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經歷一次音樂文明的洗禮 MECA和你一起走進世界音響博物館

李積回, 音響界人稱燒刀李, 這個陽江十八子集團CEO,本身是做刀的, 和音響一點關係也沒有, 卻被美國《The Absolute Sound》(絕對音響)雜誌的主編Robert Harley, 稱之為The World’s Number One Audiophile(世界第一音響發燒友)”。 2001年李積回花了6萬元買下了第一套發燒音響器材, 由此 “中毒”成為燒刀李。 僅用了4年, 2005年在陽江成立“十八子視聽會所”, 2016年正式建成世界發燒音博物館。 最近, MECA中國組織汽車音響裁判團以及發燒友參觀世界發燒音響博物館, 音響溯源, 領略音響文化的魅力。

陽江十八子集團CEO李積回, 天下第一燒

世界發燒音響博物館有帶你理解音樂音響文化變遷的時光隧道, 還設有古典/現代音響展示廳, 發燒音響視聽室、精品典藏室、音響雜誌閱覽室等多個功能區域。 其中, 以視聽室為主,

一共26個視聽室, 每個獨立的視聽空間按聲學混響原理設計, 使用不同的材料, 搭配不同器材, 為之營造高保真的視聽國度。

走進大廳首先領略到的是十八子集團的刀文化:人刀合一

進入音響博物館, 首先參觀的是音樂“時光機”, 通過時光長廊我們來看看音響的源頭在哪?它是如何演變的?

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資訊的呼喊,這便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音樂源於生活啊!

縴夫的號子、船工的鳴笛、器物的敲打,音樂節奏就此產生。

陽江十八子的刀形編鐘,寓意音樂是從最原始的生產工具中產生。後來才慢慢地“進化”為各種不同形式、不同音效的器具載體。從古董鐘到現代音響器材的發展過程,用實物編寫了音響的“進化史”與人類對音樂的追求息息相關。

1656年,荷蘭科學家惠更斯和丹麥的克裡斯迪安,根據伽利略的理論,製造了以“擺”作為調速器的機械鐘。從此,“擺鐘”登上人類計時的舞臺,一直延續至今。而自鳴鐘的啟發,使人類開始研究如何記憶和播放聲音/音樂。

最早能播放音樂的器物,猜猜是什麼?

可能許多人都在小時候玩過的電子八音寶盒,是的,音樂盒又稱音樂盒,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當時為使教會的鐘塔報時,而將擺動的鐘錶裝上機械裝置,被稱為“可發出聲音的組鐘”。

當時歐洲貴族小姐閨房必備:八音寶盒;音樂愛好,男女通殺。

還有手搖式的可以播放的鋼琴

“圓盤音樂盒唱片”:1886年德國人帕爾發明了圓片形音樂盒,主要放置在車站,碼頭人群密集之處,由於衝壓機器降低了製作成本,當時的平民只需要投幣,擰上發條就能享受音樂了,音樂盒在19世紀的歐洲一度風行。圓盤音樂盒也被稱為最早的點唱機。

這是唱片。”軸式音樂盒唱片”:圓筒旋轉,通過安裝在圓筒上的針撥動琉齒演奏音樂,世界上最古老的音樂盒就是按此原理製作的。

為了紀念這種最早期的音響設備,日本在上個世紀90年代還開發了現代電子化的八音寶盒播放機。

音樂盒之後,音響設備進入留聲機時代。留聲機是一種原始放音裝置,其聲音儲存在以聲學方法在唱片(圓盤)平面上刻出的弧形刻槽內。唱片置於轉檯上,在唱針之下旋轉。留聲機唱片能較簡易地大量複製,放音時間也比大多數筒形錄音介質長,因此,留聲機被稱為愛迪生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愛迪生的蠟筒留聲機

1887年,德國人鉑利納發明的留聲機,研製成圓盤式唱片和平面式留聲機。後來開始出現的轉盤留聲機;還被開發為可擕式,可以提著走。

在二戰時期,戰場閒置時間聆聽音響。音樂是除了生命第二需要啊。

鋼絲答錄機:1950年,美國品牌WEBSTER CHICACO鋼絲答錄機,通過磁化鋼絲,使聲音保存。

鋼絲錄音帶和蠟桶式唱片,但這兩種都因為保存時間有限而被很快的淘汰。

隨著磁帶的發明,錄音設備以及播放設備開始越來越高保真。“磁帶”由荷蘭飛利浦公司研製,幾乎覆蓋幾個年代!

