014 年春夏服裝展後的八個時尚季裡,川久保玲一直在展示自己最極端的理念。

那個系列中聚焦於“人體的物件”這一概念,也預示著她開始從服裝設計中游離出來,轉而進入抽象領域。川久保玲直接將這一舉動形容為從服裝向“非服裝”的轉型。

不過,你也許會好奇,當一個設計師不做服裝了,她會做什麼?

“要想嘗試新事物,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設計衣服。”2013 年 9 月的服裝秀結束之後,川久保玲在後臺這樣說道。她也證明了自己的觀點。過去四年裡,她不再專注於服裝,而是創造了一些人們以前從未見過的時尚單品,並藉此達到了新的高度。

川久保玲自己也認識到了這些作品的重要性:她曾想讓時尚學院(Costume Institute)展覽只展示自己最新的設計成果。儘管這些作品看起來有些奇怪——很多都少了袖子、腰線、領口,或者甚至連布料都沒有(她的 2017 年秋冬展的衣服用的也是工業材料,而非織物)——這些作品確實產生了很大影響。

川久保玲拋棄了衣服的傳統定義,並因此最終創造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事物。

建構與解構

▲左起:《Visionaire》20號刊,1997年;1997 年秋冬

川久保玲一直都很著迷於結構、裁剪和技巧。

她在設計中也時常會直接探索這些主題:她會使用一些剪裁技巧,或者當她沒有完全避開袖子的元素時,就會在衣服上設計三四條袖子作為裝飾——這些袖子都已經移位了,所以要想剪掉或者製作都很難。

1996 年,Visionaire 雜誌曾請她擔任某期的編輯,她在其中加入了一個圖案,那便是她的 1997 年春夏系列“腫塊”中的一件裙裝。

在隨後的那個時尚季中,川久保玲將自己的整個系列都做成了模型:她將那些衣服一一扯開,然後再把它們縫在絹網上。在那之前,她就試過故意把針織機器的螺絲擰松,好干擾它的工作進程,讓它織出有破洞的毛衣。

她還獲得了“解構之母”的稱號(比利時的 Martin Margiela 通常被看作是“解構之父”)。即使是在打造最新的“非服裝”系列時,她也在這些精巧的建構方法中加入了很多裁剪方法和制衣技巧。她對服裝構造的瞭解支撐著 Comme des Garçons 的所有單品設計。

儘管不是女性主義者

但女性氣質仍是關鍵所在

▲左起:2005 年秋冬;2012 年春夏

川久保玲坦陳自己並非女性主義者,也不覺得性別對自己設計的服裝產生了什麼影響。

就連 Comme des Garçons 這個名字本身表達的也是對女性化的反抗——因為這句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像男孩一樣”,表露出了對女性氣質的傳統符號的摒棄。

不過儘管如此,川久保玲的作品和女性之間時常還是有著內在的關聯——即使是以摒棄它的方式。她的系列經常會涉及女性儀式;在服裝秀上,川久保玲常會用某種風格的新娘服飾作為收尾之作,也曾用一整個系列來呈現婚禮主題的各式變體。

這是為什麼?新娘或許是一位非女性主義者的女性,是一種可以挑戰和顛覆的刻板形象。

2005年秋冬季的“破碎新娘”系列和 2012 年春夏季的“白色戲劇”系列是川久保玲婚禮風格最為明顯的兩個系列。不過有意思的是,她曾表達過對這兩個系列的不滿,因為觀眾很容易就理解了這兩個系列的含義所在。

無獨有偶,這兩個系列卻得到了很多讚譽,人們都認為系列中的服裝十分精緻美麗。只是川久保玲更喜歡難賣一些的設計。

朋克內核

▲左起:2000 年秋冬;2016 年秋冬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Comme des Garçons 脫胎於朋克:1982 年,川久保玲在巴黎推出了一個頗具突破性的系列,叫做“摧毀”,儼然就是朋克運動的一聲號角。

她早期的作品也常體現出與 Vivienne Westwood 在美學上的關聯,其中常有頹喪、破碎的層疊設計,喚起觀者心中的衰敗感和痛苦。

川久保玲也曾多次有意識地借鑒朋克文化,不過往往都是在意識層面,沿用破壞、胡亂等主題,還有對傳統的蔑視。

在 2000 年的秋冬系列中,川久保玲的靈感的直接來源便是朋克文化:她把方格呢、鉚釘皮革綁帶束腰以及剃鬚刀刀片的印花圖案結合在一起,打造朋克基本款。

她的 2016 年秋冬系列也重新構建了十八世紀的朋克形象,而在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 的男裝展中,朋克的態度也多有體現,如西裝多用皮帶裝飾,並且所用的布料是方格呢。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看,Comme des Garçons 的這種富有對抗性的尖銳風格不正體現了朋克文化嗎?

如今,聲名大噪的設計師數量趨於飽和,而且他們已經遭到了過度曝光。但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川久保玲卻一直不願在新品首秀結束後現身鞠躬——在這樣的時代裡,這可能是最朋克的舉動了。

最重要的是

川久保玲熱衷於“無”

▲左起:1982 年秋冬;2008 年秋冬

1982 年,川久保玲以一款風格簡單的黑色破洞毛衣,奠定了自己在時尚史中的地位。

出人意料的是,她一直把這個叫做“蕾絲”——而且,從技術層面上來說的確沒錯,因為它就是一塊有開口的鏤空布料。但是,它並不是人們之前見過的那種蕾絲:它顯得粗陋混亂,也沒有那麼珍貴。

不過,她的很多服裝中都有破洞的設計,要麼在表面戳了個洞,要麼把成衣給撕開。比如,在 2008 年的秋冬系列中,她就把衣服的布料剪切成了嘴唇或心的形狀,然後用絲帶褶邊把這些破洞突顯出來。

如此重視“缺”的做法確實有悖常理——不過這是 Comme des Garçons 的一貫風格,重視空間,而不是空間四周的布片。

Andrew Bolton 是大都會博物館時尚學院的主策展人,也是 Comme des Garçons 在大都會舉辦的這場野心大秀的幕後推手。他用“虛空”來形容這些洞,強調了川久保玲的理念中的“無”和“空”的意義所在。

這個詞在日語中叫“無”,川久保玲稱這一點對她的工作方法至關重要。但“無”也並不一定是貶抑之意:“裡面什麼都沒有,”Bolton說,“也就意味著沒有被任何界限局限住。”

1995 年,在接受《The Independent》採訪時,川久保玲稱“意義就是沒有意義。”這應該就是最具創造力的自由了。

撰文:Alexander Fury

編輯:張權

如今,川久保玲仍然探索著這些觀點。她最新的 2017 年秋冬系列同樣展示了許多作品,設計師自己將這一系列稱為“輪廓的未來”。

她設計的不僅僅是衣服

▲左起:2015 年秋冬;2017 年春夏

在 2014 年春夏服裝展後的八個時尚季裡,川久保玲一直在展示自己最極端的理念。

那個系列中聚焦於“人體的物件”這一概念,也預示著她開始從服裝設計中游離出來,轉而進入抽象領域。川久保玲直接將這一舉動形容為從服裝向“非服裝”的轉型。

不過,你也許會好奇,當一個設計師不做服裝了,她會做什麼?

“要想嘗試新事物,唯一的方法就是不要設計衣服。”2013 年 9 月的服裝秀結束之後,川久保玲在後臺這樣說道。她也證明了自己的觀點。過去四年裡,她不再專注於服裝,而是創造了一些人們以前從未見過的時尚單品,並藉此達到了新的高度。

川久保玲自己也認識到了這些作品的重要性:她曾想讓時尚學院(Costume Institute)展覽只展示自己最新的設計成果。儘管這些作品看起來有些奇怪——很多都少了袖子、腰線、領口,或者甚至連布料都沒有(她的 2017 年秋冬展的衣服用的也是工業材料,而非織物)——這些作品確實產生了很大影響。

川久保玲拋棄了衣服的傳統定義,並因此最終創造出了一些前所未有的事物。

建構與解構

▲左起:《Visionaire》20號刊,1997年;1997 年秋冬

川久保玲一直都很著迷於結構、裁剪和技巧。

她在設計中也時常會直接探索這些主題:她會使用一些剪裁技巧,或者當她沒有完全避開袖子的元素時,就會在衣服上設計三四條袖子作為裝飾——這些袖子都已經移位了,所以要想剪掉或者製作都很難。

1996 年,Visionaire 雜誌曾請她擔任某期的編輯,她在其中加入了一個圖案,那便是她的 1997 年春夏系列“腫塊”中的一件裙裝。

在隨後的那個時尚季中,川久保玲將自己的整個系列都做成了模型:她將那些衣服一一扯開,然後再把它們縫在絹網上。在那之前,她就試過故意把針織機器的螺絲擰松,好干擾它的工作進程,讓它織出有破洞的毛衣。