全球首款CD機,1983年飛利浦出品的CD100

器材的變遷其實也是音樂載體的變遷,兩者相輔相成的。從下面可以看到不同歷史時期“音樂載體”。從最早期的圓盤音樂盒唱片、軸式音樂盒唱片到鋼絲錄音帶和蠟桶式唱片,黑膠唱片,磁帶和開盤母帶,CD和LCD,MD到現在的U盤或移動硬碟存儲數位音樂。

不同音樂載體的播放機,你能對號入座嗎?

音響後級開始出現,如最早期的電子管功率放大器,到後來的電晶體放大器。

音箱的形體也發生變化,最早期的B & O音響系統。看來燒刀李也對這個品牌有偏好。

上面主要是音樂載體變遷的介紹,在音箱方面,從號角開始轉變為動圈式喇叭。首先看到的是中華牌音箱,這是中國的第一對音箱,限量只有10套。

B&W(寶華):鸚鵡螺--前衛的造型與聲學工程的創新,凝聚著設計師對音樂背後的文化的理解。

VIVID:它的設計和英國的B&W鸚鵡螺系列產品息息相關,因為它的合夥創始人之一,Laurence Dickie,正是以前B&W的主創設計人員之一。

KLIPSCH(傑士):創立於是1946年的經典音箱品牌,有號角之王的美譽!中高音號角採用鋼磁單體,箱體全美松木製作,音樂味道超濃郁!

老朋友,好久不見!精品典藏室裡看各種各樣的音響器材。

現場聆聽最古典的音箱,全部由號角重播,模擬錄音還原,聲音平衡順滑。

試音室聆聽,16個房間,從號角音響系統,到影院系統;從靜電音箱到大洋路,只能快速地尋找自己最喜歡的試音室裡來仔細聆聽了。

柏林之聲的CD機和前級處理器、功率放大器來推大洋路Ocean Way的大號角。

馬田盧根的靜電音箱,聽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

當天最好聽的試音室:MECA中國裁判存照立證!用Emm Labs的CD轉盤和解碼器,功率放大器和前級用SPHERE,音箱是Sound Lab的A1PX。試聽MECA中國的SQ測試碟,家用音響系統的氣勢和動態,與車內完全不同。所有的聲音都不誇張,但都自有氣勢在;所有聲音都清晰可聞,而又不會搶你的耳朵。

最能留得住人的還是這一間杜比全景試聽室,影音視聽一體,20多個聲道組合,立即就把燒友們都吸引住了。

音響博物館的整體呈現基本如此,由於陳列空間有限,通常隔半年換一批展品和器材試聽。喜歡音響的人一定能從中感悟音響歷史的久遠與深邃,領略音響文化的魅力與風采!

隨著人類勞動的發展,逐漸產生了統一勞動節奏的號子和相互間傳遞資訊的呼喊,這便是最原始的音樂雛形。音樂源於生活啊!

縴夫的號子、船工的鳴笛、器物的敲打,音樂節奏就此產生。

陽江十八子的刀形編鐘,寓意音樂是從最原始的生產工具中產生。後來才慢慢地“進化”為各種不同形式、不同音效的器具載體。從古董鐘到現代音響器材的發展過程,用實物編寫了音響的“進化史”與人類對音樂的追求息息相關。

1656年,荷蘭科學家惠更斯和丹麥的克裡斯迪安,根據伽利略的理論,製造了以“擺”作為調速器的機械鐘。從此,“擺鐘”登上人類計時的舞臺,一直延續至今。而自鳴鐘的啟發,使人類開始研究如何記憶和播放聲音/音樂。

最早能播放音樂的器物,猜猜是什麼?

可能許多人都在小時候玩過的電子八音寶盒,是的,音樂盒又稱音樂盒,起源於中世紀的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當時為使教會的鐘塔報時,而將擺動的鐘錶裝上機械裝置,被稱為“可發出聲音的組鐘”。

當時歐洲貴族小姐閨房必備:八音寶盒;音樂愛好,男女通殺。

還有手搖式的可以播放的鋼琴

“圓盤音樂盒唱片”:1886年德國人帕爾發明了圓片形音樂盒,主要放置在車站,碼頭人群密集之處,由於衝壓機器降低了製作成本,當時的平民只需要投幣,擰上發條就能享受音樂了,音樂盒在19世紀的歐洲一度風行。圓盤音樂盒也被稱為最早的點唱機。

這是唱片。”軸式音樂盒唱片”:圓筒旋轉,通過安裝在圓筒上的針撥動琉齒演奏音樂,世界上最古老的音樂盒就是按此原理製作的。

為了紀念這種最早期的音響設備,日本在上個世紀90年代還開發了現代電子化的八音寶盒播放機。

音樂盒之後,音響設備進入留聲機時代。留聲機是一種原始放音裝置,其聲音儲存在以聲學方法在唱片(圓盤)平面上刻出的弧形刻槽內。唱片置於轉檯上,在唱針之下旋轉。留聲機唱片能較簡易地大量複製,放音時間也比大多數筒形錄音介質長,因此,留聲機被稱為愛迪生最偉大的發明之一。

愛迪生的蠟筒留聲機

1887年,德國人鉑利納發明的留聲機,研製成圓盤式唱片和平面式留聲機。後來開始出現的轉盤留聲機;還被開發為可擕式,可以提著走。

在二戰時期,戰場閒置時間聆聽音響。音樂是除了生命第二需要啊。

鋼絲答錄機:1950年,美國品牌WEBSTER CHICACO鋼絲答錄機,通過磁化鋼絲,使聲音保存。

鋼絲錄音帶和蠟桶式唱片,但這兩種都因為保存時間有限而被很快的淘汰。

隨著磁帶的發明,錄音設備以及播放設備開始越來越高保真。“磁帶”由荷蘭飛利浦公司研製,幾乎覆蓋幾個年代!

全球首款CD機,1983年飛利浦出品的CD100

器材的變遷其實也是音樂載體的變遷,兩者相輔相成的。從下面可以看到不同歷史時期“音樂載體”。從最早期的圓盤音樂盒唱片、軸式音樂盒唱片到鋼絲錄音帶和蠟桶式唱片,黑膠唱片,磁帶和開盤母帶,CD和LCD,MD到現在的U盤或移動硬碟存儲數位音樂。

不同音樂載體的播放機,你能對號入座嗎?

音響後級開始出現,如最早期的電子管功率放大器,到後來的電晶體放大器。

音箱的形體也發生變化,最早期的B & O音響系統。看來燒刀李也對這個品牌有偏好。

上面主要是音樂載體變遷的介紹,在音箱方面,從號角開始轉變為動圈式喇叭。首先看到的是中華牌音箱,這是中國的第一對音箱,限量只有10套。

B&W(寶華):鸚鵡螺--前衛的造型與聲學工程的創新,凝聚著設計師對音樂背後的文化的理解。

VIVID:它的設計和英國的B&W鸚鵡螺系列產品息息相關,因為它的合夥創始人之一,Laurence Dickie,正是以前B&W的主創設計人員之一。

KLIPSCH(傑士):創立於是1946年的經典音箱品牌,有號角之王的美譽!中高音號角採用鋼磁單體,箱體全美松木製作,音樂味道超濃郁!

老朋友,好久不見!精品典藏室裡看各種各樣的音響器材。

現場聆聽最古典的音箱,全部由號角重播,模擬錄音還原,聲音平衡順滑。

試音室聆聽,16個房間,從號角音響系統,到影院系統;從靜電音箱到大洋路,只能快速地尋找自己最喜歡的試音室裡來仔細聆聽了。

柏林之聲的CD機和前級處理器、功率放大器來推大洋路Ocean Way的大號角。

馬田盧根的靜電音箱,聽起來感覺就是不一樣。

當天最好聽的試音室:MECA中國裁判存照立證!用Emm Labs的CD轉盤和解碼器,功率放大器和前級用SPHERE,音箱是Sound Lab的A1PX。試聽MECA中國的SQ測試碟,家用音響系統的氣勢和動態,與車內完全不同。所有的聲音都不誇張,但都自有氣勢在;所有聲音都清晰可聞,而又不會搶你的耳朵。

最能留得住人的還是這一間杜比全景試聽室,影音視聽一體,20多個聲道組合,立即就把燒友們都吸引住了。

音響博物館的整體呈現基本如此,由於陳列空間有限,通常隔半年換一批展品和器材試聽。喜歡音響的人一定能從中感悟音響歷史的久遠與深邃,領略音響文化的魅力與風采!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