她還獲得了“解構之母”的稱號(比利時的 Martin Margiela 通常被看作是“解構之父”)。即使是在打造最新的“非服裝”系列時,她也在這些精巧的建構方法中加入了很多裁剪方法和制衣技巧。她對服裝構造的瞭解支撐著 Comme des Garçons 的所有單品設計。

儘管不是女性主義者

但女性氣質仍是關鍵所在

▲左起:2005 年秋冬;2012 年春夏

川久保玲坦陳自己並非女性主義者,也不覺得性別對自己設計的服裝產生了什麼影響。

就連 Comme des Garçons 這個名字本身表達的也是對女性化的反抗——因為這句話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像男孩一樣”,表露出了對女性氣質的傳統符號的摒棄。

不過儘管如此,川久保玲的作品和女性之間時常還是有著內在的關聯——即使是以摒棄它的方式。她的系列經常會涉及女性儀式;在服裝秀上,川久保玲常會用某種風格的新娘服飾作為收尾之作,也曾用一整個系列來呈現婚禮主題的各式變體。

這是為什麼?新娘或許是一位非女性主義者的女性,是一種可以挑戰和顛覆的刻板形象。

2005年秋冬季的“破碎新娘”系列和 2012 年春夏季的“白色戲劇”系列是川久保玲婚禮風格最為明顯的兩個系列。不過有意思的是,她曾表達過對這兩個系列的不滿,因為觀眾很容易就理解了這兩個系列的含義所在。

無獨有偶,這兩個系列卻得到了很多讚譽,人們都認為系列中的服裝十分精緻美麗。只是川久保玲更喜歡難賣一些的設計。

朋克內核

▲左起:2000 年秋冬;2016 年秋冬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Comme des Garçons 脫胎於朋克:1982 年,川久保玲在巴黎推出了一個頗具突破性的系列,叫做“摧毀”,儼然就是朋克運動的一聲號角。

她早期的作品也常體現出與 Vivienne Westwood 在美學上的關聯,其中常有頹喪、破碎的層疊設計,喚起觀者心中的衰敗感和痛苦。

川久保玲也曾多次有意識地借鑒朋克文化,不過往往都是在意識層面,沿用破壞、胡亂等主題,還有對傳統的蔑視。

在 2000 年的秋冬系列中,川久保玲的靈感的直接來源便是朋克文化:她把方格呢、鉚釘皮革綁帶束腰以及剃鬚刀刀片的印花圖案結合在一起,打造朋克基本款。

她的 2016 年秋冬系列也重新構建了十八世紀的朋克形象,而在 Comme des Garçons Homme Plus 的男裝展中,朋克的態度也多有體現,如西裝多用皮帶裝飾,並且所用的布料是方格呢。

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看,Comme des Garçons 的這種富有對抗性的尖銳風格不正體現了朋克文化嗎?

如今,聲名大噪的設計師數量趨於飽和,而且他們已經遭到了過度曝光。但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川久保玲卻一直不願在新品首秀結束後現身鞠躬——在這樣的時代裡,這可能是最朋克的舉動了。

最重要的是

川久保玲熱衷於“無”

▲左起:1982 年秋冬;2008 年秋冬

1982 年,川久保玲以一款風格簡單的黑色破洞毛衣,奠定了自己在時尚史中的地位。

出人意料的是,她一直把這個叫做“蕾絲”——而且,從技術層面上來說的確沒錯,因為它就是一塊有開口的鏤空布料。但是,它並不是人們之前見過的那種蕾絲:它顯得粗陋混亂,也沒有那麼珍貴。

不過,她的很多服裝中都有破洞的設計,要麼在表面戳了個洞,要麼把成衣給撕開。比如,在 2008 年的秋冬系列中,她就把衣服的布料剪切成了嘴唇或心的形狀,然後用絲帶褶邊把這些破洞突顯出來。

如此重視“缺”的做法確實有悖常理——不過這是 Comme des Garçons 的一貫風格,重視空間,而不是空間四周的布片。

Andrew Bolton 是大都會博物館時尚學院的主策展人,也是 Comme des Garçons 在大都會舉辦的這場野心大秀的幕後推手。他用“虛空”來形容這些洞,強調了川久保玲的理念中的“無”和“空”的意義所在。

這個詞在日語中叫“無”,川久保玲稱這一點對她的工作方法至關重要。但“無”也並不一定是貶抑之意:“裡面什麼都沒有,”Bolton說,“也就意味著沒有被任何界限局限住。”

1995 年,在接受《The Independent》採訪時,川久保玲稱“意義就是沒有意義。”這應該就是最具創造力的自由了。

撰文:Alexander Fury

編輯:張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